東莞一家百年老店將當地獅頭做到了世界

2020-12-20 金羊網

文/金羊網記者 餘曉玲

圖/金羊網記者 王俊偉

每年春節,東莞城鄉各地,都有敲鑼打鼓舞醒獅賀新春的習俗。對於醒獅來說,「獅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用竹藤、紗紙為材料,純手工製作獅頭非常考驗手藝人的技藝。東莞醒獅頭製作以石龍為最好,「德和興」醒獅店是石龍鎮醒獅頭製作的百年老店,所製作的醒獅頭遠近聞名,深圳、惠州、廣州、香港等地以及國外都有人慕名來訂購。

1月27日,正值春節前的生產旺季,記者走進這家百年老店,醒獅頭、麒麟頭等傳統手工藝品擠滿了狹窄的店面;店主人郭潤棠正在二樓操作間忙著給醒獅頭寫色;三樓的工作間幾名工人則正在趕製獅頭的裝飾物。已經有著近40年醒獅頭製作經驗的郭潤棠已經不記得從他手中誕生過多少個醒獅頭了。

百年醒獅店傳承四代人

  郭潤棠為醒獅頭製作的傳承擔憂

「醒獅頭製作是家傳手藝,從我曾祖父開始就做,至今已經歷四代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德和興」醒獅店位於石龍鎮太平路,以家庭作坊方式和傳統手藝製作醒獅頭,該店製作的醒獅頭一直以做工精細,堅固耐用而聞名。今年55歲的郭潤棠自小就跟隨父親學習家族傳統醒獅頭製作手工技藝。1979年開始經營醒獅頭及相關產品製作銷售,至今已經有近40年。「我們做的醒獅頭最遠曾賣到英國、新加坡,除了東莞本地人,也有深圳、惠州、香港人過來買。春節前還有在東莞工作的外地人來買了帶回老家。」

走進德和興,記者發現這個僅有數十平方米的店鋪,「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其格局分布有條不紊。除了一樓的店面外,在二樓和三樓設有三個獨立空間作為獨立的製作工作室。這些製作工作室分別承接醒獅頭製作的不同工序。

純手工製作每道工序都不能馬虎

  石龍醒獅頭經過扎廓、貼紙、晾乾、貼花、上漆、貼飾製作而成,堅固耐用

據郭潤棠介紹,製作醒獅頭主要分六道工序:第一,扎架,又叫扎廓,顧名思義,即用紗紙將竹篾紮成一個獅子頭輪廓;第二,貼紙,用糨糊將紗紙貼在獅頭的輪廓上,不斷重複貼上去,直到整個獅子頭雛形初現;第三,晾乾,把貼好紗紙的獅子頭晾乾,但不能曝曬;第四,貼花,又稱寫色,在已晾乾的輪廓上撲紙、貼花,利用各種亮片、彩紙和手工描繪,把整個獅頭、眼、鼻等畫出來;第五,上油,要求幹一層上一層;第六,裝飾,即把獅子的眼、眉毛、口、鼻、舌等裝飾粘上。「所有工序純手工製作,糨糊都是用生粉自煮的。一個普通大小的醒獅頭,工期就大約需要10天。」

說起自製糨糊,郭潤棠還特別介紹道,有一道家傳秘方,「用了這道秘方,老鼠聞到就會繞路走,這樣就可防止醒獅頭被鼠咬。不然用了大量糨糊製作的醒獅頭很容易招惹老鼠。」

因為有著近40年的醒獅頭製作經驗,郭潤棠對醒獅頭的製作技藝及整個流程早已爛熟於心。「扎廓是製作醒獅頭的關鍵,要求一定要紮實,因此要選用柔軟度特別好的黃竹;貼紙這個步驟講求選料和耐心,必須選用堅韌的紗紙,一層層地貼上,才能使制出的醒獅頭堅實、經得起考驗。」這些環節說起來簡單,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就如貼紙這個步驟,因為紗紙本來就薄,塗上糨糊後更是不好把握,一不小心就弄皺了甚至弄破。

圖紋彩繪蘊含豐富的民俗文化

  每年春節,醒獅頭需求量大,都是郭潤棠最忙碌的時候

1月27日,記者走進「德和興」醒獅店時,郭潤棠正在二樓的工作間給一個醒獅頭寫色。赤橙黃綠青藍紫,呈現在記者眼前的是一堆五顏六色的染漆料。獅頭圖紋彩繪可不是隨心所欲的塗鴉,而是蘊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

據郭潤棠介紹,傳統南方醒獅以劉、關、張三種面譜造型。通過不同色彩和紋飾來展現南獅誇張、英勇、正義、威猛的形象,展現獅子的不同性格與內涵,其中黃色劍紋代表劉備的仁德,紅色刀紋代表關羽的忠義,黑色矛紋代表張飛的英勇,寓意匡扶正義、抗禦邪惡,並呈現出形象。

「我們做的是南方醒獅頭,南獅較北獅高大威猛。」郭潤棠說,為體現南獅的高大威猛,最後一道工序裝飾也至關重要,主要材料有綢緞布、鏡子、五彩絨毛等,用這些材料完成獅子的眼、眉毛、口、鼻、舌等裝飾,獅額正中要裝一塊明鏡。記者注意到,「德和興」店的一樓就掛滿了數十個已經完成裝飾的醒獅頭,有金黃獅、米黃獅、白獅、中國紅獅、黑獅等不同色醒獅品種。「這些可供客人選擇,什麼顏色都有客人喜歡。客人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指定色彩,但至少要提前十多天預定。」

政府多方面進行扶持助其傳承

  製作醒獅身

德和興傳至郭潤棠,已是第四代。肩負著傳承人的重任,55歲的郭潤棠表示自己還年輕,還能再做很長時間。但他也表示,做醒獅頭是個辛苦活,很少有年輕人願意來學,「有機會會找人接班。」

「醒獅頭製作完全是手工工藝,材料也要傳統的東西,來不得半點虛假,現代化工藝、工具也派不上用處。青年人不願意學習,下一輩在現代化生活中,失去耐性。」石龍鎮相關工作人員介紹,政府正在研究保護辦法,擬在多個方面進行扶持,讓其傳承下去。

該工作人員表示,石龍醒獅頭製作技藝在2007和2009年分別入選第一批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1年,傳承人郭潤棠被評為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我們也利用各種場合對醒獅頭製作技藝進行宣傳推廣,兩次組織去參加在深圳舉辦的文博會,也開展了非遺進校園活動,目前我們還在進一步收集相關資料以完善醒獅頭製作技藝的檔案。」

編輯:Qiudong

相關焦點

  • 寮步:十三行——淡出歷史的百年老店
    翻身街,原為當地繁華的十三行,位於寮步中心區,由東往西走向,長約200米,寬約20米,東起寮步大橋,西止大坣街,文化廣場和影劇院在翻身街路旁,是一條區內幹道。然而,位於舊城區的傳統老店卻由於商業中心的轉移而變得步履維艱。在現代化不斷發展的今天,翻身街已經不再是舊時車水馬龍的繁華商貿街道,但這個地處寮步鎮舊城區內的小街道,仍聚集著一大批土生土長的寮步人居住、消費於此。  告別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人潮,近年來,政府對十三行進行了翻新,隱身於十三行的不少老店因為蕭條的消費環境,發展舉步維艱。
  • 常州百年老店"瑞和泰"鍥而不捨 堅守品質
    瑞和泰,是一家專營副食品的百年老店,經營的名煙名酒、名品茶葉、百貨用品、高檔營養品、特色南北貨山珍、名特優農產品、常州土特產、喜糖巧克力、進口食品等品種上萬種。近年來公司先後榮獲首批國家級「中華老字號」企業,「常州老字號」企業,「常州市旅遊購物示範店」「常州市重合同守信用AAA級企業」「江蘇省價格誠信單位」等榮譽。
  • 百年傳承 老店新潮
    經過歷史的大浪淘沙,一些企業憑藉對產品質量的堅守、優秀理念的傳承、時代風向的把握,敢於改革,善於創新,深得消費者信賴,經營上百年乃至數百年而延續不斷,至今依然生機勃勃,引領時代潮流。
  • 東莞石龍:百年麒麟技藝 三代薪火相傳
    百年手藝三代相傳石龍麒麟製作技藝已有百多年歷史,2007年,石龍麒麟製作技藝入選東莞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在中山西路附近百花南路54號的「熾華興」麒麟醒獅店,是石龍較早扎作經營麒麟的店鋪之一,距今已有百餘年歷史,也是東莞至今保留下來為數不多的麒麟鋪老字號。
  • 中國足球俱樂部離百年老店就差了個名字
    改用「中性化」名稱是為了打造中國足球的「百年老店」。中國足球和「百年老店」的距離,看上去,仿佛就差了一個名字。不高興自己支持的球隊叫了20多年的名字,為什麼要改?只不過他們動了腦筋,將原本企業三菱的標誌化名為紅寶石。日本足協自J聯賽成型以來,就強硬地規定了俱樂部的起名標準「百年構想,地域密著」。「百年構想」是指這個名號足以響徹百年,而一般的企業怕是連10年都不見得能存活;「地域密著」是指俱樂部的名稱要儘量與當地的文化、歷史背景等產生關聯,而不僅是一個膚淺的名字而已。
  • 百年老字號東莞僅此一家!背後的堅守令人動容……
    百年老字號東莞僅此一家! 新朋友點擊「莞香花開」可快速關注在石龍中山中路的老街上有這樣一個百年老鋪
  • 買東西就給摸頭的柴犬:日本百年老店萌處多多,不要錯過任何一家~
    >嫻熟的推窗戶打招呼、接受顧客的投食,工作累了就去休息,哈哈哈,簡直不要太可愛~今天呢,來盤點一下東京的百年老店說不定,這些特色老店也會有萌柴出沒噢~by_splash據統計,日本全國有百年老鋪十萬家以上,其中兩百年以上歷史的老鋪有三千多家。
  • 大媽一家八代人堅守百年老店,專賣傳統酥脆麻油饊子,還上過電視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美食大國來說,有很多經典美味的,傳統的手工糕點更是數不勝數,百年老店更是不計其數。自古以來有些傳統老店就是一直秉持著一代人傳承一代人的做法,所以那些具有上下幾代人傳承美食的小店還是挺多的,糕點本來就是我們國家最多種類的食物,但是很多口感各異,有些人會做,有些至今早已到了失傳的地步了。今天要來介紹的一家美食店也是傳承了幾代人的小吃店,做的這種食物多數人未曾見過,所以估計吃貨們也會十分的好奇的。大媽一家八代人堅守百年老店,專賣傳統酥脆麻油饊子,還上過電視。
  • 金寶貝:不做獨角獸,要做百年老店
    「我希望的金寶貝是一家依靠口碑相傳的早教機構,是父母親們兒時上過、又把孩子送到這裡來接受早期教育的機構,是一種延續」,金寶貝全球CEO張振宇博士坦言,金寶貝的理念將一直延續下去。未來的金寶貝絕不會是一家只為追求商業利益的快公司,而是一家以工匠之心精心打磨的早教百年老店。「一個好的教育機構應該是百年老店,能夠影響幾代人的機構,而不僅僅只是商業價值的實現」。
  • 大連最出名的三家烤雞店,有一家快成為百年老店了!
    近幾年大熱的韓劇,帶火了韓國的啤酒炸雞,而後又大肆興起了一些炸雞店,然而,在而老大連人心中,最好吃的並不是炸雞,而是烤雞,有幾家早已出現在大連街頭的烤雞店,正是老大連人們的最愛,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忠實粉絲,也互相會瞧不上,但這些,並沒有阻礙他們一年又一年的紅火下去,甚至,已經漸漸靠近了百年老店的名號
  • 高淳老街有家百年老店餐廳,店內卻主打無土栽培蔬菜,太有意思了
    對世界保持一顆好奇心!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對無土栽培蔬菜並不陌生。在擁有幾百年歷史的高淳老街上,百年老店隨處可見。可是有這麼一家百年老店餐廳,居然主打無土栽培蔬菜,真是太有意思了!這家有趣的百年老店,叫上上街土菜館,位於高淳老街的中部。老闆別出心裁,在店門口放了許多自產自銷的無土栽培蔬菜,有芽菜、生菜、油菜、莧菜、小蔥等。老闆說,這麼做有兩個原因。一是店裡很多蔬菜都是自己無土栽培的,安全無公害;二是直接將無土栽培的蔬菜展現給客人,更顯得菜品新鮮。
  • 長沙一粉店創建40年 掛著「百年老店」招牌/圖
    (網友供圖)  遛街,抬頭看到一塊「百年老店」的牌匾,鑽進店內點上一碗米粉,邊吃邊看該店介紹,「家喻戶曉的周記,創建於上個世紀七十年代……」近日,網友「上弦月和蘋果」較起了真,@Hi都市報「求解釋」,「請問這是我的計算錯誤,還是只要開了幾十年的店子,就可以叫『百年老店』。」  對於吃,「上弦月和蘋果」很是講究。
  • 盤點大連至今還健在的美食老店,有一家今年剛好一百年!
    而在2010年,這個往昔的金字招牌再次出現在金州古城,應該是吳老先生的後人再度讓這家上百年前的老店換發了新生,店內目前依然是曾經熟悉的一部分糕點,味道也保留了曾經的特點,只是距離大連市區有點遠,如果偶爾路過,可以去買一些嘗嘗四雲樓烤雞1920年代,來自山東的四個年輕人在小崗子的華勝街創業,主營燒雞,靠著勤勤懇懇和獨特的味道
  • 國際百年老店:堅守品質 本固枝榮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原標題:【堅守品質 本固枝榮(他山之石)】在跨越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一些百年老店憑藉對品質的堅守,努力創新、拓展市場,或成為行業翹楚,或走出國門蜚聲國際 比利時當圖瓦餅乾店——
  • 國際百年老店:堅守品質  本固枝榮
    在跨越世紀的發展歷程中,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下,一些百年老店憑藉對品質的堅守,努力創新、拓展市場,或成為行業翹楚,或走出國門蜚聲國際 這家百年老店也在不斷適應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亞歷山大告訴記者,為了使餅乾的營養健康指數和口味都更優秀,當圖瓦進行了多次減油減糖產品的試驗開發。當圖瓦還開發了冰激凌系列產品,頗受市場青睞。如今,在布魯塞爾的國王長廊品嘗當圖瓦店的手工冰激凌、風味餅乾、華夫餅等,已成為不少旅遊指南的推薦行程。當圖瓦還積極與其他企業開展跨界合作。
  • 「百年老店」松下電器,今被中國家電品牌壓制,營收卻多好幾倍?
    松下這個品牌至今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公司的創始人就是被譽為"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松下在小時候並沒有接受過很多教育,他在9歲的時候就進入一家鐵匠鋪做童工。後來又去一家自行車行做工。一直到16歲,才正式進入大阪電燈公司(現關西電力公司)工作。在工作了7年之後,松下決定自己創業,一開始,他的創業環境就是在自己家裡,顯然就像是一個小作坊一樣。
  • 澳門百年老街,藏著很多百年老店,曾經繁華如今熱鬧不再
    據說是澳葡政府為了紀念葡萄牙於1910年10月5日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國慶日,將之改名為十月初五日街,當地人簡稱為十月初五街,還有不少老澳門人稱之為泗孟街。 如今的十月初五街還隱藏著不少百年老店,澳門的朋友還帶我們走訪了幾家。
  • 博白舞獅界的「獅頭」,原來是他!
    舞獅愛好者遍布全縣各地陳宇超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醉心於舞獅20多年在取得個人不俗成就和榮譽的同時還熱衷於推廣舞獅,傳授舞獅技藝成為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技藝的「獅頭在學舞獅期間,陳宇超萌生了製作獅頭的想法。於是,他特地前往佛山一家獅頭生產廠,在裡面打了兩年工,熟練掌握了獅頭製作的全套工藝和流程,並於2013年在老家創辦了宇超獅鼓工藝廠,為自己的龍獅事業開闢了一方新天地。▲陳宇超創辦了宇超獅鼓工藝廠,為自己的龍獅事業開闢了一方新天地。
  • 青島百年老店「春和樓」昨天上電視了,老店啥來頭?
    昨晚山東衛視上合特別節目直播中,特別提到了青島春和樓,還介紹了春和樓老店中的招牌菜香酥雞、油爆海螺、南島風情等。我在峰會前夕,在青島玩了一周,湊巧的是還拍了幾張春和樓的圖片,正好和大家分享一下,一起了解下這個百年老店和它的特色菜品。
  • 百年老店裡的西班牙風味—Columbia餐廳
    我們來佛羅裡達選擇的第一餐是一家西班牙菜餐廳——Columbia,這是一家成立於1905年的百年老店,這家店在百年之間一直由同一個家庭經營,雖然已經是歷經了5代人的傳承,但是一直經久不衰。有很多知名運動員和明星也都曾經在這家餐廳打過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