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7 16:23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徐小翔 通訊員 湯婕
頭伏來了,梅雨卻還沒走。
7月16日,帶著絲絲涼意,我們進入了「三伏天」,按理說,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但頭伏這天杭州最低氣溫卻只有20℃左右。
頭伏天是傳統中醫療法「冬病夏治」正式開貼的日子,記者了解到,當天在杭城各大醫院「冬病夏治」的市民比以往略少一些。
氣溫不高,貼三伏貼還有效嗎
「我連著三年都來醫院貼三伏貼,像今天這麼涼快真不多見,這樣的天氣,對三伏貼的治療效果有影響嗎?」在省中山醫院莫幹山路院區針灸科,市民朱先生的疑問引起不少人的共鳴。
「有效!」該院針灸科韓德雄主任回答,他表示,醫生在提前了解天氣情況的基礎上,會在藥物比例上作適當調整以提高療效。在貼敷時間上,則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按需要做出調整,「具體因人而異,感覺局部瘙癢灼熱厲害就還及時將藥物取下」。
另外,「三伏」是一個時間段,在這個時間段內進行三伏貼都課,若有時間安排或者其他原因推遲一兩天來貼都是有效的。雖然目前氣溫不高,但是人體陽氣是充足的,氣血通暢,藥物容易深達穴位經絡,能對一些冬季易復發的疾病起到效果。
韓德雄建議,天氣涼爽,貼敷時間可根據自身反應適當延長,「這個『開關』掌握在醫生手上,及時調整就可以。」
需要注意的是,在貼敷完之後不要劇烈運動以避免出汗,防止藥貼脫落。貼敷後會出現發熱等感覺,不要馬上進到溫度很低的空調房裡,防止遇冷使毛孔收縮影響藥物吸收,更不要將空調風電扇直接對著貼敷部位吹。
哪些人群不適合貼敷三伏貼?處於疾病發作期,如發燒、咳血;對藥物過敏;皮膚長有皰、癤或有破損者; 患嚴重皮膚病;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短時間貼敷會大量起泡者;瘢痕體質者;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等,建議不貼。
貼敷期間,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要吃生冷尤其是冰鎮食品、肥甘厚膩的食物如油炸食品,少吃海鮮等食物。
三伏天,防寒比防暑還重要
人們在夏季喜食冷飲、愛吹空調等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身體比較虛寒的朋友,堅持少吃甚至不吃冷飲,有助於機體陽氣的長養,可起到冬病夏治的功效。
避免冷風直吹、長時間吹。無論是開空調、吹電扇還是窗邊納涼,都要避免長時間直吹。建議在26℃左右,吹空調時,要經常適當開窗,確保室內外空氣的對流,換氣通風。
自主活動,多出出汗。天氣炎熱,很多人喜歡待在屋裡不想出門。其實,欲祛溼排寒,歸根結底是要增加自己的陽氣,陽氣旺,自然寒不侵體。所以伏天應該適當出門活動,出出汗、長長陽氣。
護好咽喉、後心兩個部位。咽喉和後心是人體最薄弱的地方,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犯。護好這兩個部位,有助於幫助身體緩衝低溫的寒氣。
15949742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