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16日訊(記者 晏雯 鄭晶晶 黃士峰 通訊員 胡夢 馬遙遙 劉姍姍 黎婉婷 嚴睿)7月16日是頭伏首日,也是「冬病夏治」三伏貼正式開貼的日子。記者16日走訪武漢市多家醫院發現,雖然陰雨涼爽,仍有不少市民趕場前來貼第一貼。
天氣這麼涼快,對三伏貼的治療效果有影響嗎?多名中醫專家提醒,中醫的「三伏」時間是根據「幹支紀日法」,三伏天氣最熱,陽氣最旺,但是從氣象學來說並不一定是氣溫最高,所以就算是陰雨連綿或者氣溫不高,也不影響「三伏貼」的療效。
不少市民趕場來貼三伏貼
16日一早,在湖北省中醫院鳳凰門診的兒科敷貼處,9歲的小男孩鵬鵬熟練地掀開衣服,把後背露給做治療的醫生。鵬鵬的父親王先生告訴記者,這是鵬鵬第三年來做冬病夏治了,「之前氣溫一變就開始咳,吃很多藥也不見好。聽朋友說湖北省中醫院的敷貼有效,就帶孩子來試試,結果第一次貼完,當年冬天發作的次數就少了很多,所以我就每年都堅持帶他來貼。」
家住後湖的孫先生有過敏性鼻炎,16日上午他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貼針對鼻炎的「三伏貼」,「這已是我第二年來貼三伏貼了,去年貼了之後,鼻炎發作的次數明顯少多了。」他表示。該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馬朝陽介紹,過去,要在面部的迎香穴貼藥貼,但針對目前需要戴口罩的特殊時期,醫生在不影響治療效果的前提下,對這類患者改貼背部穴位。
記者從武漢市第一醫院中醫科專家處獲悉,在今年前來敷貼的市民中,95後明顯多了起來。家住礄口的李純(化名)和閨蜜相約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她說,自己平時肩頸不太好,趁著頭伏和閨蜜一起來體驗「三伏貼」,「這次疫情,讓我更懂得了健康的可貴,聽說三伏貼效果不錯,我希望借這種方式來養生。」
當天,記者了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的多家醫院了解到,當前特殊時期,前來貼三伏貼的人數確實較往年有所減少。不少市民想要做「三伏貼」卻又不敢到醫院,則通過湖北省中醫院和武漢市中醫醫院的網際網路的線上貼敷診療,足不出戶就能享受「三伏貼」快遞到家。
不過,市民王先生表示,醫院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後,自己曾多次帶家人就醫,知道醫院都做了嚴格規範的防護,保障患者就醫安全,自己很放心。當天,他和家人去醫院前都做好了個人防護,且特地避開了人多的時候進行敷貼。
天氣不夠熱,會影響敷貼效果嗎?
今年武漢的頭伏陰雨綿綿,最低氣溫23℃,最高氣溫28℃,「天氣這麼涼爽,『冬病夏治』還有用嗎?」這是許多市民心中的疑惑。
湖北省中醫院肺病科楊毅主任醫師解釋,古人使用天幹與地支相配的「幹支紀日法」來記日子,三伏天氣最熱,陽氣最旺,但是從氣象學來說並不一定是氣溫最高。所以就算是陰雨連連或者氣溫不高,也不影響「三伏貼」的療效,而且今年溼氣重,敷貼尤其對寒溼性體質有作用。
武漢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馬朝陽也表示贊同,他說,在中醫五行學說看來,以熱克寒、以陽克陰,而三伏天正好是一年當中天地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用來進行三伏天貼敷的中藥都是由一些溫陽的藥物組成,能夠充分調動人體的陽氣來抵禦寒邪,達到治療與預防相結合的目的。所以說,梅雨季節不影響冬病夏治,三伏貼和溫度沒太大關係。
「反而因為天氣涼爽,我們更應該通過『冬病夏治』的方法來幫助人體陽氣散發到體表,」湖北省中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鄧可斌說,中醫「冬病夏治」是遵循「天人合一」理念,「三伏天」本是人體陽氣運行於體表,與大自然陽氣呼應之時,若是貪涼或者氣溫低,會導致人體陽氣阻於體內無法散發。通過三伏貼、耳穴埋豆、三伏灸、中藥內服等「冬病夏治」方法,可以幫助人體陽氣散發出來,與自然界陽氣呼應,提升人體正氣。
「今年雨水多,防寒祛溼等夏季保養非常重要。」武漢市中醫醫院肺系病科副主任醫師丁念提醒,市民朋友們在進行穴位貼敷的同時,可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採用一些祛溼的方法,比如艾灸、中藥湯劑、飲食調理等,增強療效。
「考慮到今年的情況特殊,我們建議市民錯峰敷貼」,鄧可斌說,今年有個閏二伏,也就是說三伏天持續40天,所以患者可以選擇頭伏10天中的任意一天來敷貼,且只要三次敷貼間隔時間為10天即可。
專家提示:敷三伏貼有禁忌
一、如果病人處於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患有嚴重皮膚過敏、嚴重先天性心臟病等器質性疾病的患者都不適合敷貼治療。
二、敷貼穴位局部有破損者、孕婦、安裝心臟起搏器的患者等不能敷貼。而一些慢性病患者在敷貼期間也不要盲目減藥、停藥。所以,敷貼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三、敷貼期間不要劇烈運動,更不宜呆在空調房裡;飲食上要忌煙、酒、生冷、甜食、油膩、海鮮等刺激性食物。時間一般是成人2小時左右,兒童1小時以內,當局部出現刺癢難忍、灼熱、疼痛感覺時要立即取下藥膏,不能抓撓或自塗藥物。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