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冬病夏治」時

2021-01-09 瀟湘名醫

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深入社區進行冬病夏治知識宣講。王金悅 攝

今日,我市迎來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這也標誌著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可以正式開始了。

如今,隨著人們對中醫養生的日漸重視,利用三伏天進行三伏貼等「冬病夏治」治療已成許多市民的盛夏標配。

連日來,記者在市內多家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採訪發現,雖然三伏頭伏還未到,但已有不少市民前往諮詢,有的市民甚至已經開始了正式入伏前的三伏貼引伏貼敷治療。

「我家孩子一直脾胃虛弱,自從去年在一醫貼了『三伏貼』,感覺好多了,也愛吃飯了。按醫生建議,像這種情況最好連續貼三年。聽說頭伏前也可以貼敷,趁著孩子今天沒有網課,就帶他來了。」7月13日,帶著孩子在荊門一醫康復醫學科就診的李女士告訴記者。

目前,荊門一醫康復醫學科「冬病夏治」正火熱預約中,市民可抓住這一慢性病調理的黃金時期前往進行相關的治療。

三伏天裡,正值人體陽氣最為旺盛時期,荊門二醫康復醫學科也及時推出了「三伏穴位敷貼、三伏穴位艾灸」活動,受到市民青睞。

掇刀區十裡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冬病夏治」工作已有幾年了。記者在該中心採訪時,正巧遇到一位劉姓女士前來諮詢。據劉女士介紹,自己的女兒還有幾天就要參加中考,但孩子月經期不準且有痛經史,擔心中考期間經期突然來臨,影響考試,劉女士希望能為孩子開點溫和去痛且沒有副作用的中醫藥膏備用。聽完劉女士的講述,該中心醫生為其開了兩副由生蒲黃、生五靈脂、玄胡、白芍等製劑合成的中醫貼劑。接診醫生建議劉女士在孩子參加完考試後,再到中心進行耳穴埋豆、腿足藥浴等進一步的治療。

在市中醫醫院,記者了解到,該院所有中醫門診及下屬各縣市區國醫堂均於7月16日三伏頭伏這天開始開展三伏貼等「冬病夏治」治療。

市中醫醫院副院長兼中醫推拿科主任付大清告訴記者,「冬病夏治」療法是我國傳統中醫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結合灸療法,在人體的穴位進行經絡和細胞激活,以鼓舞正氣,增加抗病能力,從而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三伏貼」即在三伏天直接貼敷於穴位,經由中藥對穴位產生刺激,通過經絡傳達至對應臟腑,而達到治病、防病的效果。自2012年以來,市中醫醫院已連續舉辦多屆中醫養生節,向市民傳播中醫養生文化,推介穴位拔罐、艾灸、中藥穴位貼敷等「冬病夏治」療法。

據付大清介紹,「冬病夏治」適應症主要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風溼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兒科疾病、皮膚科疾病、婦科疾病及其他陽虛體質型人群病變。拿兒童來說,三伏貼對體虛易感的孩子,比如患有過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咳嗽、小兒哮喘、反覆呼吸道感染,以及小兒厭食、消化不良、久瀉、遺尿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是增強兒童體質,預防及治療疾病的一種有效手段。小兒由於臟器嬌嫩、皮膚薄嫩、藥物更容易吸收入穴位經絡,所以三伏貼的療效更加顯著,尤其是2歲以上的兒童,更應該貼敷三伏貼,及早調理好身體。

付大清表示,作為全市唯一一家中醫專科醫院,市中醫醫院提供的三伏貼製劑配方獨特,藥力持久。選取的都是最好的手工壓榨芝麻油以及道地的原產地藥材,有很好的親膚性,可連續敷貼數十小時,以增強藥物的持久刺激作用。且三伏貼藥性更溫和,貼後不起泡。醫院對「黑膏藥」的製作工藝進行了改良,進行了「去燥存性」處理,剔除了對皮膚的刺激如燒灼、起泡等不良反應的藥性,使之變得更為溫和,讓敷貼藥既能發揮藥效,又不損傷皮膚。同時,敷貼更方便,貼合更緊密。無紡布製成的敷貼,可像創可貼一樣貼在身上,洗澡時拿下,洗完後再貼上,也不會影響藥效。該院通過臨床觀察發現,雖然三伏貼並非對所有人都有效,但是多數患者經過貼敷治療,都可以起到減少疾病的發作次數、減輕發作程度等作用。

付大清同時提醒,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三伏貼,像孕婦、心肺功能不全、患皮膚病,或者是疾病後發期(比如咳喘後發作、發燒等)都是不宜貼敷的。年齡2歲以下的孩子,皮膚比較嬌嫩,可能無法耐受藥物的刺激,所以使用三伏貼要慎重。當然,也有一些孩子雖然年齡小,但是貼敷之後皮膚沒有不適症狀,此時也可以適當地使用三伏貼。(記者 張愛華 通訊員 程戎)

2020年三伏貼時間

引伏貼敷時間:7月6日(星期一)—7月15日(星期三)頭伏貼敷時間:7月16日(星期四)—7月25日(星期六)中伏貼敷時間:7月26日(星期日)—8月4日(星期二)加強伏貼敷時間:8 月 5 日(星期三)—8月14日(星期五)末伏貼敷時間:8月15日(星期六)—8月24日(星期一)

三伏貼適應症

1.呼吸系統疾病:易感冒者、過敏性鼻炎、慢性鼻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支氣管炎、慢阻肺等。

2.消化系統疾病:虛寒性胃痛、慢性胃腸炎、腹瀉、消化不良、厭食等。

3.骨關節疾病:頸椎病、肩周炎、腰痛、腰椎病、風溼病、類風溼關節炎、退行性骨關節病變等。

4.婦產科疾病:月經不調、痛經、產後頭痛、坐月傷風等屬寒證者。

5.小兒疾病:體虛易感、哮喘、支氣管炎、消化不良、厭食、遺尿、生長發育遲緩等。

6.調理(治未病):免疫功能低下,陽虛體質、氣虛體質、亞健康等。

貼敷期間飲食宜忌

一是不要吃過於寒涼、過鹹等可能減弱藥效的食物,一般的水果,如西瓜、桃等是可以食用的。

二是不要吃容易過敏的食物,尤其是哮喘病人,但每個病人過敏食物也不盡相同,一概禁食,也是不科學的,例如魚、蝦、肉,只要平時不過敏,貼敷期間也不需要禁食。

三是忌吃冷飲、冰鎮食品。

四是儘量避免菸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

貼敷後的皮膚反應與處理

貼敷部位如果出現小的水泡,一般不必特殊處理,待其自然吸收即可。大的水泡應以消毒針具挑破其底部,排盡液體,消毒以防感染。破潰的水泡應在消毒處理後,外用無菌紗布包紮,以防感染。

貼三伏貼時應該注意什麼?

1.首先要注意貼敷時間一般成人不超過6小時、兒童不超過2小時,如無特別不適,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但睡前一定要揭掉。

2.體質敏感者,或既往用藥曾出現起皰等反應,應縮短貼藥時間至1小時左右(成人),有不適感覺及時取下藥膏。

3.藥物貼敷後,部分患者會出現麻木、溫、熱、癢、針刺、疼痛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於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

4.如果感覺特別劇烈、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應及時取下藥物,用清水衝洗局部。切記不要搓、抓、撓,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癢藥品,防止對局部皮膚的進一步刺激。貼敷藥物期間,應減少運動、避免出汗,儘量避免電扇、空調直吹;衣物宜寬大柔軟、透氣的全棉衣服,注意防止藥膏汙損衣物;敷貼取下後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後用毛巾輕輕地吸乾穴位上的水。

【來源:荊門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冬病夏治」:三伏貼應該這樣貼
    近年來,人們「未病先防」的養生意識逐漸提高。今年三伏天共40天,7月 16日是正式入伏的日子,標誌著「冬病夏治」模式正式開啟。「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遠遠不止一個三伏貼。但因為三伏貼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成為「冬病夏治」最普遍的方法。但三伏貼並非「神藥」,需要對症的患者配以正確的使用方式才可以發揮最大的療效。
  • 安徽省中醫院「冬病夏治」開始預約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經典的特色療法之一,記者6月13日從省中醫院獲悉,該院今年「冬病夏治」特色療法將於21日正式啟動,患者可通過電話、現場等多種方式進行預約。  「『冬病夏治』是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趁夏日陽氣正旺之時,用穴位敷貼的方法治療冬寒季節易發作的虛寒性疾病,借三伏天之陽氣,使患者虛陽恢復正常,增強抗病驅邪能力,從而預防、減少和減輕疾病在冬季來臨時的發作、發作頻率及程度。 」據省中醫院常務副院長劉健介紹,由於伏天人體氣血旺盛,腠理開洩,此時貼敷,藥力更易直達臟腑,從而激發正氣、增加身體抗病能力。
  • 冬病夏治 三年之約的三伏貼(圖)
    冬病夏治「三伏貼」走俏 本網記者 白雲飛/攝  今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省針灸研究所看到,前來貼敷的市民扎了堆。在等候的人群中有不少「小病號」。「我孫子是先天性哮喘,冬天體寒,每次看著心裡就難受,去年就來治療了,今年繼續來貼。」坐在一旁的張大爺說道。醫生對記者說,早上10點,登記預約的兒童人數就已經達到50餘人,而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地增加。
  • 冬病夏治不可任性 「三伏貼」不是什麼病都能治
    高溫來襲,近年來受市民追捧的「三伏貼」等冬病夏治的熱度也隨之上升。  冬病夏治如何治?中醫專家提醒,「三伏貼」要按照醫囑正確貼敷,切莫自行購買貼敷,也不能不分病種、體質亂治,還必須打消立竿見影的僥倖心理,應根據療效觀察,治療以連續三年為佳。
  • 冬病夏治+不打針不吃藥=???
    冬病夏治+不打針不吃藥=???什麼是冬病夏治「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是臨床治療對傳統中醫「治未病」學說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體現。三伏一般是指夏至至立秋後這一段時間。
  • "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720/0f9093e50eca4b2b8fef4b8247c6f3db.mp3 "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2020年
  • 明日起「冬病夏治」三伏貼開貼啦
    燕趙晚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李惺又到一年三伏天,又到一年 " 冬病夏治 " 時!近年來," 冬病夏治 " 這一綠色獨特的治病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青睞。記者從省會各大醫院獲悉,隨著三伏天的到來,各大醫院基本上都推出了 " 冬病夏治 "。那麼," 冬病夏治 " 主要治什麼疾病?哪些人能貼?哪些人不宜貼?"
  •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時機別錯過
    「冬病夏治」方法多所謂「冬病夏治」,「冬病」指的是冬天容易出現或加重的疾病,常見的如風溼、老胃病、哮喘等病症,「夏治」是針對中醫中春夏養陽理論,在天氣比較炎熱時採取外治法提昇陽氣,驅除體內寒邪,達到扶正固本、祛邪養生治未病的目的。
  • 「三伏貼」開貼,「冬病夏治」在島城受追捧
    7月12日,三伏入伏首日,一年中最熱的時期到了。  「中醫養生注重『春夏養陽,秋冬養陰』,而夏天,尤其是農曆的三伏天,是一年當中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是調養人體陽氣的最佳時機。人們會在三伏天進行貼敷,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青島海慈醫療集團主任醫師朱維平介紹說。
  • 養生要趁熱 冬病夏治從三伏貼開始
    對於普通人來說,三伏天是酷熱難耐,但在中醫看來,三伏天卻是養陽驅寒、治已病、防未病的最好日子。三伏貼是冬病夏治中獨具特色的一種治療方式。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記者從銀川市中醫醫院了解到,今年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治療已經從夏至日開始。
  • 冬病夏治正當時——凍瘡、雷諾氏病、局限性硬皮病,鵝掌風篇
    冬病夏治正當時——凍瘡、雷諾氏病、局限性硬皮病,鵝掌風篇 2020-05-17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病夏治」三伏貼——婦科篇
    「冬病夏治」三伏貼——婦科篇 2020-07-10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冬病夏治,除了三伏貼,我們還有這些「神器」
    【編者按】三伏天是一年當中「炎值」最高的時候,也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每到此時,三伏貼受到很多市民的追捧。在很多人心目中,冬病夏治就等同於貼三伏貼,其實並非如此。
  • 【冬病夏治】三伏貼 市中醫院兒科解您憂
    【冬病夏治】三伏貼 市中醫院兒科解您憂 2020-07-2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子宮寒冷怎麼辦,冬病夏治正當時……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季節的變化,並依次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最高水平,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所
  • 安徽省中醫院「冬病夏治「 :穴位貼敷治療疾病
    記者從安徽省中醫院了解到,備受市民關注的「冬病夏治」當天正式啟動,該院呼吸內科、兒科、風溼病科、針灸康復科等十多個科室同時參與「冬病夏治」。  「我已經連續兩年帶孩子過來進行『冬病夏治』了,感覺效果還不錯。」昨天上午,合肥的劉女士帶著5歲的女兒正在敷貼,她告訴記者,孩子從小身體不太好,患有慢性哮喘,「經過去年一個療程的冬病夏治治療,症狀明顯好轉,今年再來鞏固一下。」
  • 老中醫說:現在是「冬病夏治」最好時段,再不治還得再等一年!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素問·六節髒象論》中「長夏勝冬」的克制關係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針刺、藥物內服等,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 幼兒冬病夏治7個問題要注意 飲食以清淡為主
    三伏天又將來臨,正是冬病夏治的良機。那麼,小兒能不能冬病夏治?小兒冬病夏治應注意哪些事項?
  • 三伏天將至 冬病夏治不僅只有三伏貼
    又到了一年一度冬病夏治的日子,7月16日即將迎來今年三伏的頭伏。受疫情的影響,再加上今年的雨水偏多,冬病夏治跟往年相比會有什麼不同?需要注意什麼?一說起冬病夏治,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三伏貼了」。這不,我們從湖北省中醫院、武漢市中醫醫院、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中醫科和康復科等了解到,這些醫院和科室的冬病夏治都已開放預約,其中光三伏貼的門診預約已達2000餘人次。而且,今年的三伏貼,還因地制宜的推出了些新內容。湖北省第三人民醫院綜合康復治療中心主任 何生華介紹,今年是個特殊年份,有新冠疫情。針對新冠病毒,增加肺功能,提高肺部的免疫功能,特意增加了些穴位。
  • 冬病夏治正當時 青島市中心醫院三伏貼來了!
    半島網7月14日訊「冬病夏治」是臨床用於治療冬病(冬天或遇冷加重發作的疾病)的一種中醫特色療法。本療法以全年中氣候最炎熱、陽氣最旺盛的初伏、中伏、末伏為治療時機,將特製的中藥藥膏貼敷於特定穴位上,達到預防與治療「冬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