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不打針不吃藥=???

2020-12-20 澎湃新聞

冬病夏治+不打針不吃藥=???

2020-06-15 09: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什麼是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是臨床治療對傳統中醫「治未病」學說中「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具體體現。三伏一般是指夏至至立秋後這一段時間。中醫認為,三伏是全年溫度最高,陽氣最隆盛的時節,此時人體陽氣也隨之會達到最為旺盛,肌膚腠理開洩,毛孔張開,經絡氣血流注最為活躍,通過特製藥物貼敷於穴位上,可使藥物更能有效地滲透進機體及驅邪外出。因此,在三伏天進行穴位貼藥,可通過經絡內傳、氣候、穴位、藥物共同作用,起到提高免疫抗病能力,調節機體陰陽平衡、恢復臟腑功能的作用。

三伏貼的優勢

三伏貼是一種純中醫外治療法,具有操作方法簡便、價廉效優、安全無毒,無創無痛的特點。由於不經過消化道,治療期間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避免了對胃腸道及肝臟的影響。貼敷後只有局部皮膚的熱或輕度癢、痛的感覺,易於被患兒接受。

「三伏貼」的貼敷時間:

夏至6月21日

初伏7月16日

中伏7月26日

中伏加強貼8月5日

末伏貼8月15日

適用於孩子哪些病症

1.小兒感冒:

素來體質差,易感冒,抵抗力差,多汗,易發熱以及經常輸液的患兒。

2.小兒鼻炎,扁桃體、腺樣體肥大:

平素易流涕,鼻塞,噴嚏連連,扁桃體發炎化膿,夜間呼吸不暢,打鼾。

3.小兒咳嗽,肺炎咳嗽:

平素易咳嗽,易患支氣管炎,肺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的患兒。

4.小兒脾胃虛弱,陽虛陰盛:

平素厭食,挑食,容易腹痛,腹脹,腹瀉或便秘,身體消瘦,身高體重低於正常標準的患兒,以及陰寒內盛的遺尿症患兒。

大家注意什麼

貼敷以前要向醫生諮詢是否適用。

貼敷對象為六個月以上兒童及成人。

貼敷期間忌生冷辛辣油膩,遠離空調。

貼敷後會在皮膚留下中藥色素痕跡,用溼毛巾擦去即可。

貼敷時間:兒童為0.5到2個小時,成人2到4小時(可根據個體耐受情況調整)。

貼敷期間如果出現局部皮膚微紅,色素沉著,皮膚輕度瘙癢均為正常反應,不影響療效。

貼敷後局部皮膚出現紅腫、疼痛、灼痛、刺癢難忍,小兒哭鬧不止,應立即取下藥膏,不要抓撓,不要擅自塗抹藥物,如無其它特殊情況多數一般可自愈。建議及時諮詢醫生,必要時需及時就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冬病夏治,「三伏貼」開貼!
    濟寧市中醫院副院長、針灸科主任醫師王樂榮介紹,冬病夏治「三伏貼」是根據中醫「天人相應、春夏養陽」原理,順應四時特性的一種「內病外治」傳統療法。作為純中醫療法,三伏貼是天然無創痛的綠色貼劑,不經過肝臟和消化道,避免了對胃腸道及肝臟的影響,只有局部皮膚的熱或輕度癢、疼的感覺,屬於正常現象。該法操作簡便、價廉效優、安全無毒,治療期間不妨礙其他藥物的正常使用。免除了打針吃藥的痛苦,最適合於兒童及老人使用。
  • 三伏天來了,菏澤市中醫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火爆開貼
    7月16日,是入伏的第一天,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好時節。同日,菏澤市中醫醫院冬病夏治「三伏貼」開貼,一大早,醫院三伏貼貼敷處已人海如潮,場面相當火爆。當日上午8時許,菏澤市中醫醫院針灸推拿科和兒科的走廊上擠滿了前來貼敷三伏貼的市民。
  • 冬病夏治不可任性 「三伏貼」不是什麼病都能治
    高溫來襲,近年來受市民追捧的「三伏貼」等冬病夏治的熱度也隨之上升。  冬病夏治如何治?中醫專家提醒,「三伏貼」要按照醫囑正確貼敷,切莫自行購買貼敷,也不能不分病種、體質亂治,還必須打消立竿見影的僥倖心理,應根據療效觀察,治療以連續三年為佳。
  • 又到「冬病夏治」時
    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深入社區進行冬病夏治知識宣講。王金悅 攝今日,我市迎來一年中最炎熱的三伏天。這也標誌著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可以正式開始了。如今,隨著人們對中醫養生的日漸重視,利用三伏天進行三伏貼等「冬病夏治」治療已成許多市民的盛夏標配。
  • 「三伏貼」開貼,「冬病夏治」在島城受追捧
    人們會在三伏天進行貼敷,達到「冬病夏治」的目的。」青島海慈醫療集團主任醫師朱維平介紹說。  青島海慈醫療集團今天格外忙碌,清早6點鐘,離醫院正常上班時間還有兩個多小時,門診大廳內便已聚集了大量市民。診室裡,走廊裡,熙熙攘攘,人流不斷。高溼天氣沒有阻擋市民「冬病夏治」三伏貼敷的熱情,大家爭相貼敷「三伏貼」,以達到養生保健、「冬病夏治」的效果。
  • 冬病夏治正當時 市中醫院「三伏貼」7月16日火熱開貼
    作為中醫「冬病夏治」的方法之一,三伏貼近年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歡迎。7月16日是今年入伏的第一天,市中醫院第四屆「三伏」養生節也於當天正式開啟。但需要注意的是,處於肺炎及多種感染性疾病急性發熱期,對貼服藥物極度敏感,特別是牛皮癬者,貼敷穴位局部有破潰者,高血糖的皮膚不易癒合者,妊娠期婦女等患者不建議使用。相較於其他治療方式,三伏貼有著操作簡便,費用低廉,內病外治、安全無毒等副作用,特別是既不用打針又不用吃藥,最易為兒童接受。開展以來,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好評。
  • 「冬病夏治」:三伏貼應該這樣貼
    近年來,人們「未病先防」的養生意識逐漸提高。今年三伏天共40天,7月 16日是正式入伏的日子,標誌著「冬病夏治」模式正式開啟。「冬病夏治」方法很多,遠遠不止一個三伏貼。但因為三伏貼操作起來相對簡單,成為「冬病夏治」最普遍的方法。但三伏貼並非「神藥」,需要對症的患者配以正確的使用方式才可以發揮最大的療效。
  • 安徽省中醫院「冬病夏治」開始預約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經典的特色療法之一,記者6月13日從省中醫院獲悉,該院今年「冬病夏治」特色療法將於21日正式啟動,患者可通過電話、現場等多種方式進行預約。  「『冬病夏治』是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理論,趁夏日陽氣正旺之時,用穴位敷貼的方法治療冬寒季節易發作的虛寒性疾病,借三伏天之陽氣,使患者虛陽恢復正常,增強抗病驅邪能力,從而預防、減少和減輕疾病在冬季來臨時的發作、發作頻率及程度。 」據省中醫院常務副院長劉健介紹,由於伏天人體氣血旺盛,腠理開洩,此時貼敷,藥力更易直達臟腑,從而激發正氣、增加身體抗病能力。
  • 冬病夏治不只有三伏貼, 有的中醫療法不僅有趣還能減肥
    三伏天來臨,又到了冬病夏治的好時節。說到冬病夏治,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三伏貼,但其實冬病夏治還有很多中醫特色療法,記者走進南京市中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三樓的治未病中心,看到了能減肥的平衡火罐、躺上30分鐘就能冬病夏治的燻蒸……這些療法不僅有趣,還能針對不同的「冬病」 進行「夏治」,幫助患者有效改善症狀,增強體質。 通訊員 張明 蘭倩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蔡蘊琦  冬病夏治能減肥?
  • 冬病夏治 三年之約的三伏貼(圖)
    冬病夏治「三伏貼」走俏 本網記者 白雲飛/攝  據了解,為了取得更好地療效,省針灸研究所今年的「冬病夏治,冬病夏防」三伏貼分為5次,分別是夏至6月22日、初伏7月14日、中伏8月3日以及末伏8月13日。入伏第一天,也是今年療程的第二個階段。而初伏,前來治療的患者人數達到了高峰。  冬病夏治是一個連續治療的過程,但凡貼上三伏貼,就是一個「三年之約」。
  • "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https://vodpub1.v.news.cn/original/20200720/0f9093e50eca4b2b8fef4b8247c6f3db.mp3 "三伏貼":冬病夏治正當時 2020年
  • 【冬病夏治】三伏貼 市中醫院兒科解您憂
    【冬病夏治】三伏貼 市中醫院兒科解您憂 2020-07-25 1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冬病夏治」三伏貼——婦科篇
    「冬病夏治」三伏貼——婦科篇 2020-07-10 15: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明日起「冬病夏治」三伏貼開貼啦
    燕趙晚報融媒體首席記者 李惺又到一年三伏天,又到一年 " 冬病夏治 " 時!近年來," 冬病夏治 " 這一綠色獨特的治病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青睞。記者從省會各大醫院獲悉,隨著三伏天的到來,各大醫院基本上都推出了 " 冬病夏治 "。那麼," 冬病夏治 " 主要治什麼疾病?哪些人能貼?哪些人不宜貼?"
  • 子宮寒冷怎麼辦,冬病夏治正當時……
    冬病夏治是傳統中醫按照自然界變化對人體的影響,推算出氣血運行在每個季節的變化,並依次制定出傳統的治療方法,根據「春夏養陽」的原則,由於夏季陽氣旺盛,人體陽氣也達到四季最高水平,尤其是三伏天,肌膚腠理開洩,選取穴位敷貼,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所
  •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時機別錯過
    「冬病夏治」方法多所謂「冬病夏治」,「冬病」指的是冬天容易出現或加重的疾病,常見的如風溼、老胃病、哮喘等病症,「夏治」是針對中醫中春夏養陽理論,在天氣比較炎熱時採取外治法提昇陽氣,驅除體內寒邪,達到扶正固本、祛邪養生治未病的目的。
  • 老中醫說:現在是「冬病夏治」最好時段,再不治還得再等一年!
    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它是根據《素問·四氣調神論》中「春夏養陽」、《素問·六節髒象論》中「長夏勝冬」的克制關係發展而來的中醫養生治病指導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對於一些在冬季容易發生或加重的疾病,在夏季給予針對性的治療,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從而使冬季易發生或加重的病症減輕或消失,是中醫學「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預防觀的具體運用。常用的治療方法包括穴位帖敷、針刺、藥物內服等,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 冬病夏治正當時——凍瘡、雷諾氏病、局限性硬皮病,鵝掌風篇
    冬病夏治正當時——凍瘡、雷諾氏病、局限性硬皮病,鵝掌風篇 2020-05-17 0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生要趁熱 冬病夏治從三伏貼開始
    對於普通人來說,三伏天是酷熱難耐,但在中醫看來,三伏天卻是養陽驅寒、治已病、防未病的最好日子。三伏貼是冬病夏治中獨具特色的一種治療方式。6月21日是24節氣中的夏至,記者從銀川市中醫醫院了解到,今年冬病夏治穴位敷貼治療已經從夏至日開始。
  • 頭伏天「免疫貼」倍受市民青睞 醫生提醒:梅雨季節不影響冬病夏治
    武漢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馬朝陽介紹,今年冬病夏治為提高免疫功能來貼「免疫貼」的市民最多,有不少市民疑惑,當前正值梅雨季節是否對冬病夏治有影響,其實梅雨季節不影響冬病夏治,三伏貼和溫度沒太大關係。頭伏天前來中心醫院貼「三伏貼」的市民。通訊員供圖56歲的劉阿姨家住漢口,每逢冬季雙手就會生凍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