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耳鼻喉科許惠明副主任醫師,在朋友圈發了一樁由孩子寫作業引發的「血案」:杭州一位家長在輔導兒子做作業時,脾氣上來,給了兒子一耳光,結果致其鼓膜穿孔,所幸傷病較輕,沒造成嚴重後果。
期末臨近,醫生提醒家長們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以免傷了孩子或被「傷」——像有高血壓等心腦血管基礎疾病的家長,情緒太激動易引發血壓上升,可能發生危險。
朋友圈截圖
寫作業拖拉是衝突導火索
許惠明回憶,幾天前的上午,一對神色緊張的年輕夫婦帶著一個小男孩進入診室,說小孩耳朵受傷了,起先,許惠明以為是摔傷或者車禍傷什麼的,但小男孩無外表創傷的痕跡,於是就讓家長儘可能地詳細講述病史。
原來,小男孩今年10歲,前一晚做作業時,家長對他磨磨蹭蹭的狀態很不滿意。父親先是喊了他幾次,兒子嘴裡應著,但沒過一會兒就故態復萌,很是懶散,父親見狀火氣一下上來,一耳光甩過去。「本想嚇唬嚇唬他,手甩過去,沒想到,兒子頭正巧突然一下晃向左側,加重了撞擊力。」啪地一聲,孩子一臉驚嚇,說瞬間左耳轟鳴。
第二天上午,儘管孩子沒什麼特別不適,家長還是放心不下,一家三口匆匆趕到醫院。
通過電耳鏡和耳內鏡等檢查,許惠明發現男孩被扇的左耳鼓膜呈不規則穿孔,約0.2X0.4公分大小,幸好沒有出血,聽力檢測也僅提示輕度傳導性耳聾,初步診斷為左耳外傷性鼓膜穿孔伴輕度聽力減退。
檢測診斷
「像撞擊、耳光等會使外界氣壓迅速變化,造成外耳道氣壓增大,耳內壓力與外耳道相比會形成負壓,導致鼓膜破裂。」許惠明解釋說。
他建議男孩先觀察一個月,一個月內避免上呼吸道感染和耳道進水,避免劇烈運動,若1個月甚至2~3個月後,鼓膜穿孔仍不能癒合,就只能進行手術修復鼓膜。
無獨有偶,近日,許惠明還接診了一位鼓膜穿孔的小男孩,從家長言語中得知,孩子受傷也與做作業表現不好家長發脾氣有關。
許惠民為耳病小患者撿查
別小看打在孩子臉上的一耳光
許惠明介紹,鼓膜是外耳道底部的一層薄膜,厚度只有0.1毫米,也是人體聽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耳光,可能使得空氣壓力急劇改變,像一個活塞一樣直接塞進去,薄薄的鼓膜就破了。
外傷性鼓膜穿孔的表現主要是劇烈疼痛、聽力下降、耳鳴;炎性鼓膜穿孔的表現主要是反覆流膿、聽力下降、耳鳴。鼓膜穿孔不僅會影響聽力,對於大腦也有較大的影響,還會產生眩暈、嘔吐等併發症,一旦發現需及時治療,一般情況下都是可以治癒的。
相比於鼓膜穿孔,另一種情況則更嚴重——耳朵震蕩傷,這是一種神經性的損傷。「聽覺細胞在內耳中,數量是有限的,如果外力造成聽覺細胞減少,情況是不可逆的。」 許惠明說,如果耳光引起了內耳震蕩傷,患者會出現耳鳴、聽力下降等症狀。
由於神經損傷不可逆,因此內耳震蕩傷比鼓膜穿孔更麻煩。「這種情況就一點都不能拖,一定要馬上來醫院。」再嚴重一點,顱底骨折、出血,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這和打的力度和角度有關。」許惠明說,有的人認為自己下手並不重,但可能因為角度關係,造成的後果比較嚴重。
「絕大多數孩子隨著病癒也就過去了,但有的人即使成年了,還會對小時候某次『不幸』難以忘卻, 耿耿於懷。」許惠明表示,現在學期過半,很快將進入期末複習迎考階段,希望患兒能早日鼓膜癒合,恢復正常的聽力水平,不影響後階段的學習和期末考試;同時也希望家長們能引以為戒,管理好自己情緒,孩子學習可循序漸進,更重要的還是孩子的身心發育和健康成長。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