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發展戰略:目標明確 路徑清晰

2020-12-09 中國經濟時報

段樹軍

2019年,城市群成為區域發展的關鍵詞。

「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融合發展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2019年,我國區域發展的戰略意圖和實施路徑愈發明確清晰。

2019年,兩個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進入實質性階段: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布;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12月,規劃綱要公布。按照規劃綱要,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定位是建設富有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長三角的戰略定位是打造全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級城市群。

從全球看,城市群已經成為世界經濟重心轉移的重要載體。全球公認的成熟城市群以其特有優勢為所在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增長新動能。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美國有兩個排名世界前三的城市群:紐約灣區和舊金山灣區。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有兩個:東京灣、大阪灣。

目前,城市群是我國創新要素集聚、人口密度高、產業競爭力強、經濟效率最優的地區。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了19個城市群的規劃,19個城市群承載了我國78%的人口,貢獻了超過80%的國內生產總值。2018年11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以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城市群、長江中遊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是新時代國家重大戰略之一,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雖然在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區域互助機制、區際利益補償機制等方面的探索取得一定成效,但我國區域發展差距依然較大,區域分化現象逐漸顯現,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基於此,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意見》的出臺,對於區域發展來說,是繼十九大把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國家戰略寫入報告之後,我國區域發展的新部署和行動指南,對新時代區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兩個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是《意見》新部署的具體體現。

與此同時,我國城市群建設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一些城市群還未建立常態化協調機制,利益共享和成本共擔機制尚不健全,等等。對此,筆者2019年在長三角地區調研時深有體會。比如,長三角各地的規劃對產業集群一體化發展存在制約。長三角各城市、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區縣爭相設立主導產業相同的開發區,凸顯各地產業規劃缺乏對接機制,地區間合作機制亟待完善。各地財稅政策限制跨區域經濟合作,難以形成財稅跨區域轉移支付和統籌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產業一體化發展進程。省市級政務服務平臺尚未實現互聯互通,準入標準互認、業務系統互聯、數據資源共享等方面存在諸多限制,從源頭上制約了企業參與產業一體化的步伐。共建共享的人才服務體系尚未形成,長三角人才落戶、居住、就醫、子女入學等標準不統一,缺乏互認互通機制,人才培養和引進位度滯後制約產業一體化進程,等等。

存在的問題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一點,在城市群規劃實施過程中,城市群的尺度相對比較大,缺少必要的切入點和抓手。於是,在城市群的核心地區,推進都市圈的建設成為政策選擇。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發布了《關於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都市圈指在城市群中出現的以大城市為核心,周邊城市共同參與分工、合作、一體化的圈域經濟現象,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指導意見》的戰略目標是: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都市圈,形成區域競爭新優勢。

梳理一下區域發展戰略的脈絡: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形成新的區域增長極,都市圈建設是城市群發展的抓手,協同發展是都市圈、城市群的路徑和遵循。

新年伊始,在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可以預見,2020年,城市群(都市圈)建設還會好戲連臺。

相關焦點

  • 民辦高校人才戰略目標與實現路徑
    民辦高校人才戰略目標與實現路徑 2020年07月29日 09:4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車怡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尼泊爾記者:中國為國家發展制定了路線圖,目標路徑十分清晰
    本文轉自【人民網-人民日報】;國家發展目標路徑清晰(尼泊爾)朱納·巴斯內特 在中國參觀考察的經歷讓我難忘,我不僅去了北京等大城市,還到訪了四川的農村如今,戰旗村已發展成為四川集體經濟十強村之一。參觀過程中,我不停地記錄提問,年輕的村幹部耐心回答,充滿了朝氣和自信。戰旗村把當地特色農業、傳統技術與旅遊業有機結合,走上了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這樣的鄉村振興經驗值得尼泊爾等發展中國家學習和借鑑。幾十年來,中國數億人口擺脫貧困。這為中國進一步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下了良好基礎。
  • 發展軍事職業教育是實現強軍目標的戰略路徑
    原標題:發展軍事職業教育是實現強軍目標的戰略路徑 日前,四總部下發《關於加快發展軍事職業教育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幫助全軍官兵全面理解《實施意見》精神實質,推動《實施意見》貫徹落實,記者就有關問題採訪了總政幹部部領導。 問:請談談發展軍事職業教育的戰略意義。
  • 陳克正:把握髮展機遇 明確目標定位 廓清辦學思路
    全文如下:一.立足學校向外看在山東高等教育開啟「由大到強」戰略轉變的重要時期,實施高校分類考核,非常必要也非常及時,對於激發全省高校內生動力、推動我省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推進高等教育服務「八大發展戰略」、建設高等教育強省意義重大。
  • 新時代區域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維度
    當前,全國各地積極謀劃和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職業教育作為加速經濟轉型升級的核心要素成為規劃的重中之重,因此當下也是區域職業教育深度謀劃的關鍵時刻,有必要從戰略層面深入思考和確定職業教育的發展路徑,加速實現職教現代化,為區域發展賦能增效。
  • 劉應傑:中國的區域發展戰略和區域政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實施區域發展重大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第一次歸納總結了中國區域發展的幾大戰略,並進一步提出了中國未來區域發展的目標任務。
  • 叢臺郭維、文王方焰、卓鵬戰略……共話區域酒企的「對抗」與...
    其中,作為徽酒重要品牌的文王酒業,面對一、二線品牌的競爭,摸索出一條獨特的發展路徑。 文王釀酒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焰表示,疫情本身不會太持久,對白酒行業的影響不會特別大。從企業層面來看,疫情對具體白酒企業的影響,取決於具體白酒企業的戰略、策略、舉措是否清晰。
  • 水土保持發展的戰略目標及建議
    [摘要]針對我國目前生態環境建設和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的現狀及制約因素,面向我國21世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出我國水土保持發展戰略目標及7條具體建議,為我國政府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提供宏觀決策依據,將有助於促進我國生態環境改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 企業重要目標如何完成?| 目標實現的7個路徑與方法
    調查發現,27%的人沒有目標,60%的人有較模糊的目標,10%的人有清晰而短期的目標,只有3%的人有清晰而長期的目標。這個調查跟蹤了25年,25年後的跟蹤結果顯示:那些有清晰而長遠目標的3%的人,25年來都不曾更改過目標,他們朝著目標不懈努力,25年後他們幾乎都成為了社會各界的頂尖人士。
  • 既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又是發展的戰略目標
    原標題:既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又是發展的戰略目標 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工作不僅有路線圖,也有時間表。 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主持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目標很宏大也很振奮人心,十九大報告對此提出哪些戰略舉措?
  • 中國區域發展戰略調整 重慶市入選國家五大中心城市
    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重慶又迎來一個發展的大契機 記者 歐陽祖兵攝繼國務院3號文件後,又一重要規劃將重慶發展提升到國家戰略!值得一提的是,深圳並沒有入選,而被確定為華南地區的區域中心城市。為何能入選我國區域發展戰略調整國家中心城市發端於2005年,建設部根據《城市規劃法》編制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時,就提出了這一概念。「所謂國家中心城市,就是在全國具備引領、輻射、集散功能的城市。」市規劃局總規劃師張遠昨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稱。
  • 《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明確三大戰略定位
    當天的大會上,山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規劃所所長邵光平受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聯席會議辦公室委託,發布了《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規劃思路》。2020年,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全面起勢的一年,也是「十三五」收官、謀劃「十四五」的關鍵節點。透過這份規劃思路,一幅更加清晰的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的發展圖景鋪陳開來。
  • ...綱要》發布,明確三大戰略定位、兩大階段性目標和七大重點任務
    》發布,明確三大戰略定位、兩大階段性目標和七大重點任務
  • 國家戰略備份和區域發展新格局
    從北至南:淮州新城、簡州新城、簡陽新城、空港新城,四大新城規划起點高,產業分工清晰,戰略宏圖壯闊,思路明確、戰術執行超乎想像。1、發展需要:中國經濟第四極需要大成都因為工作原因,過去9年,我經常在四川各地出差。曾經有2、3年,槓桿遊戲甚至主要時間就住在成都。
  • 明晰起點 明確終點 找準一條科學發展路徑
    對於下階段工作,黎春秋表示,要研判好當前形勢,明晰「起點」,要確定好來年目標,明確「終點」,從而找準一條連接「起點」與「終點」的快速通道、科學路徑。   對此,黎春秋指出,要把準底線。要下大力氣招大引強,讓人才、資金、項目在瀏陽聯動匯聚;商務部門要打通物資流通渠道,構建良好的流通秩序;要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實現區域資源共享。   要打造高點。要強力推進15條工業新興及優勢產業鏈建設,打造產業高點;要搭建創新平臺,濃厚創新氛圍,打造科技高點;要進一步加大高端人才引進力度,打造人才高點;要推進園區的融合發展,打造園區高點。
  • 2020國考無領導小組討論:明確目標 讓討論更清晰
    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很多同學不知道該說什麼,不知道該討論什麼,或是討論的時候會很「亂」,不是自說自話就是雞同鴨講,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們在討論的時候自己的思路不是很清晰,也缺少了一些分析和討論的方法,那麼今天中公教育就來跟大家一起分享一個分析的方法—目標法。
  • 廣東「現代化區域協調發展體系」路徑圖:發揮灣區優勢 加強一核一...
    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稱「廣東省『十四五』規劃建議」),全文共十四章68條建議,其中第九章重點強調要高質量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推進更高水平的區域協調發展。   這不是廣東首提區域協調發展,2002年廣東即在繼續深入實施外向帶動、科教興粵、可持續發展三大戰略的基礎上,提出新增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經過近20年努力,廣東省區域協調發展已取得一定成果。
  • 如何進行區域產業規劃?
    區域產業規劃既是戰略上的指導、也是戰術上的需要。通過系統的產業選擇,價值鏈定位,園區增值服務需求研究,顧問式招商營銷等手段,結合當地的經濟和地理的實際特點,制定出產業園區發展的詳細戰略和實施方案。沒有充分利用資源稟賦、野蠻生長目前,很多地區在產業規劃前期制定上脫離區域經濟增長與發展目標,忽視未來產業經濟和國民經濟的發展趨勢,且區域的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協同效應差,缺少一定的戰略性與前瞻性,導致產業規劃定位與布局不清晰,影響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的選擇,無法發揮優勢產業、優勢企業的關聯帶動作用,
  • 天津大學舉辦區域研究院發展戰略高端論壇
    本站訊(通訊員 林漫群 趙靜)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搶抓校地協同發展歷史機遇,著力推進高校與區域發展的深度融合,探索大學區域研究院的管理模式和建設機制,2018年3月24日,天津大學區域發展研究院在科學圖書館一層報告廳舉辦「天津大學區域研究院發展戰略高端論壇」。
  • 區域發展戰略成效顯著 發展格局呈現新面貌
    中部崛起和東北振興區域發展戰略,引領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區域發展的協調性不斷增強。2006年,黨中央、國務院頒布實施《關於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若干意見》,明確了中部地區全國重要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製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三基地、一樞紐」的定位,標誌著中部崛起戰略進入實施階段。中部崛起戰略推進了中部地區經濟的快速發展,有效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