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二十年的許多研究證實,過度的鍛鍊活動可能會導致成癮行為模式和健康問題的出現。騎車成癮被解釋為一種長期的內在需求,即儘可能多地騎車,不抽出時間休息。這樣,騎自行車不僅會產生積極的感覺,但也會損害我們的精神狀態和社會生活。強迫性思維通常會導致情緒波動,降低表現,最終導致對這項運動本身的厭惡。
一些車友描述了他們的沮喪、對健康水平下降的負面想法、沮喪或整體不快樂的感覺。主要的區別在於,無論中斷的原因是什麼,當騎行時間減少時,負面情緒就會出現。
如果一名騎車上癮的人休息了一天,他們的大腦會因為後悔而掙扎,並為沒騎車而遺憾。此外,還會覺得其他日常任務正在慢慢變得乏味或令人惱火。在抑鬱的時候,他們需要出去騎自行車,不管天氣如何,因為他們知道這會改善情緒。儘管騎行次數不斷增加,但要達到滿意的狀態卻越來越難。毫不誇張地說,其中一些觀點對我們來說確實很熟悉,不是嗎?你有沒有過類似的感覺?
一些專家反對說,儘管存在某些相似之處,上癮的概念是指對酒精或菸草等精神藥物的過度和失控的消費,而不是運動。許多人認為騎自行車是安全的,因為數百萬人都喜歡騎自行車,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
然而,一些科學家指出,上癮越來越多地地應用於一系列被稱為「行為成癮」的綜合症,其中也包括賭博。儘管運動成癮尚未得到認可,但不同的學者認為運動成癮可能屬於行為成癮類別。對騎自行車的人來說,不利的消息是,在研究的所有運動中,耐力運動是成癮風險最大的運動。
這個問題從何而來?耐力自行車手通常會在完成一定距離期間和之後都會獲得神經生物學的獎勵。身體產生的內啡肽被轉化成類似鴉片的肽,這可以導致依賴性,並因此成為脫癮症狀的原因,因為在高強度運動時分泌-內啡肽。多項研究已經考察了運動強度對騎行過程中內源性阿片類物質生成的影響。
體驗到的感覺被描述為純粹的喜悅、欣快、內在的和諧、無限的能量、幸福的感覺和對減少痛苦感的狀態。這種情感和感覺與沉迷於其他類型物質的人們所描述的非常相似。如果我們改掉養成的自行車習慣,就會開始缺少某些東西,這可能被視為戒斷症狀。
沉迷於體育運動的人在這段時間裡無法控制自己的習慣,因為這項運動給他們帶來了快樂,不管有什麼負面後果。屈服於騎車的需要,而不顧對家庭或工作的影響,可能會被認為是一種消極的結果。當負面影響佔上風時,成癮的巨大風險就出現了。 那我們應該怎麼做,更重要的是,還有什麼出路嗎?
關鍵的特點是考慮它對你生活的影響。如果你經常騎自行車,但工作和家庭生活保持一致,沒有感到內疚或過度訓練,那麼整個狀態可以被描述為一種正常。成癮的治療往往基於認知行為方法。建議受影響的車友會去看認知行為治療心理學家,通過重置從零開始的騎行方式來幫助他們與成癮作鬥爭。
編輯:夏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