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市北小街小學始建於1932年,是一所具有多年發展歷史和優良教育傳統的學校。學校多年來受到省、市、區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多次表彰,先後被授予「省級標準化學校」「省級綠色學校」「市級文明單位」「市級黨建示範校」「市級家長示範校」「區級紅領巾示範校」 「先進集體」「優秀支部」「平安學校」等榮譽稱號。
北小街小學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結合學校實際,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與學校每位教師籤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加強師德師風建設;以德育工作為核心,建立學校、家長、家庭三結合的聯繫網絡,將立德樹人滲透到每一個教學環節;提升控輟保學工作長效機制,打造「鼎足共築」教研聯盟牽頭,釘釘等軟體教研磨課為輔模式,努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
三融合四搭建
黨建引領促發展
為更好發揮黨建品牌的輻射帶動示範作用,發揮學校黨組織和黨員的戰鬥堡壘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北小街小學圍繞立德樹人總目標,秉承「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辦學理念,深挖學校工作特色內涵,以點帶面,輻射學校全面工作,建構黨建品牌 「三融合四搭建 黨建引領促發展」的學校黨建品牌,發揮黨建統領教育工作全局的作用,形成黨建和業務兩手抓、兩促進的良好局面。
為促進「黨建+引領」,黨建領航,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教育,將學習教育與先鋒引領相融合。認真落實把骨幹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管理骨幹的「雙培養」機制,依託「三會一課」和主題黨日,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學校實施了「先鋒引領工程」。根據黨員教師工作崗位、專業特長,劃分黨員責任區,設置「黨員示範崗」,包括「敬業形象」示範崗、「奉獻形象」示範崗和「進取形象」示範崗等,涵蓋了管理、教學、服務等方面。
為促進「黨建+教學」,學校讓黨建貼近教學,與課堂共融共生,搭建教師成長平臺,教師黨員成為學校特色發展的引領者。以「一名黨員一面旗幟」為主旨,開展「講課、評課、集體備課、教研活動、課題研究」活動。黨員學在前、做在先。一是領導班子及支委委員下年級,帶動團隊發展。二是黨員立足崗位,榜樣示範。三是黨員與青年教師結對幫扶,共同成長。四是設立了2個黨員骨幹教師教研中心,致力於高質量課堂改革、校本課程開發和課題研究。
為促進「黨建+幫扶」,搭建關愛幫扶平臺。為幫扶助學,黨員帶頭與建檔立卡戶、低保戶和殘疾學生結對幫扶,把「扶貧、扶智、扶志」有效結合起來。該校每位黨員教師承包3-5名學困生,給予學習上、生活上的指導、關懷、幫助。黨員紛紛帶頭與困難學生結對,認真填寫《黨員幫扶貧困生活動記錄》並定期進行家訪。支部定期進社區幫扶慰問轄區居民,服務於群眾。一直以來,學校黨支部黨員民主議事在依法治校的過程中很好地發揮了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發揮了黨員同志帶頭表率作用。
強化管理 推動師德師風建設
為了強化管理,學校黨支部召開「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專題大會,與每位教師籤訂師德師風承諾書,充分利用「三會一課」「黨員集中學習」,開展「大討論」,進一步增強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自覺性;並邀請我校優秀黨員為青年教師講授團課,組織黨員教師、團員教師和部分學生志願者為廣大的社區群眾發放「愛國衛生月」「掃黑除惡」「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設」「鞏固文明城市」「文明校園」等宣傳冊,用實際行動表現出了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推動了學校師德師風建設,營造健康發展的育人環境。6月,鼎足共築黨建聯盟「脫貧攻堅」知識競賽,北小街小學代表團榮獲二等獎。
立德樹人 滲透德育促進品行
北小街小學堅持以德育工作為核心,建立學校、家長、家庭三結合的聯繫網絡,充分發揮班主任積極性,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櫥窗、校園文化牆等場所以及微信群、QQ群,進行德育教育和德育宣傳,大力弘揚「奉獻、互助、友愛、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舉辦「學生文明禮儀知識講座」,加強學生思想道德、文明禮儀教育,充分發揮志願服務先進典型的示範激勵作用,在全校形成人人爭做志願者的良好氛圍。疫情期間多次展開心理健康主題中隊會,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5月感恩教育系列活動中,通過徵文比賽、主題班會、國旗下講話、讀書分享以及觀看電影等多種形式,激發廣大學生的家庭責任感,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在今年畢業典禮上,家長和孩子們為校領導和老師們獻上鮮花,感恩學校教師六年來的教育與陪伴。這些主題鮮明的活動提高了德育管理成效,營造了良好的校風與學風,構建了和諧的校園氛圍。
狠抓管理 全面提升教育質量
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足開齊音、體、美和健康教育課程,完善「控輟保學工作長效機制」,層層籤訂責任書。為積極落實好上級扶貧攻堅精神,紮實做好教育扶貧政策宣傳工作,將教育扶貧工作推進深入,讓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真正得到實惠。
開學初、期中、期末三次對教師備課、反思、作業、批改、培優等進行全面展評交流,讓教師在學習中感悟、實踐中提升。以「鼎足共築」教研聯盟牽頭,釘釘等軟體教研磨課為輔,努力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隔周開展理論學習及教研組集體學習相融合的研討活動,校級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40節、教研組長、備課組長不少於20節、教師不少於15節。分兩批次邀請產品培訓師周老師為教師進行「希沃智能交互白板」使用培訓,使得我校新安裝的設備「希沃智能交互式白板」在學科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取得了「有效互動教學」達成預期的目標與成果。
在啟動「藍青結對聚深情,同伴互助譜新篇」師徒結對互幫互助活動,促進青年教師快速、健康成長。每周一組織教師開展讀書交流活動,定期開展「教師教研沙龍」,分享讀書心得,傳播正能量。學校教師講課比賽以「一師一專」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為前題,制定組內磨課計劃,並通過令文蓉語文工作室成員課堂展示活動、骨幹教師上引領示範課、推門課、師徒結對課、互幫互助課,中青年教師講課比賽的模式,把推進信息化工作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區級課題《花樣跳繩形式開發的實踐研究》和《學校德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的實踐研究》穩步實施。我校申報市級課題《小學綠色生態教育實施策略與研究》,為市級重點課題,以營造「綠色教育生態」為核心,充分挖掘學校文化內涵,傾力打造鮮亮的學校生態文化特色品牌。今年5月,解子慧老師獲得區級思政教師技能大賽二等獎;李辰辰老師在區級一師一專教師技能比賽中獲得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