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圖入門攻略,這些「波紋」你能看懂嗎?

2020-12-14 澎湃新聞

毛慄子君 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收藏起來吧,定期複習才能牢牢掌握知識哦!

面對腦電圖有時難免感到束手無策,起起伏伏的波形看得心亂如麻。看不懂圖、報告成為神經內科醫生進階路上的阻礙,如何從腦電圖「小白」升級成為「達人」呢,大連大學附屬新華醫院的唐偉教授教授提供了一份攻略,希望能助力大家在腦電圖的學習中披襟斬棘,獲得滿滿的經驗值。

腦電圖是什麼?

腦電圖(EEG)是通過精密的電子儀器,從頭皮上將腦部的自發性生物電位加以放大記錄而獲得的圖形,是通過電極記錄下來的腦細胞群的自發性、節律性電活動。

腦電圖的種類很多,主要有:常規腦電圖、動態腦電圖、視頻腦電圖、立體定向腦電圖等。

腦電圖的基本原理

腦電圖根據電極放置於顱內或顱外,可分為頭皮電極腦電圖、顱內電極腦電圖,本攻略主要介紹臨床上經常接觸到的頭皮電極腦電圖。

腦電圖跟心電圖、肌電圖一樣,是利用儀器來記錄電活動,頭皮電極腦電圖是從頭皮上將腦部的自發性電活動加以放大記錄而獲得的圖形。

腦電信號經過放大器(因為腦電信號非常微弱,為mv或uv級別,而且得經過顱骨和頭皮的衰減,所以需要經過數百萬倍的放大才能顯示出來)、濾波器(減少幹擾)最後形成我們所看到的圖形。

腦電圖的縱橫軸

我們平時看見的腦電圖圖形是不是和心電圖有些類似呢,其實腦電圖和心電圖原理相仿。

心電圖兩條縱線間(1mm)表示0.04s,那是因為走紙或記錄速度為25mm/s,也就是說每經過1s,心電圖紙走25mm;同樣的,當標準電壓1mv=10mm時,兩條橫線間(1mm)表示0.1mv。

腦電圖也是同樣的道理,一般採用的走紙或記錄速度為(走紙速度對應的是橫軸)30 mm/s,也就是說30mm=1s,而腦電圖的敏感性(縱軸)單位為uv/mm,一般採用的是10uv/mm,也就是說1mm=10uv。

腦電圖右下角都會有個標尺(類似地圖上的比例尺)告訴你橫軸多長是1s,縱軸多長是1uv。

電極如何放置?

頭皮電極腦電圖中電極的放置,常規使用的是國際10-20系統,包括19個記錄電極和2個參考電極。先在頭部確定4個解剖點,鼻根、枕外隆突、雙側耳前點(耳前切跡處),由這4個點確定矢狀線與冠狀線,並以10%-20%的距離作為電極之間的間距。左邊為奇數,右邊為偶數。兩者在頭頂的交點為Cz(中央中線)電極的位置。

從鼻根向後10%處為FPz(額極中線),從FPz向後每20%為一個電極的位置,依次為Fz(額中線)、Cz(中央中線)、Pz(頂中線)及Oz(枕中線),Oz與枕外粗隆的間距為10%。

雙耳前凹連線距左耳前凹10%處為T3(左中顳)電極位置,以後向右每20%放置一個電極,依次為C3(左中央)、Cz、C4(右中央)和T4(右中顳),T4距右耳前凹間距為10%。

從FPz向左10%為FP1(左額極),從FP1向後每20%放置一個電極,依次為F7(左前顳)、T3(左中顳)、T5(左後顳)及O1(左枕),其中T3為此線與雙耳前凹連線的交點,O1距Oz為10%;右顳與此相對應,從前向後依次為FP2(右顳極)、F8(右前顳)、T4(右中顳)、T6(右後顳)、O2(右枕)。

腦電圖的導聯怎麼組合?

常用的導聯組合有耳極參考導聯、平均參考導聯、雙極參考導聯。

(1)耳極參考導聯。耳極參考導聯採用左右耳垂作為G2端,分別標記為A1、A2。

(2)平均參考導聯。將頭皮的每個記錄電極分別串聯一個電阻,再並聯,經過這種處理,頭皮各點的電位被削弱並平均,電位接近於零,作為平均參考電極(縮寫為AV)。

分別以Fp1、F3、Fp2、F4......作為G1端,平均參考電極(AV)為G2端,就形成了Fp1-AV、F3-AV......Fp2-AV、F3-AV......各導聯組合形成的平均參考導聯的腦電圖。

(3)雙極導聯。雙極導聯是將兩個記錄電極分別作為G1、G2端所形成的腦電圖形。

腦電圖看什麼內容?

(1)頻率:頻率這個概念大家都能懂,在腦電圖中指的是1s內相同腦波重複出現的次數。例如下面這個圖,假設兩條縱線之間為1s,我們數一數兩條縱線中間一共有多少個波(8個),頻率就是多少(8Hz)。

(2)波幅

波幅大家也容易懂,腦電波的波幅就是腦電波波峰到波谷的垂直高度,反映的是兩個電極的電位差。

在敏感性為10μV/mm腦電圖圖中,如果一個腦電波的垂直高度為7mm,其波幅就是70μV。

在腦電圖中,按照波幅的高度可以分為幾個級別,對於成人腦電圖:

•<25μv稱為低波幅

•25-75μv稱為中波幅

•75-150μv稱為高波幅

•>150μV稱為極高波幅

(3)位相:棘波、尖波的極性:紀錄到向下的波峰分別成為正相棘波、正相尖波;向上的波峰分別成為負相棘波、負相尖波。

(4)調節:調節指的是腦波的基本頻率出現規律性與穩定性。

在同一部位頻率是穩定的,相差不能多於1次/秒,如果2次/秒以上視為調節差。

左右同一部位不應多於0.5次/秒,如果超過1次/秒以上視為調節差。

(5)調幅:指的就是波幅的變化規律。正常時高時低,每3-5秒發生變化,如紡錘形稱良好,無變化與波幅參差不齊,失去規律性,為調幅不良。

成人清醒期腦電圖

(1)α波節律

α節律是清醒狀態下在後頭部出現的8-13Hz的節律,大多數人9-10Hz,波幅10-100μV,正常人的基本節律。一般在枕區波幅最高。閉眼且精神放鬆狀態下容易出現,雙側大致對稱。是分析腦電圖背景活動最重要的指標,與腦功能狀態及發育水平有密切關係。

比α波快的波稱為快波;比α波慢的波稱為慢波。

同一檢查者,睜眼狀態下出現的α抑制

(2)β活動

β活動是指頻率大於13-25Hz的快波活動,是正常成人清醒腦電圖的主要成分,分布廣泛,波幅5-20μV,不超過50μV。不受爭閉眼影響。額、顳、中央區β活動最明顯。β波是大腦皮質處在緊張和激動狀態時電活動的主要表現。

許多鎮靜催眠藥物(例如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水合氯醛等)可以使β活動波幅增高,因而使β活動數量明顯。

(3)θ波(theta)頻率為4-7Hz,波幅20-40μV,見於頂區、額顳區,正常人不超過10%-15%。一般不成節律。淺睡時α波消失,θ波先出現兩側額部。

兩側暴發性θ節律---深在的皮質下病變。

經常存在的局灶性θ節律屬不正常表現。

在幼兒時期腦電圖頻率比成人慢,一般常見到θ波。

腦電圖示廣泛中度異常腦電圖,全導以θ波為主。

(4)δ波(derta):頻率為4Hz以下,波幅10-200μV,正常成人在清醒狀態下幾乎不會出現δ波,但在睡眠狀態下可出現δ波,嬰兒時期的腦電圖頻率比幼兒更慢,常可見到δ波。

經常存在的局灶性δ波,無論任何年齡,均為異常---皮質病變。

雙側暴發性δ節律---皮質下病變。

一般認為,高波幅的慢波(θ波或δ波)可能是大腦皮質處於抑制狀態時電活動的主要表現。

θ波或δ波屬慢波,見於正常嬰兒至兒童及成人睡眠期。局限性慢波見於局限性EPI,腦腫瘤,腦膿腫,腦梗死軟化灶。

瀰漫性慢波見於感染,中毒,低血糖,顱內高壓病,各種昏迷。

慢活動波幅低---抑制加深。

舉個例子(散髮型Creutzfeldt-Jakob病一例)

患者,女,62歲,家庭主婦。因「精神行為異常3個月,加重20d」於2010年9月2日人院。患者於2010年6月初無明顯誘因出現沉默寡言,常獨坐發呆,伴失眠,未就診。

8月中旬出現明顯記憶力減退,經常忘記家人姓名,始就診於當地縣人民醫院,頭顱MRI示腔隙性腦梗死,腦電圖未見異常,經治療(具體藥物名稱及劑量不詳)無好轉。

8月22日外出後未見回家,家屬報警後找回,之後不認家人,睡眠中有雙手摸索動作,在當地醫院診斷為「腦梗死、血管性痴呆」,給予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胞二磷膽鹼等藥物治療無效,遂來我院就診,門診以「痴呆待查」收住院。病程中無發熱,無頭痛頭暈,無噁心、嘔吐及肢體抽搐。

患者頭顱MRI顯示雙側大腦皮質、島葉皮質、尾狀核、殼核T2加權像、Flair、DWI高信號,DWI序列大腦皮質呈典型「花邊」徵,T加權像呈略低信號和等信號,A:T2WI序列,B:Flair序列,C:DWI序列,D:T1WI序列。

9月3日常規腦電圖示各腦區出現短至長程4~6Hz,20~70μVθ節律和高波幅的δ節律,右側多,其間有散在至短程中電壓α活動和低電壓β波,呈周期性三相波,提示中至重度異常腦電圖。

既往史:否認高血壓病、糖尿病史,無吸菸飲酒史,否認外傷及手術史,無輸血史。家族史無特殊。

入院體檢:體溫36.5°C,脈搏7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壓150/80mmHg。

神經系統檢查:意識清楚,表情淡漠,少語。記憶力、定向力、計算力減退,100—7=?不能回答。雙側瞳孔等大等圓,直徑約3mm,光反應靈敏。四肢肌力V級,肌張力正常。雙側腱反射對稱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共濟運動、感覺檢查不合作。腦膜刺激徵陰性。

入院後腦脊液檢查:壓力150mmH20(1mmH20=0.0098kPa),蛋白0.52g/L(正常0.15~0.45g/L),糖5.1mmol/L(正常2.2~3.9mmol/L),氯化物123mmol/L(正常119~129 mmol/L),免疫球蛋白A5.83mg/L(正常0.00—5.00mg/L),免疫球蛋白G、M均在正常範圍,抗酸染色、墨汁染色陰性,無惡性腫瘤細胞。血清愛滋病病毒抗體、梅毒螺旋體抗體陰性。

入院後診斷痴呆症候群,克雅氏病(CJD)可能。給予吡拉西坦、胞二磷膽鹼等藥物治療,同時行高壓氧治療,效果差,漸出現緘默不語,不理會別人講話,如廁、穿衣、進食等需家人協助。

9月10日患者出現發作性四肢強直抽搐,持續數秒至數分鐘,每日發作5~10次,考慮癲癇發作,給予苯巴比妥鈉、地西泮治療,仍有間斷髮作。

9月13日動態腦電圖檢查示各腦區出現θ節律和δ活動,間有散在低電壓α波和β波,陣發性出現尖慢波、棘慢波。

9月16日患者自動出院。出院後電話隨訪情況:出院後即到解放軍第三0七醫院、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就診,均診斷為CJD(是否做相關檢查患者家屬敘述不清),之後放棄治療回家。患者院外頻繁出現抽搐、尿便失禁,於2010年10月20日死亡。

以上攻略主要講解了腦電圖判讀的入門知識,知常達變,異常腦電圖如何判讀有待下一次講解。希望大家在掌握基礎知識的根基上穩紮穩打不斷進步。

內容較多較複雜,大家記住了嗎?收藏起來吧,定期複習才能牢牢掌握知識哦。關於腦電圖的更多詳細講解請登陸醫生站觀看

本文首發:醫學界神經病學頻道

本文整理:毛慄子君

責任編輯:章麗

原標題:《腦電圖入門攻略,值得收藏!》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腦電圖不正常就是癲癇嗎?
    對於癲癇這種腦部神經系統發生異常的病症,患者進行診斷是否是癲癇病,需要經過詳細的檢查來判斷,臨床最常用的檢查方法就屬腦電圖了,那麼進行了腦電圖檢查之後,出現異常波形就是癲癇嗎
  • 腦電圖準不準?到底該做哪種腦電圖 ?
    對癲癇患者來說,「腦電圖」一定不會陌生。不論是診斷、複診還是術前評估,腦電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以說,腦電圖準不準,直接關係著診療的效果。那麼腦電圖背後有哪些原理、你做的腦電圖究竟準不準,你真的都清楚嗎?
  • 第一屆腦電數據處理入門班
    (文末點擊瀏覽)思影科技將於2019年4月1日-- 2019年4月5日(周一至周五)在重慶舉辦第一屆腦電數據處理入門班(詳見課表安排)。1、培訓簡介腦電技術已經在很多專業(如腦科學、醫學、心理學、教育學、工業設計、語言科學)的科學研究和臨床神經系統疾病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因此熟練掌握腦電數據處理方法(如事件相關腦電實驗和靜息態腦電研究中的時域、頻域、時頻域和空域分析技術)對於成功開展相關研究工作極為重要。
  • 腦電圖結果怎麼看癲癇
    1924年,德國HansBerger開始人類腦電圖研究,其後開始用於臨床..近20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飛速發展,腦電圖的儀器和技術有了極大的進步。至本世紀初,數位化腦電圖已經和正在取代傳統紙筆記錄的腦電圖,動態腦電圖、視頻腦電圖等新技術也越來越廣泛地用於癲癇的診斷和鑑別診斷。這些都為腦電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 癲癇患者想要了解的那些腦電圖知識
    2、腦電圖檢查對人體有害嗎?(1)腦電圖是一種非損傷性的檢查技術,沒有放射線或磁場等看不到的輻射,也沒有明顯的不適 ;(2)癲癇病人在病程中將會進行很多次腦電圖檢查,不論做多少次,都對人體無害。3、腦電圖有什麼種類,如何選擇?做多長時間合適?是越長越好嗎?
  • 癲癇科普丨腦電圖準不準,關鍵看這幾點|腦電圖儀|腦電圖|癲癇|科普...
    對癲癇患者來說,「腦電圖」一定不會陌生。不論是診斷、複診還是術前評估,腦電圖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可以說,腦電圖準不準,直接關係著診療的效果。那麼腦電圖背後有哪些原理、你做的腦電圖究竟準不準,你真的都清楚嗎?
  • 千萬不要僅根據腦電圖異常就武斷地診斷為癲癇
    通過腦電波能確診癲癇嗎【北京軍都醫院:010-82960452 QQ:800001246】癲癇疾病困擾著患者,去醫院檢查的時候腦電圖不正常讓患者憂心忡忡。腦電圖不正常能確定是癲癇嗎?通過腦電波能確診癲癇嗎?這個問題是患者十分關心的。那麼下面就由北京軍都癲癇病醫院的專家為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
  • 腦電圖檢查怎麼看癲癇
    怎麼看腦電圖檢查癲癇對於診斷癲癇病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一般來說,癲癇病的類型有很多種,這樣就使得檢查出來的腦電圖表現也不一樣。有些特殊的腦電圖改變對於確定癲癇的發作類型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如大發作主要表現為散在或連續的棘波節律,小發作主要表現為3次/秒棘慢波綜合,且雙側對稱同步,嬰兒痙攣症腦電圖主要表現為高幅失律。腦電圖對於確定癲癇的病灶有重要價值。
  • 關於腦電圖 那些您不知道的秘密
    對於神經內科的很多患者,腦電圖檢查必不可少,有些患者不了解腦電圖檢查。我每天在腦電圖室工作,會被大人和小孩提出各種問題:「腦電圖是什麼?過不過電?會不會對我的大腦造成損傷?」等我拿出患者檢查時的圖片準備講解時,大家紛紛質疑著:「哎呀,頭上戴那麼多電線,看著好害怕。」
  • 腦電圖有問題是不是患有癲癇?
    核心提示:  癲癇病患者重要的影響檢查就是腦電圖檢查,到現在為止還是有很多人對腦電圖不了解,腦電圖有哪些作用和意義。是不是腦電圖檢查有問題就是患有癲癇病呢。一起來看看吧。   癲癇病患者重要的影響檢查就是腦電圖檢查,到現在為止還是有很多人對腦電圖不了解,腦電圖有哪些作用和意義。是不是腦電圖檢查有問題就是患有癲癇病呢。一起來看看吧。   什麼是腦電圖?
  • 太原癲癇病醫院:腦電圖檢查的重要性
    核心提示:太原癲癇病醫院:腦電圖檢查的重要性腦電圖是癲癇診斷檢查中很常用,很重要的方法之一。患者和家屬也知道,去醫院時基本上都需要做檢查,關於癲癇病特別重要的就是腦電圖。常規的,動態的,視頻的等等,許多以前不容易發現的癲癇波和癲癇灶也無處遁形。因此,在診斷時擁有腦電圖檢查結構就足夠明確是癲癇病了嗎?在癲癇治療期間是否應該進行腦電圖檢測?如果需要這樣做,為什麼呢?
  • 寶寶抽搐後8天照腦電圖
    核心提示: 腦電圖是通過腦電圖描記儀將腦自身微弱的生物電放大記錄成為一種曲線圖,以幫助診斷疾病的一種現代輔助檢查方法。它對被檢查者沒有任何創傷。腦電圖對腦部疾病有一定的診斷價值,但很多因素都會影響腦電圖的檢查結果。那麼,寶寶抽搐後8天照腦電圖?
  • 世界上最「燒腦」的5張圖,反正我是一個都沒看懂,求答案?
    世界上最「燒腦」的5張圖,反正我是一個都沒看懂,求答案? 這是什麼?據說只不過是一張紙,大家看成什麼了?是不是都想歪了呢!好汙啊,哈哈……世界上最「燒腦」的5張圖:第一眼沒看到馬的,你就輸了!你看到了嗎?
  • 腦電圖有癲癇波代表什麼
    腦電波的基礎上反映良好的心理狀態,然後,在腦電圖癲癇波代表什麼?   腦電圖有癲癇波代表什麼?癲癇的症狀一般明顯,攻擊我們我們的危害也是**嚴重的,在癲癇的危害,我們必須積極治療,避免癲癇。突然間。錯誤的判斷更多的癲癇癲癇的症狀是**的,**患者的生命**的**措施。
  • 腦電圖到底是檢查什麼的?有沒有輻射?
    腦電圖檢查是神經系統機能檢查方法之一。和大家熟悉的心電圖檢查一樣,腦電圖檢查,也是利用儀器來記錄身體電活動的一種方式。正常的腦細胞都有自發的電活動,專業一些的說法就是,人的大腦神經細胞的活動能產生持續的節律性電位變動,也就是我們說的會產生腦電波。
  • 「怪嚇人的」腦電圖到底是檢查什麼的?有沒有輻射?
    正常的腦細胞都有自發的電活動,專業一些的說法就是,人的大腦神經細胞的活動能產生持續的節律性電位變動,也就是我們說的會產生腦電波。腦電圖檢查就是將金屬製成的電極片貼在頭皮上,電極片連接導線,通過精密儀器的處理,將腦電波最終變成電腦上醫生可以看見的波形。這種被記錄下來的起伏的曲線波形,就是我們說的腦電圖。
  • 腦電圖與癲癇的關係,檢查腦電圖注意這5點
    腦電圖主要是一種反映腦功能狀態的檢查方法,能夠直觀地反映腦電活動是否正常,對於癲癇的診斷,十分準確,並對抗癲癇藥物是否需要停藥有指導作用。大腦在正常情況下會產生生物電活動,而腦電圖則是通過在頭上安裝金屬導電的記錄電極,將微弱的腦組織電信號記錄下來,這種電活動通過設備處理可以繪製出圖形或波形,這就是腦電圖。
  • 24小時動態腦電圖和普通腦電圖有啥區別?
    臨床中對於癲癇患者初期進行診斷時,醫生往往都建議先做一下腦電圖檢查,但是腦電圖的規格也是各有不同,有幾個小時的,也有直接做24小時的動態腦電圖,這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嗎?我們和癲癇醫生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首先腦電圖是通過安置在患者大腦頭皮的電極,記錄患者大腦內部的放電活動,是癲癇患者在診斷和辨別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檢查工作,即使隨著現在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腦電圖檢查也是不可替代的一項。常規腦電圖:對於普通的腦電圖檢查,一般的記錄時間也就是半個小時左右,對於這種情況,因為檢測的時間較短,很難準確判定患者的具體情況。例如像是睡眠性癲癇患者,很難檢測到患者睡眠狀態下的癲癇樣放電。
  • 抗癲癇藥物吃了那麼多,為什麼腦電圖仍有放電?
    對患者而言,「什麼時候能停藥?」、「什麼時候能減藥?」、「腦電圖結果是好的是不是說明我毛病好了?」等等成為其來院諮詢的最主要問題。腦電圖作為癲癇診斷的重要工具,對評估其癲癇治療效果等具有重要意義。那麼,癲癇患者用藥後腦電圖就沒有異常放電了嗎?腦電圖結果與藥物之間又存在什麼聯繫呢?
  • 腦電電極帽
    電極帽在EEG數據實驗中重要嗎?這也是在腦電實驗中經常所說的「阻抗測量」,它的好壞,決定著數據質量的好壞。我曾經寫過一篇《我所使用過的腦電設備》,在這些設備中,就包含這兩大類的電極帽,分別來說明下,它們有啥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