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節制的人生,活得更高級(深度好文)

2021-03-01 兒童心理課堂

置頂 兒童心理課堂,伴你探索解讀兒童心理,閱讀、看見

如果一個人提起另外一個人,用的評語是:他是一個很節制的人。

那麼,這個被說很節制的人,往往很容易就會讓人肅然起敬,好感度油然而生。

有句話說,順境能節制,逆境方能堅韌;智者不以境役心,而以心制境。

懂得節制的人,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己,總有一個恰如其分的度,總能給人一種剛剛好的舒適感。

 1 

節制,是選擇,也是能力


 

 有個影視明星說過一句話:

這個世界不是你的世界,不是說你成功了,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我覺得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所以我享受這種節制,這是人生最大的享受,釋放是很容易,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那麼,什麼是節制?

比如,人餓了需要吃飯,一頓飯能吃10成飽,實際只吃7成,這就是節制;能吃10成飽,偏偏吃到20成,這就是過了度的無節制。

我們常說不暴飲暴食、不熬夜、堅持運動健身,這些都是最直接的節制。

對於飲食來講,節制能幫助我們平衡身體的需要;對於人生來講,節制能幫助我們平衡精神的需要。

節制,是當一個人有條件奢侈,比如足夠年輕、足夠健康或足夠富有的時候,他選擇了簡單和樸素,這就是節制的境界,也是做人的極高境界。

節制,是人的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能力。

  

 2 

對自己,越節制,越自由

 

懂得節制的人,都懂得給自己設置邊界,懂得控制一個度。

晚上設置好的睡覺時間,到點了就強迫自己關掉手機,躺在床上。

給自己的胃設置的饑飽線,美食再饞人,到線了也必須放下手中的筷子。

制定好的運動計劃,開始的時候可能很難,可一旦堅持一段時間後就會變成風雨無阻的習慣。

已經確定了的時間計劃,無論外界的娛樂和社交多麼吸引人,也堅持只做能讓自己愉悅的事,任何時候不要為了人際社交而人際社交。

節制是一種很高級的有所為和有所不為,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

你選擇了飲食節制,生活就會回饋你良好的脾胃。 

你選擇了規律的運動,生活就會回饋你健康的體魄和蓬勃的精神狀態。

你選擇了健康的作息,生活就會回饋你充盈的生命活力。

你選擇了把自己的時間合理地劃分給自己,生活就會回饋你更精簡的社交圈子和更優秀的自我成就。

你選擇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生活就會以什麼樣的方式回饋你。

看到過一句話:節制的本質是認識自己,是遇見更好的自己,收穫更純粹的快樂。

一個人,把心力、精力和體力都用在值得的事情上,生活才能被自己更好地掌控,而生命也才更自由。

世間萬物都遵循一個節制的自然規律:

地力之生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取之無度,用之無節,則常不足。

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節制會讓人更懂得珍惜留白的人生,更知道花未全開月未圓是極好的一種生活狀態,更能體會到越節制越自由的生命快感。

 

 3 

對他人,越節制,越輕鬆

 

每一個人活在這世上,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都有他自己的路要走,有他自己獨立的人生。

一個人,如果過多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別人的身上,那麼他關注自己的時間就會被對應的剝削。

我們總要相信,別人的人生裡,但凡能夠讓你參與的部分,其實都是他生命裡可能並不重要,甚至只是他用來消遣的部分。

所以,無論我們的對面站著誰,無論他們用了怎樣的盛情來邀請,我們也始終應當保持一個適度的距離。

可能是對方的一場抱怨訴苦,可能是對方的一次誠心請教,也可能是對方的炫耀或挑釁,無論是邀請你做言語或精神交流的參與,還是實際行動上金錢或物質的支持,都請你時刻謹記,控制自己的好奇心,控制自己的正義感和探究欲。

要知道,一個不懂得站在合適距離之外的人,要麼會給別人帶去傷害和刺激,要麼自己會被他人利用和受傷,無論對己或對人,這都是一件有風險和隱患的事情。

劉安曾說過:省事之本,在於節慾。

節制自己過多依賴別人的欲望,節制自己對別人過度參與的欲望,這是人與人之間最省心、也最好的相處方式。

而一個懂得控制彼此距離的人,無論是心理上的距離,還是實際生活中的距離,只要控制得當,往往也更能贏得別人的信任,從而也讓這段關係變得更加地單純和輕鬆。

始終懂得適度,不該問的不問,不該說的不說,不該參合的就不參合,這對於對方來說,是一種安全感。

而對於自己來說,不想問的可以不問,不想說的可以不說,不想管的可以不管,這毫無疑問也是一種極大的輕鬆和自在。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本來就應該是簡單而純粹的,是快樂和共贏的,所以彼此懂得相處間的節制,這對雙方來說都是莫大的快事和幸事。

有句話說得很好,良田千傾不過一日三餐,廣廈萬間只睡臥榻三尺,位高權重也不過滄海一粟。

一個平和、有節制的人,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能時刻保持自己,也能愉悅他人,能讓生活變得高級,也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願我們,都能做一個越節制越自由、越節制越輕鬆的人。

* 作者簡介:詩詞天地·破曉夢然,於光亮未起時出發,向陽而行,以心聲寫心聲,以拙筆造夢華。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500萬人的詩意生活倡導者,每早六點,與你相約,轉載請標明來源。微博@詩詞夜公子。

相關焦點

  • 王陽明:懂得節制,是更高級的人生
    王陽明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他一生推崇知行合一,他用一生的實踐告訴我們: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節制。01 節制,是一種大智慧「節飲食,戒遊戲」是王陽明家訓中的重要一條。隨著時代的發展,經濟越來越繁榮,生活水平提高,吃得越來越好,但很多人有了三高、心血管等富貴病。在物質刺激下,很多人還有了精神空虛的毛病。《黃帝內經》有云:飲食有節。真正的智者,飲食懂得自律,掌握好度。王陽明所提的節飲食,飲食有度,方得健康、方得自在;戒遊戲,則是為了立志,防止過於沉迷遊戲,消磨意志,一事無成。
  • 想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請記住這3句話(深度好文)
    中國有句古話: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時候,一個人活得太累,往往是因為陷入了認知的牢籠,所以才會如困獸一般,被生活所困。事實上,想讓自己活得更輕鬆,請記住這3句話,或許你會豁然開朗。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同學聚會,雖然不想參加,但想著這是個拓展人脈的好機會,便欣然前往。和老同學推杯換盞,加了聯繫方式,想著以後或許會有用。然而收到最多的信息,就是對方讓你幫忙投票或者點讚。礙於同學情面,你只能幫幫忙,往往要花上好一會,才能幫對方搞定,有時候對方一句謝謝都不說。
  • 敏感的人如何才能活得更開心一點?(深度好文)
    看《獨家記憶》的時候,有一個情節讓我印象很深。來自農村的宋琪琪有一天請室友吃飯,當她拿起菜單準備點匹薩的時候,薛桐連忙阻止:「披薩又貴又吃不飽,咱們點別的吧。」宋頓時覺得難堪,紅著臉說道:「一頓披薩我還是請得起的。」
  • 真正精緻的女人,會扔掉這三樣東西,活得更高級
    人生應該活得簡單一些,生活應該活得開心一些。 「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活得簡單點,心裡就少了太多的浮躁虛榮,活得知足些,心裡就沒有了更多的貪念。 人到了一定年齡,要讓自己學會斷舍離,以簡單之心擁抱生活,才不會那麼疲憊。
  • 人生,活得越來越高級的5個跡象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
  • 空(深度好文)
    人生需有度,過滿則成災。空,是生命必要的調試;空,是張與弛不可或缺的過度;空,也是身心保養的潤滑劑。年歲漸長才懂得,為生活留「空白」,是人生的大氣度、大智慧。如果把欲望比作車的油門的話,那麼節制就相當於車的剎車,如果一輛車只有油門沒有剎車,後果很有可能是車毀人亡。有節制的人生,才能活得更高級、更幸福。
  • 調低生活的音量(深度好文)
    聰明的人都懂得,調低生活的音量,就是提升人生的質量和價值。拒絕無用社交網上曾有個問答:「學會拒絕,減少無用社交,你怎麼看?」很贊同這樣一種觀點:「儀式感不是生活的重點,重點是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儀式感只是讓生活更美的一個點綴。」任何值得賦予儀式感的事物,重心在事物,而不是儀式。
  • 人生是一個逐漸看清的過程(深度好文)
    究其原因,是我們對人生的認知不同,所以結果大相逕庭。那麼,三十歲前,有哪些應該知道的真相呢?慢下來的人生,反而更加高效朋友阿哲,是個活得很「著急」的人。在學校時,其他同學忙著考研、考證,他卻跑去做沒有技術含量的兼職。有人勸他別浮躁,好好學習才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 為什麼你總會感覺自己活得比別人累?(深度好文)
    為什麼你總會感覺自己活得比別人累?不止一個人跟我表達過這個意思,畢業出來自己打拼,「房子是租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不能虧待自己,選個loft裝成網紅風,曬在朋友圈裡一張大大的笑臉,回頭一算月帳單,一分錢沒賺,還賠進去一個kindle。
  • 活得高級的女人懂得愛自己,《如懿傳》中的人都不如她活得高明
    活得高級的女人懂得愛自己,《如懿傳》中的人都不如她活得高明《延禧攻略》已經全劇已經更新完一段時間,不過熱度還是一直不減。也還是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的茶餘飯後的一些談資。也算是看別人的劇,談自己的人生吧。一方面,一心想著皇上,自己的兒子,還有後宮的大小事務,生怕有什麼差池;另一方面又害怕自己容顏老去,怕皇上不再愛自己,害怕兒子不爭氣,害怕有一天會有人替代自己。其實放在現代,是不是也有很多的女人,像嫻皇后一樣,也開始擔心老公是不是不愛自己,是不是外面有人了?是不是自己老了,老公會愛上別人?
  • 人活得越高級,才會越有福氣:一個人高級的四個特質
    可如果想要做一個更高層次的人,活得更高級卻非常難。 藏語(第8章)裡有提到:一件文物有四種維度。 一是低級維度;二是高級維度;三是物質維度;四是精神維度。 從低到高,從物質到精神,文物也有變質與升華的力量。
  • 五一假期前夕話飲食 網友:不懂得節制不足以談人生
    如若拼假,更可享受令旁人羨慕嫉妒恨的悠長假期平日裡神經緊繃的人們相信此刻內心一定在默默地波濤洶湧了吧這說明喝酒吃肉過多,有損健康,甚至會帶來不幸的後果。老子在《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曰:「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其意是: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
  • 善於察己的人,往往活得更高級。
    知乎有人問:「有主見的孩子,到底是怎樣的?」最高贊的回答是:「能處理好生活中的瑣碎小事,能處理好與朋友之間的關係,能處理好學習上的問題,讓父母特別放心。」這樣的孩子,在更多的時候會選擇順從本心。要知道,「人云亦云」其實是個很可怕的現象。《烏合之眾》就曾寫過這麼一句話:「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
  • 18句修身養性的佛語,句句富含人生智慧(深度好文)
    人生如一粒塵埃,表面是自己做主宰,實際上卻被天地、人道主宰著。很多人事的變遷,你無法左右,只能隨緣。要想活得快樂,要學會清醒地做事,糊塗地做人。本來就沒有完美,什麼都看清了,汙點也昭然了。優點越多,汙點越顯得刺眼。活得太認真,所以很痛苦。3.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執於一念,將受困於一念;一念放下,會自在於心間。物隨心轉,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
  • 想要活得高級,就要明白「算了吧、過去了」這三字「箴言」
    但是,為什麼有的人活得悲痛傷心,有的人活得快樂自在?大多數是因為前者活得「低級」,因為他們拿得起,卻放不下,後者活得「高級」,因為他們拿得起放得下。人生不可能什麼都得到,想要活得高級,就要明白「算了吧、過去了」這三字「箴言」,學會泰然的放下和從頭開始決心。
  • 聽聽丨學會節制,才有真自由
    「所有命運贈予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生活中,每個人或許都會有毫無節制地放縱慾望的時候,但是縱慾帶來的自由和滿足,其實都是暫時的;但縱慾帶來的代價,卻藏在生活的暗處,不會消失。02提起22歲,你會想到什麼?
  • 有內涵的人生感悟句子,句句穿透人心,深度好文!
    如果有的話,也不過是日復一日自律和努力的結果。九、 人生就是吃一塹,長一智。人的悟性,是一種神奇的事物。生活是一場演出,角色由你自己挑選,你能扮黑臉,還可以扮紅臉,當然還可以一會兒扮黑臉,一會兒扮紅臉,你能扮演幾個角色,喜怒哀樂,完全看你自己,結局也是你自己設定的。
  • 心態(深度好文)
    心態好,人緣就好,因為懂得寬容;心態好,做事順利,因為不拘小節;心態好,生活愉快,因為懂得放下。心態好的人,才有幸福感。西方有一句諺語,叫「不煩惱,不生氣,不用血壓計」。可見,擁有一個好心態,生活張弛有度,才會更舒心。115歲的張存合,是山東省最長壽的男性,當問到為何長壽,他嘴角含笑,淡淡的說:「不爭不搶,好人一生平安。」在兒女們看來,父親從來不與人爭利,寧可損己不願傷人。
  • 心靈的掃除(深度好文)
    、職場智慧、教育經驗、情感文學,每日奉上有思想深度的營養套餐。來源:哲學閱讀(ID:zxyd22)作者:王梅你一定有過年前大掃除的經歷吧。當你一箱又一箱地打包時,是不是驚訝自己在過去短短一年內,竟然累積了那麼多的東西?
  • 人生一苦:拿得起,放不下(深度好文)
    而那些走進心裡的人和事,又豈能說放就放,說忘就忘……放不下是因為愛得太深,放不下是因為心有不甘。其實,生活中並不需要那些無謂的執著,沒有什麼是真的不能割捨。你所失去的終將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只有學會放下,你的人生就不會那麼累了。俗話說: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很多時候,你並不是真的愛那些你失去的東西,你只是因為失去了才更想要去得到。既然回不到過去了,那麼放下,就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