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節日或者考試的時候,很多人就開始搞起了「迷信」,就比如我的同事小馬,狗年第一天,就發了個朋友圈「本命年來了,紅襯衣、紅襪子,本命年開鴻運了,帶「紅」字就會有「鴻運」?我看未必。就像名字中帶「過」的,不一定會過。比如山東一駕考中心附近的餐館,大多都帶個「過」字!
這些餐館,都扎堆在山東淄博一駕考中心附近。每家小吃餐館都掛著帶「過」的招牌,可謂是深得駕考學員的心吶
其實,在給餐館起名字上,不止在考場附近比較「奇葩」,在很多地方的小餐館,都有一些讓你想像不到的「奇葩」名字,比如這個!
真糾結,俺們該是讀「quan」?還是讀「juan」呢?考驗我們的文化是不?老闆,出來給我們解釋一下,我們來吃火鍋,你這什麼意思?還有的直接「一不做二不休」,照搬「電視臺品牌」
更甚者,直接就照搬「電視節目品牌」
短秀菌: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一般情況下起高深又奇葩名字的餐館,通常不太好吃,直接一簡單菜名命名的餐館,通常裡面的飯菜比較好吃,比如「酸菜魚飯館」、「小龍蝦排擋」,嗯…先不說吃,光是聽就已經食慾爆棚了。其實,這個餐館起名就和人們追求一件事情的態度是一樣的,你喜歡講究「另類」,可能你就會在名稱上多下功夫,你喜歡講究「口味」,你就會在菜品上多下功夫。但對於考試來說,過不過跟吃什麼、在什麼名字的餐館吃沒任何關係,最有關係的就是你自己「下不下功夫」!
請點擊輸入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