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睡眠日前夕,中國睡眠研究會發布了《2019中國青少年兒童睡眠指數白皮書》,這份白皮書中顯示中國超六成青少年兒童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
經大數據調查顯示,6-17周歲的青少年兒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的比例達到了62.9%,13-17周歲睡眠不足8小時的比例佔81.2%,而6-12周歲兒童比例為32.2%。
同時,大數據調查還顯示讓這些青少年兒童睡眠時間不足的第一原因就是課業壓力,課業壓力這一因素佔據了所有影響睡眠因素的67.3%的比重。
影響孩子睡眠的第一因素是課業壓力,而第二因素就是3C產品,3C產品概率為27.1%,第三因素為噪音/聲/光等睡眠環境。
網友看了這個關於青少年兒童的睡眠時間情況紛紛認為大多數青少年兒童確實睡眠時間不足,有網友說對於小學生來說確實課業壓力成為了影響孩子們睡眠的第一要素,很多小學生回到家就有做不完的作業,除了學校布置的作業外,他們還得面對各種補習班、興趣愛好班的壓力,真的是很辛苦。
其實不僅僅是小學生,中學生的課業壓力也很大,有網友說自己女兒自從上了初中後就跟什麼「充足的睡眠」沾不著邊了,家長看在眼裡也是各種心疼啊。
還有網友認為現在的學生太苦了,就算學校裡實行減負教育,可是也有很多家長生怕孩子落後了,家裡也會給孩子增加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所以到了孩子身上,仍然是各種壓力。
有人說現在最好賺的是孩子的錢,放眼望去,大街小巷不是補習班就是培訓班,很多家長看著別的孩子學會了各種技能或者成績優於自己孩子,難免開始擔心,於是就要想著辦法給孩子「補」。今年1月份就有報導稱寒假期間有家長給孩子安排補習班都排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甚至有家長為了讓孩子的補習生涯過得更高效,還專門用排課軟體來規劃孩子的課餘補習生活。
所以說現在孩子的課業重,也跟家長內心的焦慮感有關。有網友問為什麼倡導給孩子減負,倡導了那麼多年,我們看見的大多數孩子壓力卻是有增無減呢?其實所謂減負最考驗的還是家長的心態,如果家長一味地追求自己孩子比別的孩子會的技能多,比別的孩子成績優異,那麼所謂減負就永遠落不到實處。作為家長其實應該不僅僅在意孩子的學習成績、掌握的技能,還應該眼光放長遠,多考慮孩子的身體、心理健康,以及孩子將來的發展方向。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一定不可盲目,應該多考慮以下幾點:
1、 給孩子報興趣班應充分考慮孩子的喜好和特長,根據孩子的個人情況來制定孩子的發展方向;
2、 在任何情況下給孩子進行課業輔導都應以讓孩子有一個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成長環境為首要因素;
3、 不要盲目攀比,更不能因為別人表現更好而苛責孩子;
4、 督促孩子學習、進步的同時,家長也應該做一個好的表率,加強自我學習。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家長千萬不要因為眼前的得失而給孩子過多的壓力,太大的壓力不僅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發展,還可能損傷孩子身體,這就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