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的人生中發生了一件事,這件事對我之後的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個事情就是:我辭去廣告文案的工作,開始系統的學習心理學,且我的學習還是免費的,我是怎麼做到的呢?
那一年我剛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書《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第二本書《慢慢來,讓靈魂跟上來》還在編輯中,但是我很喜歡心理學,想一邊做自由撰稿人,一邊系統地學習心理學。
通過廣告公司的一個同事,我了解到她的一個親戚在上海德瑞姆心理培訓機構當講師,通過這個心理學老師的引薦,我和當時該機構的營銷經理見面了。
我做了一個簡單的PPT,介紹了自己,並表達了一個想法:希望可以在德瑞姆學院接受免費的二級心理諮詢師的培訓課程。
這個課程當時的學費是一萬二,7年前的一萬二,放在現在,可能就是三五萬了,對我來說確實有點小貴,我當時雖然有幾萬存款,但是我擔心自己辭職後自由職業沒有收入,如果花掉這筆學費,未來的生活可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而且心理諮詢師的學習需要很多費用的投入。
我提出可以在自己新書中製作明信片,上面寫上該機構的廣告語和聯繫方式,還可以在我的豆瓣主頁上為他們打廣告一年。
沒想到,這個資源互換的想法得到了對方爽快地同意,我只需要支付一千多元的教材費,就可以上課了。
之後,我便開啟了自己的心理諮詢師學習生涯,也兌現了當初自己的承諾,利用圖書和豆瓣為他們打了一年的廣告。
這件事對我的影響非常大,拋開職業生涯的轉換不說,它刷新了我對尋求他人幫助這件事的認知,給我帶來巨大的啟發。
第一個認知:原來請求他人幫助是這麼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我從小到大都被父母教育要獨立,什麼事情儘量不要麻煩別人。所以,哪怕自己做一個事情做得很辛苦很累的時候,我都不願意請求別人的幫助。但是這件事讓我看到:原來請求他人幫助是這麼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有一個很有趣的小故事,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
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石頭,父親在旁邊鼓勵他:「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
但是石頭太重,最終孩子也沒能搬起來。他告訴父親:「石頭太重,我已經用盡全力了!」父親說:「你沒有用盡全力。」
小男孩不解,父親微笑著說:「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有請求我的幫助!」
用盡全力,不僅僅是指靠自己用盡全力,還指一個人可以想盡所有辦法,尋求自己身邊所有可用的資源來幫忙。
當你遇到問題和困難的時候,可能在你這裡,要解決這些問題和困難需要耗費很多的力氣,但是若你請求幫助,在別人那裡可能只是舉手之勞。
就像在我的故事中,一個公司的課程營銷經理給我一個免費上課的機會,對他來說並不難;對於圖書出版公司在其合作的作者即將出版的書中贈送一張明信片,明信片的角落印刷上一句廣告語也是一件小事。
再比如,你去一個地方旅行,出門散步時,迷路了,找不到回酒店的路,這個時候,你自己不停地走路,查找地圖反而是效率最低的解決辦法,打電話給酒店前臺詢問,或者找一個當地人問路,則是最高效又省錢的解決辦法。
每個人擁有的資源不同,資源包括金錢、知識、技能、人脈、權利、時間、精力等,而這些資源都利於解決問題。
你沒有的資源,很可能別人有,而且可能還很多,願意免費給你使用和分享。
所以,當你遇到困難,自己沒有資源解決時,不妨求助他人,看看身邊有沒有其他的資源可以為你所用。
第二個認知:原來,懂得請求他人幫助也是一種能力。
就像前面那個小男孩搬石頭的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一樣,懂得請求他人幫助是一種很棒的能力。
我有一個來訪者,換了一份新的工作,剛開始她不是很適應,不太跟得上公司的節奏,她的內心就有點自卑,覺得自己沒有用,沒有價值。
我發現每當她遇到一個困難,自己沒法解決的時候,或者一個項目很緊急,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的時候,她都會尋求同事或者朋友的幫助,結果最後每一次都能順利搞定。
於是,我給她反饋,說:你其實很有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善於調用身邊的資源,尋求他人的幫助,這就是一個非常棒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所有的人都做得到如此,這是你獨有的能力和價值。
她聽了之後,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利用身邊的資源,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一種能力和價值,於是對自己就多了一份信心和認同。
之後,隨著對業務的熟悉和能力的提高,她更加勝任了這份工作,也試著去幫助和協調其他同事做事。
一個遇到困難,懂得尋求幫助的人,和一個遇到困難只知道自己硬抗的人,會有著天淵之別。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出生貧寒,只是一個懂得編草鞋的普通老百姓,但是最後為什麼可以和曹操、孫權這樣出生貴族的人一起三分天下呢?就是因為他懂得尋求幫助。他能籠絡一大批像關羽、張飛、諸葛亮等有能力的人盡心輔佐他,幫助他。
我們熟悉的「三顧茅廬」,是他請求諸葛亮出山幫自己建功立業。「草船借箭」也是他軍事武器短缺,請諸葛亮幫助自己借敵人的箭。
要是劉備不懂得「借力」,不懂得尋求他人幫助,不懂得用人,則很難成為三國霸主。
最近陪3歲的女兒讀漫畫版的《西遊記》,我忽然有一個發現:唐僧師徒四人可以穿越九九八十一難,取得真經,靠得就是一個本事:尋求他人幫助。
比如對付紅孩兒,孫悟空剛開始就找土地公幫忙打聽紅孩兒的消息,才知道對方是鐵扇公主和牛魔王的兒子,法力高強。然後又請東海龍王幫忙去滅紅孩兒的三昧真火,於是東海龍王拉著四海龍王一塊去了,雖然結果非但沒能滅了三昧真火,還讓這火越燒越旺。最後,孫悟空又去找了觀音菩薩幫忙,這才收了厲害的紅孩兒。據統計,孫悟空在取經路上找了8次觀音來幫忙,想一想你找一個人幫你8次忙,是不是超級多?要是孫悟空沒有尋求他人幫助,他們師徒四人可能永遠取不回真經。
這說明,成大事者,都擁有尋求他人幫助的智慧,能夠整合更多的資源。
還說明成大事者,人脈廣,遇事可以有那麼多人可以求助,而這可是很厲害的資源。
那為什麼別人願意幫你呢?為什麼那麼多優秀、強大的人願意幫助劉備打江山,幫助孫悟空鬥妖怪呢?
這個又是另一個更複雜的議題,我們這裡不具體展開來講。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劉備、孫悟空本身都是非常優秀、強大的人,他們在做的也是一份非常棒的事業,所以才能吸引別人追隨自己,幫助自己。
第三認知:原來,請求他人幫助是建立關係的法寶。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富蘭克林效應」,它的由來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典故:
1736年,有一天富蘭克林在賓夕法尼亞的議院發表演講。另一位議員反對他的觀點,發表了一篇措辭非常激烈的演講,批評了富蘭克林。
富蘭克林有點措手不及,但是又想爭取這位議員的同意。怎麼辦呢?
他無意中打聽到這位議員的家裡正好有一套非常稀有的圖書。於是他十分恭敬地寫了一封信,向這個議員提出借書的請求。
沒想到這個議員竟然同意了,一個星期後富蘭克林還書時鄭重地表達了謝意。
幾天後當他們再次在議會廳見面時,富蘭克林是這樣描寫的:「他竟然主動跟我打招呼(以前從來沒有過),後來我們談話,他還表示,任何時候都願意為我效勞。」
從此他們兩人化敵為友,終生保持著友誼。
富蘭克林從自己的經歷中得到一個結論:讓別人喜歡你的最好方法不是去幫助他們,而是讓他們來幫助你。
我常常把這個方法教給單身的女性。
有個來訪者,是一位大齡單身女性,她在一次朋友安排的聚餐上認識了一位單身男性,彼此加了微信。她對他很有好感,想與之有更進一步的發展,但是不知道以什麼方式可以親近對方。
她從朋友那裡得知這名男性平常喜歡戶外運動,每年都會背著登山包徒步旅行。剛好,她想買一個登山包送給同樣喜歡徒步、旅行的表弟,作為表弟二十歲生日的禮物。
她問我:「以幫忙挑選登山包為由約這個男生出來可行嗎?」
我回答她:「非常可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拉近兩個人關係的方式。如果他沒有拒絕你,下次你還可以找他再幫你一點小忙,記住是小忙。這樣你們不僅又有了一次相處的機會,他也許還會喜歡上你呢!」
後來,經過幫忙買包事件之後,他們的關係果然變得比之前親近許多。
有句話說,關係是你幫幫我,我幫幫你中建立起來的。
為什麼說,請求他人幫助是建立關係的法寶呢?
因為當一個人對別人付出的時候,你自然而然會對這個人增加好感,因為我們是自戀的,我們總是會愛我們付出了時間、精力的人、事、物。
更因為當一個人處在幫助者的位置上時,意味著他是強者,他能解決問題,他被別人需要。當一個人被他人肯定,被他人需要時會有的滿足感與價值感。
我和公婆在一起生活了3年,他們幫助我們做家務,帶孩子,我非常地感激他們。有時候,我還會請求喜歡縫紉的婆婆幫我改裙子,幫孩子改衣服,婆婆不僅不嫌麻煩,還樂此不疲。和我們在一起生活這麼多年,他們的身體都挺健康的,反而是每次回老家就容易生病。
為什麼呢?
因為他們回老家後,沒有事情做,喪失了自我價值感,生活也不充實,花很多時間看電視,玩手機,又喜歡亂看病亂扎針,結果就容易把自己的身體看壞了。
老年人是很容易喪失自我價值感的群體,當他們能夠幫到別人,為別人做事的時候,他們的精神狀態反而更好。
婆婆有句話開玩笑的話:幫你們做飯帶娃,是我的養生秘訣。
我和婆婆的關係,也因為共同生活中的互幫互助,變得日益親近和融洽。
所以,向他人尋求幫助,可以讓助人者體會到自己的價值,還能促進彼此的關係。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個恰當的度,就是當我們向他人請求幫助的時候,是他人力之所及,而不是強人所難。
還有一個原則,他人給予你幫助是情分,而不是本分,不是理所當然。
對於那些給予我們幫助的人,我們要懂得感恩與回報。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並不是一座孤島,每個人都與他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我們能好好生活,依賴於每一個為我們服務,為我們提供幫助的人。
當我們幫助他人的時候,也是在幫助自己。
一個人是如此,一個國家也是如此。
我們中國的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離不開政府強有力的抗疫舉措,離不開醫護人員的犧牲和奉獻,離不開全國人民自覺自愿的自我隔離,離不開海外華僑的熱心幫助,也離不開日本、韓國、俄羅斯、巴基斯坦等國家的積極援助。
目前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只有各個國家團結協作,互幫互助,才能有效遏制病毒的傳播。
所以,我們真的不要嘲笑別國不會「抄」中國的作業。因為每個國家的體制和國情不同。就像張文宏醫生說:「不管是嘲笑別國疫情蔓延,還是猛誇自己國家棒,其實都是對災難和逝者的褻瀆。」
目前,我們國家也正在儘自己所能地回報曾經在疫情爆發時,給我們幫助的國家,在積極地援助義大利、巴基斯坦、西班牙等國家抗擊疫情,真的要為我們的國家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