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上海南京西路上的星巴克烘焙坊又飄出了咖啡香。星巴克烘焙坊是全國首家開放式咖啡、烘焙體驗店,疫情前幾乎要限流入店,十分火爆。最近這段時間,上海市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走訪並指導企業制定和落實疫情防控應急預案、落實人員健康管理制度、強化全員疫情防控培訓以及落實經營場所和加工場所消毒等措施。同時,跨前一步,針對轄區57家「星巴克」門店恢復堂食的需求,主動與其總部公司對接,簡化備案流程,提高復業效率。
復工復產復市當即,街上的人多了,各大超市、菜市場人群密集起來了,甚至餐館也排起了長隊。可「疫情遠未結束,一定要摒牢」,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的緊要當口,一場精細化管理的政府大考悄然進行。上海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平說:「現在商家有儘快恢復經營的強烈需求,消費者被壓抑的消費訴求也在反彈,都想走上正軌,作為直接和商戶、消費者打交道的部門,把握好疫情防控和恢復經營動態平衡是我們當前的重點和難點,關鍵是要嚴字當頭,服務當先。」
據了解,靜安區共有近1.1萬家沿街商鋪,目前1/3已恢復經營,其中餐飲佔在營業店鋪的三成,開門迎客的商戶每日穩步增長。
分類指導、精準防控——以辛苦指數換取復業安全係數
「防控,就是通過復業防控指導全覆蓋、後續跟蹤檢查全覆蓋來全面落實最嚴防控措施。」陳平介紹,為了緩解基層監管人員不足的現狀,全局機關70%下沉基層,並通過「表揚、提醒」制度,明確獎懲,落實責任強化擔當。
復工復產不能等、不能拖。靜安區市場局第一時間通過微信群、網絡培訓和線上諮詢等方式,將有關企業復工的政策、文件、方案等提供給企業,量身定製的復工復產食品安全操作指南,向負責人講解培訓落實從業人員管理、清洗消毒場所設施以及嚴格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管理措施。針對街面店鋪和園區企業不同特點,靜安市場局迅速制定了不同的復業備案指導措施。按照人員密集情況進行分門別類,實施三個安全等級管理法,對餐飲、食堂、食品、理髮等人流量較大的,為高安全等級,採取一戶一審,條件管理;對於園區企業,為中等級管理,實施備案管理;對於一般零散辦公、集中辦公人數較少的,為低等級管理,實施備案抽查制。通過微信群加強線上溝通和材料的審查,引導企業依法規範組織生產經營,促進企業穩步恢復生產。
對於園區企業,在復工潮來臨之前對市北園區、太古匯等各樓宇開放的特種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對隱患不消除、安全無保障的特種設備,堅決不得投入使用。另一方面,按照已備案復工企業名單,對已復工企業逐一進行了「地毯式」排查,核對企業已備案復工員工人數與實際辦公人數。
量身定製、多重保障——以精細化管理換取白領午餐舌尖安全
隨著上班的人越來越多,中午的吃飯問題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大問題。考慮到就餐環節可能存在風險,靜安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全力支持具備條件的餐飲企業儘快復工復業的同時,採取多項措施保障食品安全,製作「靜安區餐飲單位疫情防控提示」,在微信公眾號上廣而告之。
靜安香格裡拉酒店食堂是眾多白領食堂的其中一家,在復工前,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京西路所為食堂定製員工健康、操作規範、用餐禮儀、應急措施「四步」方案,確保疫情風險降到最低。日前,該企業食堂供餐人數已增長到300餘人,正因為前期的充分準備,才使企業在保障職工用餐安全方面充滿「底氣」。
除此之外,靜安區各個市場所加強午餐供應單位從業人員管理,嚴格落實晨檢制度,要求餐飲單位將返崗員工綠色「隨申碼」列印出來公示在店門外,並加大對餐飲店日常巡查力度,核查提交備案的與實際在崗的員工信息是否一致。對外賣打包餐盒落實「食安封籤」的要求,確保防控措施和安全管理到位。轄區尚在經營學校食堂實施「一日一查」、對於醫學觀察點的供餐單位做到「一日一報」方式,加強指導督促,確保特殊人群用餐安全。
不見面審批+跨前服務——以周到服務換取企業滿意度
口罩是疫情防控必備物資,當上海創治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申請增加口罩設計、開發以及相關用品銷售的經營範圍後,靜安區市場局註冊許可科立即開闢綠色通道,當天完成變更登記申請。該局註冊許可科也在積極推行「網上辦理」「郵寄辦理」以及「容缺辦理」等各項措施,讓辦事人員通過上海「一網通辦」、上海市開辦企業「一窗通」網上服務平臺以及「隨申辦市民雲APP」等網上平臺辦理業務,最大程度減少群眾現場辦理和跑動次數。
服務不僅僅局限在窗口登記上,更多地體現在日常監管服務上。比如,大寧市場所在實地走訪企業中了解到,部分企業未配備體溫測量工具,護目鏡、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也存在短缺。收集了物資短缺企業信息後,製作一張清單,第一時間聯繫市北園區內已復工的醫療器械經營單位,幫助企業間協商溝通,迅速調配相關產品,解決了物資短缺企業的燃眉之急。
企業在復工復產遇到困難怎麼辦?積極幫扶、共克難關才是「王道」。了解到牛奶棚食品廠因原料生產商尚未復工,需另行選擇新的供應商時,靜安區市場局跨前一步,協助企業完成新供應商的主體資質審核以及原料質量把控工作,使得企業在儘快恢復生產的同時,落實了食品安全原料追溯相關要求。
陳平說:「只要疫情不散,我們防控和服務兩手抓還將繼續甚至加強,推進更加精準化分類治理、彈性化重點監管、不見面審批等制度的落實,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這場「戰疫」大考,治理能力的考試才剛剛開始。(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顏維琦)
[ 責編:李伯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