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大女嬰打卡介苗後腋下長硬塊 流膿潰爛(圖)

2020-12-17 騰訊網

女嬰的左腋下有雞蛋大的硬塊。

●事髮長安鎮 父母跑遍省內各大醫院醫治 孩子太小無法手術

●東莞疾控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損害程度為四級 各方均無過錯

文/圖 記者汪萬裡

陳繼強抱著出生5個月的女兒,孩子在他的懷裡睡著了,左腋用紗布包著,紗布下面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潰爛瘡口,紗布旁邊胳膊上,皮下是另一個硬塊。

「如果知道會這樣,我絕對不會給她打卡介苗。」孩子的母親寧丹雲說。4月9日,女兒在長安鎮港灣醫院順產後接種了「出生第一針」——皮內注射卡介苗。7月3日,寧丹雲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她左腋下有硬塊。之後,她跑遍了省市各大醫院,醫生都束手無策。7月24日,東莞市疾控中心出具診斷書,確認孩子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求醫:女嬰左腋現硬塊輾轉醫院治療

昨天下午,記者在長安鎮上沙中富街見到了陳繼強一家人。5個月大的女兒,在爸爸的懷裡終於睡著了。「在家裡,她總是哭,醒著就哭,只有出來才能睡著。」陳繼強說。

陳繼強是四川人,在長安做水電生意,妻子寧丹雲則是湖北人,婚後在家帶孩子,女兒陳依萱是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有6斤2兩,出生兩個月的時候,就活潑好動,我給她奶奶打電話,她就會在旁邊咿咿呀呀。」陳繼強說。

寧丹雲也告訴記者,在孩子發病之前,孩子吃了就睡,非常聽話,生活有規律。直到7月3日傍晚,她給孩子洗澡後把孩子抱起來時,發現孩子左側腋下有一個硬塊,雞蛋那麼大。

這個硬塊是怎麼回事?年輕的父母心裡很著急。第二天,夫妻倆就去長安醫院,醫生拍了片之後建議他們去大醫院;7月5日,夫妻倆到了東華醫院,醫生穿刺檢驗後基本認定為淋巴結腫大,建議他們到東莞市慢性病防治院;當天下午,在慢性病防治院檢查後,他們又被推薦到了廣州市胸科醫院。

7月9日和14日,「我們去了廣州市胸科醫院兩次,」寧丹雲說,醫生認為這是打卡介苗造成的,孩子太小無法手術,只是開了些藥,根本無法治療。

惡化:腋下硬塊一個變三個 流膿潰爛

寧丹雲說,他們家住得離長安鎮港灣醫院較近,因此產檢、生產都是在港灣醫院,4月9日孩子順產後,也在醫院打了第一針疫苗,皮下注射卡介苗。

「如果我知道會有這樣的異常,肯定不會讓孩子接種的,」寧丹雲說,「7月3日發現孩子左腋下有雞蛋大的硬塊,之後,硬塊越來越大,顏色也開始變黑,裡面流膿,現在流出膿水的地方是潰爛的瘡口」。

更可怕的是,孩子左腋下的硬塊,原本只有一個,現在已經變成了三個,其中一個現在還鼓著,還沒有變色。記者試著用手指去探,發現皮下硬硬的,硬塊處已漸漸變青。

到各大醫院求醫問藥束手無策後,夫妻倆找到港灣醫院,「醫院卻以為我們是想訛詐,利用孩子來賺錢,」陳繼強說,「其實,我們只是想弄清楚孩子這個病到底是怎麼得上的」。

孩子躺在父親的懷裡,左手一直舉著,因為左腋下的腫塊,她的左手一放下來就會很痛。寧丹雲說,她現在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病給孩子會造成什麼影響,會有什麼後遺症。

疾控:個案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為了確診病因,7月17日,夫妻倆將情況反映至東莞市疾控中心,7月24日,東莞市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專家組辦公室決定對該案例進行調查診斷。

7月24日,疾控中心的專家組給出了「東異診[2014]008號」診斷書。診斷書稱,女嬰接種了一劑卡介苗,接種劑量0.1毫升,有效期至2015年3月3日,截至今年7月10日,港灣醫院共接種該批號疫苗140人次,未發現類似反應;該疫苗採購、運輸和保存均符合相關要求,接種使用的注射器也在有效期內;接種人員有專業人員培訓合格證。

5名專家調查後認定,疫苗質量合格,接種實施規範,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損害程度四級。而「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指的是「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

知多D

為什麼寶寶出生就要打卡介苗?

家長們都知道,寶寶一出生,就要接種卡介苗。

專家介紹,卡介苗是一種減毒、弱毒的活菌疫苗。通過人工的方法,使未受感染的人產生一次輕微的感染,沒有發病的危險,從而產生抵抗結核病的能力,減少結核病的發生。

卡介苗接種的主要對象是新生嬰幼兒。卡介苗接種被稱為「出生第一針」,所以在產院、產科出生的新生兒一出生就應接種。如果出生時沒有及時接種,在1歲以內一定要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機構去補種。

如何防禦卡介苗接種的異常反應

專家表示,有免疫缺陷的人和有結核病的患兒,不能接種卡介苗。暫緩接種卡介苗的則包括:患有各種急慢性疾病;腹瀉、嘔吐和消化不良,體溫超過37.5℃;早產兒、難產兒、出生體重在2500克以下的新生兒;新生兒有病理性黃疸、溼疹及其他全身性皮膚的。

此外,有各種傳染病病癒後未滿1個月;各種器質性疾病,如心臟病、腎炎;全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如哮喘、蕁麻疹;癲癇、癔病及中樞疾患也要暫緩接種。

相關焦點

  • 5月大女嬰打卡介苗後腋下長硬塊 流膿潰爛
    ●事髮長安鎮 父母跑遍省內各大醫院醫治 孩子太小無法手術  ●東莞疾控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損害程度為四級 各方均無過錯  文/圖 記者汪萬裡  陳繼強抱著出生5個月的女兒,孩子在他的懷裡睡著了,左腋用紗布包著,紗布下面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潰爛瘡口,紗布旁邊胳膊上,皮下是另一個硬塊。
  • 女嬰打卡介苗後身體潰爛 東莞疾控:各方均無過錯
    ●事髮長安鎮 父母跑遍省內各大醫院醫治 孩子太小無法手術  ●東莞疾控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損害程度為四級 各方均無過錯  陳繼強抱著出生5個月的女兒,孩子在他的懷裡睡著了,左腋用紗布包著,紗布下面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潰爛瘡口,紗布旁邊胳膊上,皮下是另一個硬塊。  「如果知道會這樣,我絕對不會給她打卡介苗。」
  • 女嬰打卡介苗後身體潰爛 專家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女嬰打卡介苗後身體潰爛 專家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布時間: 2014-09-12 11:29:54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女嬰的左腋下有雞蛋大的硬塊。  ●事髮長安鎮 父母跑遍省內各大醫院醫治 孩子太小無法手術  ●東莞疾控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損害程度為四級 各方均無過錯  文/圖 記者汪萬裡  陳繼強抱著出生5個月的女兒,孩子在他的懷裡睡著了,左腋用紗布包著,紗布下面是一個觸目驚心的潰爛瘡口,紗布旁邊胳膊上,皮下是另一個硬塊。
  • 接種卡介苗引發超敏反應 8個月大女嬰長結核球
    3個月來,為治療涵涵左腋下的淋巴結核,除了西安本地醫院,兩口子還輾轉到過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12月12日,涵涵在武漢醫療救治中心外科接受手術,醫生從她小小的身體上切下了4個結核球。接種疫苗後長出4個結核球李先生一家住在西安雁塔區,女兒涵涵今年4月3日出生。8月,他們給孩子洗澡時摸到她左腋窩有個手指大的包塊,到了9月,包塊長到雞蛋大。
  • 新生兒打完卡介苗後手臂嚴重潰爛 打在了血管瘤上?
    照片上的孩子,叫嫣然,6個月大,她的左手臂發生了潰爛,非常嚴重,甚至有可能手臂都保不住了。孩子的媽媽說,這是小嫣然注射卡介苗之後發生的問題,打卡介苗怎麼會潰爛成這樣呢?  小嫣然睡在媽媽的懷裡,很安靜。她的左手臂上,纏著厚厚的紗布。從縫隙裡,我們可以看到裡面潰爛的傷口。  嫣然媽媽楊發燕:「剛生出來3天,打預防針卡介苗,後來就這樣了。
  • 一針卡介苗讓女嬰身上長腫塊 衛生院承擔輕微責任
    溫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林獻丹說,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  打卡介苗3個月後,女嬰身上長出腫塊  瑞安新居民張亞和妻子租住在瑞安飛雲章橋村,夫婦倆在這裡開了一家皮鞋廠。2008年11月3日,女兒小悅足月順產,發育正常,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  按規定,每個孩子都要接種卡介苗。
  • 一針卡介苗 讓女嬰得了卡介苗病
    接種卡介苗為何會得卡介苗病?瑞安市疾控中心一位負責人說,這是預防接種出現的異常反應。溫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林獻丹說,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商報記者郭進  打卡介苗3個月後,女嬰身上長出腫塊  瑞安新居民張亞和妻子租住在瑞安飛雲章橋村,夫婦倆在這裡開了一家皮鞋廠。
  • 女嬰頭頂長膿包 媽媽聽信偏方「抹麻油」致潰爛
    原標題:女嬰頭頂長膿包 媽媽聽信偏方「抹麻油」致潰爛 圖自臺灣TVBS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臺灣TVBS新聞網報導,坊間流傳很多麻油偏方,臺中1歲小女嬰頭頂長膿包,新手媽媽聽了鄰居阿嬤建議「抹麻油」,幾天之後膿包沒消,反而還發炎
  • 山東一女嬰接種卡介苗染上結核病 1歲多僅重11斤
    山東鄒城市一名剛滿一歲的女嬰,在出生不久接種卡介苗後,即出現異常情況,經檢查,被懷疑因接種卡介苗而導致結核感染擴散。據了解此病情非常罕見,機率為十萬分之一。  記者昨日來到鄒城市城前鎮醫院,見到了幼女琦琦。琦琦的胳膊和腿非常纖細,而肚子卻出奇地又大又圓,全身的皮膚比老年人還要鬆弛,上面布滿了灰黃色的斑塊。
  • 接種卡介苗出現副作用?搞懂接種護理這樣做
    接種後正常情形 1-2周:注射部位會呈現一個小紅結節,之後逐漸變大,微痛癢但不發燒。 4-6周:會變成膿瘍或潰爛,不必擦藥或包紮,只要保持清潔及乾燥,如果有膿流出可用無菌紗布或棉花擦拭,應避免擠壓。
  • 接種卡介苗後小睿睿全身萎縮 卡介苗,打還是不打?
    浙江在線05月19日訊這兩天,安吉小睿睿的病情,牽動著許多家長的心,到底還要不要給寶寶打卡介苗?對於家長的這份猶豫,昨天我省有關專家,就大家比較關心的疑問做了解答。  我省從1978年開始計劃免疫打卡介苗後,小睿睿是第一例有如此嚴重異常反應的孩子。截至目前,全世界因接種卡介苗引起的播散性卡介菌病僅200餘例。
  • 打了那麼多疫苗,為何只有卡介苗留疤? | 寶寶的勳章
    打了那麼多疫苗,為何只有卡介苗留疤?,通常在出生24小時後進行接種。有別與其他的疫苗接種,卡介苗接種後有一個持續2個月左右的過程:通常情況下,接種2-3天內皮膚上略有紅腫,還有可能引起接種部位附近的淋巴結腫大,以腋下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3周左右,接種部位會出現紅腫的丘疹樣硬塊,這是機體與結核桿菌「戰鬥」的地方,中間逐漸軟化,形成白色小膿包;隨後自行潰破形成淺表潰瘍,一般不超過0.5釐米,會有少量膿液,此時避免擠壓,保持局部清潔,可用無菌的棉籤或紗布輕輕拭淨
  • ...百萬醫療費如何負擔-林詩涵,林金倉,西峽縣,卡介苗,腫塊,接種...
    圖片說明:剛處理完潰爛傷口的林詩涵。受訪者供圖  從外表上看,河南省西峽縣的林詩涵和其他7歲的女孩別無兩樣。  7年前,剛剛滿月的林詩涵接種了一針卡介苗疫苗。這是一種預防結核病的疫苗,屬於「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當依照政府的規定受種」的Ⅰ類疫苗。  出乎意料的是,一個月後,她就開始出現發熱、左手臂接種位置瘙癢等症狀,此後便反覆感冒。接種3個月後,家人發現她左腋下長出了腫塊。沒過多久,腫塊又從黃豆大長到雞蛋大,還不時流膿。  1歲時,林詩涵做了第一次切除手術。
  • 女孩接種卡介苗後出現異常反應 疾病纏身不長個
    一個月大的小欣在醫院接種了卡介苗。厄運隨之不斷降臨:血小板減少性紫癜、中耳炎、鼻竇炎、心臟病、支氣管炎……  昨日,負責接種卡介苗的成華區第七人民醫院表示,經過專家鑑定,小欣屬於接種卡介苗後引起的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孩子的厄運 接種卡介苗後 疾病纏身  2007年8月10日,小欣出生於龍潭寺一個普通家庭,出生時體重6斤1兩,健康狀況良好。
  • 卡介苗預防接種知識
  • 注射玻尿酸引起皮膚潰爛的風險及對策
  • 10月大女嬰哭鬧不止 原是吞食了卡通貼(圖)
    (原標題:10月大女嬰哭鬧不止 原是吞食了卡通貼(圖))
  • 關於卡介苗接種,我想說……
    為什麼寶寶剛出生就要接種卡介苗?寶寶在出生後應儘早完成卡介苗的預防接種,一般應於出生後1個月內完成。對於因健康原因未能及時接種的,根據國家衛健委規定:不滿3個月而未接種卡介苗的寶寶,可以直接補種;3個月-3歲且結核菌素(PPD)試驗結果陰性的寶寶也可以補種;4歲及以上的寶寶不再補種。
  • 女嬰出生三個月胸部漲大 摸上去還有硬塊
    今日接到韶關湞江區犁市鎮的街坊李女士爆料,說她三個多月大的女寶寶,胸部摸上去有硬塊,去醫院照b超,還被告知乳腺有早發育的跡象。三個月大就出現性早熟嗎?究竟是什麼問題造成呢?  李女士在今年的5月初生下了一名女嬰,女嬰小宜原本都是健健康康的,不過在上個月底,李女士就發現小宜的胸部有點不對勁,她的胸部竟然變大了。  這是什麼一回事?李女士告訴記者,餵了一個月左右的母乳,之後就開始餵奶粉了,她懷疑問題是吃奶粉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