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這種情況發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瑞安市疾控中心:這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屬個體差異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可對張亞的女兒小悅(化名)而言,這一針卡介苗為她帶來的卻是一場卡介苗病。
如今,小悅已經治癒,但身上的傷痕和心靈創傷卻可能無法消失。前天,張亞說,除女兒的病讓他傷透腦筋外,他和衛生部門就補償費一事也存有分歧。
接種卡介苗為何會得卡介苗病?瑞安市疾控中心一位負責人說,這是預防接種出現的異常反應。溫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林獻丹說,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商報記者郭進
打卡介苗3個月後,女嬰身上長出腫塊
瑞安新居民張亞和妻子租住在瑞安飛雲章橋村,夫婦倆在這裡開了一家皮鞋廠。2008年11月3日,女兒小悅足月順產,發育正常,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
按規定,每個孩子都要接種卡介苗。當年12月8日,張亞的妻子將滿月不久的女兒抱到瑞安市飛雲鎮衛生院接種卡介苗和第二針B肝疫苗。沒想到,不幸發生了。
「接種工作人員沒有告知接種卡介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也沒有做結核菌素(PPD)試驗。」張亞說,30分鐘後,女兒沒有異常,妻子就帶女兒離開了衛生院。
這是正常免疫接種,張亞夫婦沒有在意。2009年3月10日,張亞妻子發現,小悅左腋下出現蠶豆大小的腫塊,並有滑動感。想到大兒子也曾有相同反應(此前在上海治好),夫婦倆立即帶女兒去飛雲鎮衛生院反映情況,該院建議他們向瑞安市疾控中心反映。
飛雲衛生院院長楊建新說,衛生院沒有治療條件,只能按規定向瑞安市疾控中心匯報。
附二醫診斷為卡介苗病
「我和妻子抱女兒到瑞安市疾控中心反映情況後,幾經周折,被安排到瑞安市人民醫院燒傷科治療。」張亞說,這期間,小悅出現多個腫塊並潰爛。
瑞安市人民醫院一工作人員證實,小悅的確在該院燒傷科接受過治療,原因是該院沒有小兒感染科和小兒外科。
「我院給患兒進行抗癆、營養支持等治療後,經專家建議,又向瑞安市衛生局打了報告,要求把小悅送到上級專科醫院。」瑞安市人民醫院某辦公室的一名負責人透露。
後經瑞安市衛生局協調,小悅先後兩次住進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張亞說,女兒兩次出院診斷都為卡介苗病,還有支氣管炎等病症。「女兒2009年10月出院後,一直吃藥到2010年6月。」張亞說,如今小悅的病已治好,但身上留了多個傷疤,後續還要複查,未來是否會發病,還不得而知。
「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
打卡介苗是為防病,為何反而會得卡介苗病?前天,瑞安市疾控中心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說,2011年3月,瑞安市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小組經過診斷認為,該事件和卡介苗接種存在關聯,但屬個體差異。也就是說,小悅事件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瑞安市衛生局疾控監督科一負責人解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實施規範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嚴重殘疾或死亡,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發生於嚴重免疫系統缺陷的個體,是很嚴重的併發症。」
溫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林獻丹告訴本報記者,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
「現在患者已痊癒,創口癒合,肝功能正常,但還要觀察二三年,每半年複查一次。」瑞安市疾控中心負責人說,小悅接種的同批次卡介苗無發生類似情況,疫苗進貨、保管及接種是規範的。他說,這些疫苗由省疾控中心統一採購,逐級劃撥。採購費用由省財政支出。
鑑定結果顯示,衛生院承擔輕微責任
張亞認為,飛雲衛生院接種人員接種時,沒有告知接種卡介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應等注意事項。為此,他向溫州市醫學會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鑑定。2011年6月,溫州市醫學會鑑定顯示,小悅病例屬四級醫療事故,飛雲衛生院承擔輕微責任。鑑定認為飛雲衛生院存有以下過錯:
一、按規定,冷鏈設備管理人員每天應至少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查看並填寫溫度記錄表。但提供的疫苗冷鏈測溫表,每周六、周日沒有按規定填寫冰箱儲存的溫度;
二、實施接種前,沒有詳細告知接種的禁忌、不良反應及事項,沒有書面告知記錄;
三、提供的兒童預防接種證上,接種卡介苗後無接種單位的蓋章及接種者籤名,根據現在的材料,難以明確接種者是否有相應資質。過錯行為一定程度增加了卡介苗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和嚴重程度。
針對張亞提出的瑞安市人民醫院未作相應檢查而影響小悅病情的看法,該鑑定認為,瑞安市人民醫院的診療行為符合診療規範,不存在醫療過錯,不承擔責任。
飛雲衛生院院長楊建新說,鑑定結果已於去年6月收到,該院沒有申請再次鑑定。「此前衛生院已墊付了不少醫療費用,如果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衛生部門可參照2010年頒發的《浙江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予以補償,該補多少就補多少。」楊建新說,如今涉及醫療事故,因此對小悅的補償,雙方還存有分歧。
打疫苗如何防止事故發生
據了解,小悅事件因涉及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和醫療事故,對補償(賠償)費用一事,醫患雙方還在商討。但有人提出,這事給基層衛生院如何防範因打疫苗涉及醫療事故敲響了警鐘。
瑞安市疾控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說,首先是加強人員培訓,接種人員一定要經過培訓。其次要管理和接種流程要規範。再次,接種人員要有一個詳細的告知和詢問過程,以防止類似情況發生。
林獻丹說,除了加強疫苗生產和管理、規範預防接種服務之外,家長的作用也不容小視。
她認為,孩子家長要掌握一些接種常識。接種前,要如實向接種人提供孩子的健康狀況,家族有沒有遺傳病史,以便接種人員確認孩子能否接種。有些疫苗注射還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測,比如接種卡介苗,如果孩子出生超過3個月(小悅接種時剛滿月不久)或父母有結核病,應該做結核菌素(PPD)試驗。
林所長說,如果孩子容易反覆出現感染,感染後常常伴有發熱、皮疹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就要考慮孩子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種疫苗時需特別小心,建議接種前做免疫功能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