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針卡介苗 讓女嬰得了卡介苗病

2021-01-13 浙江在線

  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這種情況發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瑞安市疾控中心:這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屬個體差異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可對張亞的女兒小悅(化名)而言,這一針卡介苗為她帶來的卻是一場卡介苗病。

  如今,小悅已經治癒,但身上的傷痕和心靈創傷卻可能無法消失。前天,張亞說,除女兒的病讓他傷透腦筋外,他和衛生部門就補償費一事也存有分歧。

  接種卡介苗為何會得卡介苗病?瑞安市疾控中心一位負責人說,這是預防接種出現的異常反應。溫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林獻丹說,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商報記者郭進

  打卡介苗3個月後,女嬰身上長出腫塊

  瑞安新居民張亞和妻子租住在瑞安飛雲章橋村,夫婦倆在這裡開了一家皮鞋廠。2008年11月3日,女兒小悅足月順產,發育正常,這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

  按規定,每個孩子都要接種卡介苗。當年12月8日,張亞的妻子將滿月不久的女兒抱到瑞安市飛雲鎮衛生院接種卡介苗和第二針B肝疫苗。沒想到,不幸發生了。

  「接種工作人員沒有告知接種卡介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應和注意事項,也沒有做結核菌素(PPD)試驗。」張亞說,30分鐘後,女兒沒有異常,妻子就帶女兒離開了衛生院。

  這是正常免疫接種,張亞夫婦沒有在意。2009年3月10日,張亞妻子發現,小悅左腋下出現蠶豆大小的腫塊,並有滑動感。想到大兒子也曾有相同反應(此前在上海治好),夫婦倆立即帶女兒去飛雲鎮衛生院反映情況,該院建議他們向瑞安市疾控中心反映。

  飛雲衛生院院長楊建新說,衛生院沒有治療條件,只能按規定向瑞安市疾控中心匯報。

  附二醫診斷為卡介苗病

  「我和妻子抱女兒到瑞安市疾控中心反映情況後,幾經周折,被安排到瑞安市人民醫院燒傷科治療。」張亞說,這期間,小悅出現多個腫塊並潰爛。

  瑞安市人民醫院一工作人員證實,小悅的確在該院燒傷科接受過治療,原因是該院沒有小兒感染科和小兒外科。

  「我院給患兒進行抗癆、營養支持等治療後,經專家建議,又向瑞安市衛生局打了報告,要求把小悅送到上級專科醫院。」瑞安市人民醫院某辦公室的一名負責人透露。

  後經瑞安市衛生局協調,小悅先後兩次住進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呼吸內科。張亞說,女兒兩次出院診斷都為卡介苗病,還有支氣管炎等病症。「女兒2009年10月出院後,一直吃藥到2010年6月。」張亞說,如今小悅的病已治好,但身上留了多個傷疤,後續還要複查,未來是否會發病,還不得而知。

  「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

  打卡介苗是為防病,為何反而會得卡介苗病?前天,瑞安市疾控中心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說,2011年3月,瑞安市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調查診斷小組經過診斷認為,該事件和卡介苗接種存在關聯,但屬個體差異。也就是說,小悅事件屬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瑞安市衛生局疾控監督科一負責人解釋,預防接種異常反應,是指合格的疫苗在實施規範接種過程中或實施規範接種後,造成受種者機體組織、器官功能損害,嚴重殘疾或死亡,相關各方均無過錯的藥品不良反應。「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發生於嚴重免疫系統缺陷的個體,是很嚴重的併發症。」

  溫州市疾控中心免疫規劃所所長林獻丹告訴本報記者,打卡介苗得卡介苗病的機率為三百萬分之一。

  「現在患者已痊癒,創口癒合,肝功能正常,但還要觀察二三年,每半年複查一次。」瑞安市疾控中心負責人說,小悅接種的同批次卡介苗無發生類似情況,疫苗進貨、保管及接種是規範的。他說,這些疫苗由省疾控中心統一採購,逐級劃撥。採購費用由省財政支出。

  鑑定結果顯示,衛生院承擔輕微責任

  張亞認為,飛雲衛生院接種人員接種時,沒有告知接種卡介苗的作用、禁忌、不良反應等注意事項。為此,他向溫州市醫學會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鑑定。2011年6月,溫州市醫學會鑑定顯示,小悅病例屬四級醫療事故,飛雲衛生院承擔輕微責任。鑑定認為飛雲衛生院存有以下過錯:

  一、按規定,冷鏈設備管理人員每天應至少2次(上午、下午各一次)查看並填寫溫度記錄表。但提供的疫苗冷鏈測溫表,每周六、周日沒有按規定填寫冰箱儲存的溫度;

  二、實施接種前,沒有詳細告知接種的禁忌、不良反應及事項,沒有書面告知記錄;

  三、提供的兒童預防接種證上,接種卡介苗後無接種單位的蓋章及接種者籤名,根據現在的材料,難以明確接種者是否有相應資質。過錯行為一定程度增加了卡介苗接種後發生不良反應和嚴重程度。

  針對張亞提出的瑞安市人民醫院未作相應檢查而影響小悅病情的看法,該鑑定認為,瑞安市人民醫院的診療行為符合診療規範,不存在醫療過錯,不承擔責任。

  飛雲衛生院院長楊建新說,鑑定結果已於去年6月收到,該院沒有申請再次鑑定。「此前衛生院已墊付了不少醫療費用,如果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衛生部門可參照2010年頒發的《浙江省預防接種異常反應補償辦法》予以補償,該補多少就補多少。」楊建新說,如今涉及醫療事故,因此對小悅的補償,雙方還存有分歧。

  打疫苗如何防止事故發生

  據了解,小悅事件因涉及預防接種異常反應和醫療事故,對補償(賠償)費用一事,醫患雙方還在商討。但有人提出,這事給基層衛生院如何防範因打疫苗涉及醫療事故敲響了警鐘。

  瑞安市疾控中心的一位負責人說,首先是加強人員培訓,接種人員一定要經過培訓。其次要管理和接種流程要規範。再次,接種人員要有一個詳細的告知和詢問過程,以防止類似情況發生。

  林獻丹說,除了加強疫苗生產和管理、規範預防接種服務之外,家長的作用也不容小視。

  她認為,孩子家長要掌握一些接種常識。接種前,要如實向接種人提供孩子的健康狀況,家族有沒有遺傳病史,以便接種人員確認孩子能否接種。有些疫苗注射還需要進行必要的檢測,比如接種卡介苗,如果孩子出生超過3個月(小悅接種時剛滿月不久)或父母有結核病,應該做結核菌素(PPD)試驗。

  林所長說,如果孩子容易反覆出現感染,感染後常常伴有發熱、皮疹及淋巴結腫大等症狀,就要考慮孩子存在免疫功能不全的可能性,接種疫苗時需特別小心,建議接種前做免疫功能檢測。

相關焦點

  • 一針卡介苗讓女嬰身上長腫塊 衛生院承擔輕微責任
    郭進攝  溫州網訊 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接種後可使兒童產生對結核病的特殊抵抗力。可對張亞的女兒小悅(化名)而言,這一針卡介苗為她帶來的卻是一場卡介苗病。  如今,小悅已經治癒,但身上的傷痕和心靈創傷卻可能無法消失。前天,張亞說,除女兒的病讓他傷透腦筋外,他和衛生部門就補償費一事也存有分歧。  接種卡介苗為何會得卡介苗病?
  • 新生嬰兒多打了一針卡介苗
    本報訊(記者左穎)一名出生僅7天的女嬰被重複接種了卡介苗,家人又急又怕。急的是醫護人員手裡明明有新生兒的疫苗接種記錄,卻還發生這樣的事;怕的是重複接種會對孩子的身體造成影響。  嬰兒家屬:護士失誤導致疫苗重複注射  女嬰的父親王先生說,1月13日女兒在昌平區中醫醫院出生,由於卡介苗必須在新生兒出生的24小時內接種,所以在第二天的上午,產科病房的護士在為小孩洗澡後,就遵照病歷上的醫囑給孩子注射了一針卡介苗。
  • 女嬰打卡介苗後身體潰爛 專家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女嬰打卡介苗後身體潰爛 專家診斷屬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發布時間: 2014-09-12 11:29:54   |  來源: 廣州日報   |  責任編輯: 許晴晴女嬰的左腋下有雞蛋大的硬塊。  「如果知道會這樣,我絕對不會給她打卡介苗。」孩子的母親寧丹雲說。4月9日,女兒在長安鎮港灣醫院順產後接種了「出生第一針」——皮內注射卡介苗。7月3日,寧丹雲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她左腋下有硬塊。之後,她跑遍了省市各大醫院,醫生都束手無策。7月24日,東莞市疾控中心出具診斷書,確認孩子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 5月大女嬰打卡介苗後腋下長硬塊 流膿潰爛
    女嬰的左腋下有雞蛋大的硬塊。  「如果知道會這樣,我絕對不會給她打卡介苗。」孩子的母親寧丹雲說。4月9日,女兒在長安鎮港灣醫院順產後接種了「出生第一針」——皮內注射卡介苗。7月3日,寧丹雲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她左腋下有硬塊。之後,她跑遍了省市各大醫院,醫生都束手無策。7月24日,東莞市疾控中心出具診斷書,確認孩子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 卡介苗遺忘女嬰四個月
    本報訊(見習記者薛雯王陽)本應出生24小時內注射的卡介苗,在時隔4個半月後,仍然沒有給新生兒接種。昨日,家住迎春小區的王女士生氣地對記者說:「醫院太不負責任了,萬一出了什麼事,誰負責!」  昨日中午,記者剛到王女士家,她就喋喋不休地說:「我今年3月16日在高新長太醫院生的孩子,當時護士告訴我,卡介苗和B肝疫苗已經打過了。」可是,後來無意中發現,孩子胳膊上沒有痕跡。經王女士詢問後,才得知醫院在孩子出生時,根本沒給孩子注射卡介苗。她拿著醫院接種記錄和收費憑證給記者看,只見上面寫著,「王莉娜之女、3月16號生、卡介苗未打」,但王女士已經向醫院交過了接種疫苗的費用。
  • 5月大女嬰打卡介苗後腋下長硬塊 流膿潰爛(圖)
    女嬰的左腋下有雞蛋大的硬塊。「如果知道會這樣,我絕對不會給她打卡介苗。」孩子的母親寧丹雲說。4月9日,女兒在長安鎮港灣醫院順產後接種了「出生第一針」——皮內注射卡介苗。7月3日,寧丹雲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她左腋下有硬塊。之後,她跑遍了省市各大醫院,醫生都束手無策。7月24日,東莞市疾控中心出具診斷書,確認孩子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 女嬰打卡介苗後身體潰爛 東莞疾控:各方均無過錯
    「如果知道會這樣,我絕對不會給她打卡介苗。」孩子的母親寧丹雲說。4月9日,女兒在長安鎮港灣醫院順產後接種了「出生第一針」——皮內注射卡介苗。7月3日,寧丹雲給女兒洗澡時發現她左腋下有硬塊。之後,她跑遍了省市各大醫院,醫生都束手無策。7月24日,東莞市疾控中心出具診斷書,確認孩子是「預防接種異常反應」。
  • 注射卡介苗後胳膊無卡痕能否再注射一針?防疫人員:不行!
    嬰兒在出生後都會及時接種卡介苗疫苗,目的是為預防結核病。這種疫苗注射後胳膊上一般會形成一個小小的疤痕,被稱之為卡痕。最近半年,西安市雁塔區的十多位家長就為孩子手臂上方沒有「卡痕」而煩惱。  胳膊上無「卡痕」 沒種上卡介苗?
  • 在青島慧康醫院做分娩 新生女嬰被注射產婦宮縮針
    半島網9月7日訊 生兒育女本來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然而醫院的一個疏忽卻讓好事變成了「禍事」,健康女嬰轉眼就成了一名高危兒。近日,市民於女士向半島網(0532-80889233)反映,2020年1月份她在青島西海岸慧康醫院(以下簡稱:慧康醫院)分娩產下一名健康女嬰,本來應該用做產婦子宮收縮的止血針安列克,卻打到了女嬰身上,女嬰當晚就被緊急送進青島婦女兒童醫院的NICU。事後醫院不道歉不出面不協商,西海岸衛生健康局三番五次說協助調解卻一拖再拖。對此,記者採訪時醫院方面拒絕採訪,西海岸衛生健康局稱需要匯報未予置評。
  • 杭州女嬰接種卡介苗患上淋巴結核 熱心網友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杭州網訊 自12月19日,本網報導了桐廬女嬰因接種卡介苗,引起全身播散型淋巴結核,又無錢治療的不幸遭遇後(詳情見:《杭州女嬰接種卡介苗患上淋巴結核 80後教師求大家救救女兒》),牽動了不少網友的心。  連日來,許多熱心市民紛紛來電,表達自己的關心之情,並表示願意提供幫助。
  • 糊塗村醫未做結核菌素試驗 半歲嬰兒竟被三次接種卡介苗
    給嬰兒接種卡介苗預防結核病是一項健康保障,按操作規範,接種部位為嬰兒左上臂外側三角肌中部,皮內注射一次。然而,我省青岡縣青岡鎮樂園村村醫在為本村女嬰於潤鑫接種卡介苗時,連續兩次出錯,在6個月內將三針卡介苗注射到孩子體內。  雖然糊塗村醫和防疫部門已被告上法庭,然而,剛剛兩歲的小潤鑫卻要經常受到莫名發燒的困擾,依靠藥物維持。
  • 山東一女嬰接種卡介苗染上結核病 1歲多僅重11斤
    山東鄒城市一名剛滿一歲的女嬰,在出生不久接種卡介苗後,即出現異常情況,經檢查,被懷疑因接種卡介苗而導致結核感染擴散。據了解此病情非常罕見,機率為十萬分之一。  記者昨日來到鄒城市城前鎮醫院,見到了幼女琦琦。琦琦的胳膊和腿非常纖細,而肚子卻出奇地又大又圓,全身的皮膚比老年人還要鬆弛,上面布滿了灰黃色的斑塊。
  • 卡介苗接種後都有哪些反應?如何護理?
    卡介苗是每個寶寶出生後都要接種的疫苗,但寶寶接種後會出現化膿的現象,不少家長不知道如何護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如何家庭護理卡介苗接種後的一般反應以及卡介苗其他的一些相關知識。卡介苗主要用來預防兒童結核性腦膜炎和粟粒性結核,可以阻止結核病菌在人身體內繁殖生長。但並不是說接種了卡介苗就不會得結核。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一樣,可能導致接種後免疫失敗。但是大量的數據研究證明,即使接種疫苗後發病,相對於不接種疫苗者,其患病後的臨床表現要輕很多。
  • 卡介苗需要複種嗎
    幫你問 主持人小朱朱  應女士來電:我小孩今年14歲,這幾天無意中看到,孩子在剛出生時打過的卡介苗,在7歲和12歲的時候還要再各打一針,我發現沒給孩子打呢,那要不要緊啊?或者需要補打嗎?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預防所所長許二萍答覆應女士:卡介苗是一種用來預防兒童結核病的預防接種疫苗。
  • 卡介苗安全性最具有爭議
    2011年5月,浙江安吉兒童小睿睿在接種卡介苗半年後全身萎縮死亡,臨床診斷為「高IgE症候群、播散性卡介苗病等」。該事件被媒體廣泛報導,在引起公眾同情的同時,也引發了對卡介苗安全性的關注。40億人接種了卡介苗,但結核病疫情仍非常嚴峻——這就是卡介苗最有爭議之處。卡介苗發明90年來,全球有關卡介苗效果的研究不計其數,大型隨機對照和病例對照研究中顯示:不同國家卡介苗的保護效果從0%~80%不等。總體來說,在北美和北歐的保護率最高(60%~80%),而在熱帶地區臨床試驗的保護率通常較低甚至無保護。
  • 卡介苗作用有多大?
    ◆ 張青卡介苗是通過一種活的減毒牛結核分枝桿菌製成的疫苗。卡介苗對健康兒童是沒有危害的,不會致病,但其免疫原性可產生一定水平的特異性抵抗力。兒童接種後如再次感染結核菌時,可限制體內細菌的生長繁殖,減少體內結核菌數量而起到預防作用。但其保護作用不是很強,因此接種卡介苗後不能完全防止結核病的發生,但可以通過減少人體內結核菌的數量來減少兒童血型播散性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
  • 預防結核病 儘早為寶寶接種卡介苗
    原標題:預防結核病 儘早為寶寶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是源於牛型結核分枝桿菌的減毒活疫苗,有著9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臨床用於嬰兒期預防結核病的疫苗。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寶寶出生後儘早接種卡介苗,因而卡介苗被譽為「新生兒第一針」。
  • 接種卡介苗後,化膿嚴重怎麼辦?
    讀者諮詢:小孩接種卡介苗已1個多月,但接種的地方化膿嚴重膿包,已經腫了10多天。需要把膿包挑破嗎?會不會引發感染?醫師答覆:家長們都知道,寶寶一出生,就要接種卡介苗。卡介苗接種被稱為寶寶「出生第一針」。
  • 打了那麼多疫苗,為何只有卡介苗留疤? | 寶寶的勳章
    打了那麼多疫苗,為何只有卡介苗留疤? 蘇克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南院藥劑科主管藥師 有些小孩兒聽到「打針」兩個字就害怕,一見到白大褂就會哭,但是,有這麼一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