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糰子姐
01
亦舒的作品《喜寶》,算是她比較出名的作品了,講述的是一個香港的女大學生,因拜金而迷失自我,一步步走向自我墮落和毀滅的故事。
即便是沒有讀過小說的人,很可能也會看到過作品中女主喜寶的名言:「我一直想要很多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其實我並不貧乏」。
喜寶也因此,被一度視作「撈女」、「拜金女」的代名詞。
其實,客觀來說,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子,追求錢,渴望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只不過,喜寶的胃口太大,要求太高。她不願意做一個普普通通的女孩子,畢業、工作,談戀愛結婚,兩個人慢慢經營小家庭,打拼未來。
她選擇了一條捷徑:做大富豪勖存姿的情婦。也藉由此,過上了超級奢侈的貴婦生活。小說的最後,喜寶做了勖存姿五年的情婦,在勖存姿去世後得到了非常豐厚的遺產,卻也陷入了無盡的空虛和失落當中。
金錢並沒有給她帶來想像中的幸福和美好,相反,年紀輕輕的她,早已經沒有了過去的生機和對生活的期待——被圈養的太久,她早已經失去了獨立生存的能力,徹底喪失了人生的目標和方向。就像被斬斷翅膀的金絲雀,再也不能展翅飛翔了。
喜寶如願以償得到了很多很多錢,卻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自己的青春、情感,曾經的鬥志,生命的活力,全都被拿來做了交換。
02
復盤喜寶從一個有朝氣有目標的大學生,到一步步淪為富商勖存姿情婦,甘於自我墮落的過程,會發現很震驚的一點:整個過程中,喜寶都是清醒的,明白的。也就是說,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一步步滑向自我毀滅的深淵。
喜寶是個年輕漂亮的女大學生,並且,她還很有頭腦,很精明。
出身在香港一個底層家庭,從小與母親相依為命,父親缺位,家裡日子過得很拮据。但是喜寶一直很努力,她到國外讀書,學法律,希望畢業後進入律所工作。
在劍橋讀書的時候,她也跟一個男孩兒談起了戀愛。但精明清醒如她,一早就明白這樣的感情和人,不是自己想要的。說白了,她只是把對方當做暫時的依靠——對方替她出了學費,讓她在國外有了相對更好的生活條件。
喜寶一直是清醒的,精明的,她也一直自信地認為,自己擁有對生活和人生的完全掌控力。
所以,最開始決定做勖存姿的情婦,喜寶提出了自己的條件:她要繼續讀書,不會放棄學業。她以為,自己在勖存姿身邊幾年,得到了勖的資助,得以順利完成學業之後,就可以擺脫勖存姿,脫離這種生活。
在她看來,她跟勖存姿之間,是一種交換,各取所需,她並不相信自己有一天會真的對這個男人產生感情,形成依賴的。
多年來愛的匱乏,物質的匱乏,安全的匱乏累積起來,讓她決定抓住勖存姿,更多的是對方的錢。喜寶認為,這是她人生一個難得的機會。
她以為,自己隨時可以轉身離開的。然而事情卻沒有按照喜寶的預期發展。
喜寶慢慢發現,勖存姿實在是太有錢了,有錢到超出她太多的想像。
她返回倫敦讀書,勖存姿為她安排好了一切。豪宅,英國女管家,名牌跑車,數不盡的奢侈品衣服,以及抽屜裡永遠滿格的鈔票。
勖存姿能量太強大了,強大到他似乎可以滿足喜寶的一切需求。
他甚至有錢到,能為喜寶買下一座城堡。
並且,勖存姿除了非常有錢,還很有涵養,風度翩翩。對她,也一直是寵溺有加。
喜寶的心理漸漸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她開始覺得,那麼努力地讀書好像是沒什麼意義的。只要取悅勖存姿,牢牢抓住他,就可以擁有驚人的財富,過上夢想的生活。
另一方面,她對多金成熟的勖存姿,漸漸產生了情愫。喜寶是缺愛的,尤其缺乏父愛,某種意義上,勖存姿的出現,填補了她這部分情感的空缺。勖存姿的呵護和寵溺,讓喜寶有了小公主的感覺。
喜寶,就這樣,一步步淪陷了。
03
喜寶放棄了學業,不再讀書了。
每天過著極端奢侈的生活,衣食無憂,有專人負責打點她的一切。卻也慢慢地,她感覺到空虛了:勖存姿實在太忙了,他並沒有太多的時間來陪伴自己。
於是,喜寶開始背著勖存姿,跟一個名叫漢斯的教授,偷偷談起了戀愛。
結果被勖存姿發現了,當著喜寶的面,勖存姿開槍打死了漢斯。這讓喜寶一下子驚醒了,她內心無比惶恐,也讓她認識到:她是勖存姿的人,她是沒有任何自由的,縱然她擁有那麼多的物質,縱然勖存姿給了那麼多的寵愛。
喜寶醒了,卻也發現,自己已經無路可退了。她已經,沒有選擇權了。
她漸漸開始自暴自棄,每天喝酒,花錢,辦聚會,只因為內心太空虛和害怕了。到最後甚至患上了抑鬱症。
曾經有目標,有追求,有旺盛生命力的喜寶,就這樣慢慢枯萎了,凋零了,墮落了。
小說的最後,勖存姿還是留給了喜寶豐厚到幾輩子都用不完的遺產。喜寶守著那些錢,成了香港城裡有名的富女,名媛,有很多男人圍繞在身邊,追求她,抑或她的錢。
可是她,卻永遠失去了愛的能力和勇氣;永遠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對未來的期待。僅僅26歲的喜寶,內心無比滄桑,人生無限悲涼。
她再也,找不回曾經的自己了。
04
讀完《喜寶》這部小說,我其實挺感慨的。
在如今這個社會,有多少女孩兒,幻想像喜寶那樣,通過自己的年輕貌美,賺得更好的生活。喜寶的結局其實還是好的,至少得到了很多很多錢,亦舒下筆還是仁慈的。實際呢,多少女孩兒在這條兇險的道路上,拼得頭破血流,白白把自己搭進去了。
喜寶的經歷,給多少年輕漂亮的女孩兒敲響了警鐘:人,尤其是女性,還是應該依靠自己,有獨立的自我。依附於他人的人生,最終會變成深深的依賴。有人供養的生活,或許來得很容易,不用付出那麼多的辛苦,卻也容易迷失自我,失去獨立的人格。
還有一點,當面臨誘惑時,真的不要高估自己的理性,覺得自己可以掌控局面。人生有些時候,看似走了捷徑,其實是要付出代價的。
或許,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和夢想去邁進,雖然來得慢一些,內心卻來得無比安穩和充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