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越來越喜歡看著別人玩遊戲?最後成為了一名雲玩家

2020-12-14 17173遊戲網

大家好,這裡是正經遊戲,我是正經小弟。

前陣子《戰神4》這款遊戲,讓玩家苦等數年之後,等來了新一代的戰神和他的廢物老爹。不過,正經小弟卻發現,參與《戰神4》話題討論的,大部分都是連遊戲都沒有玩過的「雲玩家」,連遊戲都沒玩過的雲玩家算得上是真正的玩家嗎?

「雲玩家」的概念和社交媒體上的「雲養貓」一樣,因為生活條件不允許,無法自己養貓,於是只好看著網際網路上的其他人養貓,就好像自己養了貓,來安撫一個貓奴的撫養貓欲望。

同樣,有一部分玩家,他們並沒有實際體驗過遊戲,而是看著別人視頻通關遊戲,亦或是通過直播平臺來看主播玩遊戲,就好像自己玩過了這款遊戲一樣。這類玩家統稱為雲玩家。而近些年來,雲玩家的人數正不斷上漲,直播和視頻卻讓玩家們放棄遊戲本身,而選擇觀看別人的遊戲過程。到底是什麼讓玩家們變成了雲玩家呢?

不是我們不愛遊戲了,而是我們老了……

以《DOTA2》為例,這款擁有目前最高獎金賽事的遊戲,其在線玩家與火爆程度在整個世界範圍內,都是相當可觀的。但同樣,DOTA2中只看不玩的雲玩家正逐年攀升。是他們不愛DOTA了嗎?

其實不是DOTA玩家不願意玩,而是DOTA的玩家已經老了,再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花費在遊戲上。年輕的時候,或許可以和兄弟在網吧開黑開到神志不清、兩眼通紅。進入工作之後有了孩子,根本沒有時間玩上一局DOTA,就算有時間,反應和技術也比不上當年了,打不好可能還會被隊友噴。和足球球迷一樣,他們選擇成為一個只看不玩的「雲玩家」,以另一種方式去支持遊戲,看看今年TI8小綠本的銷量就知道,短短一小時內,就已經突破200萬美元,足見DOTA玩家的熱情。

玩遊戲需要的不只是時間,還得有錢

關於「雲玩家」的存在,許多玩家表示不能理解。可對這一群體來講,他們所需要的只是淺嘗輒止。他們不需要那麼深入地了解遊戲,只需要取得一個發言權就足夠。視頻通關和自己親自去玩這兩種方式,獲得的遊戲體驗是截然不同的。相對而言,後者著實要比前者獲得的信息反饋更多。可能在一般的遊戲裡,大家很難體會到差異感,不過在交互式遊戲之中(如《暴雨》、《直到黎明》),這種感覺就會得到充分的體現。那麼為什麼雲玩家不去親自玩呢?

《直到黎明》中這位名叫漢娜的姑娘!有話咱們好好說,別動不動就脫衣服!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部分的玩家的回答則是相當無奈:「不是不想,而是成本高」。拿《最後生還者》來說,這是一款PS平臺上的一款獨佔遊戲,這款遊戲很大一部分的雲玩家是劇情黨,他們往往是將這款遊戲,當做一部50多小時的長電影來看。對於他們來說,與其為了一款遊戲買一臺2000多元的機器,花費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過高,不如選擇視頻通關。

看別人玩有時候比自己玩還要有意思

從最開始的遊戲錄像解說到如今的直播文化,遊戲實況這一概念從未在玩家的視野之中離去。無論在那種形式下,這些遊戲之外的娛樂方式也給我們帶來過很多的歡樂。直播,已成為了一種娛樂的平臺,彈幕裡那「這個主播真菜」「坐等打臉」「奶的真是好」,無一不是滿分節目效果的體現。這種輕鬆愉快的直播方式,自然會吸引到不少人前來圍觀。

看遊戲直播中,玩家在和主播觀眾互動的過程中能找到共同語言。像《絕地求生》這類遊戲,有時候看別人玩比自己玩還有意思的多。主播需要觀眾的鼓勵與支持,主播也能給玩家帶來「遊戲體驗」。在這種相得益彰的環境下,也是越來越多人選擇成為「雲玩家」的因素之一。

千篇一律終歸疲敝,推陳出新事在人為

除了這些玩家自身的主觀原因外,有些來自其他方面的客觀原因也是不容忽視的,現在的遊戲環境不同以往,年年都是大作井噴,爭奇鬥豔。但要說成功乃至被玩家奉上神壇的,不過二三。

NS的神作塞爾達:荒野之息 ↑↑↑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遊戲類型大致相同,玩法相似。就像MOBA遊戲大都是打架推塔,歐美大作也總是離不開「槍車球」。大同小異的遊戲玩過一款會感到驚豔,玩過兩款會覺得新奇,但接著去玩三款、四款、十幾款呢?玩家們終究會審美疲勞。太多重複的遊戲內容,也是讓玩家轉變為「雲玩家」的一個重要原因。相比與親自去玩,當一個「雲玩家」能節約更多的時間成本,還能不錯過某些遊戲的精彩劇情。所以,大家才會如此青睞於視頻於直播與視頻通關。

小弟有話說:所謂「雲」,其實只是一個新的遊玩方式,雲玩家並不代表他們不熱愛遊戲。遊戲之所以被稱為「第九藝術」,正是因為它能像傳統的電影、書籍那般,給人帶來源源不斷的歡樂。「雲玩家」的存在既是個偶然,也是個必然。雲玩家只是用一種更加輕鬆愜意的方法去支持遊戲。隨著時間的發展,「雲玩家」這一群體會像球迷一樣,基數會越來越龐大。

那麼問題來了:你是哪款遊戲的「雲玩家」呢?

【編輯:萌萌椰子】

相關焦點

  • 拿遊戲當談資,雲玩家究竟得到了什麼?
    現如今,隨網際網路飛速發展大多論壇、QQ群都降低了加入門檻,甚至還時不時會做出一些探索式邀請:「大爺,來玩呀~」、「哎呀,試試嘛,我帶你~」……圈子不再封閉,擁有不同遊戲歷程的玩家有了越來越多的交集
  • 從圍觀到雲玩家,「直播類」遊戲為何一步步走向風口?
    成為工作之餘他和朋友消磨時間的利器。《太空大戰》在當時是不少理工男都很喜歡的遊戲,但只能通過昂貴的電腦才能玩到成為一種限制,諾蘭·布希內爾意識到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既然大家都愛玩這款遊戲,那為什麼不尋找一種比電腦成本更低的辦法來獲得經濟效益?畢竟在上大學時,他就已經在主題公園靠遊戲收費賺到過錢。
  • 「雲玩家」並不算玩家,但是「雲玩家」的存在卻是必要的?
    01雲玩家並不算玩家在信息亂之餘,直播平臺紛紛崛起,比起修飾過的評論文章更直覺,讓人有種用眼睛玩遊戲的感受,為遊戲世界帶來了新的概念與面貌畫面比操作還重要的概念時代在進步,最早有不少遊戲種類的原型都是從文字出發,如今通通都得在聲光上拼輸贏,管你字數多少,翻譯好不好,歷史考據,文化底蘊,通常沒玩過該遊戲的玩家幾乎都不在乎這些,新遊戲消息一出來就在對聲光品頭論足,這很正常。
  • 鬥魚雲遊戲平臺發布:無客戶端玩遊戲 網友:真就雲玩家了唄
    目前鬥魚的雲伺服器已經遍布一線城市,相信5G時代的到來遊戲玩家即將邁進雲遊戲體驗的時代。下面小編為不了解雲遊戲的玩家帶來科普。1. 什麼是雲遊戲?玩家省去下載客戶端的過程雲遊戲最大的的優勢就是無需下載遊戲客戶端,玩家打開網頁就直接可以進行平臺已經部署的各類遊戲,包括動輒幾十G大小的大型遊戲,比如目前鬥魚雲遊戲平臺已經部署的DOTA2、絕地求生等超過20G的遊戲。帶來的好處有:玩家不需要再花費大量時間下載自己想玩的遊戲,節省了時間。
  • 為玩中國遊戲日本人有多拼?學習中文表情包,把雲玩家譯成這樣?
    盧本偉原來是一名遊戲主播,現在已經涼了。「牛逼」直接翻譯為「牛的下面……」,實際的意思是「很厲害」。如果想要誇獎誰的話,就對他說「盧本偉牛逼」就好了!如果日本玩家在玩卡牌遊戲的時候,可能就會遇到這樣的表情包。下圖翻譯為:「手牌給我看看」,康康=給我看看。
  • 這才是雲玩家!達龍雲電腦讓手機暢玩PC遊戲
    說到雲玩家,首先聯想到的是那些沒有實際接觸和玩過些遊戲的玩家,只因看了別人玩某款遊戲的視頻自以為很了解,在實際卻沒玩過遊戲的情況下對遊戲進行自以為專業的評測,來評價某一款遊戲好不好玩。這些往往因為不懂裝懂的玩家經常招來一些非議。
  • 小學生為什麼喜歡玩沙盒遊戲?
    3年前,如果說要說《我的世界》裡最大的玩家群體是中小學生,恐怕沒多少人會相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到這一群體的存在。如果不是這半年來《王者榮耀》的學生玩家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若說起中小學生第一遊戲,《我的世界》提名應該是毫無懸念的。這不僅是中國的現象,放眼西方世界,亦是如此。
  • 狼人殺只是一個遊戲?玩狼人殺你學會了什麼?進來看看玩家怎麼說
    說直白點就是這遊戲對新手很不友好。話不能好好說都要用專業術語,你聽不懂不會說就是菜,輸了就要背鍋。玩法越來越單一,你做一些不符合套路的行為或者發言就要被噴,漸漸失去了狼人殺本來有的自由度和新鮮感。我經常懷念大家都在摸索時候那種瞎玩反而帶來的快樂感。這一點我倒是想起了最近很火的那部劇人民的名義,蔡成功說的:你自己厲不厲害不要緊,但你要看起來很厲害別人才會願意相信你,貸款給你。
  • 從我的世界說起,小學生為什麼喜歡玩沙盒遊戲
    3年前,如果說要說《我的世界》裡最大的玩家群體是中小學生,恐怕沒多少人會相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注意到這一群體的存在。如果不是這半年來《王者榮耀》的學生玩家吸引了太多人的目光,若說起中小學生第一遊戲,《我的世界》提名應該是毫無懸念的。這不僅是中國的現象,放眼西方世界,亦是如此。
  • 《FGO》:將只看wiki的 「雲玩家」與真玩家放在一起,你能分辨嗎
    大家都知道,現在各種遊戲基本都有自己的攻略網站,以《FGO》為例,現在國內比較有名的攻略網站就是FGO Wiki和Mooncell,最起碼我平時有在使用的主要就是這兩個,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部分平時可能玩遊戲玩得很少,甚至壓根就不玩遊戲的朋友,但是他們卻瞎喜歡看Wiki或各種關於遊戲的文章
  • 細節、人性、CP、雲玩家:觸樂編輯部是如何看待《底特律:成為人類...
    歸根結底,《底特律》與Quantic Dream其他的「交互電影」作品一脈相承,假如你喜歡這種類型,那麼它的缺陷都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在這一點上我也非常認可IGN等媒體的評分;假如對這類作品本身不太感冒,那即使不去玩它,也不必擔心「是不是錯過了一個億」。對於想要玩這個遊戲的朋友,我的推薦點有兩個,一是「沉浸」,二是「細節」。
  • 我的世界:雲玩家到底有多奇葩?雲玩家:挖三填一會窒息
    特別是對於喜歡玩MC的小夥伴,就會經常遇到,因為MC這一款遊戲涉及的內容多,時間跨度長,再加上這些年來特別火,所以雲玩家也就逐漸多了起來。那麼,在遊戲中你遇到過哪些奇葩類型的雲玩家呢?《我的世界》你認為不可能的事,雲玩家都幹得出來!
  • 為什麼遊戲越玩越累 卻找不回當初的美好
    「消費至上」的社會裡,你的所有需求都有人可以幫你滿足,你沒有的需求,別人創造需求,也能讓你花錢「被滿足」。想想你口袋裡的智慧型手機,幾千塊錢一部,一兩年就得換一臺,但裡面花裡胡哨的功能,又有多少是真正用得上的?
  • 精品遊戲集中現身CJ現場!雲遊戲亮相,未來我們都是「雲」玩家
    除了硬體和動漫展覽之外,其實最受參與者歡迎的是展覽會的遊戲內容!本次有千餘款精品遊戲亮相chinajoy,其中不僅有大家耳熟能詳的遊戲,例如《逆水寒》、《天涯明月刀》等具有東方色彩的端遊亮相,大家最喜歡的電競遊戲《英雄聯盟》等外商遊戲也均有展出。另外會上還有一些準備一鳴驚人的新款遊戲也趕在chinajoy上做起了宣傳。
  • 小眾遊戲變成「人上人」遊戲,如何看待部分MC玩家的優越感
    儘管MC這款遊戲已經火熱到了如今世界聞名的地步,但是究其熱度而言,MC這種類型的遊戲並不是市面上主流的遊戲,準確的來講,實際上玩MC的玩家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多,所以小黃象更樂意將其稱呼為「小眾遊戲」但MC是越來越火了,製作該遊戲的UP很多,宣傳途徑很廣,自然而然的就引起了一個玩MC的潮流,但也因此,MC成為了一款所謂的「人上人
  • 對於玩家而言,雲遊戲到底是什麼,這個詞已經失去了它的本來意義
    遊戲發展到現在越來越多優秀的遊戲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之中,但玩遊戲一直以來都是有門檻的。你有錢可以自己買一臺電腦或是主機。如果你想用PC體驗如絲般順滑的畫質,你可能還要花上好幾千塊買上一張不錯的顯卡。你沒有電腦想玩遊戲可以去網吧花錢玩,玩遊戲一直都有一個門檻。
  • 白金獎盃對你來說重要嗎?甚至有人告訴我,遊戲已經不用親自玩了
    那麼現在,不妨就讓大家來翻翻我的心情,你可以罵我,但我真的想說。首先,作為遊戲頻道的寫手,我並不討人喜歡,也不會搞那些人際關係,更不會互相吹捧。另外,我也不喜歡有些寫手,一個遊戲玩了個新手教程,就能出一篇聲情並茂的完整評測。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明白了,他們其實更受歡迎,尤其是平臺,也非常喜歡他們。
  • 解神者X2:史上最「魂球」遊戲!看cp秀恩愛,玩家當別人的舔狗?
    它們可能對這個詞的理解淺薄了,我只知道,一個初玖小姐姐,天天滿嘴「少昊哥哥」,圍著少昊轉,滿腦子都是幫她的少昊哥哥復活,玩家在旁邊看著她倆秀恩愛還要給他倆當舔狗。我還要給她的少昊哥哥送錢?這遊戲cp極多……除了你看到的少昊初玖少姜,其他幾個抽卡獲得的人物間也有cp存在,敢情………就玩家是魂球,玩家沒有cp,全程電燈泡,請問為什麼玩家要這麼尷尬。然後這種對話框交流模式,很多遊戲都有,解神者也不例外,可是你看看初玖這個角色的臺詞。她在吃醋?因為我說了一句伊南娜女神?啊?那她自己天天說少昊的時候我就得舔狗?
  • 創夢天地總裁高煉惇:5G來了,雲遊戲怎麼玩
    5G真的來了,那麼,雲遊戲怎麼玩?雲遊戲怎麼怎麼打造國民級爆款?在上海舉行的2020年Chinajoy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上,中國最大的獨立手遊發行平臺、創夢天地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高煉惇做了主題為「遊戲三分  衝關破雲」的演講,他強調說,雲遊戲只需要一張屏,只需要有5G,只需要有網絡,玩家就可以無窮無盡地享受最高質量的遊戲。
  • 為什麼國外吃雞玩家都喜歡玩第一人稱?
    常看國外直播的吃雞玩家可能會發現,國內外玩家玩吃雞遊戲的習慣有個極大的不同——國內玩家大都是玩TPP模式(也就是經典第三人稱視角》,而國外玩家明顯更鍾愛而在國內,有相當數量的玩家幾乎從來沒有嘗試過第一人稱模式,不管是主播還是玩家,玩第一人稱的都太少太少了,少到有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可以在左下角切換第一人稱限定模式比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區別呢?我們可以先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的區別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