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8月17日,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在深圳人民的朋友圈刷屏——深圳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率先進入5G時代。
5G真的來了,那麼,雲遊戲怎麼玩?雲遊戲怎麼怎麼打造國民級爆款?
在上海舉行的2020年Chinajoy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上,中國最大的獨立手遊發行平臺、創夢天地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高煉惇做了主題為「遊戲三分 衝關破雲」的演講,他強調說,雲遊戲只需要一張屏,只需要有5G,只需要有網絡,玩家就可以無窮無盡地享受最高質量的遊戲。
就在7月31日Chinajoy的全球雲遊戲產業大會上,創夢天地與騰訊雲籤署戰略合作協議,藉助騰訊雲的雲遊戲解決方案,創夢天地旗下多款遊戲開始雲化測試,為後續全面雲化打下基礎,高煉惇表示:」5G技術與雲計算技術深度融合,將推動遊戲產業顛覆性變革,為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會。」
創夢天地曾發行《地鐵跑酷》、《紀念碑谷》、《夢幻花園》等國民級爆款手遊,今年創夢天地自研,騰訊極光計劃發行的首款即時戰略類手遊《全球行動》,上線第一天即榮登ios免費榜TOP1。
以下為高煉惇演講內容: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遊戲行業的同仁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創夢天地的高煉惇,每年我都會參加不同的遊戲展覽,本以為受疫情影響,今年可能沒有遊戲展覽,但因為我們強大的國家,上海東道主如期舉辦了ChinaJoy,所以在此感謝為這次展覽付出努力的各位同仁,謝謝!
「遊戲三分 衝關破雲」是我昨天想到的題目。現在遊戲圈有兩股勢力,一股勢力主張遊戲在終端上運算越來越快,另一股勢力則主張在雲端越來越快,那麼今天我可能會給大家一些回答。
首先我與大家講述一下遊戲行業的變革。最早的遊戲是什麼?人們以前在家裡想打遊戲要走到遊戲中心(街機)投幣玩遊戲。之後,玩家可以把遊戲機買到家裡,和朋友一起玩,不用再跑出去了。後來出現的PC端遊戲即使可以直接下載,但玩家仍然要在家裡。頁遊出現了之後,只要擁有具備上網條件的電腦,就可以隨時玩。再到今天的手遊,我們基本到達了沒有任何局限的時代。只要手機在手,只要有4G,我們隨時隨地可以下載自己喜歡的遊戲,隨時隨地可以和朋友一起玩。
我們可以看到,推動遊戲產業的是內容分發、設備技術。我們都知道遊戲是「三分」格局——手遊、端遊、主機遊戲。但我相信當雲遊戲到來的時候,「三分」格局會變成「一分」格局。
通過眾多行業數據可以看到,未來雲遊戲將是一次龐大的革命,有非常大的市值。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手遊是目前行業內最大的分發方式,從地理位置、技術上是最自由的。但還有什麼會比雲遊戲更自由嗎?手遊還需要下載遊戲,還需要有一臺配置不錯的手機。但云遊戲只需要一張屏,只需要有5G,只需要有網絡,玩家就可以無窮無盡地享受最高質量的遊戲。
面對雲遊戲,我們該做什麼?無外乎四個方面:內容、運營、技術以及場景。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內容配合雲遊戲的到來,究竟有什麼運營的手法,究竟需要什麼技術,究竟需要什麼場景?
我們在這兩年花了很多時間思考。對每家遊戲公司來講,第一批適合雲遊戲的將是輕度多人競技的遊戲。為什麼?因為雲遊戲無外乎是可以很快邀請到朋友和玩家一起開黑,玩家以前還要發連結下載遊戲,但現在雲遊戲時代,玩家只需要輕觸滑鼠就可以直接開始進行真實的競技,所以競技遊戲將是非常適合做雲遊戲的。創夢天地今年就布局了兩款輕度競技遊戲,未來兩年將持續布局自研、發行遊戲。
一直以來,每家公司都會紮根在每個平臺上,比如說手遊推廣能力、端遊推廣能力、PC買量能力等,必須要具備多端用戶服務能力以及多端的運營能力,同時還需要構建線上+線上結合的場景。而創夢天地也在一直不遺餘力地打造線上+線下數字娛樂平臺的運營能力。
今天聽到很多前輩、同業說到如今手遊市場很厲害,以及遊戲現在增長非常快。即使是在疫情下,中國遊戲產業也沒有影響,反而獲得非常多的增長。
我昨天在寫PPT的時候有想到一個問題,在街機年代下,我們所知道的文化是《拳王》、《吃豆人》,在端遊年代則是《馬裡奧》,PC年代有《GTA》等眾多遊戲。到了手遊年代,縱使中國是第一大國,全球所知名的手遊IP卻還是《憤怒的小鳥》、《COC》、《地鐵跑酷》等產品。當雲遊戲時代來臨的時候,我們會有影響全球的遊戲嗎?會有像《馬裡奧》、《憤怒的小鳥》這樣,我們一聽到那一小段背景音樂就能想起的遊戲嗎?
雲遊戲將是行業面臨的最大格局之戰,創夢天地非常幸運地能在手遊時代嶄露頭角。遊戲行業每一次變革都會產生莫大的機遇,如果沒有手遊就沒有創夢天地;沒有手遊,中國甚至很難追上全世界的步伐。但既然我們已經追上了手遊時代,那麼我們在雲遊戲上要如何保持實力?
當雲遊戲來的時候會有兩種遊戲:(1)競技性遊戲;(2)講故事的遊戲。為什麼要在雲上玩遊戲?相信在座很多人都有玩小遊戲,但幾乎沒有人想在電視屏上玩小遊戲。玩家會想要玩什麼樣的遊戲?我相信會是具有競技性、觀賞性的遊戲,一點就可以知道遊戲狀況,一點就可以和朋友一起開黑。另外是遊戲的存量超級大,大到手機裝不下了,大到PC裝不大了。今天的手機512G內存,再過三年可能會有1T、2T內存的手機,但手機最多的內容肯定是和家人、朋友值得紀念的照片、視頻。如果要做出500G遊戲、1T遊戲,顯然手機裝不下這樣的遊戲,那麼這種遊戲是最適合在雲上操作的。
試問在座各位,有哪家中國公司可以製作出1T具有豐富場景、豐富渲染能力的遊戲,比如《GTA》和《無盡的冬天》,它們不是通過社交和外圍系統吸引玩家繼續玩下去,而是通過講一個故事,一個文化以及一個製作的工藝,吸引玩家繼續玩下去。
今天的遊戲是「三分」的,未來一定要「修內功」,如今中國的手遊產品在進行全球收割,希望各位同仁們不要浪費這二十年的時間。一直以來,中國的遊戲行業不停追趕歐美、日韓,終於在市場產值傲視全球。未來這一戰非常重要,如果不修內功,不能做出好玩的遊戲,而只做賺錢的遊戲,這樣遠遠是不夠的。我們必須要在雲遊戲到來的時候修好內功,說好故事,提高製作工藝,提高創意能力。
我希望在2020年,這個非常特別的一年與各位分享我對中國遊戲行業的思考,對未來雲遊戲的思考,對創夢天地未來布局的探索。
關鍵詞 >> 創夢天地,雲遊戲,騰訊雲,馬裡奧,憤怒的小鳥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