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18-05-27 22:45:25
5月25日,創夢天地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正式開啟了港股IPO徵程。
招股書顯示, 2017年,創夢天地營收為17.64億元,經調整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為3.89億元,多項數據表明創夢天地在遊戲行業仍然保持著領先地位,包括平均月活用戶在中國所有獨立手遊發行商中排名第一;在推出及發行海外遊戲方面按收入計,為中國首屈一指的獨立手遊發行商;在中國整體手遊市場中收入排名第五。
與此同時,7歲的創夢天地正在迎來發展關鍵期,以遊戲起家的創夢天地正在走出一條有別於所有競爭對手的道路:跳出單純「遊戲公司」定位,通過原創和資本的手段不斷積累IP,深耕遊戲運營的同時在數字娛樂領域頻繁落子,甚至將觸角伸向了線下。重要的是,創夢天地有和騰訊生態圈深度綁定帶來的優勢,對一家成長型公司來說,騰訊的光環帶來的將不僅僅是業務上的開拓,而是資本、渠道、流量的全方位支撐。
搶奪用戶時間創夢天地最重要的品牌是樂逗遊戲,成功推出了《地鐵跑酷》、《神廟逃亡2》、《紀念碑谷》、《夢幻花園》等全民手遊。根據招股書,創夢天地2017年以超過1.25億的月活躍用戶在中國所有獨立手遊發行商中位列第一。
在文娛領域的爭奪,說到底是用戶時間的爭奪,當娛樂形式越來越豐富多樣,抖音等短視頻佔據越來越多的用戶時間,遊戲的時間正在被擠壓。將遊戲運營作為核心業務的創夢天地,在搶奪用戶時間上有一套自己的打法:精品內容+用戶服務。
內容發展曲線上,創夢天地以其在遊戲行業深厚的積累獨樹一幟。創夢天地成立初期,趁著遊戲大廠紛紛忙於收購頁遊企業,大手筆拿下了不少全球知名的遊戲IP,並且吃到了猛烈的一波紅利,隨後上市、退市。在資本市場經歷變幻之際,創夢天地的業務也進行了三次大的變革。
2011年-2012年,創夢天地還只是單一的將海外遊戲內容引入國內,此後2年深耕遊戲細分品類發行,在休閒遊戲幾乎是難逢敵手。2015年至今,創夢天地變革的主線是娛樂IP內容原創和用戶服務體系搭建。
第三方數據顯示,騰訊、網易已經佔據超過遊戲市場7成份額,國內遊戲行業人口紅利將近,下一個增長點在哪裡?實際上,三次變革背後,正是在人口紅利將盡的大環境下,創夢天地對業務增長的思考。
在創夢天地的設想中,增長也是靠內容,尤其是靠精品內容。因為只有精品的內容,才能低成本的獲客。創夢天地能夠持續供給精品內容,有兩個優勢:一是延續海外內容獲取優勢,把海外知名內容牢牢抓住,通過源碼獲取對遊戲進行重新設計和本地化。其次則是創夢天地本身IP的積累,通過原創和資本的手段不斷抓住內容的製作要素。
經過長達7年的積累,創夢天地已逐漸成為海外休閒手遊進入中國市場的首選合作夥伴。2017年,長踞全球手遊暢銷榜前十的創新三消手遊《夢幻花園》又被創夢天地拿下,由其負責國內安卓渠道的發行。截至到今年2月,《夢幻花園》國內安卓用戶月活數已達到1320萬。
內容以外,用戶和CP也是未來增長的能量源,持續積累的用戶服務能力是創夢天地強大的差異化競爭力之一。作為手遊用戶量最大的手遊發行平臺,創夢天地通過長期的用戶行為數據積累,建立了IPG俱樂部、具備社交功能的遊戲平臺「一起玩」、玩家的遊戲分享與交流平臺「玩到」以及線下好時光影遊社,從而搭建多元化的用戶服務體系。
得用戶者得天下,對玩家的尊重和服務意識,背後包含著game as a service(遊戲即服務)的先進理念,正是這份用心,讓創夢天地積累了超過1.25億的月活躍用戶。
吃騰訊生態紅利在創夢天地的裂變之路上,騰訊無疑是最重要的盟友。資本層面看,騰訊是其第一大機構股東,持股比例20.65%,創夢天地也是騰訊在國內投資的唯一一家手遊發行商;業務層面的合作則是縱橫交錯,與騰訊IEG、OMG兩大事業群以及騰訊系公司閱文集團、貓眼微影等均有深度合作。
拋開騰訊第一大機構股東的身份,創夢天地也是騰訊新文創生態鏈上重要的一環,從手遊發行的角度來說,創夢天地能為騰訊提供更多的優質內容,而騰訊提供的渠道和流量支撐也是其他遊戲公司夢寐以求的資源。
首先在遊戲上,創夢天地能夠充分享受到騰訊生態的紅利。創夢天地的發力目標主要還是垂直細分的品類,比如說跑酷、消除、體育、生存等細分品類,跟騰訊既有競爭,又有融合。騰訊本身兼具CP、渠道、發行多重屬性,需要優質內容的同時流量又佔據絕對優勢,和創夢天地能形成良好互動互補。
遊戲以外,創夢天地和騰訊的合作亦在不斷加深,梳理發現,創夢天地與騰訊雲、騰訊視頻、騰訊動漫、騰訊遊戲、QQ、騰訊社交廣告平臺、閱文和貓眼微影等都有深度合作,騰訊生態的深度連接,確保創夢天地擁有更多生態級的能力連接,騰訊生態級的能力支撐也能確保創夢天地業務的持續增長。
以閱文為例,雙方成立了合資公司,專門做IP的孵化和開發。今年雙方也頻頻牽手,騰訊雲與創夢天地也宣布達成多項戰略合作,在騰訊互娛新文創大會上,騰訊動漫宣布與創夢天地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漫畫IP《我是大神仙》和《零一之道》。
以騰訊動漫的流量和影響力,創夢天地將能更順利得將漫畫IP進行深度開發。值得注意的是,創夢天地和騰訊的合作互補成分居多,比如創夢天地與騰訊雲的一項重要合作,就是通過好時光影遊社落地騰訊雲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娛樂平臺抱上騰訊的大腿是好事,但是創夢天地的野心顯然不止於此,創夢希望通過精品遊戲、用戶服務以及好時光影遊社,去打造融合線上線下的數字娛樂平臺,突破KTV、網吧等年輕人傳統的娛樂方式。
騰訊有自己完整的新文創矩陣,騰訊遊戲、騰訊文學(以閱文集團為核心)、騰訊影業、騰訊動漫和騰訊電競,加上企鵝影視、騰訊視頻、騰訊音樂以及騰訊投資的一系列文娛獨角獸,文娛生態版圖已經成型。
仔細研究創夢天地的文娛棋局,創夢天地在深度綁定騰訊以後,也已經逐漸形成了泛娛樂版圖,除了本身遊戲的優質資產外,投資了一系列IP原創孵化公司、線下娛樂體,包括足球遊戲開發商拱頂石、卡牌手遊開發商北京藍鯨時代、熊貓TV、貓眼微影及擁有多支知名電子競技團隊的公司,對內容原創、發行上下遊進行了深度整合。
如果說騰訊的文娛版圖「大而全」,創夢天地的文娛版圖則是「小而美」,通過原創IP和創夢資本的一系列投資,完善了自己的文娛版圖。
創夢天地的文娛版圖,線上線下一網打盡。線上以精品內容和用戶服務取勝,而線下的成果則是創夢天地和騰訊一起聯手打造的好時光影遊社。
數據顯示,中國文娛產業將在2020年達到近萬億市場規模,隨著線上流量已邁入下半場,無論新零售還是新娛樂,都在挖掘線下流量的價值。根據創夢天地招股書引用的沙利文報告數據,2017年中國線下數字娛樂市場的規模是967億元,預計2022年將達到4008億,市場空間巨大。
創夢天地的「好時光」模式是拿騰訊的「貨」,自己提供「人」和「場」,簡單來說,騰訊負責內容授權,創夢天地負責線下的落地和運營,相當於開發了一個分發渠道,當這個渠道具備規模效應,則能享受線下流量帶來的紅利。
對創夢來說,更大的野心不是拿下用戶時間,而是拿下未來娛樂產業的主流人群,為用戶提供各式各樣的娛樂產品。到時無論是遊戲還是線下娛樂,都將成為媒介。通過線上線下娛樂場景深度連接當下主流的年輕人以後,從任何維度看,創夢天地的未來都有廣闊的想像空間。文/楊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