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價相差幾十甚至百倍,市民購買時注意查看防護係數
-有些不透氣的產品會影響皮膚代謝功能,可能導致過敏
-防曬衣須明確標註防曬防護係數。
廈門網訊 (廈門晚報 文/記者 張婧瑋 王穎達 圖/陳立新)今日小暑,烈日炎炎的盛夏正式開啟,不少市民穿起防曬衣,避免曬黑曬傷。但穿防曬衣有用嗎?該怎麼選購呢?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市面上銷售的防曬衣價格差異明顯,有些其實只是普通的運動外套。值得提醒的是,防曬衣有相應的國家標準,市民在購買時應查看標籤確認UPF值。
消費者
愛在網上購買「爆款」
今年,市民汪小姐在朋友的介紹下,代購了優衣庫品牌的防曬衣。衣服標籤上清楚標明了紫外線防護係數UPF(以下簡稱「防護係數」)。前兩年,她買了其他品牌的防曬衣,並沒有標示防護係數,夏天時她被曬黑了。這次有了防護係數,她放心多了。
很多人選擇到網上購買「爆款」防曬衣。市民小吳的愛車前段時間更換了擋風玻璃,沒來得及貼膜,前排駕駛座每天都是「炙烤」模式。「普通的防曬衣都是螢光色,太難看,還顯皮膚黑。」愛美的小吳在淘寶上用半天時間貨比三家,最後花400元,購買了一件「韓國蕾絲防曬衣」,上身效果很「仙」。「不過說實話,我也不清楚它是否有效。」小吳說。
售價
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記者走訪了SM百貨、夏商百貨、中華城的近30家商店,發現銷售防曬衣的商家不少。其中,有8家有明確提示牌或導購人員介紹防曬衣。
在同一個商場內,不同商家銷售的防曬衣價格相差一倍多。在SM負一樓的一家精品店裡,銷售人員推薦的一款防曬衣,售價59元;在該商場的某戶外品牌店內,一件防曬衣價格則要199元。在電商平臺上,防曬衣品牌從國產到進口都有,價格區間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
誤區
把輕薄運動外套當防曬衣
很多消費者和商家,把防曬衣與很多質地輕薄的運動外套畫上了等號。
「之前在精品店買了一件輕薄透光、顏色鮮亮的運動外套。穿了一周多時間,感覺手臂還是黑了些。」市民陳小姐告訴記者,當時銷售人員告訴她這就是防曬衣。
記者隨機採訪了10名市民發現,有8人與陳小姐一樣對防曬衣有認識誤區。
記者走訪近30家精品店、超市、戶外運動品牌店,有近10家店的銷售人員將輕薄運動外套當作防曬衣推薦給記者,有的銷售人員則分不清防曬衣和類似運動外套的具體區別。
提醒
注意查看是否有UPF值及國標
事實上,防曬衣有明確國家標準。按照GB/T18830-2009《紡織品防紫外線性能的評定》標準,只有當產品的UPF大於40,且UVA透射率小於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線產品」(當UPF大於40小於等於50時,標為UPF 40+;當UPF大於50時,標為UPF 50+)。
所以,市民購買防曬衣時,注意看產品的吊牌或洗標中是否明確標有UPF值、是否執行GB/T18830-2009標準,而不是僅看宣傳圖片或銷售人員的介紹。
例如優衣庫在售的一款防曬衣,在衣服的標籤上明確標示了「紫外線防護係數UPF大於40」字樣。記者觀察發現,這款防曬衣無論是外形和手感都與邊上貨架的運動外套很類似。記者向店員詢問兩者具體差異,店員也無法回答。
連結
防曬「神器」盤點
資料圖
1.臉基尼
臉基尼(如圖)是一款由青島大媽設計的只露眼睛、鼻子和嘴的「防曬神器」,入選了《時代》雜誌當年最令人吃驚照片,還獲得一個專有名詞「Facekini」,翻譯成中文就是「臉基尼」。
它將面罩和京劇臉譜結合起來,面料和泳衣相仿,彈力很好,大臉小臉都能戴,戴上後面料會繃住整張臉;但眼睛、鼻子和嘴巴的開洞位置並不一定剛好合適;且容易悶熱,更適合在海邊遊泳時用,不適用於日常防曬。
2.文身防曬袖套
防曬袖套(如圖)布料類似薄紗,看上去很透氣,有一定彈力,戴上後有冰涼感。袖套並非透明,而是以膚色為底色,再印上文身花紋。
這種衣服薄如蟬翼,但是沒有標註有防紫外線功能。
3.三合一防曬罩
三合一防曬罩集帽子、墨鏡、口罩於一體,連額頭都能遮住。眼睛下方與面紗縫合處點綴有白色蕾絲,更加美觀。透氣性沒有口罩好。
資料圖
4.可掀式加長口罩
相比普通口罩,這款口罩堪稱超級加長版(如圖),後面還有搭扣,可以覆蓋整個脖子,外加鎖骨。
口罩由兩層布料組成,一層是冰絲,一層是網紗,採用兩層分離式設計。上層可以隨時掀開喝水,透氣性好。
醫生說法
穿不透氣防曬衣
時間長易致過敏
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思明分院皮膚科主任盧海剛表示,夏季穿著不透氣的衣服會影響皮膚的代謝功能。若長時間穿不透氣的防曬衣,易導致皮膚出現發癢、紅腫、過敏等現象。盧海剛表示,如果不是長時間在戶外活動,一件普通的長袖衣服完全可以幫助人們阻隔紫外線,黑色衣物能有效吸收紫外線,防止紫外線對皮膚的侵害;如果需要進行長時間戶外活動,建議塗抹防曬霜為宜。
展開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