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主善的神明叫Ahura Mazda。
01
先說一段無從考究的神話。
公元前500年前後,波斯先知瑣羅亞斯德創立瑣羅亞斯德教,這一教派是基督教誕生之前中東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宗教。他們將Ahura Mazda奉為「唯一真正的造物主」。
或許瑣羅亞斯德教這個名稱你們會感到很陌生,但它的另外一個名稱,你們一定很熟悉,叫「拜火教」,也是金庸先生筆下的「明教」。這位Ahura Mazda,就是波斯明教的主神,也是波斯神話中的至高之神。
他是善之本原,善界神主。神話中,他與惡神安格拉·紐曼之間的戰鬥共持續了12000年。具體的故事在這就不展開了,與我們今天的主角馬自達沒有關聯。
今天之所以會提到Ahura Mazda,是因為坊間有傳言,馬自達的創始人松田重次郎以MAZDA作為公司名稱,其中一層意思就是要追逐光明與善良。
且不論真假,我以為這樣一個感性的故事,倒是賦予了一直以「理工生」形象行走江湖的馬自達幾分真性情。
當然,關於命名一事,我們普遍認為「MAZDA」的日語發音與「松田」的日語發音一致,故而取之。
至於為什麼沒有採用「松田」的羅馬音拼寫「MATSUDA」?
是因為創立之初,松田先生並不想為公司起一個純日本的名字,於是他翻閱了英文詞典,找到了一個最接近自己姓氏的英文單詞。
所以,馬自達汽車並不能被稱作是「松田」汽車,因為那是兩個不同的單詞。
02
今年是馬自達品牌成立的第100年。
100年前的1920年,馬自達的創始人松田重次郎在廣島以生產葡萄酒瓶上的軟木起家。這似乎與大部分日本汽車製造商的起家大同小異,不同的是,豐田製造的是織布機、本田製造的是活塞環。
但製造軟木可不是松田最初的英雄夢,機械工業才是!
出生於1875年的松田重次郎是家裡最小的孩子,他一共有12個兄弟姐妹。由於不能去正規的學校上學,松田剛滿13歲就去了大阪的一家鐵匠鋪裡做了學徒。
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他萌生了「機械工業才是自己的專業領域」的想法。為了學習更多的優秀技術,他奔走於造船廠、兵工廠之類的各色機械工廠,利用自己的工作間隙,到處學習,研究機械與製造原理。
直到31歲那年,松田在大阪租了一間33平左右的破舊小屋,創立了「松田製作所」。幾經挫折,幾度改良之後,擁有專營專利的松田式水泵從製作所「走出」,面世。這算是他與機械結緣之後,小有成就的人生小高峰。
松田製作所的產品,受到市場的好評;松田的工廠也總是積極引進海外製造的新型高精密儀器。因為松田本人一直秉持著「如果不使用好的機械設備,就造不出讓世人開心的產品」這一理念,這也是馬自達汽車始終堅守的初衷,對於製造,他們總是異於常人的熱愛。
松田重回故鄉廣島是在1918年,當時四十幾歲的他已經是商界舉足輕重的實業家了。他在故鄉建立了「廣島松田製作所」。
1920年,他在周圍眾人的推薦下,加入了以振興經濟為目標的「東洋軟木工業」。
雖說這不屬於松田重次郎專攻的機械領域,但是他以企業的成功為目標,積極拿出新產品的點子,開始新的挑戰。其中一個挑戰就是如何製造壓制木塞板。
當時初代社長因病退任,松田重次郎接任社長,歷經各種艱辛後,成功地製造出了能作為斷熱材料、緩衝材料等使用的新產品,使公司的經營走上了正軌。
這家「東洋軟木工業」公司,後來就被視為是馬自達汽車的前身。那麼,從軟木製造到生產汽車,這中間又發生了什麼故事呢?
03
這是一次鳳凰涅槃式的重生。
1925年的一場大火,讓松田所有的努力都付諸一炬,他也因此背上了巨額債務,甚至還有員工在火災中喪生。不過,雖然這場大火給了松田沉重的打擊,他倒也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
相反的,他從這場大火中重新感悟到了自己的初心「一生一業」。於是,他下定決心要靠自己的專業領域機械工業東山再起。
彼時起,「東洋軟木工業」更名為「東洋工業」。這個東洋工業為什麼沒有重啟松田原本的水泵營生,而投身汽車領域呢?
這個要從1923年的關東大地震說起。
1923年關東大地震,東京很多地方被夷為平地,日本工業大受影響,汽車行業也不例外。汽車行業的影響,間接也影響到了當時的運輸手段。於是,在這一大背景之下,松田選擇了三輪貨車製造業。
價格高昂的四輪汽車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比起昂貴的汽車,三輪車讓更多的人輕鬆擁有。松田本著「提升國民生活幸福指數,為國家發展作貢獻」的想法,投身了三輪車製造業。
另外,當時日本國內其他廠商的發動機等主要零部件都依賴於進口,而松田與他們不同,他主張零部件儘可能都靠自主研發生產出來。
他經常同技術人員一起忘我的研究,實現了三輪貨車的量產和銷售。車名就採用了「MAZDA」這個單詞。
當然,這些自我研發的技術儲備,也奠定了後來馬自達作為汽車廠家的基礎。
轉型專注於乘用車製造之後,馬自達出品的第一款量產車型是精巧的、巴洛克式的小車R360。
隨後,馬自達在汽車領域中走出了一條堅定且富有個性之路,誕生了很多值得被銘記的車型,以及曾經獨步武林的秘籍,轉子引擎。
今天,我們就挑選幾款比較有代表性的車型作為結尾,希望馬自達在下一個百年中依然有狂熱的愛好者,書寫下自己的傳奇。
*部分圖片來自馬自達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