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客套話,有許多都極具詩意,而今我們卻不太用了

2020-12-11 荒徑漫草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這並非是自誇,就算在日常生活中,古人也能用不同的文字來表述同樣的事情,比如客套話,而如今我們只能在書本上偶見到一些比較有涵養的客套話了。

或許今天的人們覺得那些客套話是虛偽的表現,但在古代那是人際交流中的基本禮貌。今天就粗略的例舉一些古人常用的客套話,看看現在還剩下哪些仍舊會用到的。

初次見面說「久仰」,分別重逢說「久違」。

徵求意見說「指教」,請求原諒說「海涵」。

求人幫忙說「勞駕」,求人方便說「借光」。

麻煩別人說「打擾」,向人祝賀說「恭喜」。

以上這些用語都曾經用到的現代人應該不多了,有人是因為根本沒有這個意識去說這些客套話,有人是因為說不出口,或者嫌棄某些詞已經過時,時代變遷日新月異,被遺棄不用的東西只會是越來越多。

請人閱稿用「閱示」,請人改稿說「斧正」。

請人解答用「請問」,請人指點說「請教」。

託人辦事用「拜託」,贊人見解說「高見」。

看望別人用「拜訪」,賓客來至用「光臨」。

這些應該還是有許多人會用到,可見禮儀是值得傳承的,雖說日常中當我們聽到這些的時候可能會不以為意,一旦別人什麼都不說,或許就會覺得受到了怠慢,將心比心我們自己是不是也應該多用這些與人交往呢?

送客出門說「慢走」,與客道別說「再來」。

陪伴朋友說「奉陪」,中途先走說「失陪」。

等候客人說「恭候」,請人勿送說「留步」。

歡迎購買說「光顧」,歸還原主說「奉還」。

有多少人多久不曾送客出門了?是你變得淡漠還是……

對方來信叫「慧書」,老人年齡叫「高壽」。

自稱禮輕叫「薄禮」,不受饋贈叫「返壁」。

受人幫助說「謝謝」,對方家庭叫「府上」。

自己家宅稱「寒舍」,對方父親稱「令尊」。

如今自稱基本上都不會再用,每個對於自稱都有不同的理解,用古代自稱的話說不定還招來笑話,但「謝謝」這個詞語應該多用。有段時間去醫院看望朋友,醫院的電梯非常繁忙且速度緩慢,每次等電梯總是很久,而我每次進電梯時看到有人匆忙趕過來時,都會按著電梯等他們進來,這時我總能聽到許多句謝謝,第一次聽到因為我的一個小動作,換來的謝謝時,我竟然感覺到不好意思,同時也感受到南寧人的禮貌,在這裡給善良的人們點個讚。

對方母親稱「令堂」,問到年齡說「貴庚」。

問到姓氏說「貴姓」,問到職務說「稱謂」。

問到姓名說「大名」,對方男孩稱「公子」。

對方女孩稱「令嬡」,對方妻子稱「夫人」。

這裡呢主要是說說古人對於對方家庭成員的尊稱,關於自己家裡人的自稱就不講啦,雖說提倡文明,但心底裡對於古人的某些自稱還是有些接受不了,儘管那些自稱都有挺有意思的出處。

相關焦點

  • 古人常說的客套話都詩意盎然,今天你還能聽懂嗎
    保持聯繫哈…如今,不管是生活裡還是職場中,我們都會聽到也會說出上述許多類似的客套話、場面話,如果當真,那可就輸了。咱們中國人,從古至今,素來便是重視「面子」上的禮貌,所以客套話從來就不缺少市場。在古代,有很多客套話都起到了展示素養、表達謙敬、黏合人際、促進交流的作用,我們常說時過境遷,那今天小編就帶朋友們一起看看古代的客套話,看看古人如何用這些詩意盎然的語句相互交流溝通的!初次見面說「久仰」,分別重逢說「久違」。徵求意見說「指教」,求人原諒說「海涵」。
  • 生活中的客套話都有哪些 日常用語客套話大全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生活中的客套話有哪些?  生活中的客套話有哪些  生活篇  1、售貨員  3、初中老師:「這節課體育老師有事不上了。」  4、高中老師:「我就佔你們一分鐘。」  5、學習好的同學:「這次又沒考好。」  6、老師和家長:「等你考完試想怎麼玩就怎麼玩,沒人管你!」  感情篇  1、喜歡的人:「其實你人很好,但是我們不太適合。」
  • 多說「客套話」,做個有修養的人
    但凡有教養的家庭,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都會囑咐咐一句「見了人要打招呼」,借用別人的東西要說「謝謝~,不小心碰了人家要說「對不起」.實際上,這些最基本的禮貌用語都可以歸為客套話,它體現的是一個人良好的修養。
  • 常見的客套話,大家一定要懂
    人際交往,常說客套話,儘管沒實際內容,可總是不可缺少。中西客套話多有不同。不管是在生活中還是職場中,我們都會聽到許多客套話、場面話,別人只是隨口一說,當真你就輸了。下次、改天請你吃飯這句客套話大家不管在工作中還是生活上經常聽到有時間、改天或者下次請你之類的話,別人只不過是逢場作戲跟你客氣一下而已,所謂的改天你永遠也等不到,遇到不懂的人直接去問人家這樣就會顯得很尷尬,搞得不好還會鬧出笑話。
  • 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
    除了那些故意挑刺顯示自己重要性的人,大多數人希望看到的都是精品,做一個簡簡單單的讀者。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自己都不滿意的東西,就不要拿給別人看。01大多數客套話的背後,都藏著更深的要求說到給人改稿子,編輯遇到的應當是最多的了。
  • 連客套話都不會 你怕是不用混了
    大家有沒有發現日曆上並沒有這個日期,但是我們又天天掛在嘴邊,這天就是改天。還有一個,大家記不記得和閨蜜同學好朋友約會約得最開心的一次是哪次?當然是下次啦。前陣子有一個外國人做了一個視頻,在大街上問了很多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對中國人的說話方式有什麼感覺?
  • 愛說「都挺好」的年輕人,分享了他們最愛說的當代社交客套話
    除此以外,半數以上受訪者對「親愛的,你又瘦了」表示出反感情緒;「改天請你吃飯」或稱大家最日常使用的客套話;以及,「如果到了40歲你我還單身,那麼我們就在一起」雖然有一定浪漫成分
  • 職場堅決不能當真的3句客套話
    中國人太會說客套話了,「您吃了嗎,沒吃去我家吃吧」;「來了就行,還帶什麼禮物」;「有空常聯繫」。這些話是不是太熟悉了?生活在禮儀之邦的我們,說話含蓄,又有禮貌。但有時謙虛、客套的背後,往往有著更深的含義。如果我們不理解,把客套話當真了,反而很尷尬,尤其是初入職場的小白。
  • 「客套話」用英語怎麼說?
    那麼我們就需要一些「客套話」,這些話是任何適合被邀請都通用的,趕緊記下來吧! 1. Thank you for inviting me. 謝謝你邀請我來。 2.
  • 流行詞:"客套話、套路"用英語這樣說!
    都說中國人愛客套,說起「客套話」來那是滔滔不絕。比如「下次請你吃飯」,「改天來我家玩兒」,「你今天真漂亮」,「我真的很想你」……實際上,這些「客套話」聽聽就好,認真你就輸了!
  • 漢語裡的客套話,用英語怎麼說?
    漢語裡的客套話,用英語怎麼說?分享到微信 「見外」、「久仰」、「失陪」,這些都是漢語裡的客套話
  • 社交規則:飯局中不要拆穿他人的客套話,無論這話有多假
    小輝去參加朋友小王舉辦的一次飯局,飯局中的人都是小王的朋友。因為聚過幾次,大家並不陌生。喝酒聊天,氣氛很好。這時,小王的一個朋友大虎說:「大家能聚在一起,說明我們有共同的志趣,共同的追求。」小輝平時很不喜歡大虎,反駁說:「有什麼共同志趣和追求?還是不因為我們都認識小王。」
  • 怎樣用英語說「客套話」?|讓別人喜歡你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的客套話那是一套兒一套兒的,其實外國人也說,今天教大家怎樣用英語說客套話?1.Excuse me for a moment.讓我們熱烈鼓掌。6.That's really something.真了不起。7.I'm flattered.過獎了。8.Sorry to bother you.
  • 中國人的客套話,我差點就信了
    (誰不結帳我更急,一般是在說反話,看誰嗓門高)來就來,拿什麼東西啊!(真有眼力見兒,看似抱怨,實則誇你懂事講禮貌)都是自己人,客氣啥?(你不客氣試試?別太在意,就是為了不尷尬而已)分數不是衡量你的唯一標準。(除了分數沒有其他標準)這些話你都當真了嗎?
  • 歪果仁心好累:中國人的客套話,我差點就信了!
    將「客套話」發揮到了極致!北大還行撒貝寧,不知妻美劉東強,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里馬雲,一無所有王建林......謙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客套話,而當歪果仁開始相信中式客套話,這個畫風就徹底瘋了。近日,一則外國人吐槽中國人過分「客套」的視頻在網上被熱議。視頻中「精通」中文的外國人吐槽:「中國人的客套話,我差點就信了!」
  • 招待客人時常說的客套話
    中國是禮儀之邦,「客套話」不只是寒暄語,有時更是一種禮貌的象徵。家裡來客時常說的客套話英語怎麼表達? 你能來真是太好了。 2. Please make yourself at home.在我這兒別見外。 3. Please help yourself.請隨意~ 4. Be my guest.請便,別客氣。 5.
  • 中文的博大精深經常令老外懵逼,特別是很多客套話,連我們都會暈
    中國自古以來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中國人骨子裡都有著謙虛的美德,經常動不動就客套話說在嘴邊。雖然大家都明白客套話其中的意思,但外國人聽了卻是一臉懵逼。在眾多客套話裡,有兩句是外國人最不能理解的:一是「你中文真好」。
  • 3句不留人的客套話,表面是讓你留下,其實是趕你走
    如果主人說,時間還早呢,再待會吧,這時你要明白他真正的意思,他若真的要挽留你,就不會有不停地看手機、看手錶的舉動,表現出不耐煩了。所以,我們要懂得這句話背後的意思,他其實是想讓你走了,千萬不要賴著不走,鬧出尷尬的局面了。
  • 過年的走親串門的禮數,「客套話」一定要分清,否則就要鬧笑話
    走親串門也是農村裡維繫感情的重要一環,不過在這期間難免會說一些「客套話」,都是出於禮節性的問候,顯得也更有人情味。對此一定要分辨清楚,可千萬比較真,否則弄的彼此都會尷尬。吃了沒,沒吃來我家吃點吧!在農村裡見面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吃了沒,沒吃來我家吃點」。
  • 過年走親訪友,這四句客套話你們聽過嗎?千萬別放在心上
    一般都是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會全家總動員,每個人去走訪不同的親戚朋友。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一些事情,走訪親朋好友可不僅僅是要拿著禮物,也不是看到親朋好友的時候說一句「過年好」那麼簡單,總是要講幾句客套話的。所以,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便是放假回家走親訪友時所說的四句客套話,這幾句客套話,我們可以說是已經聽爛了的。但不管是在哪個地方聽到,都只要聽聽就好,可千萬別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