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哥導讀:細胞是構成人體的基本單位,其中鮮重最多的便是水分,約佔80%-90%。因此,多喝水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確實沒問題。但,這樣做對身體各器官機能發育不夠完善的小寶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作者:姚婷(高級營養師)
一、嬰兒喝水過多可導致「水中毒」!
小月齡(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腎臟發育不夠完善,維持機體酸鹼平衡及生成尿液的能力有限,若水攝入量大大超過了排出量就容易讓過多的水分積聚在血液中,導致血中電解質濃度異常,引發「水中毒」,嚴重可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甚至死亡。
二、不同月齡的孩子怎樣控制飲水和奶量之前的關係?
下文中,寶寶每日飲水量包括所有食物來源中的水份,包括母乳、奶粉、輔食、餐後水果等等。
0-6月
原則上,0-6月齡的孩子,母乳/奶粉中的水分已能滿足其生長發育所需,若無特殊情況,不用額外補充水分,可偶爾在奶後餵1-2勺水以清理口腔奶漬,保證奶量才是關鍵!
針對我國6月齡內嬰兒的需求結合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母乳協會等國際組織的多方面建議,0-6月的參考奶量如下:
①嬰兒出生之後到2~4周,寶寶可建立自己的進食規律,此前都為按需餵養,每天餵奶的次數在8-10次;
②1-2月齡的寶寶,每天餵奶6-8次,每次60-100ml,奶量隨體重增加;
③2-3月齡的寶寶,基本白天間隔2小時吃一次,每天餵奶6-7次,一次80-120ml;
④3-6月齡的寶寶,3-4小時吃一次,每天餵奶5-6次,每次120-180ml。
寶寶有這些徵兆,可適當餵水
①天熱,發燒,寶寶出汗較多;
②腹瀉時,適當補充電解質水溶液;
③寶寶出現小便偏黃,尿液減少,哭泣少淚或無淚;
④寶寶不斷用舌頭舔嘴唇,口唇乾燥。
6-12月
6-12月,孩子水分的總需求量約為900-1200ml;
這階段孩子的主食仍為母乳或奶粉,每天總奶量為600-800毫升,其它為飲水以及輔食中的水分。
1-2歲
1-2歲,每天水分的總攝入量推薦為1200mL,不同體重孩子需水量(ml)≈體重(kg)×128(ml)
保證每日奶量在500-700ml左右,其它為飲水、水果、食物中的水分,可在兩餐之前適當喝水。
2-3歲
2-3歲,每天水分的總推薦攝入量為1300mL,不同體重孩子需水量(ml)≈體重(kg)×128(ml)。
每日奶量在500ml 以上,其它為飲水、食物中的水分,寶寶已能正確表達自己的需求,除日常引導之外,寶寶想喝就可以喝了哦。
三、嬰幼兒適合什麼樣的水?
飲用自來水有效地保留了大量人體所需的營養元素,是最佳選擇;
純淨水、礦泉水不宜長期飲用;
飲料、糖水、鹽水正常情況下,建議就不要給這階段的孩子喝了哦。
四、寶寶吃奶粉大便幹,就一定要多喝水嗎?
不一定!
奶粉寶寶形成規律的排便習慣後,一般每天排便1-2次,便質較軟,與寶寶大便乾燥的飲食因素,包括:水分、油脂、膳食纖維及含渣多的食物等等。
麻麻們首先應該關注的是奶粉的衝調方式,衝調過濃可導致上火便秘;已添加輔食的孩子需注意均衡飲食,除了飲水量,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纖維較多的食物也是幫助排便的利器,油脂同樣能起到潤滑大便的作用。
除此之外,寶寶的生活作息也對排便有一定的影響,家長要留意生活細節,多方面考慮,才能找到寶寶大便乾燥的真正原因,可適當補充益生菌或膳食纖維進行調理。
當然若有器質性問題,寶寶長期大便乾結,建議就醫哦!
對於喝水這件事情,其實真不用過於糾結,只要平時奶量正常、飲食均衡,水量在參考範圍內,不用強迫寶寶喝水,隨著月齡增加,需求增大,TA就已經能夠自主表達自己的需要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