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水?小心水中毒!

2021-01-16 科普重慶

「要想皮膚好,就要多飲水」「感冒了?多喝熱水吧親」「不得不熬的夜,也要記得多喝水呀」……


日常生活中,水似乎是萬能的——一杯熱水治百病。而在一些醫療場景中,比如泌尿系統結石、痛風或者要接受某些超聲檢查、做完造影檢查之後,醫生也會建議多喝水。但是喝多少算多呢?


圖源:SOOGIF 


曾有新聞稱一位澳洲女性在參加「喝水大賽」後水中毒身亡。那在健康的多飲水和水中毒之間存在著邊界嗎?喝多少水會有中毒的危險呢?




在醫學上,水中毒是水鈉代謝紊亂的一種,是指機體所攝入水總量大大超過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體內瀦留(就是指液體與氣體在體內不正常地聚集停留),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

在普通健康人中,水中毒其實不常發生。那麼,哪些情況下會中毒呢?


圖源:拍信創意


水分的瀦留原因涉及輸入和排出兩部分。首先我們看看攝入,一般情況下我們腎臟會動態調節尿液的排出,在大量攝入水分,超出我們的腎臟負荷上限才會發生水中毒。


我們一天合理的飲水量為2000-2500mL,大概就是我們說的8杯水。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如結石、痛風患者適量增加即可,更加大量的飲水(如傳說中的1天4升水)並不會對身體帶來明確的好處。


圖源:拍信創意


但在一些情況下,比如超聲前「憋尿」,或精神緊張等其他原因,以及前文提到的「喝水大賽」的情況下,飲水遠遠「過度」或「過快」,就可能發生水中毒。


另一種情況是劇烈運動或高溫環境後大量補充水分。這個時候因為前期大量出汗,本來身體中的電解質丟失明顯,如果再大量飲水就相對更容易出現水中毒。所以說運動後飲水可以加點鹽或者適量飲用含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圖源:拍信創意


另外,一些醫源性因素也會引起水中毒,比如大量靜脈輸入不含電解質的溶液(如葡萄糖),再比如一些手術如宮腔鏡、膀胱電切術中的灌洗,其他如催產素或垂體後葉素等等。


嬰幼兒、孕產婦及老年人等人群需要特別注意避免大量飲水。


圖源:拍信創意


嬰幼兒腎臟功能發育不完善,同時也能從母乳及其他流質飲食中獲取水分。根據不同的月齡、體重等嚴格計算飲水總量,如果超量飲水就容易發生水中毒。


孕產婦本身心臟、腎臟負荷加重,飲水宜緩飲、適量。


在老年人特別是罹患心臟疾病、高血壓、腎臟疾病的患者中,大量飲水或其他情況(如輸液)等水分攝入過多時不但會導致水中毒,同時循環量驟升可能誘發心衰、血壓波動及其他不良後果。




在大多數情況下,水中毒的發生是由於的「水分排出」出了問題。管理水鈉平衡系統中有一個重要的「信號燈」叫作抗利尿激素,它的作用就如名字寫的一樣,具備「對抗利尿、排尿」功能。


圖源:拍信創意


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常見於緊張、失血、休克情況,此外,急性感染期、手術等應激刺激都會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在手術後12~36小時後甚至時間更長的情況下,抗利尿激素也會增加。這期間如果大量攝入水分並且不積極補充電解質也容易導致水中毒。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等內分泌系統疾病,都可能影響抗利尿激素的釋放。


圖源:拍信創意


當然,如果是負責我們「水鈉排洩」的腎臟出了問題,會導致各種水鈉代謝紊亂,例如急性腎衰竭的少尿無尿期,其他任何原因使腎血流量不足或腎小球血液灌注量嚴重減少,此時水分「只進不出」,「多進少出」都容易引發水中毒。


所以,當我們懷疑「水中毒」時,更應該警惕身體本身的功能健康水平。




在臨床表現上,水中毒有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之分,急性水中毒是由於細胞內外液都急劇增加,腦細胞水腫造成顱內壓增高所致,它的表現包括大量飲水後出現頭痛、頭暈、嗜睡或者煩躁不安、噁心嘔吐,甚至出現言語錯亂,不能辨別周圍環境和時間等情況,嚴重的可能出現昏迷。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一定要第一時間就診,腦水腫的進一步發展將是神經不可逆損傷,甚至有造成腦疝的可能,也可能導致呼吸、心跳驟停。在身體其他器官和系統會造成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腫,出現呼吸困難、充血性肝腫大、腰骶部或者四肢末端的水腫。


圖源:拍信創意


慢性水中毒患者可能出現乏力、頭暈頭痛、噁心嘔吐、嗜睡、體重增加等症狀。


這些症狀都缺乏特殊性,而且因為慢性水中毒往往伴有腎臟或內分泌系統的原發病,水中毒的症狀可能會被忽略或者掩蓋,需要加以重視。通過進行血鈉濃度等生物學檢驗可以明確是否發生了水中毒。



圖源:SOOGIF 


輕度的水中毒通過限制水分攝入、利尿、補充電解質等都較為容易糾正,但是嚴重的水中毒特別是伴有基礎疾病的情況下,需要專業醫療人員在密切監護的情況下積極救治,其造成的風險會很高。


圖源:SOOGIF 


因此,根據不同的身體適量、勻速地攝入水分並積極及時發現身體的「信號」,才是科學的飲水方案。



劉一萱,重慶市中醫院主治醫師,畢業於陸軍醫科大學。



·END·

相關焦點

  • 多喝水就是對的嗎?小心「水中毒」
    多喝水!發燒了?多喝溫水!來例假了?多喝熱水……其實,水喝多了也會中毒!只要劑量足,萬物皆有「毒」。日前,深圳林女士體檢時為做B超憋尿,空腹一次性飲水3200mL,中午吃飯時,開始噁心嘔吐,手腳抽搐進而意識模糊。送往醫院一查電解質,「紊亂」了——低鉀、低鈉、低氯,顱腦CT提示腦組織輕度水腫,被診斷為典型的「水中毒」!
  • 喝水多多益善?小心水中毒!
    當你感冒了,老媽叫多喝熱水;當你想減肥,朋友推薦 「喝水大法」;當你感覺口渴了,奶奶的金句立刻環繞在腦海:「一天要喝八杯水,別等口渴才喝水!」如今,喝水儼然成為人們養生保健的常客,包治百病的良方。但是,喝水真的多多益善嗎?非也!
  • 秋燥就要多喝水?小心飲水過量水中毒!
    提起「多喝水」,你會想到啥子呢? 是年度爆梗「多喝熱水」, 還是減肥神方「喝水大法」? 在各路網絡高手的奇招灌輸下, 大家似乎默認了多喝水對身體好這個說法。
  • 還在讓寶寶多喝水?小心水中毒
    大家好,我是昕茹老師,今天我們來給大家說一下,關於寶寶喝水的問題。一:嬰兒喝水過多可導致「水中毒年齡比較小(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腎臟發育不夠完善,維持機體酸鹼平衡及生成尿液的能力有限,若水攝入量大大超過了排出量就容易讓過多的水分積聚在血液中,導致血中電解質濃度異常,引發「水中毒」,嚴重可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甚至死亡。
  • 傷害腎臟的「水中毒」,多喝水?喝水多?不如會喝水!
    萬能的健康秘訣——多喝水普通一杯水,被賦予了防癌、排毒、養顏、減肥等奇效。胃痛,多喝熱水;感冒,多喝熱水;便秘,多喝熱水;……但你真的沒想到:中毒的方式有千萬種,喝個水還能「中毒」。喝水太多為什麼會導致水中毒?因為凡事過猶不及,不喝水的確不利於健康,但喝水太多也同樣不健康,還可能會水中毒。我在微信醫學交流群裡看到過一則同事發的信息。,一位準備尿檢的腎結石患者為了憋尿,一次性喝了三瓶農夫山泉,大約有1.5L。
  • 小心水中毒!天熱不要盲目讓寶寶多喝水,這樣才對!
    粉哥導讀:最近天氣越來越熱了,寶寶運動量大、出汗也多。寶媽們不管是在家還是出門,肯定都會隨身帶著寶寶的水杯,及時給TA補充水分!在這裡想提醒大家,切勿一下子給寶寶喝太多水,尤其是夏天!不是所有寶寶都要多喝水這一點已經說過很多次了。
  • 寶寶喝水多好嗎?小心它可能會導致「水中毒」,家長要注意了
    水是人的生命之源,很多人覺得多喝水可以增加上廁所的頻率,從而對於排除毒素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好處和壞處,對於孩子來說,多喝水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很可能會導致寶寶產生"水中毒"的現象,因此需要家長們多多注意。很多人對於"水中毒"這個概念並不了解,在大家心中水是人最不可或缺的存在,但是很多東西都是過滿則虧,水也不例外。
  • 1歲前喝水多,除了營養不良,小心水中毒
    成年人喝水多了會水中毒,新生兒喝水多了,是不是也會發生中毒呢?對於腎臟發育不完全的嬰兒來講,喝水多少是需要根據寶寶年齡和體質具體分析的。1、什麼是水中毒?水中毒是指人一次喝入太多的水,腎臟無法及時排出,導致體內鈉離子濃度快速下降,這時細胞內外出現了體液濃度差,水分會進入細胞內,細胞腫脹引起頭疼,精神不振,抽筋等症狀,這就是常說的水中毒。2、新生兒可以喝水嗎?
  • 喝水太多有水中毒風險
    健康時報記者 劉玫妍深圳一女子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飲水3200ml後,出現噁心嘔吐、手腳抽搐等症狀,被確診為「水中毒」,搶救4小時才脫險。B超項目需要大量飲水,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種情況,但類似這種做個B飲水就出現「水中毒」的情況並不多見。
  • 還在讓寶寶多喝水?小心水中毒!保證奶量才是關鍵
    因此,多喝水對大多數成年人來說,確實沒問題。但,這樣做對身體各器官機能發育不夠完善的小寶寶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作者:姚婷(高級營養師)一、嬰兒喝水過多可導致「水中毒」!小月齡(尤其是6個月以下)的寶寶,腎臟發育不夠完善,維持機體酸鹼平衡及生成尿液的能力有限,若水攝入量大大超過了排出量就容易讓過多的水分積聚在血液中,導致血中電解質濃度異常,引發「水中毒」,嚴重可導致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甚至死亡。二、不同月齡的孩子怎樣控制飲水和奶量之前的關係?
  • 男子因多喝水而住進ICU 過度喝水可致"水中毒"
    如果喝水太多會水中毒,喝多少水合適。醫生告訴王先生,多喝水有利於尿液中尿酸的濃度得以稀釋,從而減少晶體沉積。王先生一聽喝水有助於治療結石,便把醫生的這句話牢牢記在了心裡。  回到家後,王先生每天只要有空就會拿起杯子喝水,每天都至少要喝10瓶水(5000ml),也就是10斤重的水,這個喝水習慣讓他一直堅持了半個月。
  • 喝水越多尿越多,腎臟會受傷嗎?但喝水過多真的會「水中毒」
    水是生物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質,喝水多少都會影響到腎臟。腎臟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通過尿液排出體內的代謝垃圾和產物,經重吸收功能,保留水分和有用物質。喝水越多,人們的排尿次數就越多,有人擔心會增加腎臟壓力,而使得腎臟受損,這種擔心是不是多餘的呢。
  • 炎炎夏季,為何多喝水會有風險?「水中毒」又是怎麼回事?
    近段時間,北方多地開啟高溫「炙烤模式」,內蒙古部分地區更甚,氣溫高達40℃以上。在如此高溫的天氣下,人體為了散熱,為此通過皮膚蒸發的水分開始變多,因此在夏季,我們都需要多喝水來及時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
  • 喝水越多尿越多,不僅傷腎還會導致水中毒?
    而在實際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就是「多喝水」這句話。如肚子疼要多喝水、痛經要多喝水、頭疼要多喝水、便秘要多喝水......可也有很多人會擔心喝水過多會增加腎臟壓力,甚至還有水中毒的說法,這種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 如何正確喝水?水中毒的症狀有哪些
    (原標題:如何正確喝水?水中毒的症狀有哪些) 華龍網2月13日12時訊 打我們懂事以來,身邊的人總告訴我們要多喝水,渴了要喝,不渴也要喝,儘管我們有萬般不願,可這習慣還是漸漸養成了。水雖是對身體大有益處的好東西,但喝多了也會出現中毒哦!
  • 喝水竟會水中毒,怎樣喝水才健康?
    夏天天氣炎熱出汗較多,要及時補充水分,可是喝水也需適量才行,水喝多了可是會中毒的!聽到「喝水中毒」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別不相信,喝水喝多確實容易水中毒!50多歲的王女士,在兩個小時內喝了6000多毫升的白開水,先是感到頭暈反胃,後來身體越來越沉,甚至出現了四肢抽搐昏迷了過去,送到醫院被打下了病危通知書。經檢查發現,王女士體內的不僅電解質紊亂,還出現了低鉀低鈉的情況,滲透壓也低於正常水平。如果不是救治及時,神經系統將會受到永久性損傷,更嚴重些將會導致死亡。
  • 多喝水vs水中毒,水到底該喝多少?
    近日一則新聞引起了人們對於喝水的討論。原來是一名廣東深圳的女子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飲水3200ml後出現噁心嘔吐、手腳抽搐等症狀,就診後發現為「水中毒」,搶救4小時才脫險。很多人看到這則新聞誤以為是我們喝的水裡含有有毒物質,並為此擔心不已。
  • 喝水過多也會「喝醉」,泌尿外科醫生告訴你關於水中毒及如何喝水
    大家都知道,喝酒喝多了會喝醉,如果說,喝水過多同樣也會「喝醉」,可能很多網友不會相信。但這是真實存在的!先來看最近發生的一起喝水過多而「喝醉」的報導。水中毒的症狀水中毒與我們喝酒喝多了酒精中毒有著相似的症狀:水中毒時對身體影響最大的是神經系統,大量低滲透壓的血液流經大腦後,水分會進入腦細胞引起腦細胞水腫,由於頭骨無彈性,腦細胞水腫後容易造成顱內壓增高,出現嘔吐,頭痛,失語,精神錯亂,嗜睡,躁動,甚至昏迷,進一步發展,有發生腦疝的可能,甚至呼吸、心跳驟停。
  • 東哥說育兒丨沒事兒多喝水?寶寶喝太多水,當心水中毒
    還是平時喝水太少!B、喝水那麼少,怪不得皮膚那麼差!C、上火了嗎?多喝水就行了!水中毒‍首先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何謂「水中毒」:水中毒,醫學上稱之為稀釋性低血鈉。但如果超過了人體排洩能力,多餘的水分就會被組織細胞吸收,人體鈉離子濃度降低,細胞出現水腫,就容易出現「水中毒」。「水中毒」的患者可能出現頭暈、頭疼、嘔吐、心跳加快、意識模糊甚至昏迷症狀。尤其是重度患者,可能危及生命!‍
  • 一女子喝水過多竟導致水中毒?
    近日,廣東深圳一女子為做B超喝水憋尿,一次性飲水3.2L後出現噁心嘔吐、手腳抽搐等症狀,就診後發現為「水中毒」,搶救了四個小時後才終於脫險。什麼是水中毒呢?水中毒的典型表現為:視力模糊、疲乏、淡漠、頭暈眼花、噁心嘔吐、抽搐昏迷,此外還有呼吸、心跳減慢,乃至驚厥、腦疝。由於水瀦留,體重增加,可有唾液及淚液分泌增加。其初期尿量增多,但是後期會尿少甚至尿閉。平常健康人出現水中毒的概率非常低,因為沒有人會一次性喝好幾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