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由於人口膨脹,階級壓迫,加上西方列強侵略,不堪忍受的民眾掀起了一輪又一輪起義,以求推翻滿清統治者。清朝軍隊早已腐敗不堪,失去戰鬥力,然而一些讀書人卻為虎,竭力維護清朝統治。他們或為督撫大員、清軍將領,或組織地方團練武裝,與農民軍為難,致使太平天國、天地會、捻軍、小刀會、以及諸多少數民族的起義紛紛以失敗告終,伏屍百萬,流血漂櫓。本文重點介紹其中最臭昭著的十六個漢奸劊子手的事跡:
一、,字璞山,湖南湘鄉人,湘軍創始人之一,第一猛將,可謂文武全才,極有遠見。早在太平軍還在廣西時,王錱即與老師羅澤南開始組織團練,他所統率的部隊又稱為老湘營,紀律森嚴,對百姓秋毫無犯,這和後來曾國荃等人的匪軍簡直天壤之別。王鑫與曾國藩不和,卻與左宗棠最親密,長期歸湖南巡撫駱秉章節制。
王錱長年在湘南地區與天地會義軍作戰,一生攻必克,戰必勝,從無敗績,簡直是農民軍的剋星。鹹豐五年(1855年),廣西天地會所建立的昇平天國受太平天國號召,欲北上匯合,遭王錱部阻擊。5月,在新寧地區,王錱生俘昇平天國定南王胡有祿,火燒四明山,燒死普南王何賤苟和幾千義軍。同年冬季,廣東天地會首領何祿和陳金江等人率軍佔據郴州,遭王錱圍攻,城破,天地會義軍崩潰,遭王錱追殺,死難六千多人,何祿犧牲,史載出州城五十裡路道旁殭屍相屬。次年,王鑫率軍進入廣東,跨省追擊義軍,天地會另一首領朱洪英妻子被俘,僅以身免,義軍至此全軍覆沒。
後王錱被調往江西戰場,與太平軍作戰。幾場大戰,殲滅太平軍幾萬人,己方僅傷亡幾十人,堪稱戰爭史上奇蹟。太平軍畏王如虎,稱其為「王老虎。」不過,次年,即1857年,王錱在軍中病死。
王鑫不但作戰勇猛,還將自己的練兵方法和經驗寫成《練勇芻言》一書,後人將其著作輯錄成《王壯武公遺集》,雖知名度不高,觀其生平,也算是個頂級牛人了。
二、曾國藩,湖南湘鄉人,王錱老鄉,湘軍領袖,以道學家自居,卻心狠手辣,在湖南時殘酷屠殺會黨,被稱為曾剃頭。後在安慶、天京等戰役中,大肆屠殺普通民眾。著名歷史學家范文瀾著有《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遺憾的是,今天,曾國藩卻被一些人當成聖人,偶像崇拜,其家書竟成暢銷讀物。
三、胡林翼,湖南益陽縣人。和曾國藩這種道學先生不同,作為紈絝子弟的胡林翼少年時放蕩不羈,曾流連於青樓楚館。後來任湖北巡撫,和曾國藩密切配合,鎮壓太平天國,被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曾胡左李)之一。
四、駱秉章,廣東花縣人,曾任湖南巡撫、四川總督等職。雖是洪秀全老鄉,駱秉章鎮壓起太平軍卻毫不手軟。早在太平軍從廣西攻入湖南時,南王馮雲山就在蓑衣渡戰死,後來西王蕭朝貴在長沙城下中炮犧牲。後來在任四川總督期間,駱秉章在大渡河畔接受石達開投降,卻將其凌遲處死。太平軍首義五王,有三位喪生在駱秉章手上。不但如此,在湖南任巡撫期間,駱秉章長年調兵遣將,鎮壓境內天地會起義,手段極其殘忍,從其奏章中可以看出,被其凌遲的就有天地會女首領王蕭氏、女元帥許月桂、軍師焦玉晶等人。
五、曾國荃,曾國藩弟弟,湘軍著名將領,率吉字營,先後攻克安慶、天京。為人殘暴,殺人盈城。
六、李鴻章,安徽合肥人,率淮軍與太平軍在長江下遊徵戰,曾在蘇州殺死太平軍投降的八個王,屠殺降卒兩萬人,攻克常州,凌遲護王陳坤書。後又奉命在淮北鎮壓了捻軍起義。李鴻章前半生鎮壓農民起義,後半生畏敵如虎,在中法戰爭和中日甲午戰爭中屢戰屢敗,籤署諸多不平等條約,淪為千夫所指的漢奸。
七、江忠源,湖南新寧人,早期曾鎮壓過雷再浩率領的天地會起義,太平天國起義後,組建楚勇,入廣西作戰。參加過著名的蓑衣渡大戰,擊斃南王馮雲山。後一路尾追太平軍至長江流域,轉戰兩湖、江西等地,1854年,太平軍攻破廬州,江忠源投水自殺。
八、向榮,四川大寧人。早在金田起義後,就前去圍剿太平軍。後一路尾隨太平軍到天京,組建江南大營,圍困天京。1856年,江南大營被攻破,向榮憂懼而死。
九、羅澤南,湖南雙峰人,理學家,王鑫的老師。鹹豐二年(1852年)在家鄉和王鑫辦團練。後隨曾國藩辦湘軍。被稱為湘軍之父,後受胡林翼統率。1856年,太平軍西徵,圍攻武昌,羅澤南負傷而死。
十、劉長佑,湖南新寧人,湘軍名將,曾協同王鑫,掃平湘南天地會起義。劉長佑先後和天地會、太平軍、白蓮教等反清勢力作戰,多次擊敗石達開,並在廣西參與剿殺天地會的大成國起義。
十一、席寶田,湖南東安人。1852年開始在家鄉辦團練,曾率部於寶慶之戰大敗石達開。在太平天國失敗後,率軍追擊太平軍殘部,於江西石城楊家牌之戰,生俘幼天王洪天貴福和幹王洪仁。後進入貴州鎮壓張秀眉農民起義軍,靠燒殺搶掠致富,名聲極差。
十二、鮑超,重慶奉節人,原為豆腐鋪雜工,生活困苦,1852年投向榮軍,因為作戰勇猛,步步高升。後組建湘軍霆字營,被胡林翼舉為水師總兵。在安慶保守戰中,攻破赤崗嶺,此役太平軍四千精銳皆遭殺戮,安慶最終失守。
十三、李續賓,湖南湘鄉人,師從羅澤南,與王鑫為同門。在作戰中常常作為先鋒,在羅澤南戰死後,統率其軍繼續與太平軍作戰。1858年,太平軍陳玉成、李秀成部聯合發動三河之戰,李續賓遭重兵圍困,最終戰死,湘軍六千人全軍覆沒,使湖南老家處處招魂,家家別怨。
十四、楊載福,湖南長沙人,湘水水師統領。1854年在田家鎮,砍斷太平軍橫江鐵鏈,大破太平軍。後參與安慶、天京保衛戰。
十五、李臣典,湖南邵陽人,湘軍猛將,曾參與圍攻安慶、天京。1864年率先攻入天京,燒殺搶掠,造成軍民死傷幾十萬人。後來因為夜御十女累死,年僅二十七歲。
十六、張國梁,廣東高要人,原名張嘉祥,為天地會分支首領,後投靠清朝,參與鎮壓自己昔日的天地會小夥伴,後隨向榮北上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在向榮死後統領江南大營。1860年,陳玉成和李秀成二破江南大營,張國梁無路可走,縱馬跳江而死。
除了以上十六位外,還有一些滿族將領,也曾參與鎮壓農民起義,較知名的有以下四位:
一、僧格林沁:又稱僧王,蒙古貴族,曾在與英法聯軍的八裡橋之戰中大敗,但在與農民軍的作戰中卻十分勇猛,曾大敗北伐的太平軍,活捉林鳳祥、李開芳。後又在安徽霍山黑石渡大敗太平天國扶王陳得才二十萬大軍,後打敗並活捉太平天國沃王、捻軍首領張樂行,將其凌遲處死。1965年,僧格林沁在山東高樓寨追擊捻軍餘部時中伏,被小兵張皮綆殺死。
二、勝保:滿清貴族,曾與僧格林沁一起與英法聯軍作戰。在與太平軍作戰中,勝少敗多,被稱為敗保,習慣於招降納叛。後利用苗霈霖俘獲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將其處死。因為驕橫不法,後在陝西被清廷處死。
三、多隆阿:清軍名將,作戰勇猛,與鮑超齊名。在胡林翼手下,先後收復湖北全境,在安慶保衛戰中,挫敗陳玉成部,後又進攻廬州,致使陳玉成逃往壽州,被俘殺。後在陝西周至鎮壓農民起義時,中彈而亡。
四、塔齊布:湘軍名將,曾參與武昌、田家鎮等戰役,在嶽州擊斃太平軍老將曾天養。鹹豐五年9月,因為攻九江不克,吐血而亡。不過,塔齊布為人還算忠厚,不殺俘虜。
小結:參與鎮壓農民起義的清軍和湘軍將領較多,也難一一列舉,只能介紹以上這些知名度較高的。總之,幫助統治者殘酷殺戮自己同胞者,不管生前多麼榮耀,死後都會受人唾罵,遺臭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