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費高達上萬元,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專家表示不靠譜

2020-12-12 科技小螞蚱

每年高考都是人們關注的熱點,在中國應試教育體制下,高考似乎關乎一個學生的未來。近日,各地高考分數線陸續公布,志願填報成了考生和家長們的頭等大事,兩個月後,你將走進哪所學校,不僅僅取決於你的高考成績如何,最終還有你的高考志願填報如何選擇於取捨。

高考志願的填報涉及到數千所高校,歷年的錄取情況、今年的招生計劃、錄取規則等等方面的信息,數據量十分龐大。儘管學校都會發放高考填報志願的相關參考書籍,很多學生、家長仍然覺得不知該如何填報志願,於是,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火了起來。

試試搜索近似圖片

這些大數據公司的收費標準從幾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大部分大數據公司表示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可預測所填報志願錄取的概率,從而提高錄取的概率,還聲稱可以得出哪些專業熱門,哪些職業薪酬高,吸引了大部分學生、家長的關注。很多家長就會有疑惑,到底這些大數據公司可不可靠?特別是那些收費高達上萬元的公司。

其實大數據填報志願完全是一種營銷手段,當下的熱門專業和職業薪酬,用大數據快捷地統計、分析出來,是很簡單的。但是,大學畢業參加工作的時候,現在的熱門專業還熱門嗎?現在的高薪職業還高薪嗎?

許多專家針對這一情況也紛紛表示,相對於傳統的志願填報方式,藉助大數據技術,更簡便、快捷一些,對考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不可完全依賴於大數據分析。他們提醒,數據的參考價值還建立在一些大數據公司數據準確的基礎上,如果一些公司採集的數據不準確,那麼完全沒有參考價值,甚至有害。

填報志願最讓人頭疼的不是那堆數據,而是很多人擔心自己填報志願不夠專業,最終影響錄取效果,總想找一些「專家」幫忙知道填報,認為這樣可以提升錄取機率,才會讓這些大數據公司鑽了空子。

大學是人生重要的轉折點,辛辛苦苦學習了十多年,都想有一個好的結果,填報志願著急上火能夠理解,畢竟當時小編報志願的時候比高考的時候還緊張。但大家一定要保持理性,正確對待志願報考,不要迷信大數據公司。

小編覺得,如果只是幾百元,買個心理安慰,用作數據參考是可以的,如果是要花上上萬元的代價,那就不值得了。在這裡,小編也預祝所有的考生都能如願以償,進入自己嚮往的大學!

相關焦點

  • 志願填報指導動輒上萬元「內部數據」其實不靠譜兒市教體局:填報志願主要參考官方信息,官方無「內部資源」
    志願填報指導價格昂貴 7月13日,記者聯繫了朱女士提到的教育機構。客服人員稱,他們可以根據考生的分數針對其所在省份的錄取線為考生推薦最為合適的院校和專業。「因為利用大數據技術和內部資料庫,我們可以為考生進行一對一精準推薦,確保孩子一分也不浪費,讓成績收益最大化,能上什麼學校就上什麼學校。」
  • 高考志願填報將開始 「天價」志願填報靠譜不?
    我省高考志願填報工作即將開啟,受填報志願的輔導機構蠱惑,一些家長怦然心動。  「內部消息」、大數據分析……動輒上萬元的「天價」高考志願填報輔導真像一些志願填報輔導機構宣傳的那樣有效?考生應該如何科學填報志願?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輔導填報高考志願花」萬元「 輔導員竟四天速成!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高考志願填報輔導市場火熱,收費多在數千元至上萬元,甚至有高達5萬多元的「天價」套餐。不過,輔導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僅培訓三四天就能速成上崗,有的考生在機構輔導下填報的志願並不靠譜。記者近日來到志願無憂網北京總部。一大早,前臺接待處已經有五六位家長和學生在等待,幾間諮詢室都正在進行專家面談。
  • 網上高考志願填報APP收費不菲 提醒:只能參考,不可盲從
    輸入高考成績,頁面上就會跳出推薦報考的學校——高考結束後,各種高考志願填報的APP讓人眼花繚亂。業內人士認為,這些所謂「神器」收集了多年來高考填報志願相關的大數據,有一定參考意義,但每年的高考情況千差萬別,考生千萬不能過度依賴。
  • 填志願收費上萬?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靠譜嗎?看這一篇就夠了
    近日,高考分數線即將公布,志願填報成了考生和家長們的頭等大事,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也火了起來不少考生和家長反映,各類網際網路公司不斷推出的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的廣告,稱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進行諮詢服務可提高、預測錄取概率。這些說法,靠譜嗎?
  • 找「專家」幫填志願 靠譜嗎
    高考進入填報志願階段,考生和家長可謂傷透了腦筋。此時,高考志願填報輔導市場火了起來,線上智能填報APP、線下一對一輔導,收費從幾十元到幾萬元不等。專家提醒,高校招生陽光工程已實行多年,切勿盲目相信「內部消息」,不要迷信高收費志願填報指導專家或「特殊渠道」。有家長花錢找輔導機構填報志願被稱為「第二次高考」,對考生和家長而言是再一次考驗。
  • 2020年高考:高考志願填報輔導靠不靠譜?
    「專業名師輔導填報志願,讓你的孩子不浪費一分」……隨著高考結束,接下來的志願填報被稱為「第二場高考」,針對不少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近年來一些商業機構湧入志願填報指導市場,各種噱頭廣告令人眼花繚亂,如「精準定位院校」等,收費更是高得離譜,專家一對一高考志願填報服務費用最高達36800元。那麼高考志願填報服務靠不靠譜呢?
  • 萬元志願填報市場火爆「保錄取」,專家:宣傳噱頭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機構稱具有資歷深厚的專家團隊,能為考生提供職業測評、分數定位、院校及專業分析、填報方案、錄取跟蹤等「一條龍」服務。同時,價格也不菲,報價通常在大幾千、近萬元,對於剛剛實施新高考改革的北京、天津等地區則更高,有機構報價高達數萬元,更有機構承諾「保錄取」,承諾如考生發生滑檔可全額退費。  保錄取是專業服務還是「交智商稅」?
  • 高考志願填報APP應運而生:大數據僅供參考不能依賴
    記者隨機點開了其中的幾個APP,發現這些APP均收費,價格從幾十元至上萬元不等,這些APP在高考志願填報中究竟能發揮多大作用?這錢值得花嗎?針對這一話題,記者採訪了西安市一些考生、家長及有關專家。  高考志願填報APP,用還是不用  付晨旭是一名文史類考生,成績剛剛超過一批本科最低控制分數線。
  • 高考志願填報市場火爆,萬元報價,「保錄取」是噱頭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機構稱具有資歷深厚的專家團隊,能為考生提供職業測評、分數定位、院校及專業分析、填報方案、錄取跟蹤等「一條龍」服務。同時,價格也不菲,報價通常在大幾千、近萬元,對於剛剛實施新高考改革的北京、天津等地區則更高,有機構報價高達數萬元,更有機構承諾「保錄取」,承諾如考生發生滑檔可全額退費。保錄取是專業服務還是「交智商稅」?
  • 高考填報志願成了熱門生意?
    對於高考生來說,填報志願是一件大事。今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40萬人,加上疫情及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影響,高考志願填報難度更大。近日,隨著各地高考生開始填報志願,各類志願填報諮詢機構火爆起來。這些諮詢機構收費從數百元到數萬元不等,有在線智能填報,也有一對一諮詢服務,一些還附帶專業定位測評、升學規劃等功能。「絕不浪費一分。」
  • 高考志願「一對一」輔導開價10萬,專家或可「買」證上崗
    畢女士表示,現在高考志願填報市場不僅收費高,效果還不好。對此,未來網記者調查了多家高考志願填報機構,發現相關行業收費多數在幾千元不等,某些機構的專家諮詢費上萬元,資深專家諮詢收費則高達約10萬元。資深填報專家諮詢費高達10萬元不少家長反映,高校與專業選項越來越多,當下他們最迫切的需求是,希望能夠在短時間內通過綜合判斷,提出最優的高考志願填報方案。
  • 高考志願填報服務市場涉高價收費虛假宣傳 需保持謹慎
    一名考生告訴記者:「我用搜尋引擎檢索各大高校時,總是遇到一些廣告和奇奇怪怪的App,收集信息的過程很亂,難以找到需要的信息。」   記者嘗試在手機上用搜尋引擎輸入「高考」「志願」「志願填報」等關鍵詞,發現頁面會顯示「智能推薦院校」。如果按照網頁的提示點進去,則會彈出一份智能志願協議。
  • 高考志願填報諮詢生意火爆,動輒上萬元的服務費背後師資堪憂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通過走訪多家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機構了解到,今年的高考形勢使得考生對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需求顯著上升,而市場上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服務的價格在千元至幾萬元不等。有考生家長購買了包括上海綜合評價面試輔導、高考志願填報諮詢等一系列服務,花費達兩萬餘元。
  • 2020高考志願填報,用「大數據」決定?別輕易拿未來當賭注
    高考已經結束了,現階段志願填報成了考生和家長們的頭等大事,而近年來,以大數據為宣傳的填報高考志願也「火」了起來。新時代出現的「智能志願填報」很亮眼 不少考生和家長也應該發現,目前有各類網際網路公司推出的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填報高考志願的廣告,其主要宣傳的點就是「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進行諮詢服務可提高、預測錄取概率」。收費標準從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
  • 高考志願填報諮詢生意火爆:少則幾千多則上萬 到底靠不靠譜
    今年繼上海、浙江之後,北京、天津、山東、海南也迎來了「新高考」,全國高考報名人數比去年增加40萬人,多重因素影響下,很多學生、家長為如何填報志願而壓力倍增。最近社會上一些收費的高考志願填報諮詢機構生意火爆。這些機構的諮詢費從幾千到上萬元不等,有一些機構號稱可以將所填報學校的錄取分與學生的高考成績分之間的差距控制在個位數以內。
  • 萬元報價志願填報市場火爆,保錄取」是專業服務還是「交商稅」?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機構稱具有資歷深厚的專家團隊,能為考生提供職業測評、分數定位等「一條龍」服務。同時,價格也不菲,報價通常在大幾千、近萬元,對於剛剛實施新高考改革的北京、天津等地區則更高,有機構報價高達數萬元。
  • 人工智慧+大數據,算出的高考志願靠譜嗎?
    但與此同時,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查閱市面上高考服務類相關的應用軟體發現,各款App質量良莠不齊,存在不規範獲取用戶隱私信息、收費規則不明晰等問題,甚至還出現對於同樣的分數,不同App的推薦結果大相逕庭的情況。
  • 人工智慧+大數據 算出的高考志願靠譜嗎?
    但與此同時,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查閱市面上高考服務類相關的應用軟體發現,各款App質量良莠不齊,存在不規範獲取用戶隱私信息、收費規則不明晰等問題,甚至還出現對於同樣的分數,不同App的推薦結果大相逕庭的情況。
  • 教育觀察:高考志願填報諮詢交給市場未必靠譜
    教育觀察:高考志願填報諮詢交給市場未必靠譜教育觀察:高考志願填報諮詢交給市場未必靠譜各種志願填報的APP、諮詢服務湧現,有的利用大數據為考生提供填報指導,有的則請「專家」講課,準確率描述得天花亂墜,價格則千差萬別。諮詢服務機構打著指導考生準確「填報志願」的幌子,收取高額諮詢費;家長有這方面的需求,自然會催生這方面的市場。一方願打,一方願挨,這是兩相情願的事,似乎沒有討論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