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現高考改革形式公平與實質公平的統一
這些多樣化、不拘一格的改革,其指向是為了實現「能者上、庸者讓」,讓學業優秀、具有創新能力的考生能夠到理想的大學上學,讓高校能夠在公平競爭的基礎上招到適合的學生,凸顯出人才培養的內在規律。其科學性毋庸置疑,同時也將「分數論」帶來的權利公平、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進一步提升到內容公平,從形式公平走向了實質公平。
-
博士生入學不用統考了,42所雙一流建設高校怎麼做到招生公平?
42所高校博士生入學申請制情況那麼,博士生入學「申請-考核」是怎麼回事?這樣的博士生選拔方式能夠體現博士生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嗎?同時,很多學校還規定,對於確有特殊學術專長和突出科研能力,並在本學科領域已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和發表較高水平學術文章的申請者,可不受上述條件的限制。
-
啥是特殊類招生?2021年特殊類招生咋安排?還有校考嗎?
,一般是指普通高校招生中的一些特殊類型或特殊政策。加強組織領導 嚴格規範管理確保公平公正普通高校特殊類型招生是高校考試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對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各有關高校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統籌做好考試招生和常態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健全制度、嚴格程序、規範管理、強化監督,確保特殊類型招生工作公平公正、安全有序。
-
三問90所高校自主招生:能否更公平、更科學?
一問:能否更公平 今年4月,教育部對今年的自主招生提出了「五嚴格」的要求,包括嚴格報名條件、嚴格材料審查、嚴格學校考核、嚴格監督制約、嚴格懲處造假,力求保證自主招生的真實性,保證公正、公平,嚴防權力尋租。
-
高校自主招生禁用聯考形式 時間安排在高考後
原標題:高校自主招生禁用聯考形式 時間安排在高考後 2015年起,所有試點高校自主招生考核統一安排在高考結束後、高考成績公布前進行。 昨日,教育部公布《關於進一步完善和規範高校自主招生試點工作的意見》,規定「自主招生試點高校不得向中學分配推薦名額」;「單獨組織相應考核,不得採用聯考形式或組織專門培訓」;「嚴格控制自主招生規模,現階段不擴大試點高校範圍和招生比例」。 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負責人介紹,2003年教育部啟動自主招生試點,目前共有90所試點高校,招生人數約佔試點高校招生總數的5%。
-
留學生自由轉學國內高校?專家:或有違公平正義
關鍵是,這一政策如果落實,還有很多問題有待解決,尤其是基本的教育公平,國內大學尚不能自由轉學的情況下,留學生可以自由轉學是顯失公平的。留學生整體很優秀嗎?這個判斷顯然是不客觀的,並不能作為留學生可以轉學國內的正當性。
-
高校既招一本又招二本,畢業證一樣對一本公平嗎?輔導員解答疑惑
每年的高考中,我們都知道是分為不同批次進行錄取的,所謂的錄取批次其實是因為各省的招生高校數量比較多,如果同時進行錄取的話,會顯得雜亂無章,也容易出錯,所以就把不同層次的院校進行了分類,從而形成了錄取批次一說。
-
@高三學生 2021年高校特殊類型招生工作通知出爐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18日消息(記者 黃婷)海南省教育廳日前轉發教育部辦公廳相關通知,要求各地各校嚴格執行招生政策,嚴格規範招生管理,進一步做好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省教育廳轉發的《2021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基本要求》(以下簡稱《要求》)指出,藝術類專業考試分為省級統考和校考。
-
高招報告:2020取消自主招生、取消省優保送,高考更公平了嗎?
報告顯示,公平公正繼續成為2020年高考的核心主題,教育部繼續嚴管各類特殊類型招生。一、 取消自主招生2020年1月,《教育部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印發,決定2020年起,不再組織開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
同所高校中,既招收一本又要招收二本,畢業證一樣對一本公平嗎?
高考中錄取批次大概會分為5種情況:本科類型的提前錄取眾多院校裡面提前本科錄取的學校並不是很多,一般會有這麼幾種,軍校,警校,教育局直屬的師範類型院校,還有一些特殊的學校,它們錄取的時候才會進行提前的錄取,因為它們的審核工作時間比較長。
-
恪守與突破:70年高校考試招生發展的中國道路
與內容相比,形式是一種外在表現,高考的形式公平也比內容公平更為直觀、更易達成。事實上,民眾對高考公平問題的關注也常聚焦於此。70年高考制度的形式變革始終以保障公平為基本底線。 其一,考試的組織形式從以公平為目的的「統一」轉向以公平為基準的「多樣」。從歷史上看,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便是嚴格意義上的統一考試,是「大一統」思想的典型表徵。
-
岱山新聞網丨讓更多「特殊考生」逆風飛翔公平追夢
「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教育的期待,也是教育公平的應有之義。教育公平不僅是城與鄉、區域與區域之間的公平,還是社會成員之間的公平。近年來,關於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演進從未停歇,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教育公平理論、紮根中國大地保障人民群眾受教育權利的制度實踐不斷推進,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特殊考生」在逆境中得以公平追夢、圓夢高考。
-
民國時期的「高考」是什麼形式?當時最強的西南聯大如何招生的
民國高考制度1912年,民國高校開始實行自主招生政策,類似於歐美高校招生制度。各個學校有自己的入學考試,只承認自己學校舉辦的「高考」的成績,想要幾個學校都嘗試一下,就得參加一下這幾個學校的考試,如果都沒錄取,恭喜你,你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學校就讀了。考試的地點也是高校決定,高校一般在報名人數較多的省市設置考點舉行考試。
-
你覺得公平嗎?
那麼這件事你覺得公平嗎?當然,在網上對這件事情很多網友也持有不同的看法。有的網友認為公務員政審就應該嚴格起來,家人犯罪影響子女,這對所有犯罪人員都是一種約束和警惕,既有利於選拔優秀人才,又有利於減少犯罪行為。有的網友則是認為不公平,認為這是一種連坐思維,與現在的法治思維是違背的,家人犯的錯讓子女承擔,剝奪考公務員的機會,對子女來說是一種吃虧、是一種無辜。
-
2021特殊招生名額減少?高校政策調整,各年級考生應如何應對
當前高考特殊招生的主要途徑有保送生、綜合評價招生、強基計劃、高水平藝術團招生、自主選拔招生
-
高校給留學生高額獎學金,這對中國學生公平嗎?
近期關於高校給予留學生高額獎學金的事情,成為網友們關注的焦點。前段時間,北大給予菲律賓留學生高額獎學金曾引起巨大的爭議。而前天,西南石油大學給留學生2萬獎學金,並提供雙人間、有空調帶廚房的宿舍,又在網絡鬧得沸沸揚揚,成為網友們討論的話題。
-
高校招生提前批的變遷
高校招生提前批設置的初衷是主要解決一些有特殊要求的高校和專業的招生問題,方便大家區分於普通批次。最典型的就是藝體、軍事公安類、公費師範生等。此外,比如外交學院隸屬於外交部,這些院校的專業最早都是面向特殊崗位的,有特殊要求,所以放在提前批。再比如一些小語種、採礦等冷門專業等。
-
「陽光招生」,意在公開公平公正
作者:申國華(紀檢監察工作者)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工作將於8月6日至8月30日進行。北京市招生考試委員會日前發布《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錄取工作的通知(摘要)》,其中明確:烈士子女以及在服役期間榮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戰區(原大軍區)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退役軍人這兩類考生,在文化統考成績總分的基礎上增加20分向高校提供檔案,由高校審查決定是否錄取。一年一度的高校錄取,莫說10分、20分,很多時候僅1分之差就可能改變考生命運。
-
從耶魯招生歧視案看我們的招生公平
在招生考試上不宜搞結果公平,否則很容易陷入一種反向歧視,造成更大不公平。日前,美國司法部判定耶魯大學在招生中存在歧視白人與亞裔的行為,即在學術水平一樣的情況下,黑人入學機會是亞裔與白人的數倍或者數十倍。這一結論也為持續兩年的官司初步劃上了句號。
-
教育部部署2017年高校招生六項重點任務,提出「30個不得」招生工作...
《通知》部署了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六項重點任務。一是全力保障高校考試招生安全穩定。各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是本行政區域內組織高考、治理考試環境、維護考試招生安全穩定、整肅考風考紀的責任主體,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分管負責同志和省級招生考試機構主要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