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曾被西方學者疑為猶太人

2020-12-25 騰訊網

[摘要]無論劉少奇的祖先是亞伯拉罕還是劉邦,真相併非那麼重要。在中國進入現代世界的驚濤拍岸中,劉少奇的血統傳說是一朵被濺起的奇異浪花。她將繼續閃現在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的關係史上。

作者:田方萌(騰訊·大家專欄作者,北京師範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師)

我在美國讀博士的時候,第二任導師哈特(David Hart)是位俄裔猶太人。有一次他同我聊起猶太人的歷史,提到生活在中國的猶太族群。我忽然想起在網上看到的一則八卦帖子,冒出一句:「文革前,中國的第二號人物劉少奇就是猶太裔啊。」哈特問道:「真的嗎?」我心裡一嘀咕,這事我可不敢打保票。

電視劇《劉少奇故事》劇照

猶太血統之說流傳西方

說劉少奇是猶太人,最明顯的證據就是他臉上那個大鼻子——跟哈特教授的鼻子非常像。文革開始後,劉少奇被「批倒鬥臭」,中國報紙經常刊登醜化他的漫畫。他的大鼻子被拉得老長老長,好像童話中的匹諾曹。此外,劉少奇的逝世地點似乎也暗示著他的族群身份。北宋年間,一批猶太人來到當時的國都開封經商,他們的後裔中有很多人定居於此城,綿延至今。1969年10月,已經臥床不起的劉少奇被軍方從北京運至開封,一月後在那裡含冤離世。這不禁讓人聯想起「葉落歸根」的中國傳統。

有關劉少奇猶太血統的傳說,主要流傳在西方社會,華人世界很少提及。即使在文革高潮時期,劉被誣衊為「裡通外國」,造反派也沒有指控他「非我族類」。與此同時,不少西方人卻開始關注劉的族群身份。美國歷史學家高斯坦(Jonathan Goldstein)回憶說:「1969年後,當我提到自己在研究中國-猶太關係方面的興趣,我偶爾會被問到『中國的前國家主席劉少奇是猶太裔嗎?』」幾位西方學者也在他們關於中國的著作中提到劉少奇的「疑似」猶太血統。甚至有傳言說,一位法國記者曾經在劉少奇家中看到過希伯來文的猶太經書。

據高斯坦考證,西方有關劉少奇猶太人身份的文獻記載出現於六十年代早期。1961年,一本劉少奇的傳記在法國出版,名為《劉少奇:紅色僧侶》。作者威澤爾(Hans-Heinrich Wetzel)自稱曾是德國共產黨的黨員,在蘇聯和亞洲呆過二十年。該書繪聲繪色地記敘了十二歲的劉少奇與其伯父的一段對話。伯父告訴劉少奇,他們家的祖上是經商的猶太人,生活在河南,屬於「以色列人」的一支。如果這一說法屬實,中國就比美國更早地擁有了一位猶太裔的國家元首。

威澤爾的傳記生動有趣,卻採取了《史記》式的寫法。司馬遷在《史記》中記敘了多段歷史人物的對話,仿佛他本人曾帶著錄音筆親臨現場。我們不好講太史公杜撰史實,不過他顯然進行了文學化的處理。威澤爾在書中沒有提供劉少奇伯父談話紀錄的出處,很可能根據傳聞想像了那段場景。高斯坦在評判過可查的文字材料後,以嚴謹而又懷疑的口吻寫道:「我們應當小心看待關於劉的猶太血脈的傳言,除非找到有關其宗教起源的有力證據。」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第二編研部/國際文化出版公司/2009

有關劉少奇的中文傳記從未提及他的猶太血統。九十年代末,中央文獻研究室曾編撰過一部長達一千多頁的《劉少奇傳》,稱劉家祖上由江西吉水遷入湖南,曾有人在益陽做官,後輾轉遷至寧鄉縣內的炭子衝。湖南劉少奇紀念館的館員黃祖琳於2009年出版了《劉少奇家世》一書,對劉氏家族起源進行了目前最為詳實的考察。作者查閱了寧鄉和吉水兩地的劉氏家譜,找到其中遷入湖湘的關鍵人物,竟聯結起從劉邦到劉少奇的一系血脈。如此說來,劉少奇不僅不是猶太人,而且還是正宗的漢室帝胄!

然而,劉氏家譜曾遭明末戰火「徒博一燼」,「家牒蕩如,傳聞莫據」。現在地方檔案館收錄的家譜乃是清代重修的版本,可靠性不能不打個折扣。何況像魯迅批判的那樣,中國人歷來喜歡攀親。江西劉氏家譜開頭確實寫了一筆「我劉姓出自彭城」,即劉邦的故裡徐州地區。如果其遠祖冒充為劉邦後裔,我們也難以證實。據歷史學家譚其驤考證,湖南人的祖先大都由江西遷入,但亦有相當比例在北宋後自河南而來。何況,我們也不能排除開封猶太后裔由贛入湘的可能性,雖然這種可能性非常小。

傳說的真假與背景

從面相來看,劉少奇有幾分像猶太人。不過,世界上很多猶太人都有大鼻子,可有大鼻子並不見得就是猶太人——俄裔中國人和西北少數民族也有大鼻子。即使真是猶太裔,也不見得就有大鼻子。最近有媒體報導,五名開封的猶太人後裔遷移到了以色列,都是二十多歲的年輕姑娘。至少從照片上看,她們更像地道的河南人,而非類似中東地區人氏。因此,大鼻子作為面部特徵,即非中國猶太后裔的充分條件,也非必要條件。

至於劉少奇死於開封,我查閱過的多部文革史傳記均未提及他臨終前遷移此地的具體原因,只說當時毛澤東估計國際形勢趨於惡化,決定疏散一批被打倒的中共領導人。劉少奇被移至開封,恐怕僅僅是出於安全考慮,否則就很難解釋為何老將徐向前和楊成武在劉的前後,也被轉移至開封。從中國猶太人的姓氏分布來看,開封猶太社區有「李趙艾張高金石」七大姓,劉姓並非其中之一。他們在歷史上主要遷居到洛陽、寧波和泉州等地,也並不包括湖南的城市。

劉少奇到底是亞伯拉罕的子孫,還是劉漢皇族的後代?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方法,我想還得藉助DNA檢測技術。早在1989年,河南省人民醫院就對猶太后裔進行過基因測序,結果發現他們同中東猶太人的血脈相近。遺傳學家只要對劉氏後人的Y染色體採樣,再與開封猶太后裔和漢室後裔的DNA進行對比,就可以確定。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曾研究過愛新覺羅家族的染色體,並找到了具有高度區別性的「皇族基因」。該科研團隊應有足夠的技術力量得出板上釘釘的結論。

高斯坦為考證劉少奇的猶太血統,寫過一篇長僅三頁的短文。作者的興趣只在於此事的真假,他在表示懷疑後就停筆了。在我看來,西方為何會流傳此說,才是更有意思的問題。陳寅恪曾論證楊貴妃進宮時已非處女,如果不是旨在分析儒家學說對唐王朝的影響力,則流於歷史人物的八卦談資。同樣,我們只有了解猶太人的歷史和民族性,在宏大的歷史觀下觀照劉少奇血統的傳說,才能了解其文化意蘊。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猶太人是世界上很獨特的一個民族——如果不是最獨特的。他們的祖先亞伯拉罕和摩西等人創立了一神教,成為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起源。他們自稱「持經人」(People of the Book),重視信仰和教育。在漫長的歷史時期,猶太人遭受了其他一神教徒的歧視和迫害,只被允許從事商業、手工業和金融業等職業。在這些職業取得成功,需要較高的才智,因此兩千多年演化下來,猶太人在不利的環境中反倒具有了較高的平均智商。

文化和基因作用交互在一起,當現代社會的大幕拉起之時,猶太人必然會扮演重要角色。在科學和藝術的諸多領域,猶太人在最近兩三百年為人類做出了傑出貢獻。以現代三大意識形態而論,猶太族群也與它們緊密相關。猶太人首先是資本主義的重要推動者——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今天依然是大財團和大資本家的代名詞,甚至其假冒的家族成員都能忽悠清華大學校長一把。共產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也是猶太人,而納粹主義更是以消滅猶太族群為宗旨。

對應這三種意識形態,中國進入現代社會後,不可避免地要同猶太人打交道,無論他們的身份是商人、政治家還是難民。十九世紀中期上海開埠以後,沙遜家族就開始在上海經營,成為早期在華的猶太財閥。及至清末民初,房地產大亨哈同已經富到大筆捐助文化事業,當時頂尖的學者王國維就在他府上工作過。在政治領域,就拿中共黨史來說,共產國際派往中國的第一位正式代表馬林是荷蘭猶太人,出任蘇聯訪華特使的越飛和鮑羅廷是俄國猶太人,曾任莫斯科中山大學校長的米夫則是烏克蘭猶太人。二戰期間,為躲避納粹迫害,有兩三萬歐洲猶太人還曾逃難到上海,留下了中猶關係史上一段佳話。

共產國際代表馬林

劉少奇:文化意義上的猶太人

二戰以後,猶太人在大國政治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基辛格博士就是猶太人,「以色列遊說集團」也不時成為美國外交界激烈爭論的話題之一。然而,在整個近現代史上,沒有哪一次政治運動像俄國革命那樣,讓猶太人將自己的潛能釋放得淋漓盡致,震撼了整個世界。

在十九世紀末的沙俄社會,猶太人已經積極參與到各類知識分子團體和革命小組中,並在其中擔任領導職務。1903年夏,俄國財政部長告訴來訪的奧地利記者赫茨爾,在1.36億俄國人中,猶太人只佔七百萬,然而革命黨有一半是猶太人。以領袖們為例,史達林的同事就有數位猶太人,包括馬爾託夫、加米涅夫、季諾維也夫、斯維爾德洛夫和明仁斯基等人。其中最知名的人物正是國際共運史上的「託派」領導人託洛茨基。他們除了正式登記的俄文姓名,還有自己的猶太名,如託洛茨基的猶太名叫做「勃朗施坦」。這批猶太革命家資歷顯赫,曾位居布爾什維克的要職,如季諾維也夫曾任共產國際執行委員會主席。在首屆蘇維埃黨政二十四名領導人中,猶太人就佔了三分之二。後來他們大都遭到史達林整肅,許多人含冤離世,不得善終。託洛茨基在二戰前被迫流亡到墨西哥,可仍被史達林派去的殺手用冰鎬擊斃。

整個二十世紀,猶太民族在西方世界遭遇了大起大落的戲劇性命運,那些高居塔尖的精英分子更是彰顯了亞伯拉罕子孫們的沉浮與悲喜。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卓越領袖,劉少奇的革命家生涯酷似那些在蘇聯遭到清洗的猶太裔革命者。他像他們一樣早年出生於農村知識分子家庭,熱愛讀書,追求平等,滿懷熱情地投入早期革命運動,繼而在風起雲湧的現代世界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又像他們一樣在革命成功之後被批倒鬥臭,關押禁閉,最終客死他鄉。劉少奇和那批俄國革命家經歷了類似的現代性政治悲劇,這恐怕是西方人猜測他具有猶太血統的根本原因。

明朝以後,開封的猶太人逐漸斷絕了與中國以外世界的聯繫。1605年,居住在北京的天主教傳教士利瑪竇碰到一個名叫「艾田」的中國人。艾田自稱來自河南開封,是「賜樂業(以色列)」教的教徒,這時西方人才知道中國竟存在著一個猶太人聚居區。以後幾個世紀,西方掀起一股研究在華猶太人的熱潮。此類歷史研究,加上猶太人在二十世紀遭受的大清洗,以及中國的革命運動,構成了劉少奇血統傳說的文化土壤。這一說法出自一個熟悉東方歷史的前德國共產黨員,或許並非偶然。再加上劉的面貌特徵和一些好事分子的加油添醋,「劉姓猶太人」的現代性神話就這樣被製造出來了。

基於猶太民族與現代性異常緊密的聯繫,美國學者斯列肯尼(Yuri Slezkine)稱工業革命後的人類歷史為「猶太世紀」(Jewish century),因為我們在不同程度上都變成了的「猶太人」。

在歐洲傳統社會,猶太人接受大量教育,識字率很高,工作方式具有職業化、城市化和國際化的特徵。今天大多數人或多或少也都具有這些特徵,因此猶太人堪稱人類進入現代社會的先鋒隊。正如美國作家馬拉默德所言:「人人都是猶太人,只不過他沒有意識到而已。」 從這一文化意義上來看,劉少奇是一個引領現代性的典型「猶太人」。他和他的革命同志在中國最早接觸到現代性,只不過他們不屬於一個統一的族群罷了。

此外,就劉少奇的革命事業而言,他還推動了一種發源於猶太文化的時間觀念。中國傳統的歷史觀屬於「循環史觀」,即認為王朝代代因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直到1945年,黃炎培還向毛澤東提出共產黨能否跳出「周期率」的問題。猶太先民創立的一神教則基於完全不同的線性史觀,他們相信歷史具有終結點——彌賽亞降臨人世,開啟一個新的紀元。基督教則宣稱上帝最終將進行「末日審判」,決定人的最後歸屬地。此後的一神教均繼承了這一線性史觀,可謂西方社會的重要文化基因。

黑格爾哲學及其各個分支更是發揚光大了線性史觀,只是將「末日審判」轉化為某種政治形態。共產黨人雖然相信無神論,但在形式上、心理上甚至組織架構上也借鑑了這一猶太傳統。在這一宗教文化意義上,劉少奇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位「猶太人」。他在文革期間遭到迫害時說過一句激憤之語:「好在歷史是人民寫的。」他本人在兩種時間觀念的碰撞中,也為歷史書寫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無論劉少奇的祖先是亞伯拉罕還是劉邦,真相併非那麼重要。在中國進入現代世界的驚濤拍岸中,劉少奇的血統傳說是一朵被濺起的奇異浪花。她將繼續閃現在中華民族與猶太民族的關係史上,我與導師哈特的對話只是其中一例。

資料圖:1965年3月2日,劉少奇、周恩來等到機場迎接巴基斯坦阿尤布·汗總統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猶太人在文藝復興時期扮演了怎樣的角色?
    猶太人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傑出貢獻是西方學者的關注點,19世紀末史學家亨利希·格萊茨最先提出這一問題,並在著作《猶太史》中著重探討了文藝復興對猶太民族的影響和猶太人的貢獻。公元6世紀時,西方世界所有希臘學術和文化著作消失,教皇格裡高利曾痛苦記載說文化遭到了荒廢。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作幾乎依賴於阿拉伯的流入,但並不是文藝復興出現就直接傳入,而是長期翻譯與積累的過程。猶太人就在這一環中起到了巨大作用。 11世紀中期西方世界就出現了翻譯熱潮,一直持續到14世紀。
  • 楊夢:今天的離散猶太人如何對抗反猶主義
    【編者按】恰逢猶太新年(現在是猶太年5779年),本文作者根據今年夏天以英國牛津大學入駐學者身份受邀參加全球反猶主義政策研究院(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Global Antisemitism and Policy,簡稱為ISGAP)暑期項目時的見聞,描繪了今天的離散猶太人(在以色列以外國家或地區生活的猶太人
  • 中共領導人用過的筆名:劉少奇曾以字母為筆名
    第1頁:毛澤東:筆名「二十八畫生」最有特色 第2頁:劉少奇:曾以字母「K·V」為筆名 第3頁:任弼時:「弼時」本就是筆名,還曾用過「避世」等 第4頁:習近平:筆名「哲欣」 第5頁:李長春自稱曾用筆名發表過短評 第6頁:劉雲山:筆名雲杉
  • 什麼才算是真正的「猶太人」?西方現代語文中的「猶太人」又是指什麼
    改革派等其他派別則(主要在美國):一個人的父親是猶太人而母親不是猶太人,但如果在奉行猶太教的環境中長大,也是猶太人,這就背棄了傳統猶太律法界定猶太人的母系原則。有些改革派還認為:猶太教僅僅是一種宗教,故皈依其他宗教的猶太人不再是猶太人。這又與傳統猶太律法將猶太人作為一個民族、而不僅僅作為一種宗教看待方枘圓鑿。
  • 千年前一批猶太人來華,注意八個姓氏,可能祖先是猶太人
    17世紀初,來自國外的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在這個神秘的東方古國偶遇了居住在這裡的猶太人艾田。這一發現迅速震驚世界,成為西方學術界的熱門話題。也就是說,早在北宋時期,就有一批從波斯出發到中國經商的猶太人,穿過絲綢之路來到東京府。據文獻記載,他們把珍貴的西服送給了宋朝皇帝,這讓中國皇帝很高興。
  • 西方左右翼學者話語權嚴重失衡
    為解決國內矛盾,一些西方國家打著反恐的旗號,試圖通過對外幹預轉移國內民眾視線,造成了阿富汗和中東一些國家的混亂。反過來,對西方國家幹預的憤怒則轉化為仇視性的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一些恐怖主義組織頻繁在西方國家製造暴恐事件,加上戰亂導致的難民潮使歐洲國家疲於應付,加劇了西方國家之間及其國內不同社會階層的分裂。
  • 劉少奇與大躍進運動
    本文以劉少奇為例, 採取心態史學的方法, 發微鉤沉, 探究其心路歷程, 以便為認識大躍進運動提供一個新的視角。一、驚奇和興奮新中國建立後, 我國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提前完成了「一五」計劃, 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奠定了基礎, 這也使一些中央領導人滋長了驕傲自滿、急於求成的情緒。
  • 與猶太人齊名的流浪民族吉普賽人,都曾遭遇哪些歧視和迫害?
    許多人可能毫不猶豫地回答:是猶太人。的確如此,二戰期間,超過五百萬猶太人被納粹德國瘋狂屠殺。 但許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與猶太人齊名的另一大流浪民族吉普賽人,其實也是希特勒極端歧視和屠殺的對象,當時,超過50萬吉普賽人被關注了納粹的集中營,並最終被殺害。然而,如此遭遇,吉普賽人卻並沒有獲得等同於猶太人的同情,其影響力更是與猶太人相差甚遠。
  • 趣談丨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他們都是什麼學歷?
    但劉少奇仍然積極參加了北京、天津等地的學生運動。當時,到西方國家去留學,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和革命的理論,是五四運動前後先進知識分子認定的救國道路。國內許多地方,都掀起了一股留法熱潮。湖南省的留法勤工儉學活動,在當時搞得比較紅火,這使劉少奇產生了留法的念頭,經人推薦進入保定育德中學附設的留法高等工藝預備班第三班學習。
  • 劉少奇:大饑荒七分是人禍 毛澤東公開檢討
    當少數同志對這樣判斷形勢有不同看法時,劉少奇毫不客氣地說:「如果不是嚴重問題,為什麼會減產,為什麼要後退,難道都是老天爺的關係,說到責任,中央負主要責任,我們大家負責。」他在會議上還為老百姓大聲疾呼:「我看是時候了,再不能繼續這樣搞下去了。」毛澤東在會議上認真聽了劉少奇發表的意見和介紹的調查情況,有根有據,令人信服。
  • 猶太人的家庭教育
    你是否知道,在西方社會,儘管猶太婦女的文化教育素質很高,但就業率卻低於其他民族,原因是她們要留在家裡照看孩子,以確保孩子的學習質量。猶太人的家庭教育,值得我們去學習借鑑。 1.猶太民族的社會文化生態:開放式流亡猶太是一個堅強而又偉大的民族。因為,猶太人在長期的民族災難中,背井離鄉,流散於世界各地。
  • 真相:中國學者國際期刊發文是「倒貼為西方服務」!
    在西方,一切都是買賣。SCI版面費是多少?沒有統一價格,這與文章的字數相關。有的上千歐元,有的幾千美元。有的說,Scientific Reports費用為每篇1300多美元,Nature旗下的Nature Conmmunications每篇費用高達30000多元,可能是3000—4000美元的比較多一些,各個期刊都有明碼標價。
  • 西方左右翼學者話語權嚴重失衡(當今聚焦)
    為解決國內矛盾,一些西方國家打著反恐的旗號,試圖通過對外幹預轉移國內民眾視線,造成了阿富汗和中東一些國家的混亂。反過來,對西方國家幹預的憤怒則轉化為仇視性的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一些恐怖主義組織頻繁在西方國家製造暴恐事件,加上戰亂導致的難民潮使歐洲國家疲於應付,加劇了西方國家之間及其國內不同社會階層的分裂。
  • 高崗為什麼把攻擊矛頭指向劉少奇?
    在高崗主持東北地區工作期間, 劉少奇在以下幾件事情上曾對高崗的做法提出過批評或表示過不同意見, 這些事情實際上為高崗日後向劉少奇進行攻擊埋下了伏筆。為慎重起見, 劉少奇將起草的電報送毛澤東審閱。毛澤東完全同意劉少奇的意見, 在當天就批示同意向全黨發出。
  • 猶太人為甚麼會成為大屠殺的受害者? | 思想國
    任何一個富有同情心的人都不免要問:在(現代)文明社會中,為甚麼會發生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在《現代性與大屠殺》中,英國社會學家鮑曼對現代性與大屠殺的關係進行了出色的分析,當然他是懷著極為痛苦的心情來考察這一問題的,因為鮑曼是一個具有猶太血統的學者。《現代性與大屠殺》在西方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可能是鮑曼影響最大的一本書,該書於1990年獲得了在西方社會享有盛譽的雅馬爾費獎(Amalfi Prize)。
  • 誰是「猶太人」?
    隨著文化多元主義盛行和族際通婚比率上升, 美國的拉比、學者、社團領袖目前正為「這是怎樣一種猶太認同、它能否維持到下一代」此類問題而殫精竭慮。誰是猶太人更加錯綜複雜了。傳統猶太律法界定猶太人身份的母系原則由公元2世紀末編撰而成的《密西拿》最先確定, [5]換言之, 它最早是由拉比確立的, 是拉比霸權的產物。
  • 西方學者:中國人是從非洲過來的,並非土著居民
    基於這個情況,在世界歷史生物學上較為盛行的有西方學說與東方學說。蒙古人種西方學說:現代中國人可能並非土著居民有許多西方學者認為,山頂洞人來自於西方,可能是在十萬年前由非洲遷徙而來他們認為以北京猿人為代表的蒙古人種在十萬,二十萬年前就已經滅絕了。現在的亞洲黃色人種並不是山頂洞人、北京猿人的直接後裔。現代中國人與山頂洞人並無直接聯繫。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種假說。
  • 猶太人教育理念和方法,這就是猶太人成功的秘訣
    但這個問題如果你去問猶太人,那他們的答案一定是智慧。  猶太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他們的偉大源自對智慧的無上推崇。在猶太人的社會中,幾乎每個人都認為,學者遠比國王更偉大,更值得尊重。在這個智慧高於一切的民族中,對孩子的教育當然也就離不開「智慧」二字了。  在聖經裡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
  • 伊朗熱播電視劇講述幫助猶太人故事(組圖)
    劇本改編自真實故事    伊朗和猶太人的關係,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話題。特別是伊朗總統內賈德曾發表「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並且質疑對猶太人的大屠殺是否存在後,各界對伊朗國內究竟如何看待猶太人和猶太社會更加關注。
  • 丘就卻:反猶太復國主義的猶太人,都經歷了什麼?
    錫安主義背後的現代西方民族主義和殖民擴張背景,在十九世紀其實並不為大多數傳統猶太人所熟知。對於正統派而言,在錫安主義者到來之前的那麼長時間,即便自己和當地巴勒斯坦穆斯林、基督徒的相處未必完全和睦,但後來從三十年代開始打打殺殺的局面卻並不常見。從他們的角度看,混亂是你們帶來的,建國本身違反神的意圖,而現代性又打亂了自己的生活節奏。現在你們居然還要強迫我們也去服兵役殺人?那自然是寧死不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