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多抓貓
影視劇因為過度植入廣告引發觀眾反感的案例不在少數。最近,作家馬伯庸就在微博上「吐槽」了一個新的電視劇廣告植入現象:
「即使是會員看視頻,中間還是有中插廣告;中插廣告也就算了,還是該劇角色來演;該劇角色出演也就算了,偏偏廣告編排完全不考慮和電視劇角色格調的統一性。」
微博發出後,不少網友也紛紛響應這一問題。
一方面,廣告是製片方和媒體重要的營收渠道之一,但泛濫的廣告植入和插播卻也嚴重的傷害了觀眾的觀劇體驗。如何使廣告與觀眾兩全?也是亟待思考與解決的問題。
流媒體時代 廣告更要拼創意
實際上,隨著流媒體平臺的崛起,在網絡上觀看電視劇愈加流行,廣告商們也開始加大在網劇上的廣告投放力度。由於不少視頻網站的會員可以直接跳過片頭廣告,因此除了傳統的硬廣外,商家也開始研究五花八門的廣告植入方式。
1、創意小劇場。
小劇場是近些年頗為流行的網劇中插廣告的方式,指的是在電視劇播放的過程中,隨時插播一段30-60秒的帶劇情的廣告,一般廣告會與電視劇劇情有關,且由電視劇演員出演。
馬伯庸在微博中提到的《古董局中局》《三國機密》的案例就是小劇場形式的中插廣告。
2、「創可貼」廣告。
創可貼式廣告則是以彈窗的形式出現,在電視劇播放的過程中,屏幕中突然跳出一段廣告文案,文案的內容往往與劇情緊密相連。與比如在《精絕古城》裡,胡八一醒來時,底端的廣告彈出「老胡,你醒了?來瓶咖啡」的廣告語,與劇情遙相呼應,讓人印象深刻。
3、VIP專屬推薦
購買會員除了能夠觀看會員專屬的視頻外,還有一點好處就是可以直接跳過廣告。視頻網站動輒2、3分鐘的貼片廣告格外漫長。然而如今即便購買了會員,依舊會有15秒的VIP推薦廣告出現,雖然這類廣告並非強制性觀看,可以隨時關閉,並且內容是影視劇推薦,但對於付費用戶來說依舊很無奈。
類似的軟性植入方式不勝枚舉,由於形式新穎,植入的時間是方法比較靈活,廣告內容與劇情相關且頗具創意,很容易讓人記住,更加利於傳播。因此小劇場和創可貼式廣告深受廣告商的喜愛,已經成為當下的新潮流。
根據媒體的相關報導,目前國產劇的劇場式廣告十分火爆,價格也水漲船高。有些電視劇甚至單憑中插廣告已經為盈利提供了可能性。
然而,正如馬伯庸在微博中所提到的,在電視劇中插播與劇情的格調、角色性格完全相悖的廣告,對劇情、角色和演員都是一種傷害。
比如《精絕古城》中,在劇情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彈窗廣告文案卻以此調侃,瞬間破壞了劇情的緊張感。《三國機密》中讓陰翳深沉的角色出演搞笑劇場廣告,對於角色的塑造也是一種傷害。
創意型廣告不能只考慮到品牌的傳播,也要兼顧觀眾的體驗,以內容為先,尤其不能讓廣告喧賓奪主,搶了劇情的風頭。
廣告怎樣才能不出戲?
廣告與觀眾體驗永遠是一間兩難的事,但是在影視劇的廣告植入史上,也並非沒有成功案例。
比如電影《瘋狂動物城》中,僅是在海報中,就能看到不少服裝商品的廣告。
但這些廣告不僅符合背景設定——兔子朱迪來到一座現代化的大都市,另外廣告模式也根據動畫片的特點進行了改裝,不僅起到了宣傳效果,甚至還成為彩蛋,被粉絲們津津樂道。
電影《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中也出現不少網絡公司的品牌標誌,既符合作品主題,又讓虛構作品與現實世界產生了聯繫,反而讓人驚喜。
當然,並非所有影視劇都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提供創意植入的方式。片方出於營收考慮也無法完全拒絕廣告的出現,但也必須要兼顧藝術性,找對方法。犧牲作品內容式的植入並不可取。
首先,片方要篩選符合作品調性的產品植入。比如服裝、零食、汽車、家居等產品就較為適合現代都市劇。除了傳統的硬廣、品牌露出和擺放以外,服裝、美妝廣告還可以通過劇外找同款的方式「帶貨」。比如《和平飯店》播出後,陳數在劇中的服裝、口紅都成為爆款。
其次,要控數量,不能無節制的進行廣告植入。《歡樂頌2》就曾因為過度的廣告植入而引發爭議,劇中無時無刻的出現廣告產品,對劇集本身也是一種折損。還有華語版《深夜食堂》,甚至被批評是大型廣告片。
控制廣告的數量,適當的進行創意植入,才能達到劇情和廣告的平衡。
另外,廣告出現也要考慮時機。比如在美劇中,有些廣告會在三幕劇或四幕劇的轉場時出現,此時緊湊的劇情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一小段插入廣告也可以緩和觀眾緊繃的心情。
題材相應的劇中,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下出現中插或彈窗,對氛圍的破壞程度較小。而在懸疑冒險劇中插入搞笑小劇場,對劇情則有很強的破壞性。小劇場廣告也應該建立在保護角色的前提下,儘量統一風格,或者由性格不強的配角出演。
總之,創意獨特、合理適量的廣告植入,對於片方和品牌本身都有利,但若過度泛濫或讓廣告搶了電視劇的風頭,引發觀眾反感。無論是廣告方、片方還是平臺方,都應兼顧內容本身,做到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