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廣告」賺噱頭

2020-12-22 搜狐網

  來源:讀者報·影響力周刊

  我們形容傻子常說,別人把你賣了還給人家數錢呢,現在熱熱鬧鬧大力鼓吹植入廣告的影視人就扮演了這麼個數錢的角色,賠本賺吆喝,給人家數錢還把觀眾也都當傻子了

  「植入廣告」賺噱頭

  □ 金力維

  電視節目和影視劇中,令觀眾不滿的植入廣告越來越多。最近,國家工商總局對人大代表的相關建議進行答覆,表示工商部門將結合《廣告法》的修訂,對其進行專題研究並向立法機關提出相關立法建議。國家立法事關重大,耗時又長,即便立了法,也總會有「漏洞」可鑽,其實,只要看清事態,糾偏一個想當然的商業思路,植入廣告的問題或會迎刃而解。

  植入廣告的做法20多年前就有,但近兩年來,形容其在我國泛濫之勢如洪水猛獸絕不過分。在商業領域,中國人有個盲點,把外國人當萬金油,尤其愛跟美國人學,學來一身「只向錢看」的本事。搞技術,我們研究不出軟體製作《阿凡達》,但我們開發了一套專門軟體用於分析劇本的商業價值和植入廣告空間。中影集團宣布用這套軟體只需要五分半鐘就能得出結論——這個地方適合進幹白,那個地方適合進中檔轎車。在我們看來,美國人仿佛是全世界最會做生意的,尤其表現在廣告營銷方面,既然好萊塢都在玩技術賣廣告,我們拿來主義準沒錯。

  眼下,中國人再不糾偏「崇美」的商業思路,審時度勢地看清自己,無異於眼見的火坑跟著跳,抖著小機靈犯傻。植入廣告,如果結合中國實情,把視線放長到未來二十年看,企業商家、電視臺電影院和創作者,這條產業鏈裡的三方誰都難成為真正受益者。中國的影視劇創作者還沒資格成為植入廣告的受益者,這部分收入成了生存必需,沒選擇,又心知妥協的藝術不會「雙贏」,只好請求觀眾理解,大家將就。對企業商家而言,做廣告是為了推銷商品,「推」是手段,「銷」是目的,現代廣告理念是將商品與一種生活理念相連令觀眾接受,潛移默化地形成使用習慣而產生購買行為。可在影視劇裡泛濫、粗暴地植入廣告頂多賺個噱頭,已經使得觀眾看電視、看電影、看春晚廣告都格外敏感兼有反感情緒。

  我們形容傻子常說,別人把你賣了還給人家數錢呢,現在熱熱鬧鬧大力鼓吹植入廣告的影視人就扮演了這麼個數錢的角色,賠本賺吆喝,給人家數錢還把觀眾也都當傻子了。

(責任編輯:news10)

相關焦點

  • 網路遊戲的廣告植入策略探析
    二、網路遊戲中的廣告植入策略 網路遊戲中植入廣告通常可以採用以下策略: 1.在遊戲場景中植入廣告。遊戲場景指的遊戲中的天空、樹木、建築物、機械等,這些元素均可以根據品牌推廣的需要進行利用。比如,在日版的《合金裝備:和平行者》中,細心的玩家可以發現「激浪(Mountain Dew)」牌飲料和多力多滋薯片。
  • 揭秘影視廣告植入:超過100萬可以改劇本
    日前,花生酥品牌「黃老五」因不滿40萬隻換來高圓圓一句「黃老五都堵不上你的嘴」和錯誤的包裝展示而拒絕支付《咱們結婚吧》植入尾款,與劇方對簿公堂。40萬究竟能在一部劇裡買到什麼樣的「廣告位」?雖然近幾年廣告植入影視劇已經屢見不鮮,但這場糾紛還是引發了大家對廣告植入現狀和行情的好奇心。本期行業報導,我們為您揭開廣告植入背後的秘密。
  • 《龍嶺迷窟》潘粵明直播伊對廣告 從廣告植入看IP化營銷
    除了內容以外,廣告植入也成為專業人士熱議的對象。廣告植入已經成為影視劇以及電視和網絡視頻欄目的「標配」。番外植入、花字植入、臺詞植入、如意貼、創可貼、口播、角標等等更多花樣讓業界耳目一新。那麼,怎樣的植入,既能巧妙傳達廣告主的訴求,又不至於傷害觀眾的體驗感,甚至會引發好感呢?我們就通過案例來揭秘廣告植入的新奇玩法。
  • 《非誠勿擾2》:僅靠廣告收回5000多萬成本,馮導的「植入」巔峰
    至此之後,馮氏電影就開始了非常明顯的特色——廣告植入。2001年《大腕》上映,男主葛優給導演辦的一場葬禮裡,見縫插針地播廣告,異常荒誕,蓋中蓋、博士倫、彪馬等都被惡搞,還出現了「補鈣」、「但求最貴,不求最好」等經典語。原本這部電影馮小剛是要諷刺快餐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諷刺瘋狂的廣告商,但是他自己就是廣告植入的受益者,這一波算不算自嘲?
  • 電影植入廣告性價比高 電視劇營銷仍薄弱
    再打開電視機,隨便一個現代劇中都是滿眼的廣告,更讓觀眾無奈笑言:「不知道是廣告植入電視劇,還是電視劇植入廣告。」   這就是眼下影視劇植入廣告的現狀——觀眾們都不願意被時不時蹦出來的品牌LOGO和廣告詞打斷了興致。
  • 盤點中外史上那些經典的植入廣告案例
    絕佳的動畫設定+全球流行效應,讓菠菜這種食物從「平民」躍升至「網紅」級別,這就是植入廣告的力量。二、《瘋狂的石頭》植入班尼路廣告「牌子,班尼路!」可惜後來班尼路經營不佳,逐漸在年輕人市場中沒落,但當時這則植入廣告確實給班尼路帶來了很大的收益。3、《阿甘正傳》中植入耐克鞋廣告植入式廣告的最高境界就是將品牌的價值觀和文化植入進去,毫無疑問,耐克在《阿甘正傳》中做到了。「跑,福雷斯,快跑!」
  • 小學英語作業本驚現「KFC」 廣告植入還是貼近生活?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最新資訊>正文小學英語作業本驚現「KFC」 廣告植入還是貼近生活?(圖片來源:中國新聞網)   原帖   樓主:   昱嶺關   熱詞:   廣告教材   我最近發現,小學三年級英語下冊課堂作業本裡,有一道題目出現了「肯德基」標誌,同時也出現了「KFC」字母。現在課本裡也植入廣告了?
  • 臺灣綜藝:從廣告無門到植入有道
    節目冠名、植入營銷(置入行銷)等在中國內地電視市場司空見慣,但在海峽對岸的中國臺灣,綜藝節目曾一度不被允許接受廠商冠名和廣告植入。廣告一旦「無門」,營銷豈非「無道」?   廣告「無門」   冠名贊助和植入營銷的嚴苛管控,直接導致臺灣綜藝節目製作經費陷入緊張。
  • 《星星》「植入廣告」巧妙入戲 國產劇相形見拙
    韓國影視劇「植入廣告」巧妙入戲的智慧,令「植入廣告」滿天飛的國產劇相形見拙。  記者先後走訪了閔行區韓國飯店聚集的兩家韓國炸雞店,看著遠遠望不到頭的長龍,細問之下,都是因為《來自星星的你》中女主角的那句「初雪要吃炸雞,喝啤酒」臺詞而來。  【就是看了《來自星星的你》,蠻想來吃的,記:排了多久?
  • 植入課本:昧良心錢還是別賺了|人教版|仁愛版英語_網易新聞
    那些年孩子們讀過的廣告記者梳理課本植入廣告的新聞發現,早在10年前,就有課本涉嫌廣告。2004年8月,《新京報》報導說,人教版英語課本被網友質疑為某相機做廣告。網友所稱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英語教材第三冊。
  • 代表委員熱議——植入廣告不得侵害消費者權益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靖江市人民法院副院長陳燕萍說,植入廣告利用其不經意的視聽衝擊強制觀眾接觸其宣傳,是一種強姦民意的體現,而且尤其是電影觀眾是買票觀看的,在影片中植入廣告是侵犯消費者利益的行為。    「如果是植入公益廣告,體現一種對人的精神和靈魂的關懷,我想觀眾還是樂於接受的。」陳燕萍代表說。
  • 熱播影視劇廣告"花式植入" 品牌在偷笑觀眾受不了
    對此,該劇製作人白一驄在接受採訪時解釋:「我們那不叫植入,叫中插,廣告不重複,獨立拍攝,和劇情還有關聯。」   觀眾有爭議:   太出戲or有創意?   在製作方看來,這些看似「新穎」的廣告植入形式逐漸為觀眾所接受,事實真是如此嗎?
  • 【JMedia】廣告植入喪心病狂,連《青雲志》等古裝劇也淪陷了
    如此喪心病狂的廣告植入,讓不少觀眾直呼「迷之尷尬」。古裝劇中植入廣告,《青雲志》並不是第一個。《龍門鏢局》、《太子妃升職記》等熱播古裝劇同樣有廣告植入,可這兩部劇卻沒有因此招致大量的口水,這是為什麼呢?尷尬!《青雲志》廣告亂飛在這個仙俠玄幻劇霸屏的暑期檔,《青雲志》雖然有著改編過多的爭議,但總體來說口碑不錯。
  • 細數那些年比劇更「火」的廣告植入
    隨著網播劇的興起,平臺上在劇中的廣告植入,那真是花樣百出。  從最開始的片頭60s,70s,甚至90s硬廣告,到品牌與劇情的無縫銜接,你看劇時的每一寸地方,都是明碼標價的。  最早最原始就是普通的片頭廣告,又長又無趣,身為高貴的VIP那必須是選擇關閉廣告了,目前雖然已經意義不大,但仍然是每個視頻標配。
  • Ubuntu 因在 MOTD 植入廣告遭批評
    reddit 上的一篇帖子描述了 Ubuntu 20.04 LTS 在 MOTD 中植入廣告的情況。MOTD 是 message of the day 的英文縮寫。譯文是:每日提示信息,問候報文。發帖者提供的截圖顯示,他使用的 Ubuntu 確實在 MOTD 植入了一條附帶連結的文字廣告:「If you』ve been waiting for the perfect Kubernetes dev solution for macOS, the wait is over.
  • 朱新立親自客串「鄉村愛情」匯源植入廣告
    《楚門的世界》批判對象之一是媒體暴力,媒體暴力種種表現之一是植入式廣告,在電影中它們突兀又搞笑:當金?凱瑞在家中草坪上和「妻子」聊天時,「妻子」卻手持一款殺蟲劑開始介紹起來,完全不顧表情詫異的金?凱瑞。不過他並沒有感覺太壞,因為他早已習慣。  我們不能說趙本山的《鄉村愛情交響曲》是鄉村版的《楚門的世界》,前者沒有後者的人文關懷與思考深度。
  • 爆笑廣告植入我只服《嚮往的生活4》
    爆笑廣告植入我只服《嚮往的生活4》 隨著節目的熱播,第四季的金主爸爸隊伍也越來越強大,花樣廣告玩法堪稱一部營銷劇。節目剛開場,調皮的導演組便根據錢多錢少把各大讚助商印到了民族服飾的背面,話說,你能看見萬和嗎?
  • 打廣告我就服網易《終結者2:審判日》的廣告植入都玩出花了
    在當下的中國影視劇市場,觀眾對於影視劇中植入廣告的做法,基本都處於影片被汙染的心理定位上,原因是影視劇中植入的廣告太多,過於生硬。一部影視劇下來,讓觀眾感覺是在廣告中插播影視劇。針對這樣的現象,今天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影視劇中比較另類的廣告植入長什麼樣兒吧。
  • 良品鋪子投餵《烈火如歌》,金主爸爸care的植入廣告應該長怎樣?
    良品鋪子強勢投餵古裝大劇《烈火如歌》,金主爸爸care的植入廣告應該長怎樣?聯想到去年熱播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擇天記》、《楚喬傳》等古裝大IP,無一不被現代品牌植入包圍。這兩年,古裝大劇的拍攝模式大多雷同:打著「流量明星+超級IP」的格式,賺的就是人氣紅利。如此一來,品牌自然有理由對古裝劇投以寵愛。不過,吸睛賺吆喝是一回事,將廣告植入變現為看得見的銷量或聽得見的讚美,才是品牌方的終極目標。
  • 廣告植入奇葩多:宮女用面膜 角色沒病被逼吃藥
    下月,把植入廣告代進內地電影的開山鼻祖馮小剛將帶來其賀歲大片私人定製,日前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透露,華誼以前的電影植入廣告最多一部約8000萬元左右,而馮小剛新片《私人訂製》的廣告植入已超過了這個數字,所以屆時一場關於植入廣告的爭議又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