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絲路網
由浙江大學、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和大洋洲「一帶一路」促進機制共同主辦、伊利集團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國際展望大會(杭州2018)將於11月22-23日在浙江杭州舉行。本次大會以「發現智慧實踐」為主題,屆時來自中國、紐西蘭、印度尼西亞、阿聯、韓國、哈薩克斯坦等國500多位嘉賓將匯聚一堂。而伊利旗下的金典紐西蘭純牛奶成為此次國際展望大會唯一指定牛奶,標誌著伊利集團又一次邁出了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質性步伐。
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外交大事件
伊利集團近幾年積極踐行國際化戰略,在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全面布局,也是唯一一家同時符合奧運會及世博會標準,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上海世博會提供服務的乳製品企業。2017年,伊利成功籤約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唯一乳製品合作夥伴。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伊利意識到,在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全球產業鏈快速整合的大趨勢下,全球乳業一體化趨勢必然逐漸加強。中國乳企要參與全球競爭,在全球產業鏈中佔據更有利的位置,必須和全球乳業夥伴開展多層次、多維度的務實合作。
因此,伊利也更加堅定了國際化品牌戰略的步伐,積極參與米蘭世博會、杭州G20峰會、2017夏季達沃斯論壇等諸多世界頂級論壇成為伊利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展示中國乳業品牌形象的舉措。
對於金典紐西蘭純牛奶成為第二屆國際展望大會(杭州2018)唯一指定牛奶,伊利集團副總裁張軼鵬表示,作為中國一家大型民營企業,伊利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構建了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三大體系,在海外投資合作了包括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在內的多個項目,金典紐西蘭純牛奶正是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的匠心之作。伊利也將在大會中把與紐西蘭的合作項目作為重點案例分享給參會嘉賓,共同探討「一帶一路」中的「智慧實踐」。
圖為中國與紐西蘭合作打造的伊利大洋洲乳業生產基地
高標準全球質量管理體系融入「一帶一路」
伊利之所以能夠在「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快速融入國際市場,背後是其對於質量體系建設的長期堅持。
近年來,伊利與SGS(瑞士通用公證行)、LRQA(英國勞氏質量認證有限公司)和 Intertek(英國天祥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升級伊利全球質量安全管理體系,與歐洲頂尖大學瓦赫寧根大學合作開發「中荷食品安全保障體系」、「食品安全早期預警系統」,通過對資料庫的篩查和預警體系建立、分析乳業全產業鏈的潛在風險,識別關鍵風險點、影響因子和風險等級等。
以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為例,該基地採用了伊利在國內最先進的裝備和技術工藝。但由於紐西蘭等國乳業起步早,發展時間長,設備多年沒有更新換代,而中國乳品企業使用的都是最新購置的當前最先進的設備,當地僱員不會使用。為此,伊利派出國內的工程師,對外籍員工進行培訓。
在標準方面,伊利的乳品原料質量控制標準,是廣泛收集參照國內外產品及原料標準,結合國家有關部門和伊利自身對成品質量的高標準要求,不僅對原料質量控制指標要求多,並且對每項指標設定了極為嚴格的限量值。
「這太苛刻了!」紐西蘭供應商拿到這份標準,忍不住叫出聲來。因為在紐西蘭、美國等國家,對原料奶根本沒有這麼嚴格的標準。
「在中國,在世界,伊利的所有供應商,都是這個標準,不然不可能進入中國市場。」伊利的工作人員耐心地解釋。
「中國人工藝先進、設備新、標準高,厲害!」接受培訓的外籍員工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踐行本土化原則實現互利共贏
此次金典紐西蘭純牛奶成為國際展望大會唯一指定牛奶並不是伊利首次與大洋洲結緣。幾年前,伊利就開始在紐西蘭布局建設海外乳製品加工基地。值得注意的是,伊利在紐西蘭的投資堅持共贏原則,樹立了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上的形象。
伊利在紐西蘭的投資項目從啟動至投產歷經19個月,建設過程中有紐西蘭境內項目管理公司、包裝企業、土建建造、道路施工等20多家企業參與其中,在施工建造現場最多有500名工人同時工作。同時,項目生產線80%的先進設備由紐西蘭製造商製造,極大增加了紐西蘭乳品設備製造的就業崗位。
紐西蘭懷馬特市長Craig Rowley表示,伊利為當地帶來了重要的就業崗位,僅一期工程就直接解決了近百人就業;按合同收奶,維護了近百家牧場主的利益;還積極投身當地的社區活動,在當地中學設立了獎學金,鼓勵當地青年積極參與乳業和中新文化交流的學習。
2015年,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還獲得了「南坎特伯雷商業大獎」提名。這個紐西蘭商業的知名獎項此前從未提名過外國企業,提名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不僅是了對伊利的認可,更體現出紐西蘭對中國企業在當地投資的肯定與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