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華又新
讓廚房消費回歸「為人服務」。
全民下廚時代,人們花了很多錢購置了很多廚電,最後卻依然沒有裝出一個乾淨、方便、實用的廚房。問題出在哪兒?我們對廚電消費有哪些誤區?有什麼解決方案?
花很多錢,卻未必有個滿意的廚房
當疫情席捲全球,很諷刺的是卻讓數以百萬計的家庭重新擁有了做飯的時間和興趣,一時之間人人都是靈魂廚師,對中西美食南北名吃烹飪的熱情,讓各種蒸烤、烘焙設備以及更注重健康化智能化的消毒櫃、洗碗機、果蔬清洗機、淨水器等廚電產品,幾乎一夜間走進千家萬戶。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僅2020年一季度,中國家庭就新裝125.8萬臺消毒櫃和24.6萬臺洗碗機,總零售額19億多元。它們與各種各樣的煎烤機、攪拌機、破壁機、麵條機甚至腸粉機等等,共同填滿了本就不寬敞的中國廚房空間。尤其對小戶型廚房而言,越買越多、越買越貴的各種細分功能廚電在不足10㎡的烹飪操作區「器滿為患」,讓每做一次飯都充滿了兵荒馬亂。
一方面是廚電種類越來越多,功能越來越細分,廚電業的製造科技、消費水平和廚房整體功能性都得到了升級,但另一方面,大量電氣設備沒有規劃地集中湧入廚房也帶來了很多不便性,讓人們在使用器具烹飪時無法獲得視覺美感和身心愉悅。
「中國工業設計之父」、國內第一個工業設計系創建者柳冠中教授曾總結過中國家庭目前普遍存在的廚房痛點:
一油,油膩膩的灶具和地面;二髒,髒兮兮的垃圾桶,溼漉漉的水槽櫃;三亂,亂糟糟的櫥櫃、吊櫃和臺面設計,凌亂的抽屜,堆成山的調味品和各種廚具。
把以上種種問題從廚房頂層設計角度歸納一下,即環境條件差,油、煙、固、廢在廚房中藏汙納垢,衛生條件不過關;儲物、烹調、清洗等各功能分區空間布局不科學,不符合人體使用習慣,顯得很凌亂;廚房器具飽和度過高,烹飪廚具多而不精,沒有整體思維的堆積加重壓迫感,沒有美學可言。
明明花了很多錢,買了很多產品卻依然裝不好廚房,這就是消費升級的廚房悖論。
缺少規劃,買再多也是散裝廚房
為什麼會出現廚電消費升級而廚房使用體驗升不上去的問題?為什麼花那麼多錢依然解決不了廚房的髒和亂?
首先決定廚房效果的第一步,是很多人購置廚房電器時脫離真實需求,買得又多又全但可能反而讓功能重複,成為累贅。
從供給側角度,廚房市場已經發展到了品類齊全甚至過剩的程度,功能開發細緻,各種歐式中式烹飪工具一應俱全,很多廚電功能交叉覆蓋。很多人在購買廚電時得眼花繚亂,再加上被線下導購的熱情推銷或者網上美食主播教大家做飯的視頻鼓勵得頭腦發熱,不是根據實際生活需求選擇,而是一時衝動購買了一些好看不實用或者很低頻的廚房電器,買回家後要麼跟自家廚房裝修格局不搭,要麼熱情勁兒過了不想操作,放在角落吃灰。
先不說那些極少用到的煎餅機、腸粉機之類,裝油煙機就是個不小的雷區,很多人選油煙機時只關注大風量大吸力,殊不知風量大並不等於吸油煙效果就好。用戶真正想要的其實是廚房裡無煙、少味、不跑煙,而要實現不跑煙效果除了煙機吸力強勁,更重要的是有攏煙設計和能根據不同煙量智能變頻的技術,這樣才能在不增加噪音和能耗的前提下實現煙淨氣清。
當然根據排煙方式不同,也有人安裝下排的集成灶,從使用反饋方面看,強按牛頭向下排煙並沒能解決甚至還增加了油煙逃逸的可能,與此同時向下排煙時地櫃也被出煙管道幾乎佔滿,儲物空間減少,淨水器也可能沒辦法裝在下櫃裡。
除了廚電沒選對,廚房不實用的第二個重要原因是缺乏科學合理的一體化設計。
「好廚房都是設計出來的。」就像衣服需要搭配才能穿出好的上身效果一樣。很多廚房之所以看起來、用起來都很「凌亂」,在於儲藏區、清洗區、備菜區、烹飪區布局不合理,在廚房裡做頓飯需要像陀螺一樣亂轉。
按一般烹飪流程,做飯最舒適的是取-洗-切-炒-盛一條動線一氣呵成,可人們自己單獨一件件購置廚電後沒有這個概念,很多人把各種廚電買回來,哪裡有空間、哪裡有插頭就堆在哪裡,冰箱上摞個消毒櫃,或者灶具和水槽之間放上烤箱、微波爐,洗菜時水漬進入烤箱與水槽與臺面接縫處滋生菌落,洗完菜後又無處安放備菜,「拿洗切炒盛」不在一條動線上,人體動作習慣和烹飪操作順序被徹底打亂。
購買廚電缺少計劃性,或者多買多裝,缺少集成功能,容易買得不合適,裝得不科學。前者是無效消費甚至過度消費,後者讓廚房成為缺乏整體邏輯和設計審美的散裝廚房。
針對廚電選購和廚房設計的誤區、盲區、雷區,我們該如何破解?
柳冠中說過,工業設計應該始終圍繞人的需求解決問題,回歸到「為人服務」的價值觀。既非「一味地以多為美、以大為美,助長奢侈消費」,同時要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思維引導消費。
在引導消費趨勢上,我國廚電行業近幾年越來越明顯得呈現集成化、套系化風向。作為更具整體性的廚房方案,套系化廚電能幫助人們規避很多專業性難題,同時提供更簡約實用的空間利用方法。很多廚電品牌近兩年都推出了專門的廚電套系,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最具人性化廚房理念的是方太的集成烹飪中心和「幸福家庭,一套配齊」方案。
好的廚房,不是讓你圍著它打轉
之所以認為方太的廚電方案更接近人性廚房標準,一是實用性強,抓重點需求和真實需求,去除剛需以外的累贅裝飾。二是設計合理,每寸空間儘量最大化利用,廚電布局邏輯與人在廚房裡的外在動態和內在需求高度契合,是人用電器,而不是電器用人,操作極簡化。同時這樣也能帶來視覺上的美感。
與市場上的四件套、五件套銷售方式不同,方太「幸福家庭一套配齊」解決方案以集成烹飪中心、水槽洗碗機、消毒櫃、熱水器等高頻產品為基礎配置,其背後是作為資深廚房研究「專家」的方太及其研發團隊,通過對消費者習慣的長期觀察和研究,來整體性的布局廚房,滿足合理的規劃和動線設計。在這樣的基礎上所研究的產品,如具有代表性的方太集成烹飪中心就集合了「煙灶蒸烤」等多項功能於一身,且性能足以匹敵單款專業產品。
從實用性角度講,以集成烹飪中心為例,考慮到油煙順勢上升的自然規律,方太集成烹飪中心吸油煙是採用低吸上排技術取代向下排煙,與後者相比,前者在煙氣進入進煙口後垂直順勢上排,不用改變走向,不用拐彎,吸力和攏吸效果更好,而且不會在管道中藏油、積油,也不存在火星引燃油垢的隱患,擊中了油膩和安全兩大廚房之痛。以水槽洗碗機為例,則考慮到的是清洗的多樣需求,所以拋棄了傳統洗碗機的多管道布局,而是用開放式結構將清洗果蔬和清洗碗碟放在一個腔體內,實現功能完整性的同時也確保了清洗效果。這就是多樣功能集成中需要確保彼此功能不影響且最優化的結果。
從設計合理角度講,方太集成烹飪中心因為將吸油煙功能分開,下方灶蒸烤又實現嵌入安裝,無論是在上端牆壁還是下方臺面都消除了視覺上的割裂感,又可將整個操作控制在一米範圍之內。而選擇油煙順勢上排,煙道依然滿足房屋公共煙道結構,不需要佔用下櫃空間。
前文提到廚房最優動線是取-洗-切-炒-盛一氣呵成,然而中國廚房受制於千奇百怪的戶型,有一字型、L型、U型、雙一字型等各種廚房樣式,用戶很難自己設計好烹飪動線。為了儘量匹配儘可能多的廚房樣式,方太一套配齊方案提供了一橫一縱式設計,橫向上,以集「洗消烘除存」五項功能於一體的水槽洗碗機→集成烹飪中心組成一米內的洗切炒動線,縱向上以煙機→灶→蒸烤烹飪機/消毒櫃形成定在一點上就能實現的煙、火、蒸/消動線,站在橫縱兩條線的焦點上,不僅能在伸手範圍內操控至少五套廚電,而且因為洗-切-炒動線布局緊湊,蒸烤或消毒彎腰即可操作,空間上只佔一米方寸,極大節省了裝修佔間和做飯走動頻率。
利用充分的集成技術和一體化設計敲掉了廚電購、配、裝幾乎全部難題的方太,在破解廚房消費升級的悖論上給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案。
有機構統計顯示,被市場上視為傳統集成灶取代方案之一的方太集成烹飪中心,去年上市短短一年內後獲得超10萬家庭認可。「幸福廚房一套配齊」系列更是抓住了疫情後的全民下廚時代和改善型廚電升級需求,在市場上掀起新熱度。
以方太現象為案例來洞悉和觀察整個廚電業走勢,與廚房有關的技術製造產業,已經由大量、低配、散亂的態勢,向集成、高配、生態化技術和服務密集型升級。不論是賈伯斯設計蘋果時推崇的包浩斯式乾淨實用、極簡美學,柳冠中提出的以為人服務為本分還是方太的幸福廚房觀,無一例外都強調和看到了廚電、廚房消費逐步回歸「為人服務」的商業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