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說魂歸泰山,泰山腳下安葬了哪些名人?數得上來的僅有3位

2021-01-09 網易

2020-12-30 11:16:59 來源: 嘚啵嘚說歷史

舉報

  了解泰山歷史文化的同學對一句話應該很熟悉,那就是「生屬長安,死歸泰山」。除了字面上的意思,這句話更多的是傳達了我國古代流行的生死信仰觀念。

  

  古代民間認為,泰山具有「主生死,收人魂」的職能。據說人死時,泰山會派員來將這人的靈魂勾去。因此泰山是人死後靈魂的歸宿之地,泰山神是陰間鬼魂的最高主宰。

  這種信仰,早在漢代就有。東漢墓出土的鎮墓券中,常有「生人屬西長安,死屬太山」之語。意思是說,人活著的時候,歸長安管轄,死了以後,就歸泰山管轄了,泰山是鬼魂之都。

  

  古典神魔小說《封神演義》中,黃飛虎死後被封為「東嶽泰山天齊仁聖大帝」,其他有關「泰山治鬼』的傳說更是不可勝數。古漢語中,「歸」就是「鬼」,這裡的「鬼」不是現在意義上的鬼,而是指祖先的靈魂,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雖然說」魂歸泰山「,但除了當地的老百姓,實際上死後能葬在泰山腳下的名人實在是屈指可數,如今能提上名來的僅有三位。都是誰呢?

  

  第一位就是蕭大亨。蕭大亨是明代嘉靖時期著名廷臣。其幼年家貧,父親是賣豆腐的,說不定咱們泰安著名的泰山三美之一——豆腐,裡面就有蕭大亨父親的功勞呢。雖然家貧,但累年苦讀,嘉靖41年,他考中進士。

  此後,他率兵力平寧夏韃靼反叛,在韓戰中擊潰日軍,打擊福建沿海倭寇,多次平息西南邊陲兵端,安定西南。蕭大亨關心家鄉,捐資創建泰安文廟尊經閣,親自編訂《今古文鈔》《文章正宗》等書,以授諸生。並損資修整泰山名勝古蹟,三陽觀、碧峰寺記事碑至今猶存。

  

  蕭大亨歷任三朝,對維護邊疆和平,立下重大功勳。明廷在蕭氏墓坊上撰楹聯為"束髮登朝,勳業永垂於邊地;鞠躬盡節,忠勤益勵於宦成",是對蕭公功績的高度評價。

  1612年,就在滿清入關的前32年,蕭大亨逝世,享年81歲。明神宗敕令葬在泰安城西南金牛山,其墓保存至今。

  

  第二位是馮玉祥。馮玉祥是安徽巢縣人,生在河北滄州,人稱「布衣將軍」,是真正靠自己打拼上位的平民將軍。他一生戎馬,在中國近代革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他好學而明大義,為中國近代教育做出傑出貢獻。

  不幸的是,馮玉祥1948年出訪美國途中因輪船失火而罹難,享年66歲。馮玉祥的屍體被運送到莫斯科火化,當年骨灰運送回國。1953年,遵照馮玉祥將軍生前遺願,他的骨灰葬在泰山腳下。

  

  第三位是範明樞。範明樞是土生土長的泰安人。23歲時進入邑庠學習,後來在泰山上書院學習,1906年的時候到日本留學,為以後的革命和教育事業打下了基礎。

  範明樞在山東任教期間,不僅在教育上向學生宣傳新觀念,而且在行動上也支持學生參加運動,比如五四運動的時候他就支持學生參加五四運動。

  

  當日本侵佔東北三省的時候,範明樞自費購買書刊宣傳抗日。「七七事變」之後,範明樞為宣傳抗日而奔走呼號,盡一切力量動員大家奮起抗爭,並時時配合八路軍的抗戰行動。

  1946年,他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然而在次年便因病去世。他在病榻上依然奮筆疾書支持解放戰爭。範明樞先生逝世後被葬在泰山前麓,被尊稱為「人民的老師」和「革命老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泰山名人——孔子
    泰山與名人結緣,肇始於孔子。孔子登臨泰山,抒懷暢志,開闊胸襟;考察封禪,學習禮儀;了解民情,觀知時政,活動內容與歷史遺蹟十分豐富。明代《泰山志》說:「泰山勝跡,孔子稱首。」這不僅拓展了泰山文化的內涵,也使儒家思想文化借泰山之力發揚光大。同時,孔子也開創了名人登泰山的先河。由於他的特殊地位和影響,使後人竟起仿效,接踵而至。
  • 泰山科技學院:泰山腳下的書院制大學
    查詢完高考成績馬上就要進行志願填報了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誠摯地邀請你們報考下面請跟隨小編的節奏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校園建築為傳統四合院式書院風格,是亞洲第一所全四合院書院制本科商學院。在書院風格的建築裡,你能欣賞到泰科的朝朝暮暮、春秋與冬夏。教室教室裡配備了多媒體教學系統,包括計算機、電子黑板、麥克風、視頻展示臺。
  • 登泰山前的最後考驗,泰山十八盤,朋友說下次不會再來了
    奈河一名的出現,與古代的 泰山 主人生死觀念有關。《後漢書烏桓傳》:"如 中國 人死者,魂神歸 岱山 也"。在東漢末年佛教傳入後,其地獄觀念就直接借用於 泰山 主生死觀念。有的僧人在譯經時就乾脆把"地獄"譯為" 泰山 "。
  • 2017海峽兩岸「中華民族敬天祈福」儀式在泰山舉行
    :葉攀     15日,2017年度海峽兩岸「中華民族敬天祈福」活動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東嶽泰山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千餘位代表共同祈求國泰民安。
  • 泰山腳下一所獨具特色的書院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
    中國教育在線訊 泰山巖巖,魯邦所瞻。  泰山腳下書院制大學——山東科技大學泰山科技學院,繼承科大工科優勢,賦予信息產業特色,培養具有專業技術背景的管理型人才,打造未來中堅社會的領導者。
  • 夢想之旅泰安站:夢想在泰山腳下沸騰
    新東方網>資訊>新聞動態>正文夢想之旅泰安站:夢想在泰山腳下沸騰 2011-04-10 08:31 來源:新東方
  • 就在泰山腳下的一個小山丘上
    還有一種說法是靈魂屬於蒿,也就是說人死後都去蒿。蒿裡山,就在泰山腳下,是一座不起眼的山,海拔只有193.2米。那麼為什麼傳說中的地獄入口會在這裡呢?山東是中國的教育大省。雖然沒有皇帝,但是很多聖人都是山東人。這是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風景優美的地方。傳說盤古在天地不再合二為一的時候因為太累而崩潰,瞬間腦袋變成了泰山。泰山是中國的五嶽之一。它位於東方,地位至高無上。
  • 泰山造句和解釋_泰山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楊朔《雪浪花》:「日久天長,老人家就變成大夥依靠的泰山了。」]嶽父的別稱。或說泰山有丈人峰,故稱。[楊朔《雪浪花》:「老人家就有這個脾性,一輩子沒養女兒,偏愛拿人當女婿看待。不信你叫他一聲老泰山,他不但不生氣,反倒摸著鬍子樂呢。」]
  • 被譽為名山大川之中的「至尊」泰山
    這還只是泰山的佔地面積,從海拔高度上來看,泰山的最高峰是玉皇頂,這座玉皇頂的高度有1545米之多,在地勢相對平坦的東部地區,已經算是最高峰之列了,不但如此,這個高度更是傲視四周其他的名山大川,也正是因為這樣雄偉壯闊的景色,泰山才被人們尊稱為「五嶽之首」,而且這個稱號也不是現在的人們賦予它的,早在幾千年之前,我國還處在封建社會的時候,各個朝代的名人志士就把這裡當做了泱泱中華的最為神聖的地方,都以能夠親自登臨泰山為榮
  • 十殿閻羅之七泰山王
    都說地府有十殿,那我們今天就來聊聊第七位,泰山王吧!圖片來自網絡泰山王董和,字幼宰。神誕三月二十七,南郡枝江縣人,也就是現在的湖北,東漢末年劉備手下官員,東漢末年,董和率家族西遷。另一種說法是泰山王乃泰山山神,魏晉以來,民間傳說人死以後,魂歸泰山,所以泰山山神成為陰間之王,地府十王之第七。
  • 身臨其境的體驗泰山風情,細說泰山各大景點
    泰山泰山不是最高的山,它的海拔高度大約為1500千米,在中國其它的著名山中排十幾位,在五大山之中排第三。如果你拿珠穆朗瑪峰、五臺山等等來相比的話,它絕對是比不過它們的。其實泰山的位置正好與孔子的故鄉濟寧曲阜相近。孔子自然也就會經常來泰山在泰山腳下留下足跡。孔子登臨處,處於天門北邊,有四大柱,三個門跨過道下石坊所建而成。上面清晰刻著五個大字,「孔子登臨處」。 始建於明朝時期。泰山的地理位置優越,也是古人經常來休閒的地方。據現代科學家研究,已經證明了早在5萬年前就已經有人類活動的足跡。
  • 明天是泰山老奶奶生日,轉發一起為咱們的泰山女神賀壽吧!
    碧霞元君何許人也?明清兩朝,供奉碧霞元君的泰山行宮,遍及全國各地,有成千上萬座之多。《帝京景物略》:「香火自鄒魯齊秦以至晉冀,祠在北京者,稱泰山頂上天仙聖母。」光是在京師,娘娘廟就有「三山五頂」之說。從晚清開始,泰山周邊信眾開始在三月十五換袍日這一天登上泰山,朝拜碧霞元君,並逐漸形成規模,約定俗成下來,成為民間認可的碧霞元君生日。辛亥革命後,朝廷奉行的四月十八之禮廢止,但民間三月十五祭祀碧霞元君卻在泰山一帶成了習俗。時至今日,每年農曆三月十五,成為了泰山最為鼎盛的朝拜進香節日。
  • 泰山的秦御道你走過嗎?
    當時是夜十二點多點,陽曆八月三十一號,無月光,只能隱約看清腳下的山路,書要簡短述說,遠處的景點看不清,約摸走了七八裡路程,在一塊寫著『』中流砥柱』大巨石的旁邊,我們坐下休息,包裡隨身帶的水,果品,食物,各自拿出來拚在一起共餐!
  • 泰山為何能成為五嶽獨尊?你對泰山了解多少?
    從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到歷史上的秦皇漢武,歷代帝王通過到泰山封禪告祭,宣揚其「受命於天」「功德卓著」, 從而確立了泰山在整個中國歷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相傳遠古時代就有72位首領來此巡狩祭祀,據於《尚書舜典》,其中記載舜在接受了堯禪讓後的第一個春天,巡狩泰山、舉行祭祀的情況。自秦以來,中國古代有12位帝王來此封禪朝拜。
  • 詩詞裡的泰山和自己爬過泰山有啥區別:夜裡不知身是客,一時貪歡
    詩詞裡的泰山和自己爬過的泰山有啥區別?不由得想到這個問題,於是,開始從杜甫的《望嶽》詩裡尋找答案。古代沒有汽車和纜車,代步工具只有馬和轎子,不知杜甫是如何到達泰山腳下並爬上泰山的。他的望嶽詩,雖沒有一個望字,卻能感受到是如何望山。岱宗夫如何?
  • 泰安除了泰山,還有一個古建築群,在泰山腳下,歷代皇帝都來祭祀
    相信大家對泰安的第一印象就是有泰山吧,說不定說起泰安你還不清楚這是個山東省的小城,但是說起泰山大家應該都略有耳聞,畢竟泰山身為五嶽之首,名聲不是一般的大。相信有不少人都有攀登泰山的經歷,爬了兩次、三次甚至更多,但是位於泰山腳下的岱廟,你們對其知道多少呢
  • 「泰山」一詞的文化意蘊 泰山十八盤
    ■徐世華  郭沫若先生曾說:「泰山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縮影」。泰山為「五嶽之首」,自古便被視為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因此泰山成為歷史上唯一有資格接受皇帝封禪的名山。歷代文化名人無不對泰山仰慕備至,紛紛到此遊覽,讚頌泰山的詩詞、歌賦多達一千餘首。
  • 仰望泰山的星空
    帶路的朋友說,這裡便是金代文壇盟主、書法家党懷英的作書房遺址,是其當年讀書的地方。據說,宋代徂徠書院遺址,就在此地附近,但是由於年代久遠,書院遺址怕是早已被風塵湮沒。眼前的作書房,歷經光陰變遷,又橫遭日寇掃蕩,早已頹敗不堪,滿目荒蕪。拂去一塊碑刻上的輕塵,逐字讀下,可知此碑記述了重修作書坊的經過。
  • 寶應泰山小學成功開展「仁愛學子 愛上名人」讀書節
    泰山小學成功開展「仁愛學子 愛上名人」讀書節泰山小學 繆紅軍為營造書香校園文化,積極打造仁愛校園,讓師生們親近書本、愛上名人。近期,縣泰山小學開展了「仁愛學子 愛上名人」為主題的讀書節活動。據了解,泰山小學讀書節活動自1995年開展以來,至今已連續舉辦24年了,一批批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鍊和發展,在誦讀中受到優秀經典文化的薰陶和感染,學生們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和文化積累,數名學生獲國家、省級大獎。
  • 泰山封禪的皇帝為何只有6位?1人拉低了標準,其他人不願與之為伍
    而最著名的封禪莫過於泰山封禪。然而在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中,卻只有六位皇帝泰山封禪,為何?因為其中有一位皇帝壞了規矩,其他皇帝並不想與他為伍!何謂泰山封禪封禪就是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的時候舉行的大型祭祀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