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上文說到,1959年由蘇聯發射的「月球一號」是第一個成功到達月球軌道的探測器,此後,不甘示弱的美國也發射了幾次探月器。
月球就這樣成為了美蘇兩國太空競賽的主戰場。而在兩國的互相較量中,我們對頭頂上的那個「白盤子」從詩意的「白玉盤」,改作洋氣又專業的叫法「月球」。我們知道了月亮之上原來真的很寒冷,但並沒有嫦娥;知道了月球上是沒有空氣和水的,兔子也無法在上面生存;第一次知道從月球上看地球,原來它美得就像一顆「藍色瑪瑙」……
有人可能會說,沒有嫦娥姐姐和玉兔,我們都可以通過火箭送過去。這道理我都懂,不過這是後話,這篇文章說的是人類探月簡史,我們一個一個來說。
美國在1966年發射的「探測者一號」,在月面上測量了月球的雷達反射率。於是蘇聯在以前「月球系列」的基礎上再次發射探月器,以示還擊。
一、1966年12月21日,蘇聯在拜科努爾發射了「月球13號」,24日在北緯18.25、西經60.03的風暴洋內軟著陸,距離「月球9號」著陸地只有400千米。它測量了月球的宇宙粒子反射率是25%;測得月壤密度約0.8克/釐米;測試了月壤30釐米的力學性質……30日,月球13號耗完最後一格電,永遠地在月球上長眠。
二、1967年4月17日,美國發射了「探測者七號」探月器,也是在風暴洋著陸。這是美國第一個在月面軟著陸的探月器,它傳回了6315張高質量電視照片,攜帶的小挖土機可以在月巖上挖洞,然後用掃描器進行月壤成分分析,同時為以後的「阿波羅計劃」載人登月選址。
三、1969年7月16日,美國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了「阿波羅11號」載人飛船,20日20時在寧靜海著陸,21日2時,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從登月艙緩緩邁向月面,在踏上月球的那一刻說了一句經典臺詞「這是我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這是美國第一次載人登月,也是有史以來第一次人類踏足月球!個人看來,這是美蘇扳手腕的轉折點,勝利的天平向美國一方發生了傾斜。這第一次載人登月帶回了21.55千克月壤,有很多史無前例的發現:月球與地球有共同的「祖先」,由同一個天體分配;月球一些巖石年齡高達46億年,比地球還古老;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磁場、沒有有機物、更沒有生物;月球早期也被巖漿包裹……
此後的探月活動全都是阿波羅登月,直到1972年。
四、1969年11月14日16時,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2號」飛船,19日6時54分在暴風海洋著陸,兩名太空人在月面停留了32小時,帶回了34.35千克月壤,也留下了大量足跡,後被NASA的探月器拍下照片,證明他們的載人登月是真的。由於月球沒有風化等自然環境的侵蝕,這些足跡最低可保存幾百年之久,除非受到隕石撞擊,而在月球正面是很難發生隕石撞擊的。
五、1970年9月12日,蘇聯發射了「月球16號」無人探月器,20日在月面軟著陸,7分鐘後,鑽入月面35釐米取得了101克月壤並密封,21日從月面起飛,24日返回地球。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無人月面採樣,蘇聯在一局挽回了一些顏面。
六、1970年11月10日,蘇聯再次發射「月球17號」,17日在雨海軟著陸,第一次亮出月球車,並在月球上活動了322天,漫遊了10540米,進行了500多地點的月壤物理測試及20多個點多土壤化作分析。這次無人月球車震驚了全球,讓蘇聯在世界上再次煥發光彩。
七、1971年1月31日,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4號」飛船,2月5日,在南緯27.1,西經172.39軟著陸。太空人艾倫·謝潑德,和艾德加·米切爾創下了長達9時17分活動紀錄,帶回了42.28千克月壤,另一個太空人斯圖爾特·羅薩留在指令艙內。但盛傳米切爾曾堅信有外星生命,並說他在登月途中受到過超自然力量的感召,因此他也是最受爭議的一名登月太空人。
不得不說,美蘇的月球競賽,讓我們對月球有了全新的認識,擴展了我們月球及地球的知識,原來月球與地球是親密的「兄弟關係」,而它卻與地球的環境卻有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