贍養公婆、撫養女兒、幫烈士尋親、助貧困孩子 | 葉慶華:最好的...

2021-01-09 德州新聞網

「不言放棄,努力奔跑,成功在即!」12月15日,在為齊河縣祥斌中學的貧困學生顏小寶匯去300元生活費時,葉慶華特意在備註欄寫下這樣一句勵志語。

葉慶華是英雄孟祥斌的妻子。11月30日是孟祥斌犧牲12周年的忌日,這段時間,葉慶華特意選擇了為貧困孩子匯生活費的方式紀念祥斌。「從未放棄追尋你的路,最好的思念就是繼續你的事業,最好的傳承就是堅持走好你的路。」葉慶華在日記中寫道。

人們永遠不會忘記,12年前那感動中國的縱身一躍。為了救起一位因失戀跳江的女子,解放軍駐浙江金華某部軍官孟祥斌從10米高橋上跳入滔滔婺江。女子得救了,孟祥斌卻再也沒有醒來。

丈夫犧牲後,留下葉慶華和3歲的女兒孟詩妍相依為命。12年來,葉慶華化悲痛為力量,繼承丈夫信念,用柔弱的肩膀,扛起這個家——

作為妻子,丈夫走後,她和公婆更親近了,噓寒問暖,寄錢送藥;

作為母親,她獨自撫養女兒長大成人,還資助了20多名貧困孩子;

作為烈屬,她把對丈夫的思念化作對所有烈士的敬仰,尋訪抗戰老兵,為無名烈士尋親。

「我是你的妻子,也是軍人的妻子。無論你是活著還是犧牲,我都不會忘記:從選擇你的那天起,就知道你不屬於我,而屬於國家和人民。」在日記中,葉慶華這樣向丈夫傾訴。

為英烈尋親:
她給習主席寫了一封信

江西省上饒市弋陽縣,是方志敏烈士的故鄉。葉慶華就出生在弋陽縣的一個紅色家庭。

孟祥斌是葉慶華家的第7位烈士。葉慶華的爺爺,伯父、伯母,爺爺的弟弟及外婆的兩個弟弟都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犧牲。

葉慶華永遠不會忘記爺爺的遺言。因為叛徒出賣,爺爺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慷慨赴死前,他託人給妻子帶去口信:「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別想讓我背叛黨。共產黨員說話就像石板刻字一樣堅定不移,說一不二。」

和平年代,丈夫的犧牲再一次觸動葉慶華的心底。「我有必要做一些事情,把烈士崇高的精神傳遞下去!」葉慶華說。

幾年來,她不知疲倦地奔波在尋訪老兵、搜集資料的路上;在紛繁的網絡線索中,她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至今,葉慶華已為80多位烈士找到了親人。

葉慶華說,作為烈士遺屬,她只有一個願望:讓英雄更自信,讓烈屬更自信!2018年3月,葉慶華深情地給習近平主席寫了一封信。在信中,她向習主席匯報了幫烈士尋親的收穫和感受。讓葉慶華激動不已的是,當年5月2日,退役軍人事務部有關同志就找到她,請她對慰問烈士家屬、烈士墓地保護等工作提出建議。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葉慶華幫烈士尋親的事情,這讓她感到又多了一份責任和幸福。

妻子的擔當:
幫丈夫圓了生前的夢想

五年背,七年扛,十載傾情贈書忙;

一程雨,一程風,一片丹心架彩虹。

這是齊河縣祥斌中學校長張濱發在微信朋友圈的兩句詩。「今天,葉慶華女士又為孩子們送來兩包書,款款深情,濃濃厚愛,溢於言表。感動,感謝,感恩!」張濱寫道。

兩個大背包是葉慶華從金華回齊河的「標配」:一個包裡裝著300條毛巾,用來到齊河烈士陵園擦拭烈士墓碑;另一個包裡則裝著她自費購買的100本書。

葉慶華從金華回齊河的「標配」

孟祥斌生前有個願望:「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珍惜每本書的閱讀。以後有機會,我要給家鄉的孩子們買書,讓他們從書中收穫明天,改變命運。」12年來,葉慶華就這樣傳承著孟祥斌的愛。

孟祥斌犧牲後,葉慶華拿出丈夫的撫恤金,在其生前就讀的小學、中學和高中都建起了「祥斌書屋」。12年了,算下來葉慶華已為「祥斌書屋」捐贈了1萬多本書。

丈夫走後,葉慶華把公婆當成親生父母般相待,逢年過節總是以女兒孟詩妍的名義給公婆寄送紅包。老人擔心她一個人在外不容易,葉慶華對老人說的永遠是那句話:「我還年輕,能掙錢。」

雖然和女兒相依為命,但是,葉慶華卻對錢財看得很淡。這些年,葉慶華已經宣講了300多場烈士的故事。每當主辦方給她報酬時,葉慶華總是婉言謝絕。「人家給我提供了一個宣講紅色故事的平臺,我怎麼能收錢呢?」葉慶華說,「留下一種崇高的精神比留下金錢更重要。」

為母的堅強:
她在女兒面前從未哭過

女本柔弱,為母則剛。

在孟祥斌的追悼會上,曾發生了這樣的一幕:悲痛的人群中,卻有一張笑臉,那是3歲的孟詩妍。天真無邪的孩子一再對著爸爸的遺體說:爸爸,起床……正是這一聲聲呼喊,震醒了葉慶華。她不停地告訴自己:葉慶華,收起悲傷,你是母親!

孟祥斌下葬後,葉慶華在女兒面前再也沒有哭過。「我不能因為自己的悲傷而影響孩子的成長。」12年來,她把喪夫之痛深深埋在了心底。

為了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經申請,葉慶華於2009年被特招入伍,進入孟祥斌生前的部隊。「孩子小的時候見到穿軍裝的人就會喊一聲『爸爸』,我進入軍營就是為了讓孩子找到父愛的感覺。」

葉慶華常常這樣告誡女兒:「我不會給你留下任何財產,但我會給你提供最好的教育,你要做的就是好好學習,好好做人。」而這,又何嘗不是最好的禮物?

曾經,孟詩妍「恨透了」爸爸的那一跳,「我只想他能回來陪我一天,只要一天就好了!」孟詩妍說。隨著時間的流逝,孟詩妍了解到很多細節,她知道了媽媽的良苦用心,也理解了爸爸的義無反顧。在一篇題為「教室裡的夢想」作文中,孟詩妍寫到了爸爸。「在教室裡去追逐夢想——去他的大學看看,去探尋他的足跡,去尋找他見義勇為的力量……」現在,孟詩妍的理想是成為爸爸那樣的英雄。

葉慶華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那是她和女兒在齊河烈士陵園擦拭墓碑,當女兒擦到父親的墓碑時,一直嚴肅的臉上卻露出了微笑。孟詩妍告訴媽媽:「我要讓爸爸知道,我過得很快樂,爸爸在天堂裡不要為我擔心。」

大愛的使者:
她是一群孩子的媽媽

17歲的郭晨是葉慶華資助的一個貧困孩子,這名自幼喪母的臨邑女孩親切地稱呼葉慶華為媽媽。

今年8月,休假的葉慶華和郭晨在德州短暫相見了。剛見到郭晨,葉慶華就立刻到銀行取出1000元錢,塞到郭晨的書包裡。「下個月晨晨就要開學了,這是3個月的生活費,那100元讓她買點學習用品。」葉慶華說。

孟祥斌犧牲前,一直資助著兩個貧困學生,對於這些,葉慶華並不知情。2008年的一天,一位老人將電話打到孟祥斌生前的手機上。老人叫沈家保,是孟祥斌資助的兩個孩子的聯繫人。「祥斌,孩子們很想你,怎麼最近沒有消息?」老人問道。葉慶華哽咽了:「孩子們的祥斌叔叔走了,我是他的妻子,能把孩子們的地址給我嗎?」老人猶豫了一下說:「算了吧,你一個人也很難!」

在葉慶華的一再堅持下,老人提供了孩子的地址。從此,葉慶華接過了資助貧困孩子的接力棒。10多年來,她資助的貧困孩子有20多個。

現在,葉慶華的工資收入一半以上都獻給了公益:每個月給6個貧困孩子每人匯款300元錢,拿出一兩千元錢走訪老兵,買書補充「祥斌書屋」。剩下的錢,才是她和孟詩妍的生活費。

葉慶華在日記裡自豪地告訴孟祥斌:「我不孤單,因為我有一群孩子!」

和孟祥斌對話的日記,葉慶華已經寫了厚厚的一摞。

「祥斌,從你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活著的意義,也找到了屬於我的幸福與快樂。我只要能動一天,就要把你對祖國和人民的愛融入自己的生命,為愛守候、將愛傳承,寫好『人』字!」葉慶華在日記裡寫道。

記者|尹濱 朱代軍

相關焦點

  • 孟祥斌烈士妻子葉慶華:11年間,她為數十名抗美援朝烈士找到了「家」
    2007年11月30日,葉慶華帶著三歲的女兒從江西來金華探親,正在服役的孟祥斌趁難得的團聚,請假帶母女出門,打算給女兒買雙小紅鞋。路過通濟橋時,一名輕生女青年從10多米高的橋上跳下,孟祥斌衝向橋邊、脫掉身上的衣服,一頭扎入河中。女子得救了,他卻沉入冰冷的水底,生命永遠定格在28歲,三歲的女兒永遠失去了父親。
  • 公務員面試熱點,楊連山為烈士尋親終歸故裡
    每份證明書上都有烈士的姓名、犧牲時間、地點等,而所有烈士的籍貫都是南陽縣。  看著這些幾十年前的烈士證,楊連山的心中五味雜陳,毅然買下後,他決定開始為烈士們尋親,楊連山把烈士生前的部隊番號、性別、姓名、職務等線索一一列出,再查閱軍史、黨史,進行實地打探,四年間他已為6位烈士找到了家。
  • 妻子葉慶華 十二年天天「日記對話」烈士孟祥斌
    今天是我們結婚16周年,可扳指一算,我們在一起的時間才158天,你和女兒在一起的日子才80多天……祥斌,再過兩個多月女兒就要中考了。她很陽光、很開朗……你放心吧!我沒有在女兒面前哭過,一次也沒有,真的。……4月1日,是葉慶華和孟祥斌結婚16周年紀念日。一篇2509字的日記,記錄下滿滿的懷念。
  • 法律知識:兒媳對公婆、女婿對嶽父母有贍養義務嗎?
    2014年,大兒子因交通事故死亡,留下大兒媳王某獨自撫養孩子。2015年11月,二老以年老體弱多病、無勞動能力也無其他經濟來源為由,向當地法院起訴,要求二兒子、大兒媳王某每月每人承擔二老的贍養費各300元。法院經審理認為,兩原告請求二兒子給付贍養費的理由正當,但被告大兒媳王某與兩原告並非法律上的父母子女關係,不具有父母子女間的權利和義務,其作為兒媳對兩原告沒有法定的贍養義務。
  • 兒媳需要贍養公婆嗎
    我們都知道,父母對子女是有撫養義務的,同樣的,子女對父母也是有贍養義務的,這些在我國法律中都是有明確規定的。那麼同時也存在一個問題,兒媳婦作為加入家庭的一員,兒媳需要贍養公婆嗎?接下來由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 喪偶兒媳對公婆是否有贍養義務?法官給你來解惑!
    可能很多人覺得兒媳應當替過世的丈夫完成贍養義務,使公婆能安度晚年,也有人認為兒子、兒媳孝順父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所以兒子去世後兒媳應當履行贍養的義務。答案究竟是什麼呢?來從牟定法院受理的一件公公起訴喪偶兒媳贍養糾紛一案中找一找答案吧!【簡要案情】原告周某某生育了二子一女,兩個兒子娶妻在家,女兒外嫁四川。
  • 老兵11年前決定幫136位烈士尋親:寄信近千封(圖)
    受訪者供圖   山東菏澤市一社區黨支部書記,11年前決定幫136位烈士尋親;寄信近千封,找到11人的親屬   「該烈士(20歲)於1947年12月,犧牲於菏澤戰役,望郵遞員同志再辛苦一下,幫烈士找到家。」兩周前,江蘇南京郵政六合區分公司雄州投遞部收到一封信件,信封上的收件人信息為「王慰華烈士」。
  • 應大力提倡:淡化兒媳婦和公婆之間的親情關係,反對稱公婆叫爸媽
    從法律上來講,父母對子女有撫養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義務,這裡的子女並不包括兒媳婦和女婿,這裡的父母也不包括公婆和嶽父母,也就是說,法律都規定誰生的孩子的誰撫養,誰的父母誰贍養,媳婦與公婆之間並沒有法律上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媳婦喊公婆爸媽僅僅只是從道德層面來說的。
  • ——律師:贍養公婆不是義務
    你是否在抱怨老公不夠乖巧,孩子不夠聽話,公婆不夠體貼?如果有一天他突然離你們而去,欠下一堆賭債,留下年邁的父母和幼小的孩子,作為一個女人,你會怎麼選擇?小李實在沒錢,只好變賣了家裡的房子,把公婆交給了遠嫁的女兒(丈夫的妹妹)。但可想而知,有多少閒言碎語圍繞在他們身邊。
  • 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原標題:千裡接力,為烈士尋親 清明節前夕,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省農科院86歲的倪桂芳老人家中突然來了幾位不速之客,更讓老人意外的是,來人給她帶來了已失聯70年的三哥倪進宏的消息——倪進宏烈士於1950年2月在一次剿匪戰鬥中英勇犧牲,目前安葬在四川省珙縣烈士陵園。
  • 媳婦有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
    在我國法律也明文規定了子女對父母有贍養的義務。那麼媳婦有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不贍養父母會有怎樣的責任?下面由張霞律師進行解答:媳婦有沒有贍養公婆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二十六條(2021.1.1生效)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 離婚12年未盡過母親撫養義務,如今患病回頭要求女兒贍養,是你會...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棟 通訊員 羅錦雯夫妻離異時,約定女兒由男方撫養,撫養費由男方獨自承擔。12年過去,當年的孩子長大成人,卻被母親起訴要求支付贍養費用。有人說女方理虧,於情於理都是沒臉和女兒開這個口的;也有人覺得有理,認為兒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的。
  • 喪偶兒媳有義務贍養公婆嗎?解析《民法典》四大特殊贍養情形
    一、兒女贍養老人,難道只是支付贍養費就行了嗎?「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陳紅的這首《常回家看看》在九十年代末火遍了大江南北,大家喜愛的不僅僅是悠揚動聽的旋律,其歌曲內涵更是洞徹人心。
  • 喪偶兒媳有義務贍養公婆嗎?解析《民法典》四大特殊贍養情形!
    一、兒女贍養老人,難道只是支付贍養費就行了嗎?「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帶上笑容,帶上祝願;陪同愛人,常回家看看,……」陳紅的這首《常回家看看》在九十年代末火遍了大江南北,大家喜愛的不僅僅是悠揚動聽的旋律,其歌曲內涵更是洞徹人心。它不僅勾起了遊子思鄉戀母的情懷,更是把父母思兒戀女的孤寂感表現到了極致。
  • 撫養與贍養不能成為利益交換
    ,如今女兒拒絕贍養她……為了讓女兒們負擔她於2016年花掉的2萬多元醫療費,以及將來每個月給她500元的生活費,範女士起訴到了慈谿法院。年幼時父母未履行撫養的義務,成年了子女就不需要履行贍養義務嗎?近日,慈谿法院給出了答案。  撫養,簡單地說,就是「保護並教養」,此既是一種道德要求,也是一種法律原則。作為一種上對下,老對小,長對幼的關係,撫養具有廣義之分與狹義之別。放棄對孩子的撫養,或者沒有盡到撫養的義務,都不是稱職的父母或者長輩,理應受到法律與道德的約束。
  • 為什麼多數兒媳都不願贍養公婆?無非就是這三點
    現在很多公婆都抱怨自己的兒媳婦不孝順,說自己的兒媳婦不願意贍養自己。針對這件事,公婆和兒媳婦各有各的說法。兒媳婦覺得公婆又沒有養過她,就算在結婚後,她需要婆婆幫著照顧坐月子,公公幫著帶孩子,可他們都選擇了袖手旁觀,所以兒媳婦就會問:憑什麼要照顧公公和婆婆呢?
  • 如果兒子不幸去世,兒媳對公婆有贍養義務?不贍養合法嗎?
    按照法律規定,成年子女需要履行贍養父母的義務,對於生活困難的父母的應該在經濟上提供幫助,如果子女違反了法律規定,父母能夠追索贍養費。那麼兒媳是否有贍養公婆的義務呢?接下來律師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兒媳是否有贍養公婆的義務?
  • 貧困老人贍養難 法律援助幫維權
    近日,達州市通川區法律援助中心對北山鎮一起爭執多年的贍養糾紛進行持續上門法律援助,服務到底,堅決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該贍養問題最終成功解決。北山鎮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張某某育有一兒一女,均已成家立業。張某某身患重病,行動不便,其妻子也早已去世。由於張某某患病後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無經濟收入來源。張某某要求二子女盡贍養老年人的義務,經多次家庭會議,二子女均未達成一致贍養老人的意見。
  • 為酒泉籍烈士尋親——從康西瓦到總寨鎮
    「來自康西瓦的召喚,為酒泉籍烈士尋親」,9月30日,烈士紀念日終於,10月9日,在總寨鎮總寨村找到了尤愛升——尤志茂烈士的侄子。尤志茂烈士的父親尤滿林和尤愛升的爺爺是孿生兄弟。尤愛升叫尤滿林三爺爺。尤滿林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年齡比兒子大很多,早早出嫁了,尤滿林身邊只有小調皮鬼尤志茂。尤志茂七八歲的時候母親就去世了,和父親相依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