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折斷孩子的翅膀,還想讓他飛翔,你不殘忍嗎?

2020-09-22 喚醒真我a



你是否真正跳出自己的認知,感知過孩子的感受和孩子的世界?

用心真實地傾聽孩子的話語,其實是很難的一件事。

你心安理得地,待到自己的世界裡,用自己的所有經驗認知,去指責孩子,你不殘忍嗎?

你總挑剔孩子,抱怨孩子不聽話。那麼你又聽過孩子說話嗎?

你說不是你不願意聽,是孩子不願意和你說,那麼請問:他為什麼不願意和你說?

他要如何相信你不會傷害他,才願意對你說?

孩子願意說的前提,是他信任你。

可是,過往,你一次次傷害他,對他的行為不是評判就是指責,你不給他肯定,還挫敗他的希望,你讓他如何相信你是真的對他好?

他不願意和你說,那才太正常了!

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你更需要內省,更需要耐心。

要知道,你不是用一天時間給他留下卡點傷痛的,都是在你漠不關心中,他一天天長大了。


時光流逝,你以為你餵給孩子食物,孩子越長越高,肉體長大,心靈就自然而然成熟了?

別搞笑了!你忽略的東西,不代表不存在!

既然你只要他肉體成長,不關注他心智長大,那你就別指望,他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別期望太高!

你以為,你這會兒心血來潮,給他買點好吃的,好喝的,用你以為的愛收買他,他就可以,立即不計前嫌,拜倒在你的王位之下,向你磕頭作揖?

你想什麼呢?

你以為孩子是機器?你以為,你曾經對孩子的謾罵,指責,孩子都能,瞬間從記憶裡抹去,一筆勾銷?

錯了,即使他意識忘記了,他的潛意識也不會忘記!要知道,身體從未忘記!

你帶給過他的感覺,他不會忘記!

即使孩子在意識層面,不斷告訴自己——「爸爸媽媽是愛的!他們那麼辛苦,都是為了我,辛苦賺錢最捨得給我花,他們肯定是愛我的!」

可是,他們卻自己也無法明白,控制不了自己人格的分裂——大腦意識在說,爸媽是愛我的,身體卻本能對父母恐懼抗拒,想遠離……

孩子這麼做的結果是,對自己本性產生了懷疑,讓自己陷入自責的深淵,更不能原諒和接納自己。


父母不理解孩子,不理解孩子的感覺,這是父母忘記了,自己在小時候和孩子同樣大的歲數,從外界感覺和接收到了什麼!

他們忘記了,自己也曾無助惶恐,感到孤立無援。

他們只是做了淺層思考——自己如今的不成功,都怪當年沒聽父母話不努力學習。

於是,就變本加厲要求自己的孩子努力學習。於是,悲劇在一代一代傳遞…

要求孩子努力學習,發心初心都沒有錯,可是請你們用對的方式好嗎?

請你們開動腦筋,多花點力氣,想想更美好的辦法,去幫助孩子渡過學習的困惑和難關!好嗎?

而不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和整個社會一起指責孩子,再多加給孩子一份責難!

你是孩子的父親母親,你都不給孩子最後的支持和力量,一次次把孩子丟在孤島上,讓他自己面對苦難,你就別怪孩子有一天和你對著幹!

別再帶著交換的心理,去和孩子相處了,孩子不是你的工具。

他首先是他自己,然後才是你的孩子。他學習好,是你孩子,學習不好,不還是你孩子嗎?


你問問自己,你能做到真正,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嗎?

假設孩子現在的問題,不是考試成績差了,而是生病了,躺在醫院裡,你會做什麼?

回到孩子小時候,你想想,孩子生病的時候,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你那一時刻在想些什麼?

你不是在想,「我只要孩子健康,別的什麼也不要,哪怕拿去自己的壽命都在所不惜!」

你當初要的那麼簡單,為什麼後來又變了?

父母的意義在於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在適當的範圍內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在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他支持,託起他。

你的作用,是在他覺得無路可走時,告訴他世界上,還有千萬條路可以走。在他感覺不到希望時,給他希望!

而不是在他痛苦無力,找不到出路,對世界感到恐怖時,你再給他雪上加霜,摧毀他所有的希望。

如果你一直用自己的認知,去掌控孩子的人生,孩子不會長成你想要的樣子!

你說,讓他知道社會的殘酷,他就知道努力學習了!我承認,讓孩子適當受苦,體驗生活是必須的,但不是在他最絕望的時候!

因為,在絕望中,讓他再接受肉體的痛苦,孩子即使能好,也只能好一陣。

終究你給他種下的恐懼和害怕的種子,在未來的日子裡都會捲土重來,而且會以更兇猛的樣子呈現。

孩子沒有了抗挫折的能力,有一天,當他們脫離了父母,需要獨立得時候,他有多少面對風雨的勇氣?

他需要花多少時間,才能讓自己明白生命真相,重拾生的希望?

你折斷它翅膀還希望他飛翔,你不殘忍嗎?

有人說,幸運的人用童年療愈一生的痛苦,不幸的人終其一生都尋找幸福,療愈他的童年!

作為父母,我們要做的是,成長自己的同時給孩子一個幸福的童年!

讓他們在未來的人生中,無論面對怎樣的境遇,都有展翅起飛的力量!

共勉!


相關焦點

  • 「折斷了翅膀,還要孩子逆風飛翔」,超前教育的慘劇,父母懂嗎?
    做父母的都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由於沒有經驗教育孩子,往往會在無意中傷害孩子;「想讓我逆風飛翔,請媽媽不要折斷我翅膀」!曾經一位幼教老師發出質問:你知道孩子在幼兒園中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什麼嗎?這麼小的孩子就產生了厭學情緒,不知某些父母心中有什麼感受?繁重的課本壓力、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甚至連一句我想...都不敢說不口;或許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談及小編,一年級開始住進校園,與老師待的時間或許比父母還長,或許有朋友會問為何不在家居住, 其實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困難,雖然小時候的我沒有接受好的教育,但父母卻引導我走了正道!
  • 折斷了翅膀也要飛翔,因為我有夢想
    折斷了翅膀也要飛翔,因為我有夢想  作者:李維興  一、孩子,你不笨!記住,永遠不要放棄自己追逐的夢想。  童年是一個愛做夢的時代,那段無憂無慮的歲月中,每個人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夢想,有夢想的人是快樂的,至少我們有追尋的目標。
  • 父母不能剪掉孩子的翅膀,又期待他展翅飛翔
    她說自己剛畢業,還想看看世界,現在沒機會,未來只能窩在偏僻農村。有時父母才是孩子展翅翱翔最大的阻礙。前些年新聞報導過,有位姑娘家裡經濟條件很差,但她大學畢業後,不願意工作,待在家裡啃老。畢業後嘗試找過幾次工作,不理想。於是被壓垮,整天自怨自艾,選擇待在家裡不敢面對世界。姑娘有錯,已經成年卻沒有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她父母也有錯,小時候就剪掉她的翅膀,又期待她能飛翔。孩子最早內心的安全感,是由父母給予的。
  • 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就像被折斷翅膀的雄鷹,永遠無法展翅飛翔
    但她依舊沒有反思自己的溺愛方式,反而說自己的兒子依舊是個孩子,等他長大了就懂事了……「他還只是個孩子」這句話想必大部分人聽著都很耳熟,因為這是令人厭惡的熊孩子與巨嬰的標配。,就像被折斷翅膀的雄鷹,無法展翅高飛①孩子成為惹是生非的熊孩子在父母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變成惹是生非的熊孩子。
  • 夢想是孩子飛翔的翅膀,如何給孩子插上翅膀!
    鳥兒要想飛翔,必須要有一對翅膀。孩子要想飛翔,必須要有夢想。夢想就是孩子的翅膀,指引著、鼓舞著、激勵著孩子去奮鬥、去拼搏,去與天公試比高。 夢想是孩子飛翔的翅膀,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二人,便是在夢想的支撐下,首次實現了無動力飛機到動力飛機的成功轉化,首次完成了飛機的成功飛行,讓人類不再望「空」興嘆,終於可以在天空中自由地飛翔。萊特兄弟的祖父是車輪製造商,經常的耳濡目染使得他們兄弟二人對製造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媽媽,不要輕易對孩子說這3句話,會折斷孩子的翅膀
    所以往後,媽媽們想要教育好孩子,有些話,是不可以隨意說出,否則有可能會折斷孩子一生的翅膀,讓人悔恨終身。 03 但在許多公共場合,當孩子做事不對時候,是需要接受全社會的批評,而不是一味縱容,包庇,說一句他只是個孩子就沒事。 因為不少優秀孩子,是做不來這事的。 04 2、你怎麼能這麼不爭氣 許多媽媽,如果沒有對孩子過多要求,那麼是會對孩子有著高要求。
  • 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又埋怨我不會飛翔,當下教育的弊端
    你剪斷了我的翅膀,又埋怨我不會飛翔,當下教育的弊端為人父母最大的期待就是看著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這種成長不僅僅只局限於身體上,一天天發生著變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越來越成熟。隨著雙方之間的鴻溝越來越大,母親產生了一種恨鐵不成鋼的感覺,便開始採用更加激進的方式,比如暴力或者是辱罵來逼迫孩子。就這樣在女兒長大之後成功大學畢業,在母親看來,孩子已經達到了她的目標。然而真正令人感到崩潰的是女兒畢業後在社會上選擇工作,由於他的性格方面有著極為嚴重的缺陷,導致不管是哪一份工作都沒有辦法勝任。
  • 您自以為對孩子的幫助,正在折斷他成長的翅膀
    從我們提問的這位家長來看,她在兒子學習的方面至少是提供了過度的幫助,從而在自己停止提供有效的幫助以後,孩子無法依靠自己的能力繼續學習。這就是孩子學習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對孩子過度的幫助,其實是在折斷他未來飛翔的翅膀,這對翅膀非常嬌嫩,需要小心呵護培育,這對翅膀叫「自信心」。
  • 33歲女大學生啃老十年自述:你們折斷我的翅膀,卻責怪我不會飛翔
    母親又回道:讓你說讓你說,你一事無成,你就沒有成過什麼事。女兒一直在控訴父母過去是如何傷害她、貶低她的;母親則是一直在強調她33歲了還不出去工作,雙方的意識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根本沒法交流,只會互相埋怨。
  • 合格的父母,都只教孩子飛翔,但不過問他飛往何方
    唯獨其中一個孩子除外。他的父親是只叫了一聲他的名字,然後看了他一秒。他就乖乖回來,坐到父親身邊,雙眼看著腳尖,噤若寒蟬。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這位父親得意之色,溢於言表。對於中國父母來說,最大的驕傲事情莫過於一個眼神就能讓孩子令行禁止了。因為孩子聽話代表了「父母」這個角色扮演得成功。現在,讓我們回到剛剛這話題,中國父母為什麼總會感慨孩子不懂得感恩自己付出的愛?
  • 你剪斷我的翅膀,卻怪我不會飛翔。「唐燦式家長」平庸了多少孩子
    智商不到八十的阿甘,沒有人把他當作正常人對待。他的人生在許多人眼裡,甚至連正常生活都不太可能。可他卻在媽媽的引導下,成為了橄欖球巨星、越戰英雄、桌球外交官、億萬富翁。在媽媽的影響下,他的人生創造了許多不可能。
  • 別讓「快樂教育」折斷了孩子會飛的翅膀
    很多父母對「快樂教育」的定義都只停留在了字面意思,認為孩子不喜歡就是不快樂,逼孩子就是快樂的對立面,孩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才是快樂教育的精髓。於是才會發生下面的這些場景,當孩子對舞蹈、畫畫、樂器等方面表示出感興趣時,父母們便二話不說給孩子報班學習。然而當孩子學了一段時間後,從一開始的新鮮期過度到厭倦期時,就會有放棄的想法出現,而那些將「快樂教育」停留在表面的父母就會遵從孩子的決定。
  • 勵志語錄:夢想是引導我們飛翔的翅膀,插入夢想的翅膀讓自己飛翔
    不要錯過工作,細心注意,細心注意,能做到這一點,還有什麼其他不可能的事情嗎?有些人為了財富而積累金錢,有智慧的人積累幸福並與他人分享。幸福不僅在於行動,而在於擁有。剝奪他人的幸福並不能使他們幸福。微笑使人更美麗和愉快,但不會花一分錢。熱情不僅僅是怨恨。慷慨給予幸福。智者都有清楚思考的習慣。
  • 致親愛的家長:不要以關愛的名義,折斷孩子的翅膀
    如果你問每一位家長「你愛你的孩子嗎?」你一定會得到一個統一的答案「愛」。我始終相信家長對自己孩子的愛是任何情感都無法超越的。這時候哥哥的媽媽一把搶過勺子說:「這麼小的孩子哪裡會自己吃飯,奶奶來喂,寶寶想吃哪個。」小侄女剛開始還想自己吃飯,時間一久就習慣了被餵飯了,之後的幾天裡,別人不餵飯就坐在那裡一動不動。這件事情給我印象頗深,在家長的培養下,孩子只需要準備成才就好嗎?孩子除了學習學科知識和特長也需要學會獨立。
  • 沒有翅膀,我們助你飛翔
    <進村前> 同學甲:「放假了嗎?回家了嗎?」
  • 請不要用您的愛折斷我的翅膀
    曾經也有人見母馬如此」不心疼「小馬駒,讓這麼小的生命遭罪,就想過去幫助攙扶一把。養馬人立即就攔住他,大聲制止他:「絕對不能扶,一扶就完了。一扶,這馬就廢了,一輩子都只能是個熊貨!」        小牛的出生和小馬駒非常相似,它要靠自己反覆站起,倒下,再站起,直到能自己走到母牛的身下吃奶為止。
  • 不再問你這樣傷我你疼不疼的問題,我折斷的翅膀如同我破碎的心
    不再問你這樣傷我你疼不疼的問題,我折斷的翅膀如同我破碎的心,滴著殷殷鮮血。上帝在天堂裡冷冷的注視著我,沒有微笑。我在問自己,我準備好了嗎?我沒有,我知道無論給我多久的時間,我也不能為自己所要承受的痛苦做好完全的準備。今天的今天,當痛苦來臨的時候,我依舊會感到心碎。
  • 母親怒斥女兒啃老10餘年女兒:你折斷了我的翅膀,卻還要我飛翔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考上一個好的大學,將來能夠找一份好的工作,能夠為家裡減輕一些負擔,孩子也能夠有一個更好的生活。一個33歲的女大孩子在家啃老十年,一直都不找工作。在她的心裡一直都覺得,自己的父母是減掉了自己的翅膀,卻還埋怨自己不會飛翔。可見父母的這種教育方式對她的打擊有多大。
  • 你是在孩子做家務的時候怎麼做的?可能你正在傷害他
    都說孩子是天使,可是有的時候,最愛的人卻折斷了孩子飛翔的翅膀。我們渴望孩子飛的更高,卻怕孩子飛遠了,你看不見,我們都在糾結,對孩子該怎麼樣才好?,你希望孩子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獲得成長,懂得在家庭中的奉獻。
  • 《巨嬰》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就別怪我不會翱翔
    父母折斷了我的翅膀,就不要怪我不會翱翔。其實,小張成為這個樣子,與其說是小張的悲哀,不如說是母親的悲哀。因為婚姻的失敗,所以讓她對兒子產生了愧疚,再加上工作的原因,疏於對兒子的陪伴,所以,時間越長,這種愧疚感就愈發強烈,最終,導致她不惜將所有的愛都施加在兒子身上,不惜傾其所有的滿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