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孩子遠離危險?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看看這9個方法

2020-12-15 80後寶媽芳芳

現今社會越來越複雜,孩子的安全已然成為各位家長關注的問題。然而孩子還小,如何能夠判斷出是否有危險,如何避免危險,在遇到危險後如何脫身呢?

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方法

一、反覆檢查

孩子本身是有一定的學習能力的,但是越小的孩子就會越容易忘記所學習的東西。於是我們要讓孩子反覆做一個事情,孩子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這樣當家長為孩子講解「安全意識」的知識時,孩子才能在關鍵的時候不會忘記。

推薦遊戲:按順序擺積木

這個遊戲很簡單,積木有不同的顏色和不同的形狀,家長可以說一個順序讓孩子完成。比如請按黃、藍、紫、綠、紅、黑、白的順排列。排完後仔細檢查。看看是否是媽媽說過的順序。

美國教育學家指出,孩子反覆練習,會對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二、增強孩子力量

在遇到危險的時候,孩子可以用的技能不多,其中一個就是「逃跑」。孩子如果沒有一定的體力,是無法在困境中脫險的。

推薦運動:踢足球

踢足球既可以提高孩子奔跑速度,又可以強健自己的腳力與體魄。這個運動不止小的時候可以玩,長大之後仍然是一個比較好的運動項目。

加拿大幼兒研究中心認為,運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讓孩子從小培養樂觀向上的精神。

三、多說危險情況

不能等到孩子真的遇到了危險情況才去教孩子,那樣可能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家長必須能夠預知到很多種危險的情況。把這些情況講給孩子們聽。讓孩子們知道,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就是要遇到危險了。

推薦遊戲:角色扮演

不身臨其境總是不知道應該如何應對。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切身的體會到危險發生在自己身上是多麼嚴重的一件事。爸爸媽媽可以分辨扮演壞人,路人,讓孩子知道如何才能脫身險境。遇到壞人說什麼樣的話,就知道他們是壞人了。

角色扮演個更能提起孩子學習的興趣。

四、明確指出危險地帶

為了避免危險的發生,家長們就要明確的告訴孩子,哪些地方是十分危險的,不能去。只要孩子不去危險的地方,那麼就能夠規避很多危險的情況。

推薦方法:小地圖上打紅叉

為什麼是打紅叉?孩子從上幼兒園起,就會對老師的紅筆打叉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畢竟沒有不想當好學生的孩子。所以,當地圖上出現了紅叉,還不用家長多說 ,孩子自然能夠感受到危險的氣氛了。

好奇心是孩子們共有的,唯有讓孩子對這些地方產生排斥,才能真正的避免危險的發生。

五、走到人流多的地方

如果孩子發現有人跟蹤,那麼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想方設法走到人流多的地方,這樣能夠得到一定層面上的保護,畢竟歹徒不敢在人多的地方動手。也可以走到比較熟悉的商鋪,讓大人幫忙

推薦方法:帶孩子多逛街

學校和家附近的商鋪,都可以帶孩子經常去逛,多跟老闆聊天。孩子就會跟商鋪裡面的人們熟絡起來,如遇險情,孩子盡可以去在他周圍的熟悉的商鋪裡去。這樣孩子就能得到保護,畢竟家長不能時時刻刻都在孩子身邊。

中國兒童安全協會指出,歹徒喜歡在人少的地方作案,讓孩子儘量去熟悉的地方

六、不讓孩子落單

這裡不僅僅是指家長對孩子的陪伴,也有小夥伴之間的陪伴。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都開始自己上學,放學。要告訴孩子,多和學校的同學朋友在一起行走。以免自己落單成為歹徒下手的目標。不讓歹徒有可乘之機。

推薦妙招:邀請好朋友來家裡做客

小夥伴們聚集在一起,能夠很快的培養出彼此之間的友情。與小夥伴一起分享,一起聊天,一起吐槽,都是孩子們愛做的事情。校園關係好,就會擁有很多好朋友。一群孩子一起上學,放學。歹徒可不敢行動了。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小的時候,友情很脆弱,多與朋友待在一起,可以增進朋友間的情感。

七、學會撥打110

不論是大孩子還是小孩子,都要知道110對於危險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如果孩子自己在家,有陌生人敲門,即使孩子不開門,歹徒可能也會有一定的辦法進來,或者孩子在家也會受到驚嚇。那麼,教會孩子撥打110 ,希望警察叔叔來家裡的速度,會比工作中的家長快一些吧。

推薦認知:了解自己家

想要報警的孩子必須要讓警察叔叔知道,我打這個電話不是鬧著玩的,是真的需要幫助,這很重要。要說清楚自己家的位置。這樣警察叔叔才能夠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幫助自己。孩子需要知道自己的家的地址,家裡的電話爸爸媽媽的工作單位,以及電話

事實證明,遇到危險撥打110遠比給家人打電話更有效。

八、與孩子聊上學、放學情景

每天堅持與孩子聊一聊上學時,和放學時的情景。這樣既可以讓孩子為了跟你聊這個話題而多多觀察周圍的人和事,又能讓家長提前聽出孩子在路上是否有安全的隱患。如果能夠提前排查,就會降低孩子遇險的機率。

推薦活動:帶孩子看一些類似的電影

讓孩子說一說,電影中的小孩遇險之前都有哪些前兆。並且讓孩子知道如果是自己遇險,會有怎麼樣的事情發生。原來可能無法想像,看到實例,會讓孩子提高自己的警覺

兒童專家認為,警覺度高的孩子,能夠準確判斷自己身處的環境

九、增強判斷力

很多歹徒慣用的方法就是找孩子幫忙,孩子年少無知,有善良無比。很容易就能夠上鉤。要告訴孩子不能幫助比自己強壯的人。因為他不需要你的幫助。遇到這樣的事情,孩子們要懂得判斷,這件事情的真偽,和危險性

家長對「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主要依賴孩子是否意識到危險將要來臨,孩子是否能夠主動避開危險。

孩子活潑、好動、有強烈的好奇心又缺乏社會生活經驗。可是孩子在進入校園以後,單獨活動的時間逐漸增多,所以提前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尤為重要

相關焦點

  • 如何幫娃建立自我保護意識?家長看看這5個方法,幫娃遠離危險
    前段時間東方時空報導,昆明鐵路公安局民警輾轉山東、河南、福建和雲南4省9市,終於搗毀一個販嬰家族團夥,解救被拐賣嬰兒11名。看到這則新聞,不禁令我想到一段時間熱映的影片《親愛的》,回憶起影片中那些尋子父母的辛酸與無助,我們在同情這些家庭的同時,也需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以免釀成悲劇。
  • 家長提前教孩子做這幾件事情,讓孩子遠離危險,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一生很長,我們不能隨時保護孩子的安全。現實生活中,孩子可能遇到各種意外傷害事件。大的事故,比如說乘車危險,火災、地震,甚至一些突發的危險,比如說,摔傷,意外走失。我們不能保證孩子不會遇到危險,但我們可以教會孩子面對危險的方法,學會遠離危險。
  • 入園前,父母要給孩子樹立這3個安全意識,遠離「危險隱患」
    所以,安全教育是家長萬萬不可忽視的,只有給孩子樹立安全意識,懂得自己保護自己,才能避免危險事情的發生。所以,家長一定要教孩子在遇到危險時如何自己保護自己。例如快摔倒時,要保護好自己的頭部。教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要想到後果,會不會對自己的有傷害,提高孩子的危險意識,讓孩子遠離危險。
  • 想要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這幾點很重要
    近年來,幼兒意外事故時有發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於幼兒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常識所造成的 。因此,加強安全教育,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隨著年齡增長,幼兒初步具備一些獨立能力,他們活潑好動,具有「不怕危險」和「勇於獵奇」的特性。
  • 女童被帶走失聯,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家長何時給孩子上一課?
    在電影《親愛的》中,黃渤的孩子就在家門口玩,結果就被拐走了,雖然在漫長的尋親的路上,孩子終於被找到了,但是孩子仍然和自己的關係不親密,即便孩子已經知道了真相,但是仍然和自己關係疏遠,一家人也沒有那麼幸福了。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可以幫助孩子更快的識別危險。當有陌生人靠近時,這種保護意識會發出讓孩子遠離的信號,對於陌生人保有戒備心。
  • 9歲女娃一句話成功自救,培養孩子自我保護意識要趁早
    文/婷媽孩子,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需要有自我保護意識,這是一個人在社會中保護自己的最基本的能力,也是基本保障。家長有責任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以減少意外傷害。有些媽媽對孩子疼愛有加,擔心他們受到傷害,不僅上學、放學親自接送;放學後還不允許孩子出去和小夥伴玩;家用裡的所有電器、爐具都不讓孩子接觸;媽媽認為危險的事,一概制止孩子去做。這樣看起來,好像孩子很安全,卻只是在媽媽祖母範圍內安全。一旦媽媽不在,孩子的安全怎麼保障呢?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媽媽的行為並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 《素媛》:提高孩子的「警惕心」,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
    其實不然,藝術來源於生活,有時候生活卻比電影更殘忍,危險是時刻存在的。 孩子的善良珍貴而難得,但這樣的善良,不該成為禽獸們犯罪的契機。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對孩子「警惕心」的培養。 為什麼孩子會缺少「警惕心」?
  • 培養自我保護意識,不只是一句空話,詳細內容多著呢,學起來
    之前,江西的一個孩子在爸爸媽媽煤氣中毒之後,打開窗戶,撥打報警電話,最後成功的救出了自己的爸爸媽媽並且也保護了自己的生命安全。我們不禁感嘆,孩子這麼小就有如此強的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這一點確實讓很多大人都自嘆不如。其實,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也是在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保護自己生命財產安全的必備的基本技能,我們不能忽視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培養。
  • 這四個好習慣,能讓孩子遠離危險
    這個社會壞人一直存在,這也是人類必須要承受的風險,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會有各種危險,但很多危險,家長還是可以努力讓孩子遠離的。比如努力給孩子提供安全的生活和學習的環境,也可以多學習和施行更科學的育兒方式,還可以培養孩子的這四個好習慣。特別是這四個好習慣,能讓孩子遠離危險,只要家長能以身作則,孩子擁有這四個好習慣是很簡單的事,所以家長一定要自己先養成,然後堅持。
  • 想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遠離危險?提高娃的「警惕心」是關鍵
    2父母安全教育不到位就像影片中的小女孩素媛,她只是在下雨天幫怪叔叔打了傘,卻不明白是危險在靠近。安全教育是兒童教育的重中之重。孩子要警惕一件事,必須要先明白這件事是危險的,危險的事情是會傷害到自己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課業也越來越繁忙,很多家長一味的在意孩子的成績,反而忽視了對孩子的安全意識的建立。還有的家長覺得自己天天和孩子呆在一起,危險離自家孩子很遠,家庭安全教育一拖再拖。
  • 教會保護自己很重要,培養孩子安全意識,家長試試從這些地方著手
    如果他們缺乏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很有可能就會讓危險傷害到他們,甚至危及到他們的性命。我們都知道教會孩子讀書,懂禮貌,卻很少人記得教好他要保護好自己,或者說,家長往往把他保護得太好了。看起來是一串串冰冷的數字,實際上都是一個個鮮活的家庭。看到這樣的數據,相信很多家長都會不寒而慄,因為他們或許還沒有意識到危險,或許真的每天都潛伏在孩子身邊。家長們如果想要正確地幫助孩子屏蔽掉這種傷害,就應該先意識到安全意識對於孩子的重要性。
  • 6歲男娃被抱走,用一句話成功自救,培養自我保護的意識要趁早
    家長們在看過這樣的新聞之後,一定要保持一種理智的心態,不能當作熱鬧看過就算完,而是要及時幫助孩子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首先,家長和孩子要知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一、「自我保護意識」對孩子的重要性1、讓孩子避免不必要的傷害現實生活中的危險不僅僅是陌生人來襲,還可能有許多其它方面的危險因素,比如,遠離電源、遠離水邊、不要自己玩火等等,這些看似小概率發生的事情,一旦發生,可能會使孩子受到終生的傷害。
  • 無處不在的危險,該如何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
    因此,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的自我防範意識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知和行是有一定距離的,孩子有時知道要注意安全,但不一定有能力去處理一些帶有危險性的事情,這就需要成人在平時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救技能。引導孩子設想出各種自救方法並進行演習。這種活動既是遊戲,又是模擬練習,孩子非常喜歡。同時,這種活動還能培養孩子臨危不懼、機智勇敢的品質。
  • 央視推薦幼兒安全意識培養精選繪本 讓孩子遠離危險安全長大
    有安全才有未來,孩子的安全問題是每個爸爸媽媽都關心的頭等大事,但爸爸媽媽不能時刻守護在孩子身邊,怎樣才能教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別和龍喝下午茶》系列繪本告訴你學習安全知識也可以輕鬆有趣!這套國際知名繪本大師獲獎作品致力於解決爸爸媽媽關心的孩子安全問題——消防安全、警惕陌生人、應對欺凌、戲水安全,用趣味橫生的故事向孩子們普及了相關常識,讓孩子們遠離危險、安全長大。
  • 3招強化孩子安全意識,遠離意外傷害
    孩子的安全意識是否足夠,取決於家庭的安全教育,只有與孩子朝夕相處的家長不斷強化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才能讓孩子更加主動地去規避有可能發生的意外危險。所以,家長一定要正確地引導孩子,加強孩子的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只有有了自我保護的安全意識,才能遠離一切潛在的危險因素。
  • 如何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家長們可以試試這個
    5、不要把孩子交給陌生人看管或帶走要注意給孩子培養遠離陌生人的意識,孩子要先有陌生人的概念,才會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父母應該主動和孩子交流有關陌生人的概念,也可以告訴孩子一些案例。警惕身邊鬼鬼祟祟、故意親近的人。我國著名的學前教育專家陳鶴琴先生講過:「習慣養得好,終身受其益。」在這裡,小編也要給爸爸媽媽們推薦一套關於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的繪本《學會愛自己系列繪本》。
  • 廣東2歲幼童誤食洗衣凝珠險喪命,培養孩子安全意識要做好這5點
    導語:特殊時期,孩子居家的時間延長,由於小孩子活潑好動,且沒有分辨危險的意識,經常會做出一些讓家長「捏出一把汗」的事情。有的家長吃一塹長一智,及時的給孩子普及安全知識,培養孩子安全意識;有的家長卻依舊抱有僥倖心理。
  • 家長要怎麼樣做,才能提高孩子自我保護意識?降低意外的發生
    交談中了解到,寶媽自己在家帶孩子。前幾天餵寶寶吃飯時,轉身取水的瞬間孩子從寶寶餐椅上掉下來,臉上的青紫是那時摔的。說的時候還是一臉心疼,提醒我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安全。我們可以排除家中的隱患危險,可是百密一疏,總有顧不到的時候,否則就不會有意外的發生。想要孩子更安全,還需教會孩子學會自己保護。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
  •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培養孩子「安全意識」,才能真正遠離危險
    一、孩子沒有安全意識會有多可怕?有些孩子是很少接受安全教育的,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會受到傷害,在遇到危險的時候也沒有很好的自救能力,因為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問題,沒有想過自己哪一天會遇到危險,所以在真正遇到危險的時候會手忙腳亂,這樣就會更容易受到傷害。
  • 孩子的物權意識如何培養?家長學會這幾種方法,讓孩子更好成長
    外甥女年紀稍大一些,但也還是個小朋友,看著雪兒收藏的漂亮娃娃非常喜歡,忍不住想要一個。雪兒雖然不舍,但還是送給表姐一個娃娃,這讓王女士非常驚訝,以為女兒學會分享,很是為女兒驕傲。不料表弟帶著女兒離開後,雪兒就陷入悲傷之中,看著收納櫃中空出的位置默默流淚。王女士問她既然不捨得,為什麼還要送給別人呢?沒想到雪兒驚訝的反問:「可以不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