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店裡的「廣告」上就這麼「走下來」,微笑聊天兒,嚴肅做咖啡。世界上第一位來自亞洲的WBC冠軍,你入口的每一杯瑞幸,都有他的溫度。
「我今天大半天,已經嘗了70多杯美式了,天吶。」眼前的井崎英典假裝崩潰的搖著頭,爽朗大笑,隨和親切,愛開玩笑。
不像廣告片上低頭無語酷酷的認真模樣,業餘時間感覺他和人溝通交流很順暢舒服,嗯……具備好演員的條件。但,他的真實職業身份,卻是一枚真正的咖啡大師。
這個不到30歲的陽光小夥兒看似鄰家大哥哥一般普通,其實在咖啡界早已「功成名就」——年僅24歲時,他成為2014年世界咖啡大師賽WBC冠軍。
大師賽參賽選手成千上萬,來自世界各地,而他年紀輕輕,便獲得了咖啡界的最高榮譽,成為真正的咖啡大師。
你以為他是輕鬆擁有了順風順水的「別人的人生」,輕鬆就能被人們簇擁圍繞喝彩,不不不。歌兒裡怎麼唱的來著——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青春期時輟學、做雜役,迷茫輕狂,16歲開始在父親經營的咖啡館裡當起學徒。
14年前,咖啡師在日本是個新鮮行業,井崎英典說他自己是一個barista(咖啡師)時,甚至有人不知道他究竟是做什麼的,年少的他曾經有些困惑和茫然。
2013年他參加過世界咖啡大師賽,半決賽都沒進入。用井崎英典自己的話來講——「當時很想一頭撞死。」一個人閉關苦練了一年,女友也離他遠去。最終,井崎英典覺得,一切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雖然是「冠軍專業戶」,但井崎英典會強調:
「我並不是為了得冠軍而不斷努力的。我想向世界展示我對咖啡的理解和我對咖啡的熱愛,用心是最重要的。」
他希望用心,有自己的想法,想賦予咖啡特別的「溫度」和涵義。
這位有著親切笑容的小夥子,因為兩封來自瑞幸員工的誠懇邀請郵件,和一次上海機場的見面,和瑞幸結緣。
「當時我在上海,我以為他(瑞幸員工)也在上海。結果,他專門從北京飛到上海來見我。」誠邀之下,又達成觀念上的默契,吸引井崎英典最重要的一個點便是:要打造一個中國獨立自主的咖啡品牌。
於是,2017年,井崎英典成了luckin coffee首席咖啡大師。和WBC義大利冠軍安德烈·拉圖瓦達,WBC中國冠軍潘志敏一起,組成了luckin coffee咖啡大師產品團隊。
加入團隊後井崎英典發現,自己最初有些判斷並不準確,中國人對咖啡的口味要求非常「開放」,改變也很快。「我原本以為,中國人都是喜歡奶味偏重,甜一些的咖啡,但其實每次來都發現有新的變化。」
目前,井崎英典每個季度都會來中國,每次約呆三四天,並且留新的任務給中國這邊的研發團隊,「每次總有新的問題發生,節奏很快。」井崎英典說。
當下,有一種潮流是在咖啡裡加入酒或果汁,對這樣的創新井崎英典表示「great」。
對於變化,他並不保守:「不要以為對咖啡大師個人而言,只有black coffee才是真正的咖啡,其實咖啡本身是靈活多變的,咖啡是一個美好的事物,給人以自由舒適的感覺。所以就算一開始有人用調製雞尾酒的觀念去調製咖啡引起了爭議,但後來還成為了時髦的潮流。所以,不要怕犯錯誤,要不斷嘗試。」
在井崎英典眼裡,創新怎樣令人眼花繚亂都是OK的,但有一樣是需要持續堅守的,那就是品質。
客觀的說,咖啡並非藥物,它只是讓人身心愉悅的東西。「在你想喝的時候就去喝好了,這樣能緩解壓力。」井崎英典透露自己每晚入睡前都會喝一杯咖啡,開心就好。
「晚上我會喝具有異域口感的咖啡,帶點兒漿果口味,而清晨起來我會喝滴濾咖啡,可以苦一些,喚醒我的大腦。」
聊到咖啡正濃時,他說了一句很詩意的話:沒有一杯咖啡是完美的,我會一直在尋找它的路上。
喏,一位真正的咖啡大師,不是群眾演員。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孟環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