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中元節,家家都會吃的「節日」美食,吸走髒東西,遠離黴運

2020-12-17 中華美食村兒

明日中元節,家家都會吃的「節日」美食,吸走髒東西,遠離黴運

明日就是中元節了,這是我們祭祀先人的一個重要節日,在這天我們對於飲食也是要求的,像是什麼瀨粉,蒸面羊,餃餅,扁食等等,這都是各地要吃的傳統美食,但有一樣美食是沒有地域劃分的,家家戶戶都是要吃的,今天就給大家分享這個明日中元節,家家都會吃的「節日」美食,吸走髒東西,遠離黴運,寓意來年事事圓滿!

這樣美食就是鴨子,鴨同「壓」,有鎮壓鬼怪的意思,為了防止自己的小孩被嚇到,還吸走髒東西,遠離黴運,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我們在祭拜祖宗時,所用的紙錢,衣物是要靠鴨子馱過奈何橋,這樣先祖才能收到祭祀品,所以在中元節時一定是要吃鴨子的。

鴨子的製作方法有很多種,我覺得最好的吃法就是鹽水鴨了,製作方法簡單,味道鮮美,首先我們要把鴨肉清理乾淨,放入水中浸泡把鴨肉裡面的血水都浸泡出來,在浸泡的時候要多換幾次水。

把食鹽,花椒,八角,香葉,放入鍋中,用小火翻炒均勻,炒到微熱就可以關火了。

在把炒好的食鹽均勻的塗抹到鴨子上,一點要多放點不要小氣,塗抹好後放入冰箱中醃製一夜,這樣吃起來會更加的入味。

等第二天後把醃製好的鴨子直接放入到鍋中,在放入薑片,料酒,適量的清水,燉煮五十分鐘,在煮的時候要不時的翻個面,能用筷子扎透就可以了,煮好後不著急出鍋在燜個二十分鐘,出鍋後晾涼切成塊就可以食用了。

這樣美味的鹽水鴨就製作完成了,吃起來特香,有喜歡的小夥伴就試試吧,明日中元節,一定要吃鴨肉,吸走髒東西,遠離黴運,寓意來年事事圓滿!

(免責聲明: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明日中元節,這5種傳統美食記得給家人吃,寓意多福多壽
    明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了,中元節也叫鬼節,這天除了祭祀,還有很多傳統飲食習俗。這些傳統美食不但美味,而且寓意非常好。今天我就分享大家5種中元節傳統美食,寓意多福多壽,大家明天記得吃。明日中元節,這5種傳統美食記得給家人吃,寓意多福多壽。
  • 中元節應該吃什麼?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
    中元節應該吃什麼?這些習俗你都知道嗎?每到中元節(鬼節),媽媽總會叮囑:不要在水邊走,不要披頭散髮睡覺,不要亂拍他人肩頭,不要半夜晾衣服。並且每年中元節,都會煮的一些奇怪的食物。鴨子「鴨」就是「壓」,喻為壓住鬼魂鴨是一種水、陸兩棲動物。
  • 明日中元節,6種傳統食物不要忘記吃,寓意來年多福多壽
    明日中元節,6種傳統食物不要忘記吃,寓意來年多福多壽農曆七月,除了七夕情人節這個重要日子,大家也不要忘記另一個節日,也就是七月十五中元節。在民間很多地方,都將其稱之為「鬼節」。不管是什麼節日,其實都有獨特的傳統食物應該吃,比如說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等等。雖然中元節沒有全國人民統一要吃的食物,但是在飲食上也是不能含糊的。我們要製作一些傳統美食來吃,以表示我們的誠意,顯示出我們對這個日子的重視程度。
  • 明天就是「中元節」,這4種傳統食物別忘了吃,寓意來年多福多壽
    小夥伴們,明天就是中元節了,中元節是很重要的一樣祭祀先人的節日,在中元節這天我們除了要祭祀先人外,我們的飲食習慣也是有講究的,就像是中秋節要吃月餅,端午節要吃粽子一樣,中元節也是有相應的傳統飲食,明天就是「中元節」,這4種傳統食物別忘了吃,寓意來年多福多壽,紅紅火火!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中元節由來、習俗、吃什麼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有些地方又州俗稱「鬼節」,「施孤」。本是印度一種佛教儀式。佛教徒為了追薦祖先舉行「盂蘭盆會」;佛經中《盂蘭盆經》以修孝順勵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國追先悼遠的俗信,於是益加普及。中元節吃什麼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是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中元節禁忌:百鬼夜行生者避讓
    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在七月十四日。中元節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中元節由來與習俗!
    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節,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時行禮如儀。七月十五上墳掃墓,祭拜祖先。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明日中元節,農村老人說「七月半禁忌多」,有哪些禁忌?有道理嗎
    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明天就到了農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中元節」。中元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又被人們叫做「七月半」、「祭祖節」等等,是我國四大祭祖傳統節日之一,其他三個祭祖節日分別是除夕、清明和重陽。作為我國四大祭祖節日之一的中元節,各地都有不同的祭祀活動,比如中元普渡,相傳七月半是陰陽交替的節點,所以在一進入農曆7月,鬼門將會打開,群鬼會到陽間覓食,享受人們的供祭,等到七月最後一天,鬼門將會重新關閉,群鬼又會回到陰間,所以在七月初一到七月三十這個期間,人們會用糖餅、水果等祭品來祭祀群鬼,祈禱一家人全年平安順利。
  • 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七月半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有稱亡人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你知道中元節吃什麼嗎 吃鴨不吃雞
    獨陵縣稱中元節為掐嘴節,家家吃粗茶淡飯。  浙江省:嘉善縣以中元節下雨為水稻豐收之兆。桐廬縣民中元節晚上鳴鑼撒飯於野,稱之「施食」。浙東的盂蘭盆會,請廿四位老太太「走八結」,一邊念經。天台中元節吃「餃餅」,筒類似春卷。
  • 中元節當天禁忌 中元節晚上出門要注意什麼
    我們都知道中元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節日,這一天都會燒紙錢去祭奠已經逝去的親人,表達對他們的想念和祝福。  當天忌拍照  中元節祭祖並不只是紀念祖先,而是明顯得帶著向亡靈敬拜,祈求的意思。在中元節這天祭祀的時候,最好不要在這天晚上拍照,這不僅是對祖先的不尊重,而且易拍到不吉的東西。
  • 中元節是什麼節日由來2019中元節是幾月幾日農曆幾號中元節
    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或鬼節。每年陰曆七月十五,陵園將安排各墓區代表參加盂蘭盆節,又叫中元節或鬼節。這一天傳說中是陰間的佳節,所以有陽間過元霄節陰間過鬼節的傳說,界時陵園將舉辦祭祀、參佛、淨墓、回顧、賞花、垂釣等活動以示慶祝。  問:2019年中元節時間是什麼時候呢?
  • 中元節吃什麼食物 這些鬼節的民間特色大家要了解
    中元節在我國民間有鬼節之稱,關於這個節日有很多寶貴的傳統文化,比如這個節日的風俗活動,以及傳說故事,還有這個節日的特色食俗。   吃扁食   在江蘇省的東縣鄉,很多鄉民在中元節當天都會吃扁食(一種以麵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現在也有人把扁食叫做餃子,其實扁食和餃子大不相同。
  • 明日七月半中元節,要吃它,這種傳統美食你還吃嗎,吃起來特別香
    明日七月半中元節,要吃它,這種傳統美食你還吃嗎,吃起來特別香明日,是中元節,俗稱鬼節,佛教稱盂蘭盆節。農曆七月,中國習俗上稱它為鬼月,七月十五俗稱「鬼節」,顧名思義,「鬼節」因節日活動內容有關而得名。北齊時的《顏氏家訓》,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宋時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清時的《帝京歲時紀勝》等等書籍中都提到了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據《修行記》:「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兩大鬼節:清明、中元,按照民間習俗也是不同的。農曆三月清明,陰氣斂藏沉寂,鬼紛紛入居陰宅歇息。
  • 清朝時期人們習俗,對中元節的理解,過中元節有哪些流程?
    清朝時期人們習俗,對中元節如何理解?過中元節有哪些流程?一直以來我們在看清宮劇的時候,都會看到中元節的出現,每當過節當天基本上國內各地都會舉辦大型的典會,原來有些人會對這個節日有些誤解,之所以會這麼說主要是因為當時人們和現在人文化思想的差異。
  • 七月半為什麼叫「中元節」,起源於何物?淺談傳統節日中元節文化
    農曆七月十五日,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俗稱七月半,或稱鬼節(有的地方是在七月十四日)。2020年9月2日這天便是七月半,中元節。在中元節,家家戶戶都會進行祭祀祖先的活動,有些人家還會舉行家宴。古時候,在祭祀、供奉祖先時非常講究行禮如儀,有著一整套約定成俗的流程。
  • 中元節馬上到,別忘了多吃這4種食物,少做這3件事,來年多福多壽
    中元節馬上到,別忘了多吃這4種食物,少做這3件事,來年多福多壽在咱們國家有三個重大的祭祀節日,清明節、中元節、重陽節,在這三大傳統節日裡,不管身處何處,都要祭祀那些逝去的親人。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佛教也稱之為「盂蘭盆節」。雖然說中元節並不是什麼重大節日,但是在人們的心目中它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春節。咱們國家歷來都有在傳統節日吃特色美食的習俗,比如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元宵節吃湯圓,中元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自然也不例外,那麼中元節有哪些特色美食呢?另外,中元節前後,有哪些是需要我們注意的事情呢?
  • 中元節習俗知多少?看看你知道幾個?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民間傳統節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時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農曆七月十四日。此時一些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祭祖,用新米等農作物祭供,向祖先報告秋天的收成。因此每到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家家上墳掃墓,祭拜祖先。
  •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是我國的中元節,俗稱為「鬼節」,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鬼節」由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 2018年中元節是哪天幾月幾號? 中元節應該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七月十五就是中元節了,是不是聽起來有點怕怕的。2018年中元節是什麼時候,中元節吃什麼?中元節除了要放河燈、上墳外,也有飲食的習俗。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成為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中元節吃什麼傳統食物中元節除了要放河燈、上墳外,也有飲食的習俗。1、吃瀨粉在中元節那天,東莞有吃瀨粉的習俗,而且幾乎在整個東莞都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