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該不該到非洲發展

2020-12-13 行者阿印

1

前些日子,我問我一個好友,我非洲這邊有個工作的機會,看他弟弟願意不願意過來。他還沒問具體薪資,就說不去,不能讓他去,他現在才二十多歲,還沒找對象,給多少錢都不去,說得讓他趕緊找對象。

他說到這個,我也不好再問,我知道他所顧慮的。雖然他沒有來過非洲,但他身邊有一個到過非洲的人,是個真真的例子。那就是本人,從畢業就來到非洲,兜兜轉轉這些年,始終還在非洲飄著,也不像身邊同學朋友都已成家。他對我是關心的,也會經常替我著急。如果牽涉到他的親弟弟,他會著急是無疑的。所以,當我問他時,到他那裡就給攔住替弟弟做主了。

2

不讓年輕人來非洲,這個理由我懂得並理解。很多年輕人自畢業就來到非洲工作,且工作的環境也非常的單一,一般就是建築工程公司,做工程的大多數是男性,接觸女孩的機會自然是極少的。他們在這裡一待就是至少兩三年的,兩三年,說起來並不長,但這是青春最美好的時間,是一個人狀態極佳的時期,他們本該有青春應有的愛情與友情,卻因為在一個較為封閉的環境中,只能與這樣的生活隔絕。

也許兩三年也並不長,二十多歲的兩三年,過完了依舊很年輕,還是二十多歲,還有大把的時間去尋找愛情和激情。可是,這兩年又不同於一般的時間,因為在這個環境中是很容易改變人的思想和狀態的。在一個單一的環境中,裡面存在的因素則是安靜、孤獨,人在這樣的環境中久了,性格會變得很沉穩,當然這是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方面則是,人變得會過於安靜。這對於年輕人來說其實是不好的,因為年輕人該有的是激情和活躍,如果有了幾年安靜的沉澱,人的這種狀態是會消磨的。

而且,如果年輕人來這裡兩三年就離開,再回到中國那個熟悉且快速的環境中,也能漸漸的把心態調整過來。但當他們回到中國出現的就是另外一種狀況,剛回去時覺得什麼都是新鮮的,什麼狀態都能接受,可一旦在中國步入一個固定的生活和工作狀態,他們反映出的是不適,不適應國內的快節奏,不適應國內複雜的人際交往。於是,他們腦子裡便會又有了回到非洲的念頭,因為在這裡,有讓自己舒適的慢生活,在這裡不用考慮太多工作外的事情,在這裡有充足的自己的時間,即便他們沒有對象,他們依然不著急,覺得適應的生活環境才是最重要的。於是,有的人就又回到了非洲,這樣就是一個循環往復,循環了兩次,人已不再是少年。

3

回到非洲後的人,依然享受著這種狀態,而這種狀態看似是給自己帶來了有利的結果,實則也有很大的副作用。副作用就是不想再關心國內的各種關係,慢慢的很多東西就會失去,也不再想一定要有婚姻家庭,因為在這裡每天都是自己一個人,這種狀態已經習慣,這產生的則是對情感的疏遠和麻木,不再想國內的關係和事情,從另一方面說就是在避開自己的一些責任。

我也曾和出國多年的朋友談論關於個人狀態的問題,他也是三十多歲一個人,出來有些年頭。他總結自己說很喜歡在非洲的這種狀態,自由、輕鬆,但也意識到自己對感情看得越來越淡,甚至越來越麻木,這並非是受到了什麼打擊,而是自然產生的一種狀態。我當時就說,那真的是因為走出來有些久了,外面的狀態是很安然,可是它缺少了一種情緒化的環境,人需要有情緒化的東西,這樣才是鮮活的,外面的環境就是缺少了一個對情緒刺激的變化。

這種狀態不是一瞬間就有的,而是在這個單一的環境中慢慢形成的。這個環境也是從自己很年輕時就接觸的,它的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的,這個環境的影響是把人從年輕狀態拉到了中年狀態。

4

所以年輕人來非洲,常在這裡,總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的。但年輕人不能來非洲嗎?當然也不是,之所以現在每年都有許多的年輕人來非洲,是因為這裡有一片廣闊的天地可以開闢。非洲是建設中的非洲,在這個建設中必定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別是年輕人,他們來到這裡除了能發揮自己的特長,還是很好的學習獲得機會。同時,建設中的非洲也產生了不少的機遇,這些機遇並不是在那些先進領域,而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是很為普遍的方面,並且競爭也較之中國小了很多。

有不少人在這裡找到了工作機會和奮鬥的方向,有人在這裡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也有人把理想立在了非洲,並為之努力也得到了實現。我也認識一些年輕人,在非洲尋找著自己的機會,他們三十歲左右就在這裡發現了屬於自己的機會,在工程領域,在貿易領域,或者在服務領域,不論大小的創立著自己的事業,在這個創業大潮中能安身立命,已經算是一種成功。他們也在非洲這片熱土中不斷的尋找和開創,當然也是把青春灑在了這裡。

我曾聽年過四十,甚至年過三十的人說一句話,他們把青春奉獻給了非洲,我知道這個青春無論奉獻的大小,都是留在了這裡。青春本是無價,在這裡我們消耗了它,無論過程中失去過什麼,得到過什麼,它都是有極大意義的。當回想在非洲的青春時,能夠覺得無論得與失,都是無悔的,這也就值得了。我也希望剛來和準備來非洲的年輕人亦是如此。

關注非洲,關注「物美非洲」!

相關焦點

  • 也聊聊非洲的那些年輕人
    關於這兩種印象,我不去解釋,因為確實有一些非洲年輕人是這樣的,但是,他們只是非洲年輕人中的一小部分,更不能代表非洲年輕人的真實狀態。作為在非洲工作生活七八年,常駐過非洲兩個國家,去過其他十幾個國家的人,我看到的當地年輕人有另外一種狀態。
  • 馬雲非洲綜藝首秀:為激發非洲年輕人的創業熱情
    13年前馬雲在中國擔任風靡一時的創業者比賽《贏在中國》評委,此後喚起了中國的創業熱潮,今天馬雲也希望能通過這樣的比賽,來激發非洲年輕人的創業熱情。  馬雲在點評中表示,參加這場比賽,讓他對非洲的年輕人、企業家更有信心了,希望這些「非洲英雄」會成為非洲希望的種子,激勵更多人,喚醒更多人,非洲的企業家是非洲的希望所在。
  • 非洲年輕人數量激增 英媒:大學不夠了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人數和比例都將持續增長。該地區約有9000萬年齡在20至24歲之間的人口,預計這一數字將在未來30年翻一番。2012年,相關年齡段中42%的人完成了中學教育,而預計到2030年相關年齡段中完成中學教育的比例將達到59%。
  • 馬雲1億美元培養非洲企業家:非洲不缺人才,帶動年輕人成長
    「非洲不缺人才,埃塞有3000萬年輕人,」馬雲在現場講話時宣布:馬雲公益基金會的非洲創業基金將從1000萬美元規模提升到1億美元,培養非洲企業家,帶動年輕人成長,為非洲造血,從而助力非洲經濟可持續發展。
  • 中國小夥在非洲發展,時間長了為何不想回國?原因令年輕人沉默!
    而中國也有不少年輕人看上了非洲的市場,去非洲做一點小生意,往往也能夠小賺一筆,漸漸的非洲好像對當代的年輕人有一種莫名的吸引力。提到非洲這兩個字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有兩個印象,一個是貧窮,而另一個就是熱了,非洲的生活環境以及經濟條件確實特別的不好,但是每年都會有一部分中國小夥去非洲發展,並且在非洲發展一段時間之後很少有人再回國了,很多人會比較好奇非洲的生活條件如此之差,並且經濟落後,為什麼還要留在非洲發展呢?而當很多年輕人得知原因之後卻沉默了。
  •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買房?看看房產大佬馮侖怎麼說
    ,如果不買房你可能娶不到老婆,如果不買房你可能無法安心在城市工作,如果不買房未來你可能更加買不起,在這些因素的共同影響之下,房子成為了每個人一生必做的事情,全民買房時代正式來臨,而且這些年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很多人一畢業想的不是職業規劃,而是如何儘早買房,這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
  • 為何中國年輕人到了非洲,就不捨得回國?當地華人:在這能當土豪
    為何中國年輕人到了非洲,就不捨得回國?但是你在那裡的生活成本會非常的低,甚至要比你在國內的很多地方都要低,沒錯,我們今天要說的依然是比較貧窮落後的非洲。很多人都說非洲這個地方旅旅遊還可以,如果真要在那裡定居生活的話,並不是那麼的令人嚮往。
  • 剛畢業的年輕人該不該進工廠
    我在剛畢業的時候跟女朋友一起到長沙發展,找工作的時候不是很順利。輾輾轉轉半個多月,沒定下來。女朋友那時候要備考司法考試,準備先回家衝刺一段時間,跟我商量。考試的事當然不能含糊,答應,但是我不能自己在這裡坐吃山空,恰逢當時有個瀏陽的工廠,找了我兩次,第一次沒答應,這次重新考慮了一下。
  • 工廠被年輕人「丟棄」年輕人不願進廠後,我國製造業該怎麼辦?
    現在我國很多工廠,都面臨著招工難的局面,不知道從何時開始,我國的年輕人不願意進廠了。大家不難發現,我國各大工廠,常年都處於招工的狀態,就感覺人「招不滿」一樣。事實上如今工廠不僅招工難,「留人」也難,很多年輕人進廠沒幾天,就選擇走人了。有過工廠上班經驗的人都知道,工廠的「流動人口」是非常多的。
  • 年輕人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又該怎麼工作?
    我們在學校裡學的和職場上需要的是有很大的脫節的,所以年輕人找對公司和跟對老闆很重要,也就是說年輕人要知道該找什麼樣的工作和怎麼工作。01選擇成長性企業拼多多的老闆黃崢當年在美國碩士畢業找工作的時候面臨兩個選擇,一個是去微軟,一個是去谷歌。
  • 因入職未滿三年就跳槽而被批,年輕人到底該不該頻繁跳槽?
    一份對1984名職場人進行採訪形成的調查報告中,90%的受訪者都表示,周圍#入職未滿三年跳槽的年輕人多#,於是引發了大家對於#年輕人該不該頻繁跳槽"的討論。實際上,從90後、95後開始進入職場,成為職場的新生力量之後,關於職場年輕人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且大多偏向負面,諸如"任性"、"難管理"、"玻璃心"、"愛閃辭"等標籤,一個接一個落在他們身上。
  • 什麼是非洲迷你刺蝟,該怎麼養?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小編以前只知道有養寵物貓的,養寵物狗的,水族的,還真不知道有養刺蝟的,因為在小編的印象中刺蝟是在割完麥子,打完麥子後,剩下麥稈堆在一起,然後不知道怎麼就會出現刺蝟這個小東西,小時候小編和小夥伴經常一起相伴捉刺蝟,沒想到它也成了寵物
  • 非洲的地理區域劃分,「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該怎樣劃分?
    北部非洲(北非)主要是指位於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國家,包括埃及、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蘇丹等6個國家,該地區的重要地理特徵是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文化,和西亞地區合起來統稱阿拉伯世界。東非是非洲地區劃分中國家數量最多的區域,該區域人口構成複雜,宗教信仰複雜,社會發展程度較低,很多地區現今依舊處於戰亂之中。
  • 年輕人該不該喝茶?先上結論:一個字,該
    先上結論:一個字,該。為什麼小約要這麼幹脆利落的贊同年輕人喝茶,這與茶能夠給人們帶來的好處密不可分。小約是一個實用主義者,茶可以給年輕人帶來的各種好處遠遠多於市面上流行的各種碳酸飲料、調和果汁、咖啡冰飲等飲料。
  • 年輕人,到底該不該搞副業?
    做副業佔比最高的打工人但是,這不意味著你不是這幾個行業的選手,就不可以再賺點副業收入。在此之前,我們需要先弄明白實現副業的最短路徑。中國正進入一個零工經濟的時代,我們耳熟能詳的副業,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一種零工。
  • 非洲豬瘟到三全水餃,傷了的食品安全該怎麼辦,蠢辦法分享
    非洲豬瘟到三全水餃,傷了的食品安全該怎麼辦,蠢辦法分享文/姚志芸(當您打開這篇文章時,感恩在我心。正常邏輯不是先撤貨,後徹查一下出售的水餃和火腿購入了那些家庭,如果食用者有突發不適症狀,該去何處維權?該由誰來負責?誰有誰來善後?而不是這樣含糊不清,渾水摸魚。
  • 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該不該買保險?該如何配備呢?下面一起來看看
    現在年輕一代的消費觀念和老一輩是不一樣的,錢很難存下來,所以也就有了「月光族」這一稱號。而且大家也都知道年輕人身體素質是非常高的,患病的機率是比較低的,所以很多人覺得剛入社會的年輕人是不需要購買保險的(身體健康外加沒錢)。
  • 心律不齊:年輕人該如何調節
    摘要:年輕人該如何調節心律不齊?年輕人出現心律不齊,很少是病理性的,可能是生理性的,在生氣、緊張、焦慮時,心臟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會出現心律不齊等不良的情況。年輕人該如何調節心律不齊?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在體檢檢查心電圖時,常常會得到「心律不齊」的診斷。
  • 年輕人該不該存錢?建議從這5個方面好好考慮考慮
    知乎上有個熱門話題「年輕人該不該存錢」。有些人會覺得,自己還很年輕,錢可以慢慢賺,但及時行樂很重要。想想,我們是不是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某個產品很喜歡,現在即使手頭緊,也要買了再說,過後有錢了可能就再也找不回這份喜歡了。
  • 新時代的年輕人,買東西到底該不該討價還價?附實操方法!
    相信很多喜歡逛待買東西的人都經過過討價還價的場面,雖然很多的大型商場一律不還價,但在小攤位裡,這種場景依然很多。而一般人,則是象徵性的還一下價,然後便購買了。不過,還有一種人,還價時拼命的往死了還,甚至價格低到商家都無法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