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遠離貧困,從一份保單開始!

2021-02-14 富德生命人壽營銷微課堂

《我不是藥神》不僅僅是一部電影,還是殘酷現實生活的寫照,它是由曾經轟動全國的陸勇案改編而來的。

這部電影值得每個人都認真看一下,沒準可能就是將來的我們,你會看到,疾病如何迅速榨乾一個小康家庭的積蓄;

你會看到,沒錢治病是多麼令人絕望;

你會明白,摧毀一個家庭的不是生病了無藥可治的天災,而是生病了沒保險可用的人禍。保險不是關住風險的那道門,卻是打開希望的一扇窗,把你的人生從判斷題變成了選擇題。

人生在世,誰都無法躲過疾病和死亡,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疾病和死亡到來之前,對自己好一點,讓遺憾少一點。

7月6日,徐崢最新電影《我不是藥神》上映了。

電影圍繞「仿製藥走私」這個主題,演繹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草根眾生相,引出了一場關乎人情和法律的深刻反思。

從上映第一天開始在朋友圈持續霸屏,贏得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可謂口碑炸裂,是國產電影的又一次大膽突破!

儼然這個電影是成功的!因為它成功的擊中了人心中最柔軟的部分,讓觀眾看到了人在求生中的希望與絕望。

《我不是藥神》反映了普遍存在的社會現場:癌症不可怕,沒錢吃藥最可怕!

其折射的是沒有保險的無奈和悲哀,是中國人普遍保險意識不強所帶來的極大風險!

程勇,是有徐崢飾演的電影中的主角,被稱為「藥神」。與現實中,程勇的原型是陸勇,被病友稱為「藥俠」。

2004年,年僅36歲的陸勇被診斷出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當時國內治療白血病最好的藥物是格列衛,一個月一盒,一盒23500元。

陸勇患病前是一個私營老闆,經濟能力較之大多數人好的多,但是,兩年過後,單單吃藥已經花去了60萬!

格列衛,就像高血壓病人常年服的藥一樣,持續服藥,可以穩定病情,讓人「 正常活著」,可是活著就要服藥,每月超高的花費連陸勇這樣的老闆也捉襟見肘。

偶然的機會,陸勇得知印度有仿製格列衛,一盒不過200元,而藥效和國內23500元一盒的格列衛差不多,剛開始他只是偷偷買來自己吃,後來,在病友群裡得知其他人已經大多花光了積蓄無錢購買昂貴的藥品,他開始幫這些病友們從國外代購,但並沒有加價出售。

2014年陸勇因「涉嫌妨礙信用卡管理罪和銷售假藥罪」,在首都機場被捕,當時,印度「格列衛」未得到國家藥監部門的審批,理論上說這是「假藥」。

陸勇被抓後,300多名病友聯名為他求情,期望司法機關可以認定陸勇無罪。血癌病友聯名書中寫道:「他是白血病患者的救命恩人」。2015年,沅江市檢察院向法院請求撤回起訴,陸勇獲釋。

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他只有20歲,想活命,有什麼罪?

這是電影中的臺詞,這也是很多重疾患者最真實的內心寫照!

一盒格列衛23500元,普通家庭根本吃不起,如果沒有紡製藥,很多人只能等死!

有人說,保險,我會買的,但現在我還年輕。

有數據顯示,近年來青壯年患各種惡性腫瘤的人數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癌症已經奪走了這些年輕的生命:


姚貝娜:中國流行女歌手,2015年1月16日因乳腺癌去世,年僅34歲。

安鈞璨:中國臺灣歌手,演員,2015年6月1日,因肝癌病發逝世,終年32歲。

李娜:被稱為最美癌症女孩,登陸浙江衛視中國夢想秀備受關注,2月8日因病離世,年輕的生命定格在20歲這個最美的年紀。


鄧鳴賀:2013年登上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2015年4月28日因白血病復發,搶救無效逝世,年僅8歲 。


我不是藥神,我是保險代理人,我沒有仿製藥,但我有保險啊!


我雖然沒有像仿製藥那樣能治病,但最少在風險來臨前能提醒你給自己和家人,準備好充足的保險,在大病發生時,可以有錢治病,有錢吃藥!

備一份保險吧!疾病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有患病的可能!即使病了也要爭取活著,即使活不成了,也要讓家人好好活著,這就是責任!

備一份保險吧!沒事存錢,有事賠錢,每個人都應如此,保險現在不準備將來沒人可憐你,當你不幸被重疾纏身,心灰意冷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家人生病,沒錢醫治的時候,沒有人會可憐你!

備一份保險吧!不要將現在身體好、沒錢、運氣好作為自己不買保險的理由。人永遠都不知道風險哪天會降臨在自己身上,只有充分的未雨綢繆,才能安心的度過每一天,才能讓自己和家人,享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人說自己的孩子如果得了癌症,砸鍋賣鐵都要治,可現實是砸鍋賣鐵能值幾個錢,賣車賣房,將來一家人住哪?

沒錢買保險是拒絕保險最蒼白的理由,連買保險的幾千元都沒有,那治病的幾十萬又能從哪裡來?

所以,別再以沒錢當做不買保險的理由了,再窮也不能窮保險,越窮越要買保險!

從來沒聽說過買保險能把人買窮的,但不買保險因病變窮的大有人在!畢竟23500元一盒的格列衛不是什麼人都能吃的起的!

我不是藥神,我是保險代理人!

       隨著生活壓力加劇、生活環境惡化以及醫學技術的進步,近年來重大疾病呈現車出「三高一低」的特點,即「發病率高、治癒率高、治療費用高和低齡化」。為了避免重疾帶來的返貧狀況發生,重疾險理應成為消費者配置的第一款長期保險產品。

       作為一種確診給付型產品,重疾險能夠在消費者確診重大疾病時帶來一大筆現金流,這筆錢既可以用於重大疾病的治療費用,也可以彌補重疾期間的收入損失。

        然而,消費者在配置重疾產品時,往往沒有考慮到醫療費用的長期上漲幅度。從目前各家保險公司披露的重疾賠付數據來看,重疾治療花費在20萬左右,而重疾獲賠均值僅幾萬元。顯而易見,重疾險配置額度尚不足以覆蓋醫療費用,更別說長期恢復帶來誤工損失而影響家庭經濟來源。

       考慮到這樣的現實需求,富德生命人壽升級了旗下重疾險康健無憂,推出了《富德生命康健無憂重大疾病保險(2018版)》(以下簡稱「康健無憂(2018版)」)。在傳統重疾保障的基礎上,增加了壽險復原保險金責任。被保險人在等待期後罹患主險合同定義的重疾,富德生命人壽將按主險基本保險金額全額給付重大疾病保險金,當被保險人已領取重大疾病保險金且自重大疾病確診之日起生存超過365日後身故,還可以額外獲得主險基本保險金額50%的壽險復原保險金,此後主險合同終止。相當於額外為被保險人提供了一份終身壽險保障,彌補被保險人身故後給家庭造成的經濟來源損失或因被保險人後期治療支出而導致家庭出現太大的生活質量下滑。

       「康健無憂」系列保險2016年就開始在全國範圍內上市銷售,因產品價值高、產品形態清晰,現已成為富德生命人壽營銷渠道產品體系中的絕對主力產品。康健無憂重疾險累計投保人數達106萬,已為被保險人提供約1000億保障額度。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約每一分鐘都會產生1張富德生命康健無憂重大疾病保單。

       隨著市場上重疾產品形態越來越多樣化,富德生命人壽結合國際健康險先進經驗,充分考量消費者實際需求,對「康健無憂」品牌健康險進行了全新優化升級,推出「康健無憂(2018版)」,使之成為一款重疾輕症雙豁免、關愛生命全周期的優質健康險產品。

        從產品形態上來看,「康健無憂(2018版)」並不複雜,是一款終身重疾險,25天-65周歲人群均可投保。繳費方式非常靈活,可以選擇躉交、3/5/10/15/20年交,可以適應不同消費者的資金需求。保額選擇也很靈活,最低為1萬元,消費者可以根據保障配置需求自行選擇。

       保障內容是重頭戲。「康健無憂(2018版)」覆蓋的保障責任相當全面,既有市面上重疾險普遍包含的輕症、重疾責任,以及終身重疾險的身故或全殘責任,更重要的是新增了壽險復原責任,是市面上產品形態較為創新的重疾險產品。

看輕症責任。從行業對於輕症的釋義來看,輕症普遍是重疾的早期症狀階段或者未達到重疾理賠標準狀態的較輕階段。輕症保險金,可以覆蓋被保險人病情尚未達到重疾程度的醫療費用。「康健無憂(2018版)」終身保障41種輕症,輕症保險金為基本保險金額的20%,屬於行業平均水平;針對不同輕症,最高給付次數為5次,也就是說輕症保額累計達到基本保險金額,在行業裡屬於比較高的水平。

       第二,再來看重疾保障,「康健無憂(2018版)」覆蓋81種重大疾病,在同類產品中屬於保障範圍是比較廣的。而且「康健無憂」的保險期間是終身的,也就是說,投保了「康健無憂(2018版)」之後,被保險人任何時候的重大疾病風險均有保障,一旦確診即可給付最高保險金額。

        第三,最期待的是壽險復原保障,「康健無憂(2018版)」特別增設了國內領先的「壽險復原保險金」。只要被保險人領取重疾保險金且確診重疾後生存超過365天,身故時就可以額外得到50%基本保險金額的壽險復原保險金。這對於一個遭受過重疾重創後又失去一位親人的家庭來說,也是對災難家庭的一種安慰。

       第四,此外,對於任何被保險人,均有一定額度的身故或全殘保障。若被保險人年滿18歲周歲前,因意外傷害事故身故(不含猝死)或全殘,或在等待期後因非意外傷害事故導致身故或全殘,給付主險合同實際交納保險費150%;若被保險人年滿18歲周歲後, 因意外傷害事故身故(不含猝死)或全殘,或在等待期後因非意外傷害事故導致身故或全殘,給付主險合同基本保險金額。

       在如此完備的保障責任之上,為了減輕被保險人遭受疾病折磨後的經濟壓力,「康健無憂(2018版)」特地增加了保險費豁免責任,一旦被保險人等待期後首次罹患輕症疾病或重大疾病,均可享受續期保險費豁免。也就是說被保險人此後不用再交續期保險費即可繼續獲得保險保障,非常人性的設計。

       投保「康健無憂(2018版)」,獲得上述完備保障之餘,還可選多達十餘種附加險,來完善自己的保障計劃。這些附加險中,以《富德生命附加康悅人生費用補償醫療保險(A/B款》(以下簡稱「康悅人生」)、《富德生命附加鑫如意年金保險》(以下簡稱「鑫如意」)為代表,前者可以提供醫療費用補償,後者領取保險金的同時還可獲得投保人豁免資格。

      我們先來看用於覆蓋個人日常住院醫療費用的補充醫療附加險「康悅人生」,這是一款中端醫療險,擁有「低保費、高保額」的特點。

      「康悅人生」包含一般醫療保險金150萬,惡性腫瘤保險金150萬,最高可賠付300萬。高保額之下,報銷範圍更值得關注,該產品突破社保報銷的限制,符合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正規合法的自費藥品和進口藥品,都在理賠報銷範圍之內。

       值得一提的是,「康悅人生」是定期保證續保保險,每三年為一保證續保期間。對於高發生率的醫療險而言,「無法保證續保」是消費者面臨著最大的風險,可能面臨理賠之後無險可保的境遇。「康悅人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這個風險。

       在保證續保期間內,自滿期日起寬限期達到60天,60天內發生保險事故,仍可得到有力保障。該產品另一個人性設計是, 50歲以下的消費者可以免體檢投保,而51-55歲的消費者則需體檢。

       顯而易見,對於有健康醫療風險保障需求的消費者來說,投保「康健無憂(2018版)」附加「康悅人生」是明智的選擇,「低保費、高保額」的住院醫療保障可以覆蓋醫保之外的住院醫療費用,不幸罹患重大疾病時還能獲得一筆大額現金流,補充收入損失和營養費等。

      對於已經擁有其他醫療險的消費者,投保「康健無憂(2018版)」時可以選擇投保附加險「鑫如意」。這是一款突出教育與養老功能,並且能夠提供投保人豁免資格的年金保險。

       首先來看「鑫如意」的基本保險責任,如果被保險人投保後生存滿25年,「鑫如意」將給付基本保險金額並按200%返回實際交納的保險費;而如果被保險人在投保後25年之內身故或全殘,「鑫如意」則按彼時已交保險費與現金價值二者的較大者給付積累期身故或全殘保險金。

       舉個例子,寶媽為一個0歲寶寶投保了「鑫如意」,等寶寶長大成年25歲之後,即可一次性領取基本保險金額和兩倍已交保險費,這筆錢可以用於孩子婚嫁、創業或者日常生活,可以應對孩子成年後遇到的現金流風險。如果孩子不幸在25歲之內身故或全殘,則將得到已交保險費與現金價值二者中較大者作為安慰金。

       更重要的是,這款產品包含投保人意外身故或全殘豁免保險費資格,當投保人與被保險人非同一人時,若投保人因意外傷害事故180日內(含第180日)導致身故或全殘,且其未滿60周歲,將豁免「鑫如意」續期保險費,被保險人將繼續享受保障。

        如果被保險人不想一次性領走保險金,投保「鑫如意」時還可以選擇將滿期保險金轉化為生存年金分期領取,身故或全殘保險金領取方式也相應變化。

       正因如此設計,「鑫如意」的教育與養老功能突出。不管是對於有娃或者老人的家庭來說,投保人為孩子或老人購買了「康健無憂(2018版)」附加「鑫如意」產品,既使得其擁有終身完備的重疾保障,又為其準備了一筆長期現金流。被保人輕症、重疾豁免資格疊加投保人意外身故全殘豁免資格,最大程度上降低了任何一方意外身故或全殘時給家庭帶來的經濟損失風險。

       富德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國性的專業壽險公司,成立於2002年3月4日,總部現位於深圳。公司現註冊資本117.52億元,總資產近4500億元,是國內資本實力較強的壽險公司之一。富德生命人壽建立了覆蓋全國重點省市區域的營銷網絡和多元化服務平臺,目前共擁有35家分公司,1000多個分支機構及其服務網點,超過20萬人的管理和銷售人員。

       富德生命人壽致力於為社會不同人群提供包括人壽保險、年金保險、意外保險和健康保險在內的全方位風險保障解決方案。目前,公司在售產品種類豐富,通過個人營銷、銀郵代理、公司直銷、電子商務、電話銷售等多個渠道進行銷售,可為社會各個年齡、群體的不同客戶提供全面專業的保障與服務。

      通過覆蓋全國重點省市的服務網點、24小時95535客服熱線、全年無休的客戶服務活動以及全方位多樣化的客戶健康增值服務,與千萬客戶之間搭建起一座零距離、個性化的溝通橋梁。把客戶滿意作為企業經營的試金石,將一切為了客戶的理念貫穿於企業整體運作之中,客戶導向的經營文化為富德生命人壽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口碑與客戶認同。

       公司積極探索電子化綠色金融,擁有業內先進的,從投保到理賠全流程E化服務體系。公司推出了「帶息理賠」服務舉措,並提供「1234」特色理賠服務,即「500元以下1天內給付、及時報案的住院客戶2天內探視、資料齊全的理賠客戶3天內給付、預付理賠客戶4天內賠款到家」。為滿足不同客戶需求,公司陸續推出微信理賠服務、移動理賠服務。客戶足不出戶便可在線申請,現場結案、實時支付,充分體現出富德生命人壽「以人為本,以客為尊」的服務理念。

關注富德生命人壽

富德生命人壽守護您的健康,助您抵禦風險!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開始漫不經心,結局痛哭流涕
    在錢面前,你可以做任何事;在命面前,我願意付出所有的錢。一、寫在開頭有一段時間沒有看電影了,正好最近看到朋友圈裡大家很多人都推薦《我不是藥神》這部電影,推薦的指數也很高,大家都是抱著看喜劇片的態度去看的,沒想到結果是教育片,甚至有的還哽咽了。
  • 我不是藥神 我是康養之城
    最近《我不是藥神》火了它成功戳中了大家的痛點「病」&「錢」「我不是藥神,我要健康「一人重病,拖垮整個家庭,健康不是一切,但沒有健康一切就沒有了!」指望「藥神」「救世主」?強健的體魄才是生活最大的資本置身好山好水遠離抱怨、卸下包袱、放鬆心情來遵義體驗慢生活的養生之旅吧!
  • 我不是藥神,但我們用善良治病救人
    這個夏天,《我不是藥神》厲害炸了,劇中經典臺詞直戳人心,一句「命,就是錢」道出了當時病友們用錢換命的無奈。1《我不是藥神》上映日期:7月6日電影娓娓道來,那些催生走私仿製藥的過往和假藥販子的來龍去脈,絲絲入扣。
  •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時間:2018-07-07 19: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電影圈延期上映成為某些片子逃檔,躲避熱門好片擠壓的好辦法。
  • 電影我不是藥神,最開始不叫此名,而是叫生命之路和中國藥神
    電影《我不是藥神》,「思慧」為給女兒治病,不得不去跳鋼管舞。徐崢找了3個女演員才確定人選,楊冪、申霏霏和譚卓。當時申霏霏拒絕說:「我只演10億的電影。」沒想到才上映6天就破了18億票房。有一天,導演寧浩和文牧野在吃火鍋,聊到「陸勇」這個人的新聞。然後寧浩突然就說:「咱們把這個拍成電影吧!」兩個人一拍即合,於是30多億的《我不是藥神》就這樣在火鍋中誕生了。
  • 「我不是藥神?我是英語達人!」
    最有一部片子大火,每個人朋友圈都在曬圖觀影,這部影片就是《我不是藥神》。豆瓣評分高達8.9分,實屬國產電影中的精品之作。一開始看到海報,還以為是部普通的無腦喜劇,但走進電影院認真一看,你會被劇情所深深地打動。
  • 我不是藥神女配角思慧
    我很喜歡看配角,一臺戲不可能永遠主角主麥,必須主配角你來我往,這戲才好看。除了張長林,藥神裡面我還記得思慧,一個單親母親,一個孩子得了白血病,老公跑了,一個人撐起一個家的堅強女人。1.團隊去酒吧搞團建,經理要她去跳舞,她有些窘迫,但假裝灑脫,」你們先玩,我去一下就回來。」程勇攔住她,「跳什麼跳,你是客人。」甩出一沓又一沓的錢,讓經理去跳,她嘴角露出了笑容,這是一個女人堅強太久後,突然感到有人保護的幸福。我的第一個哭點也是這個女配角。可能有些奇怪,就是經理在上面跳舞,女配角在下面大聲的喊,然後慢鏡頭掃到這個女配角側臉,就那一瞬間我好像能看懂她的內心。2.
  • 《我不是藥神》:現實題材悲喜劇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慢粒白血病患者陸勇代購抗癌藥的真實故事,在真實故事原型的基礎上進行了一些改編。電影講述的是生活落魄的保健品店老闆程勇機緣巧合認識了慢粒白血病患者呂受益後,接觸到印度格列寧這種便宜又救命的藥品,並開始了代購生意,而在代購的同時其實危機四伏,不僅有「同行」張院士的擠壓、警察的追查更有內心的不安。《我不是藥神》可以算得上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最具有現實意義的電影了,這個沉重的現實題材如果照搬照拍成電影則會有些過於沉重,因此在現實題材的基礎上創作團隊進行了一系列的戲劇化改編和表達。
  • 《印度藥神》《中國藥神》《我不是藥神……知道這是幾部電影?
    你一定要問我到底是哪部新片,我其實有點矛盾,不知道該怎麼說。因為前兩天,我還把它寫作《中國藥神》,結果昨天他們又宣布改名《我不是藥神》了。其實在此之前,它還叫過《印度藥神》……你說它到底該叫啥名?有人說這是行為藝術,但徐崢說主要是想引起觀眾注意。但是說實話,我心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為什麼呢?一部電影也好,小說也好,改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
  • 看完《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再評《我不是藥神》
    這9部電影最打動我的是《她》,喜歡的不行不行的!喜歡傑昆·菲尼克斯的表演,喜歡影片絢麗迷人的劇情!還好把最佳劇本頒給了《她》,學院還算有點兒底線。閒話打住,繼續藥神。說《我不是藥神》山寨《達拉斯買家俱樂部》可以歇歇了。
  • 《我不是藥神》究竟「神」在哪兒
    這部贏得廣泛讚譽的《我不是藥神》究竟有哪些過人之處,又能給國產電影的創作帶來哪些啟示呢?作為商業片的成熟創作者,寧浩和徐崢的本次合作,將鏡頭對準了遭遇求醫困境的群體,他們的嘗試也收穫了不俗的口碑。在向來以苛刻的眼光審視國產電影著稱的豆瓣上,觀眾也給《我不是藥神》打出了高達9.0的評分。
  • 思慧:《我不是藥神》,我是底層階級的俞飛鴻
    原標題:思慧:《我不是藥神》,我是底層階級的俞飛鴻 點擊「一萬幀電影」即可關注 本文由一萬幀電影公眾號(tens-frames)原創首發。 《我不是藥神》3天票房破10億,成國產片票房增速第一。從上映前期的預熱,到有著「中國電影的良心」之稱的爆火,網上的討論一片熱潮。而我最關注的是,譚卓終於火了!
  • 《我不是藥神》這麼火,你所不知道的英文譯名神翻譯!
    貓眼評分高達9.7的《我不是藥神》同學們去看了嗎?影片講述了一位藥店店主從印度代購開始販藥斂財之道後良心發現的故事。這部口碑炸裂的電影上映一天即破3億,其評價之高,淚點之多,大有登頂今年國產口碑榜的勢頭。
  • 《我不是藥神》像一味靈藥,直接下到了中國電影長久以來的痛處
    有幸看到《我不是藥神》這樣的國產電影,真好!在今年(2018年)7月5日,在全國上映的《我不是藥神》這部國產電影是根據「陸勇案」真實事件改編,由文牧野執導,寧浩、徐崢共同監製,徐崢、王傳君、譚卓、章宇、周一圍等人共同主演的喜劇片。
  • 獨家解讀:電影《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
    嗨,大家好,這裡是百家號:圖報,用圖片講述有深度的故事,本期,我們百家號:圖報將和大家來聊聊電影《我不是藥神》背後的故事。話說最近,一部名叫《我不是藥神》的電影在國內上映,因為其獨特的寫實主義,一時間,竟然吸引了無數國人競相前去觀看。話說昨晚,我們百家號:圖報的不少朋友都去觀摩了。今天上午上班後,同事們紛紛在討論這部電影的情節!
  • 《我不是藥神》裡的「天價藥」 重慶低保病患可免費申領
    最近,《我不是藥神》或許是最熱門的話題。影片中提到一種治療慢粒白血病的藥品「格列寧」,也將該藥在現實生活中的原型「格列衛」帶到人們眼前,並引發全民熱議。通過慈善藥品援助項目低保患者可免費領藥最近,家住永川的陳靈也在自己的手機上看到了許多與《我不是藥神》有關的新聞,因為太忙,他還沒有時間去看,「但看著裡面那些病人,就想到剛查出病時的我。」陳靈今年34歲,在5年前查出了慢性粒細胞白血病,一直找不到合適的造血幹細胞。
  • 《我不是藥神》:評分高達9.5,為什麼英文名是Dying To Survive
    電影|《我不是藥神》英文名|《Dying To Survive》《我不是藥神》最早的中文片名為《中國藥神》,而在電影開場時我們更注意到了它的英文譯名一開始,徐崢飾演的印度神油店小老闆是垂死的。面對經濟,他的印度神油店鋪臨近倒閉;面對律師,妻離子散的結局近在眼前。與此同時,白血病病友是垂死的。天價格列寧正版藥 4 萬一瓶,遠在印度的同療效格列寧仿製藥卻僅 2000 元卻無從獲取。
  • 《我不是藥神》:這部「槓精」電影竟然超出我想像的偉大
    最早了解到《我不是藥神》是因為它的名字。原來的名字是《中國藥神》,結果被總菊駁回,說解放後都不準成精了,這名字要改(虧得不是要加錢)!於是就改成了《我不是藥神》這個有點向總菊抬槓的名字,結果竟然過了。看來總菊也怕槓精啊。
  • 我不是藥神,只是個有尊嚴的「爛人」
    「求你個事啊,我就是想求求你,別再追查那種藥了行嗎?那藥才賣500塊錢一瓶,藥販子根本沒賺錢。你就能保證你這一輩子不生病嗎?」「我不想死,我想活著,行嗎?」這是《我不是藥神》裡,一位身患慢粒白血病的婆婆流露出的無助。「病了三年,4萬塊的藥吃了三年,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她抓著警察的手,說到最後聲音已經顫抖。
  • 《我不是藥神》: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劇,最後卻讓人落下眼淚
    《我不是藥神》:一部黑色幽默的喜劇,最後卻讓人落下眼淚中國的藥價貴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的了,而是早已根深的一個東西,拔又拔不出來,仿佛扎進了時代的骨髓中,窮人不配生病,窮人不能生病,得病了沒錢的話,那就去死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