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念或不念,2018都翻篇兒了。期待與否,2019也已來了。
2018年,A股遭遇近10年來最冷「寒冬」,賠了嗎?2019年,市場行情會好嗎?除了股市,還有哪些投資值得關注?
2018年,繼續在調控高壓中度過的樓市「涼涼」。2019年,鄭州樓市將走向何方?是否會「因城施策」,政策是否會鬆動?
2018年,「新零售+」的浪潮開始席捲。2019年,新零售還有哪些新玩法?
2018年,物流企業併購潮漸勁:創新物流併入方圓,暢興物流被商橋收入囊中……這些被併購的一方都有何特點?2019年,「亂戰」中,什麼樣的物流企業最容易被資本相中?
您的疑問,將在河南商報今起推出的《提問2019》中找到答案。今天,《提問2019》欄目首篇,讓我們聚焦活躍在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的代購們。
統籌: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陳詩昂
採寫:
河南商報記者
楊桂芳 陳薇
千呼萬喚始出來,《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簡稱《電子商務法》)於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體現在我們朋友圈的是,原來極愛刷屏的微商和代購忽然安靜了。採訪中,有不少代購直言最近不再接單,甚至朋友圈已經設置成了「僅展示最近3天」。有些「膽大」的雖然照常在朋友圈做著生意,但「畫風」也大改:手繪奢侈品、暗號般的文案……因擔心被封號,他們絞盡腦汁。
蓬勃多年、遊走在灰色邊緣的代購行業,在《電子商務法》實施後,正在面臨轉折。2019年,其將何去何從,留下的市場機會誰來填補?
現象
朋友圈的代購畫風突變,有的已清倉大處理
「重要通知:2019年1月1日起,為迎接電商法的實施,我的朋友圈將會設置3天可見並進入暫時停更狀態。」做輕奢女包代購的「輕舞」在新年第一天的凌晨,更新了朋友圈。她在朋友圈裡做女包代購已經3年多了,這些包包有的是國外的朋友幫忙直郵的,有的是她自己「人肉」帶回的,品質還不錯,價格也比較合理,在圈裡攢下了一些粉絲。
然而,《電子商務法》的實施,不得不讓「輕舞」尋找新的適應方式。「其實,很多刷屏的同行都和我一樣,在新年到來後畫風突變,一下子安靜了下來。」「輕舞」說,但是她並不準備退出,就如她在朋友圈裡提到的,「接下來各方面會相應調整,更加規範,在此期間如果有需要可以帶圖私信。」
與「輕舞」進入新年就開始靜默不同,楊華還在自己的QQ空間裡清倉大處理,有來自日本的保健品,也有來自紐西蘭的奶粉。
「電商法我也關注啦,『人肉』代購以後肯定走不通了。」楊華說,在《電子商務法》風傳之時,她就開始調整貨源,自己和朋友「人肉」帶回的貨物已經是很少一部分,更多的來自貿易公司。
未來這門生意楊華還想繼續做,對她來說,貨源不成問題,現在要做的就是註冊公司並且規範銷售,為此,她已經僱了兩個客服幫忙。
提問
1
《電子商務法》的實施會對海外代購產生什麼影響?
根據《電子商務法》規定,海淘、代購「應當依法辦理市場主體登記」「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
在《電子商務法》出臺之前,個人賣家無須進行工商登記,一直處於監管外圍。電子商務經營者登記被普遍認為是提高了電商平臺的入駐門檻,可能影響個人賣家開展電子商務的熱情。
這一改變,會對海外代購產生什麼影響?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電子商務法》將對代購產生「浴火重生」的影響。他提到,這次明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得進入國內市場再次銷售,基本對跨境電商行業不會產生新的影響,不過對個人代購或會產生影響,以後不管是以個人名義,還是以公司為單位運作的代購公司,只要處於「灰色地帶」,運作都會更難。同時,這個政策對代購、微商刷單會有很大的打擊,對給線下實體店供貨的人也是很大的打擊。
對於個體代購而言,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律師表示,《電子商務法》對電商經營者的登記要求進行細化,規定電商經營者可以將網絡經營場所作為經營場所進行登記,並將經常居住地登記為住所,很好地契合了電子商務虛擬性、跨區域性、開放性的特點。
2
海外代購的競爭優勢還會存在嗎?對於消費者來說是否有利?
依據《電子商務法》,以前遊走在「灰色地帶」的微商、代購,今後都會受到嚴格的監管,一旦違規,將面臨最高200萬的巨額罰款。
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課長金春雷說,代購的利潤空間和競爭優勢將會降低。他提到,代購所帶的貨物量有限,因此那些大規模的、企業所從事的外貿活動,更容易節約成本,這也讓代購無法和大批量的貿易行為進行競爭。
同時,他還提到,將代購納入監管範圍,反而可以鼓勵小型的或者個人代購以企業形式從事跨境貿易。從這一方面來說,在限制代購行為和鼓勵其以企業方式從事海外產品貿易來說,二者之間是互補的。
他還提到,代購以後還會存在,但代購的品類會發生比較大的變化。「一些新興的產品會通過代購流入國內,但其要受到法律法規的監管,而日用百貨以後則很難通過代購操作。」金春雷表示。
同時,《電子商務法》還對電商納稅、微商、代購、信譽評價、二選一、商品搭售、大數據殺熟等進行了規範。
中大門總經理李園園表示,對於消費者而言,《電子商務法》實施後,消費者權益能夠獲得進一步保障,比如質量保障和服務保障等。這也讓整個行業越來越透明,越來越規範。
3
《電子商務法》實施,代購留下的市場誰來填補?
無疑,伴隨著《電子商務法》的實施,代購也將面臨轉型,部分小型的個人代購行為或面臨淘汰。
鄭州一跨境電子商務園區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就在最近,不少電子商務平臺計劃將企業註冊到園區之內,一些平臺本身就是從事代購生意。這也意味著,海外代購本身正在「大浪淘沙」,謀求轉變。
除此之外,外貿、海外生產企業也在謀求機會。金春雷提到,相比私人海外代購,外賣企業在供應鏈、規模和信譽方面的優勢十分明顯,同時,海外生產企業也希望通過在中國建立供應鏈的形式提供產品。
李園園也提到,消費者對於跨境產品的消費需求量已經顯現出來。中大門目前已經有不少國家館實現線下自提,讓中大門這樣的平臺優勢更加明顯。
「我們已經開始列全年的採購計劃,在招商渠道、商品供應渠道上進一步擴寬,同時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新業態和好的服務。」李園園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