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試驗區六周歲:從1到18 做好「加減乘除法」

2020-12-14 央視網

  央廣網北京9月29日消息(記者佟亞濤)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作為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自由貿易試驗區今天(29日)迎來了6周歲生日。從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成立後的六年來,自貿區從1個擴容到18個,形成2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得以複製推廣,對外資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從1到18 自貿區成員做加法

  六年前的今天,也就是2013年9月29日,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成立。此後,經過五次擴容,到今年8月26日,山東、江蘇、廣西、河北、雲南、黑龍江等6個省份入圍第五批擴容名單,不僅實現了我國沿海省份自貿區全覆蓋,也首次在沿邊地區設立自貿區。

  商務部副部長王受文說,六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從1個擴容到18個,形成「1+3+7+1+6」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從2013年自貿試驗區工作啟動以來,我國自貿試驗區的建設布局逐步完善,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在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政府職能轉變等領域進行了大膽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

  從190項到39項 負面清單做減法

  2013年9月,上海自貿區引入我國第一份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設立之初為190項。經過5次「瘦身」,今年6月3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新版負面清單,清單條目已經縮減到37項,縮減超過八成。如今,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已經成為了人們所熟知的基礎性制度,含金量越來越高。

  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說,負面清單的關鍵,在於「精簡」二字。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取消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規定。孟瑋表示:「我們對清單只做減法,不做加法。在今年年底前,將全面取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限制性規定,確保市場準入內外資標準的一致。同時,我們還將繼續做好重大外資項目的服務工作。」

  202項制度創新成果 破除制度障礙

  自貿試驗區爆發式、跨越式發展的背後,離不開制度創新的支撐。商務部此前發布的數據顯示,六年來,我國自貿試驗區累計形成202項制度創新成果得以複製推廣。

  如今,推動中國走向制度型開放,成為自貿試驗區的重要使命。商務部外資司副司長袁園說,鼓勵各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切實發揮好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試驗田的作用:「通過複製推廣以局部突破帶動全局發展,推動了貿易、投資、金融等領域管理制度的進一步優化和開放水平的不斷提升,帶動了全國範圍內營商環境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水平的持續進步。」

  以萬分之二面積吸引14%的外資 外資乘東風而來

  艾多美是韓國的化妝品企業,目前已經在山東自貿區煙臺片區成立了分公司。自貿區採取的一些方便貨物通關的措施,讓艾多美山東分公司負責人馬鋼非常興奮:「這些措施增強了我們在煙臺發展的信心。我們也將把這些好消息介紹給我們在韓國的其他友商,讓他們也到中韓(煙臺)產業園來進行投資。」

  作為我國開放的前沿陣地,自貿區運行六年來,以全國萬分之二的面積,吸收了14%的外資。通過開放,更帶動中國的整體營商環境加速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商務部研究院院長顧學明說:「從上海自貿區掛牌實施之後,啟動了以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為主,以改善營商環境為核心的制度創新。市場主體更多是享受了制度變革帶來的成本下降的紅利,另一方面,推動了貿易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外商投資準入門檻也不斷在降低,貿易投資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貿易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在逐漸加快,走出去合作的速度也在加快。」

相關焦點

  • 國務院新聞辦就北京、湖南、安徽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及浙江自貿...
    剛剛提到了有18個自貿試驗區已經設立,這18個自貿試驗區其中11個所在的省份是靠海的,還有7個沒有靠海,屬於內陸地區。我們選擇這4個新設自貿試驗區或者擴區,會實現京津冀的全覆蓋,有利於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比如增加了北京。同時,實現了長三角全覆蓋,有利於推動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比如安徽。進一步疊加了中部崛起等國家發展戰略,比如湖南,這次是新增加的。
  • 自貿試驗區:跑出中國創新「加速度」
    2017年4月1日,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7個自貿試驗區掛牌運行,我國正式形成「1+3+7」自貿試驗區共同發展的「雁陣格局」。創新、先試先行、複製推廣已經成為自貿試驗區的天然使命。與前兩批不同的是,第三批中出現不少內陸自貿試驗區。一年來,他們的創新呈現什麼特色?有哪些經驗?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 全國18個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試點
    原標題:在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 進一步降低企業準營門檻(權威發布)  日前,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12月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唐軍、司法部立法二局局長劉長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登記註冊局局長熊茂平介紹有關情況
  • 天津自貿試驗區實現「32證合1」
    新華社天津12月15日電(記者王井懷、慄雅婷)日前,天津自貿試驗區擴大「多證合一」整合範圍,增加企業申請《報關單位註冊登記證書》(進出口貨物收發貨人)和《食品經營備案》兩證,實現「32證合1」,企業不需要再單獨辦理備案。
  • 謀自貿試驗區擴區新發展 浙江:做好金融賦能三大文章
    浙江省商務廳 供圖中新網杭州12月11日電(記者 黃慧)目前,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下稱「浙江自貿試驗區」)已掛牌成立三年多時間,走出「無中生油」特色鮮明的發展道路,並成功實現擴區,開放水平和輻射能級大大提升。當下,浙江自貿試驗區擴區如何擁抱新發展?「金融賦能」被視為解題之法。
  • 增減之間現活力——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觀察
    12月14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布《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報告2020》。報告對2019年我國自貿試驗區建設進展和制度創新等進行了梳理。   2013年9月,我國第一個自貿試驗區在上海誕生,幾經擴容,到2019年底,這一數字從1增長到18。加上2020年新設立的3個,如今全國共有21個自貿試驗區,形成覆蓋東西南北中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 「2019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評選」正式揭榜
    具體結果,趕緊來一睹為快~2019中國自貿試驗區十大新聞(排名不分先後)1.上海自貿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正式成立2019年8月,國務院發布《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總體方案》,它以臨港新片區為先行啟動區,在更深層次、更寬領域、以更大力度推進自貿試驗區全方位高水平開放。
  • 天津自貿試驗區:走向世界的產業開放創新示範區
    每一家企業作為個體單元的成長,也帶動了天津自貿試驗區的逐漸壯大。自2015年4月掛牌以來至今年7月份,天津自貿試驗區累計新登記市場主體5.99萬戶,註冊資本1.98萬億元人民幣,用佔全市1%的面積創造了佔全市12%的地區生產總值、1/4的實際利用外資、60%以上的對外投資和近1/3的外貿進出口額,成為促進天津市乃至北方地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 「證照分離」改革 自貿試驗區全覆蓋
    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準入環境——「證照分離」改革 自貿試驗區全覆蓋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在自由貿易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的通知》,決定在全國18個自貿試驗區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
  • 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首席記者 周月桂12月9日,中國(湖南)自貿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在長舉行。會議透露,經過兩個多月努力,湖南自貿試驗區建設已初步完成頂層設計,已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會議還審議通過了《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工作領導小組工作規程(試行)》《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辦法(試行)》,健全湖南自貿試驗區工作機制和法治保障體系,進一步形成自貿試驗區建設合力。高質高效啟動自貿試驗區建設,頂層設計初步完成9月21日,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獲批。
  • 自貿試驗區更新路標等待啟航 記者探訪相關區域-試驗區 外高橋...
    在自貿試驗區新的制度創新驅動下,位於浦東新區的這塊28.78平方公裡前沿陣地,即將見證中國經濟發展奇蹟更精彩的「第二季」。  上海自貿試驗區掛牌前夕,記者探訪外高橋和臨港新城等地,了解全新的自由貿易試驗區給這些區域帶來的點滴變化。
  • 抓學習促提升 高標準規劃自貿試驗區
    星沙時報訊(記者 羅展)11月19日上午,長沙經開區、長沙縣舉行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核心區塊(第三場)專題學習。長沙縣委副書記、縣長張作林主持學習並講話。現場,張威以「雙循環背景下自貿區高質量發展」為題,從自貿試驗區是什麼、該幹什麼、能幹什麼、成效怎樣、該怎麼幹、怎樣做好制度創新等角度,全面講解了全國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相關知識,分享了用好自貿區制度創新紅利的實施路徑,並就高質量推進自貿試驗區建設提出了專業的意見建議。
  • 福建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一周年成效如何?一起來...
    福建自貿試驗區「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一周年成效如何?一起來看看!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按照省委和省政府要求,福建自貿試驗區於2019年12月1日起全面開展「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一年來,福建自貿試驗區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積極穩妥、紮實推進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 計算機、金融……廣西自貿試驗區緊缺六類人才
    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立一周年了,哪些行業、哪些崗位急需緊缺人才?12月11日,第三屆中國(廣西)人力資源峰會在南寧舉行。會上,自治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發布《2020年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重點產業急需緊缺人才目錄》,目錄公布了11個產業的190個急需緊缺崗位,其中計算機、金融、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化學工程、環境工程、經濟學等六個專業需求最大。發布會現場。
  • 產業轉型加速度 江蘇「入群」自貿試驗區
    郭陽琛、劉頌輝早在六年前上海自貿試驗區成立時,江蘇省便開始積極探索自貿試驗區的建設。直到近日,國務院印發《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這一計劃才正式落地。根據總體方案顯示,實施範圍涵蓋南京片區、蘇州片區和連雲港片區,實施範圍119.97平方公裡。
  • 遼寧自貿試驗區四十六項改革創新經驗全省推廣
    遼寧自貿試驗區四十六項改革創新經驗全省推廣 作者:董翰博 2020-12-18 06:55   來源:遼寧日報   遼寧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再結碩果四十六項改革創新經驗全省推廣  自2017年揭牌成立以來,越來越多可借鑑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從遼寧自貿試驗區這塊
  • 何報翔主持召開自貿試驗區建設省直單位座談會
    12月23日,副省長何報翔在省政府主持召開自貿試驗區建設省直單位座談會。省政府副秘書長陳獻春,省商務廳副廳長李心球,省發改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稅務局等單位有關負責人,長沙、嶽陽、郴州片區及省政府辦公廳秘書三處、省自貿辦各籌備組參加會議。
  • 北京自貿試驗區logo發布時間及含義解讀
    北京自貿試驗區logo發布時間及含義解讀  logo發布時間:2021年1月6日  1月6日北京召開「兩區」建設進展國際商務服務領域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會上發布了北京自貿試驗區Logo。  含義解讀  通過圖形輪廓和三種色彩的融合設計,既彰顯北京地方標識特色,又寓意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凸顯北京自貿試驗區科技創新、服務業開放、數字經濟三大特徵。
  • 深化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方案體現大陸對臺胞厚愛
    新華社記者鬱瓊源、胡璐  近日,國務院印發進一步深化廣東、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改革開放的3個方案和關於做好自貿試驗區第四批改革試點經驗複製推廣工作的通知,旨在更好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探索新途徑、積累新經驗。
  • 廣東自貿試驗區涵蓋南沙、前海蛇口和橫琴三大片區
    開欄的話  26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等相關法律實施調整的草案。這意味著廣東自貿試驗區的申報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對於引領中國改革開放風氣之先的廣東來說,廣東自貿試驗區即將落地意味著什麼?廣東自貿試驗區將可「複製」上海的哪些經驗,與同批的天津、福建自貿試驗區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