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自私的利己主義

2020-12-12 逗呢情感屋

一直想聊聊人性,不知從何處下筆。今天總算想隨便寫寫。我的閨蜜曾說人之初,性本惡。

我聽到惡字與她爭論半天,因為我一直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但荀子在《荀子第二十三·性惡》中寫道: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爭奪,合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儀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然則人之性惡明矣,其善其偽也。

漸漸隨著年齡我也開始相信,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

第一次認同這個想法時是在爺爺的葬禮上,一個簡單的喪禮,卻讓我看清很多事情。讓我產生疑問的是人世間的情是用真心維繫還是用金錢鑄造的。我對此產生了巨大的疑問。

隨後,還是要去面對事實。我也總算明白了父母口中所說:「世界很美好,但不是你所想的那個樣子。」

是啊,我是個理想主義者,我總是愛幻想各種美好的事情。慢慢的我也明白,人為何要追求美好、和諧的社會,因為當下的社會並不是美好的。

桃花源很好,但也需要時間與精力去建造。

2020這個年我過得格外輕鬆,除了大年三十應付討厭的親戚外,其餘的時間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網上好多網友發出感慨:原來豬過得也不容易。讓人不禁想笑。

但每天醒來後和睡覺前總會打開頭條,看看疫情的發展情況,這個年也是我看新聞看得最多的時候。

刷著刷著就看到了一些負面新聞:口罩價格猛漲、將用過的口罩從垃圾桶翻出再次出售、傷害醫生等等這些新聞。看得讓人心痛。

為何要在危難當頭時還想著要發一筆橫財,這是被逼無奈還是人性使然。

有些人,不顧自己安危守在一線;有些人,不顧別人安危只顧自己發橫財。我想到了臧克家的《有的人》。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

我們總會說母親的無私的愛、教師的無私奉獻。經常提到的東西總是會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內在。我們在幼兒園老師和家長就在給我們灌輸分享(share)這個詞,我們大多數也一直在學習這個詞,但總有學不會的人。

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寫過:促使幼兒進行欺騙的基因在基因庫裡處於優勢地位。如果其中有什麼寓意深刻的地方可供人類借鑑,那就是我們必須把利他主義的美德灌輸到我們子女的頭腦中去,因為我們不能指望他們的本性裡有利他主義的成分。

利他行為是指利於其他個體存活和生殖而不利於自身存活和生殖的行為,這種行為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可用廣義適合度和親緣選擇加以解釋。一個個體的行為對接受者帶來好處的同時,對行為完成者帶來損失的一種行為。

利己主義指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利己主義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個人利益看作高於一切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準則。其特徵是:從極端自私的個人目的出發,不擇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個人名利,歷來是一切利己主義者的人生目的。

利己會使自己得到想要的東西,但可能永遠體會不到分享、合作、互惠互利的樂趣吧。

科學決不是一種自私自利的享樂。有幸能夠致力於科學研究的人,首先應該拿自己的學識為人類服務。

—— 馬克思

相關焦點

  • 人都是自私的嗎?——關於「心理利己主義」的倫理批判
    按照一般人的直覺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話,標準答案也容易得出: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嘛,有自私的一面,也有無私的一面,但是在道德原則上,我們肯定不應該成為利己主義者,而是要發揚人性之中的善良稟賦,摒除無私和狹隘,做一個心底無私、坦坦蕩蕩的人。但這樣一種觀念是如何形成的呢?
  • 利己主義:自私是你的本性,奉獻也不應被遺忘
    要求我們不應該有自私的雜念。或許有人的會覺得這樣的說法有點誇張,那麼小編就用一點溫和的說法,即使我們不總是把別人的想法、利益、觀點放在第一位,至少在大多數時候也要考慮他人的利益。但是,根據某種觀點,一個人為了除自己之外的別人的利益而做出犧牲,是絕對不可能的。對於這種觀點,我們叫它「利己主義」。在知識理論甚至日常生活中,利已主義的主張者是得不到好話的。
  • 時代下「利己主義」的抨擊,直擊「人性」陰暗面
    」所毒害的,更是通過對掩藏在「先生」內心深處秘密的揭露,直擊人性的陰暗面。 03「人性」的對比描寫-寫盡「利己主義」下的陰暗面 對比描寫意在,描繪兩種相異或相反的事物、情況,將其特徵鮮明地層示出來,以便互相對照、映襯,並在這種對照、映襯中反映出事物的本質,透露出作者的傾向,評價和思想感情。比如:範仲淹《嶽陽樓記》從不同角度將洞庭湖雨天的景象和晴天的景象對比起來描寫,以突出其不同特點和旅人的不同感受。
  • 利己主義:中西古代的反駁,利己主義的自我辯護,請保持謹慎
    大家好,今天小編就接著上次跟大家分享的利己主義講下去吧。如之前所說:心理利已主義是一個描述性的、關於行為動機的論題,聲稱人們的行為總是源於自私的考慮,一切人類欲望都是自私自利的欲望。許多人認為利已主義是一種很陰暗的人性理論。關於人性的爭論自古以來一直不絕於耳。
  • 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人到底是利他的還是利己的?
    在通俗的語言中,利己主義的立場常被稱為「自私」,雖然這兩者的意義並不對等。而利他主義被大多數人認為是「無私」,然而利他主義並不意味著自我犧牲。利他主義是為他人的利益而行動,但並不違反自己的利益,而利己主義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行動,也並不違反他人的利益。因此,根據一個人的自我利益而行動並不是自私,利他主義也並非無私。
  • 丁克族與我們人性的自私
    人有天性的自私,有這個色身,就有自私。就是天性的我執,也就是人生存的一種本能。但是自私過度,就不行了。所以中國講中庸。這時必須要克制人的弱點。比如孔孟之道,菩薩道,就是克服人的自私。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管,只管自己就好。
  • 孤獨和自私 人性的歸屬
    「人天生、並將永遠是自私的動物。」---亞當斯密 在這個地球上從來就不存在一個人性美好、互相不欺騙傷害、人人甘於奉獻的人類社會,以前沒有,以後也沒有,只要人還是人就永遠不會有,因為人性的本質就是自私的。
  • 利己主義:對利己主義的回應,霍布斯和道金斯觀念的不同角度
    大家好,以上我們談論過關於利己主義的一些觀點和利己主義的自我辯護。那麼,今天小編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對心理利已主義的回應,這些回應或許不少都是對它的反駁,但是我們知道,既然是在討論一個東西,我們就必須站在一個儘量客觀的角度。第一個策略是總括性的。它認為在一切利他的外表下面隱藏的都是自私。
  • 超級自私的星座,強烈的利己主義
    獅子座獅子座超級自私,以自我為中心,強烈的個人主義,我行我素,自由,不喜歡被任何東西束縛,傲慢自大,世界上只有一個,很少考慮別人的感受,超級自我中心,按照自己喜歡的想法做事,固執,如果你對自己的想法有懷疑,獅子座人的自尊心是很受傷的,別看你一眼
  • 隱瞞和自私,疫情下最可怕的行為:請收起你那精緻的利己主義
    事件曝光後遭到解僱4.落地北京後,黎女士本人被確診為新冠肺炎,其丈夫和兒子被診斷為疑似病例,共確定59名密切接觸者,其中14人在京,均已採取相應措施同樣三個大錯:1.在確診情況下離美飛往中國,2.隱瞞真實情況,3.無視身邊密切接觸者的安全,甚至包括自己的丈夫和兒子黎女士的利己主義意識
  • 人為什麼要善良:極端的利己主義就是利他
    究竟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直至千年之後,依然沒有定論。社會如泥潭,人身陷在沼澤裡,但也能開出一朵純潔無瑕的花。01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句話:「極端利己主義的結果就是利他。」而如果這五天內,會有漲潮,將整個荒島淹沒,你和你的朋友也將葬身荒島,那你的選擇,也是足夠利己主義的。但如果,海水不會漲潮,而你的朋友在這三天之內,在荒島上找到了其他的食物,僅僅只有一塊巧克力的你,不僅沒有其他的食物,反而還會丟掉一個和朋友合作尋求食物,從而活得更久的機會。
  • 有人說現在的學生越來越自私,你認為是這樣嗎?
    自私和無私都是相對的。現在的學生素質比以前要好很多,但是部分學生由於家裡縱容嬌慣也存在精緻的利己主義。所謂的自私,也可能是學生沒有遠大理想也沒有較高的才能,自身的能力只能夠顧好自己眼前的一點點事情。我們也不必對學生太過苛求,也不用放大去看媒體上的好的或者壞的報導,平常心,好好教育孩子們就好了。我們首先應該相信,孩子們在面臨大是大非面前,是會無私奉獻的,不要做鍵盤俠,也不要把自己的脾氣撒到孩子身上,更不要把淘氣頑皮的天性歸為自私而抹殺掉。
  • 國富論:人性的九條理論貢獻,影響了作家和經濟學家的經濟學聖經
    一、人皆自私人性理論是史密斯理解社會問題的出發點。亞當·斯密認為,人性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人們在倫理道德領域具有同情心;另一方面,人們在經濟活動領域有私利。亞當·斯密從他的人性理論出發,認為人們在經濟活動中受利己主義的支配,每個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自然會給整個社會帶來普遍的利益。這一思想成為斯密經濟自由主義思想的理論基礎。追求個人利益是每個人在經濟活動中的動機和目的。追求個人利益最有利於生產的發展,自然會實現社會的共同利益。書中有一段以經典的方式闡釋了這一觀點。
  • 「利他主義」戰勝「利己主義」
    理察·塞勒提出了很多挑戰慣性思維的經濟現象,並提醒我們要尊重真實世界中「錯誤行為」的存在,甚至以「助推」的思維方式,來解決正規學院派一直以來基於理性人「利己主義」的假定所開出的解決問題的藥方。  從心理學去觀察人性的視角,再用經濟學的思維方式去分析市場失敗的問題,這就是今年諾獎獲得者理察·塞勒等行為經濟學家作出的貢獻。
  • 精緻利己主義批判
    這樣,每日不停更的法律讀庫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閱列表裡。「精緻利己主義」的提煉,本意旨在批判,卻不料在蛙怒不止的共鳴中,成全了趨之若鶩的時尚,拓展了精緻利己的實踐。精緻的利己主義,是修飾了吃相的利己主義,是升冪加權、義正辭嚴的利己主義。
  • 「利己主義」真的能利己嗎?
    這種利己主義的經濟觀亦成了當代社會奉行「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藉口。在這樣一個被抹上濃重的「利己主義」色彩的時代,唯求自身幸福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越來越多。北京大學中文系錢理群教授曾說:「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並認為「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 《自私的基因》:劉慈欣強推的科普神書,我勸你不要挑戰人性?
    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更是充分地說明了這個,他將人的本性描寫的淋漓盡致,告訴人們,人生來就是自私的。而就是這樣一本書,被稱為社會學史上的奇書風靡一時。用最深刻的話語告訴每一個人永遠不要試圖去挑戰人性。本書出版後,全球銷量超過100萬冊,被翻譯成20多種語言,於是"自私的基因"成了英語中的一個固定詞組。即使此書如此的反人類,但它還是在豆瓣上被數萬人關注,評分也高達8.6分。
  • 為什麼公益行動需要滿足「利己主義」?
    這個項目的背景,建立在聯合國的需求上,根據聯合國的調研統計,中國是世界第二大垃圾製造國,每年製造不同種類的電子垃圾多達1.6億件,如果只是簡單丟棄或者委託非專業垃圾處理公司接收,那麼這些電子垃圾大多數都會向土壤和海洋中釋放劇毒、有害的化學物質,嚴重影響公民的生存環境,並打擊資源再生的可持續發展。
  • 因果與心理學:不要為別人的一句話而犯錯誤,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
    不要為別人的一句話而犯錯誤,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這就是此文要剝離的話題。 恐怕是建設銀行比較近,為了節省他自己的時間,這就是利己之心,又或者這本身就不是他的事,所以在他人性自私的一面就不會考慮的很周全。
  • 從最原始的格局角度看待人物關係,解讀《劍風傳奇》的人性盡頭
    簡而言之,這部動漫在動漫歷史的地位就相當於是拿到了優秀提名的電影一般,從外層來看這部動漫,只是簡單的戰鬥,往更深一層探究,其中包含的是對於感情的敘述,是對於人物關係的闡述,無處不在滲透著對於人性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