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當代油畫發展現狀,中國當代油畫多元化發展形成因素

2020-12-15 美術研究

中國當代油畫發展現狀綜述(Current situation of thedevelopment of Chinese modern oil painting an overview)

中國油畫在百年歷史長河的發展中,大家頻出,如林風眠、齊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但也存在著很多不可避免的問題。改革開放之後,中國在文化開放的同時,也受到越來越多外國文化的挑戰,形成了帶有中國藝術特色的中國當代藝術思潮,這是對中國的社會文化進行了探索與創造。改革開放,使得中國的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文化也自然而然地發生變化,當然也包括油畫藝術的發展。當代油畫同樣在繼承傳統,同時對於民族性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探索,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把握住了時代精神,當代油畫家注重客觀審美性的體驗和追求,這樣就使得當代中國油畫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因為藝術的發展與其賴以生存的環境變化相關聯,東西方文化發展不同,這是由於不同民族的內在因素所決定的。

由於理念的變化,藝術發展可以說發展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有些人認為當代藝術更多地是一種對於傳統歷史的反叛,其實更多的是減少外在因素對於藝術的影響,過去的藝術受到政治等因素影響的痕跡太明顯,而當代藝術則使藝術的表現回到藝術自身上來,並試圖恢復人性。曾梵志的繪畫在這一時期就是這樣的存在,尤其是他的協和醫院系列是對當代油畫發展過程最好的詮釋。新世紀以來,中國繪畫有了更大程度的發展,不僅體現在繪畫的語言和方法上,對於油畫的創作也有著很大的影響,總的來說也就是資本的運作對於藝術也產生了很強的反作用,藝術市場作用的標榜越來越突出。

冷林和趙力曾經評價說:「新生代藝術在形態上是保守的,但他們以當代生活為背景和對象,又使之具有了現代的面貌……是整個社會的個人主義化的一種表現。它在再現對象中尋找意義,註定了他對自身認識的殘缺」。[2]藝術多樣化的今天,特別是資本運作在藝術發展中的作用,使得之前的學院派藝術開始出現轉變,學院派與其他畫派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但無論是學院派藝術還是藝術市場的繁榮發展最終都會導致繪畫的模式化,影響繪畫的發展。

在中國當代油畫發展的過程中,青年藝術家是中堅力量,他們的思想更加前衛,對新的事物的敏感度較強,更加崇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中國當代油畫也開始注重追求自主性與獨立的美學價值,繪畫語言也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甚至是運用新科技等來表現獨特的藝術形式。新的技術的發展對於社會環境的變化是很顯然的,中國新媒體的出現,並且與當代油畫的結合,對於當代藝術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當代油畫多元化發展形成因素(Chinese modern oilpainting diversified form factors)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持續發展,人民收入的不斷增加,與之相匹配的文化需求也在發生變化,中國的文化發展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百姓的生活質量提高,有更多的資金去投資,國內出現了藝術品的收藏與投資熱。中國油畫藝術市場在一段時間內發展迅速,但是過快的發展速度使得更多的問題隨之而來。比如作品的真偽、價格的炒作,甚至是藝術家的炒作等等,大眾對藝術市場火熱所持的態度褒貶不一。一些油畫作品更是備受關注,「曾梵志熱」就是其中的一個現象,有人認為藝術品的炒作會使得藝術市場的風險性增大,我國油畫發展時間並不長,油畫市場出現的時間更是短暫,油畫整體的運作機制發展也不完善,這樣在油畫發展過程中,更容易形成投機倒把,另一個原因是在資本運作下,對於藝術品的盲目投資。在中國,社會審美風尚在發生著變化,尤其是關於藝術方面,具有創意性的、挑戰性的當代藝術品更受藝術消費者的歡迎,體現出中國油畫市場的時代氣息。對於收藏,也不單是熱衷學院派,一些個性化的、新奇的油畫藝術品也成為收藏家追捧的對象。

寫實油畫的發展

油畫藝術的發展在改革開放之後步入了多樣化的時代。油畫家們的創作方式也由之前的寫實再現慢慢轉變為闡釋「內心世界」,表達強烈的主觀感受與社會經驗,曾梵志就是後者。受改革開放的影響,可以說這一時期多元化已初見端倪,不管是政治波普還是豔俗藝術、新表現主義等,多元化的概念已經慢慢形成,這給一直被稱為正統的寫實油畫帶來了很強烈的衝擊。

中國寫實油畫反映現實社會生活,寫實油畫注重表現生活中的細小情節,大多描繪的是一個小的場景,與現在的照相機功能有些相似。寫實油畫取法西方古典寫實繪畫,強調的是寫實。徐悲鴻曾提出「素描是一切造型藝術的基礎」。徐悲鴻認為中國寫實油畫能夠立足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它符合我們中國人的審美需求的。

中國寫實油畫發展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是描繪戰爭的內容。這是由於中國的歷史發展條件所決定的,但的確為寫實油畫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這是有特殊原因的,第一社會的精神需要,中國社會發展進入新的時期,生活上也是新氣象,在這種環境中,需要找到一種精神的寄託。二是寫實性的表現形式適合人民群眾的審美觀。這一時期離新中國成立時間並不久遠,自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油畫的發展基本保留的就是這個特點,這種歌頌歷史偉人,樹立紅色革命形象的畫面對於人們的精神教育和啟發有一定的作用。這樣的油畫作品,猶如一道符號,把基層形象樹立為典型,但是形式過於單一,政治意味濃厚,不能完全滿足整個油畫市場的發展。

改革開放之後,由於意識形態的轉變,以及國際化的日益加強,大量的歐美藝術創作開始傳入我國,越來越多的中國畫家開始走出國門,這一時期也是中國寫實油畫發展的黃金時期,油畫中開始表現一些深入人性的內容,是一種時代精神的體現。這一時期的藝術家將焦點開始放在賴以生存的環境中,出現了一些個性創作。隨著文革的結束,新的理念的傳入,對文革反思的作品也開始出現在這一時期的中國油畫舞臺之上,這一獨特的表現視角是前所未有的。改革開放,嚴格意義上更像一次繪畫的過渡,油畫開始擺脫更多地政治影響,從關注國家、民族命運、弘揚社會政治、對歷史的記載到對人物生存環境的關注,對人間冷暖的關懷,這是一種理念上的進步。

中國寫實油畫在90年代以後受到的衝擊越來越大,更多地的西方藝術理念傳入中國,於是誇張、變形的個性開始佔據畫面,挖掘藝術作品的個性來吸引大眾的視線,藝術美與現實醜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由於寫實油畫要求有紮實的素描基礎,但一些學生不再重視素描、色彩基本功,而是傾向於這種看不懂的繪畫,認為看不懂的藝術才是好的藝術,把所謂的「前衛」與「現代」相結合,認為寫實風格是一種思想陳腐的表現。不過以學院派為首的寫實油畫家們仍然仍然堅持這種繪畫方式,只是他們的理念也出現了一系列的變化,並不是單純的表現場景,他們也開始深入到社會內部,注重表現時代風貌,將寫實油畫的發展推向新的高潮,在繪畫中以自己的意願為基點進行多方面的探索和追求。

寫實油畫更多的是關注西方古典主義油畫的,但當代的寫實主義在關注西方油畫的同時,開始注入本土藝術,增強油畫的藝術表現力,從而實現中國寫實油畫的民族化。而這種民族化也不再是單單指表現愛國主義、歷史抗戰題材,而是轉向一種民生的關注,寫實主義油畫漸漸走下正統的神壇,這也使得近些年來中國油畫的發展只注重內容與形式而忽略了繪畫的內涵與精神的表現。油畫家艾軒,其寫實的繪畫風格,最大特點就是借景抒情。《微風撩動發梢》描繪了西藏高原的景色和孤獨的人物,抒發了畫家內心世界的情感,其作品與其說是西藏風情畫,毋寧說是他內心的獨白。冷軍的作品以其獨到的構思結合非凡的藝術繪畫技巧在當今中國畫壇獨樹一幟,作品《肖像之像小羅》表現出他繪畫的最大特點就是極端寫實。

由於他對當代繪畫題材與內容的表現,給觀者精神上也形成了全面的張力,心靈上受到強烈的震撼。縱觀中國寫實油畫的發展,油畫所表現的並不是單一的內容,也不是機械地重複過去的題材,而是反映社會,反映人性,藝術家的創作就像思想家思考,只有將自己的熱情投入到創作中,才能創作出深刻動人的藝術作品。中國當代寫實油畫家王沂東、劉孔喜、何多苓、陳逸飛、徐芒耀、郭潤文等,他們根植於寫實油畫的傳統,不斷地發掘和探索,使得寫實油畫具有了油畫家自己的個性,具備了中國文化的氣質。#油畫#

縱觀中國油畫的發展,寫實油畫它參與了中國油畫發展的大半個歷程,體現出中國油畫發展的特點。寫實油畫更多表現的是愛國主義精神和民族情懷,時至今日,我們觀看寫實油畫時,仍然會熱血澎湃,這對於民族認同感以及民族向心力的凝聚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寫實油畫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它的這種變化也恰恰說明了中國油畫發展正在向多元化邁進。與其他油畫派別相比較中國寫實油畫很難反映畫家個性,因此,這樣寫實油畫的發展往往會陷入尷尬的境地。

但畢竟中國油畫所反映的除了西方的繪畫技巧之外更多的是對中國客觀現實的描繪以及對於中國文化精神的折射,相比之下這種中國文化精神表現更為重要。眾所周知,中國山水畫強調意境與人文性,傳統水墨將中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傳達地淋漓盡致,中國的寫意水墨書寫心中臆氣,「不求形似但求神似」表現出超脫客觀的心境美。以中國水墨畫發展為前提,將這種水墨創作精神、人格體現融入到當代油畫創作中,創作出帶有鮮明民族特色的中國油畫作品。作者/周象泉

相關焦點

  • 論當代中國油畫多元化的發展,社會變化對油畫多元化進一步影響!
    一,當代中國油畫多元化的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China diversification當代中國油畫呈現著多元的發展態勢。油畫由西方傳入中國,在中國發展成為帶有中國本土風格的中國油畫,今天的中國油畫不能簡單地與油畫劃等號,中國油畫發展至今呈現多元化狀態。
  • 審視廣東油畫發展流變:廣東第七屆當代油畫藝術展在廣州展出
    展覽現場廣東油畫多元化追求本屆展覽旨在探索當代油畫藝術在新的環境與文化背景下持續多元發展的可能性,藝術家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探討個人與時代的關係。按照多元互補的原則,傳統追求與當代意識兼容並蓄,本屆展覽分為「觀物之境」、「人文之象」、「觀念之維」、「抽象·表現」和「綜合·實驗」共五個板塊,呈現當下廣東油畫創作的多元化追求。
  • 朱思睿:當代中國油畫創作中技巧與觀念的代溝
    張曉剛作品賞析:《血緣大家庭系列》  從第一代出國留學的油畫家畫油畫到現在的百餘年間,中國油畫歷經坎坷發展已成今天的多元格局。一文中也批評道:「總結中國油畫百年,是技術上的理性進步,給本土繪畫圖式帶來一種藝術豐富性,但在文化價值創造上卻相當有限,因為中國油畫是在洋傳統、土傳統和土洋雜交三條道路上徘徊,沒有突破性的原創價值。」 而在《論「中國化」繪畫以及其他》一文中他尖銳地批評寫意性的中國化油畫是沒有未來意識與當代意義的、狹隘民族主義的、創造力枯竭的、純趣味性審美的油畫。
  • 曾梵志1.8億油畫作品,天價引發對當代油畫藝術的思考
    然而,中國當代油畫藝術發展的過程是複雜的,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已經三十多年的時間,藝術界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同時在發展中也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雖然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飽受爭議,但是中國當代藝術仍然呈現出向上的趨勢,它是一部動態的歷史。
  • 第七屆當代油畫藝術展廣州舉行 百餘件油畫佳作盡顯多元魅力
    自從2000年廣東首屆當代油畫藝術展成功舉辦至今,已經舉辦了七屆,跨越二十年。展覽集中反映的廣東省每個時期的油畫創作狀態和思潮,梳理廣東當代油畫發展面貌,推動當代油畫藝術的發展,推進廣東油畫事業從「高原」邁向「高峰」,促進粵港澳大灣區的文化建設。
  • 美術研究|論寫意油畫與寫實油畫在中國油畫創作中的藝術表現力!
    [摘要]油畫始於西畫,自傳入中國以來,就受到了幾代畫家們的熱捧,逐漸形成了一種有中國特色的民族風貌。西方油畫與中國的寫意國畫不管是在創作工具上而言,還是創作手法上而言都有著較大的差別,如何實現將歐洲油畫在中國大地上發展創新,如何將歐洲油畫實現「油畫中國風」意義重大。
  • 論對畫家不同時期油畫創作風格的分析,來探索環境對畫家的影響
    中國油畫發展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在油畫發展的過程中風格變化多樣,針對這種風格的變化,探討出中國當代油畫多元化呈現的原因與規律,針對這種多元化趨勢進行分析,為未來中國油畫的發展提供簡單的理論支持。當代中國油畫很多都是對社會反映論的闡釋,不同時期,人性總會以特定的表象展現出來。這樣一個現實社會環境必然會使身處其中的中國人以特別的方式把人性的某些方面展示出來。當代油畫家的很多作品是對這些人性的剖析,同時又是對社會反映論的升華,揭示出畫家創作中包含的反諷性,同時表明畫家對人的生存、現代文明、人的本性關係這一系列主題的密切關注。
  • 古典家具與當代油畫
    年輕的行者(油畫) 賈藹力為紀念王世襄先生誕辰百年而展出的明式家具精品與2000年以來的中國新繪畫近日在今日美術館同場亮相,將中國古典家具與當代油畫置於一堂,觀者可以在此欣賞到木器之美與繪畫之美。本次當代油畫展覽集結了優秀中青年藝術家的近20件精彩之作,這批藝術家創造了一種獨特的繪畫形式。賈藹力的《年輕的行者》、尚揚的《日記08-4》、徐累的《花滿天》、張恩利的《舞(一)》等作品別具特色。
  • 當代與經典油畫肖像展暨名家油畫肖像館開幕
    據四維時代藝術館訊:由四維時代藝術館和古裝苑一起聯手推出的「名家油畫肖像館」於2013年7月17號在北京西南三環玉泉營花神街館開幕。 展覽現場圖片  據四維時代藝術館訊:由四維時代藝術館和古裝苑一起聯手推出的「名家油畫肖像館」於2013年7月17號在北京西南三環玉泉營花神街館開幕。
  • 中國油畫雙年展:如何講述油畫語言的存在之思和人性
    但是這種藝術發展思路產生的一個普遍性的後果,則是青年一代畫家對於宏大主題和敘事性創作的漠視與淡化。對於圖像和觀念的愛好甚至導致了對繪畫本體的漠視,無論是學院派畫家還是所謂當代繪畫,對圖像和觀念的熱衷導致了對繪畫質量的忽略。評論家王端廷對當代中國油畫的現狀有尖銳的批評,指出其「主題和題材的膚淺,技術的粗糙,寫實性油畫缺乏精度,表現性油畫缺乏力度,抽象性油畫缺乏純度。
  • 「精神·圖式——首屆中國寫意油畫雙年展」在長沙李自健美術館...
    「精神·圖式——首屆中國寫意油畫雙年展」由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吉林藝術學院、關山月美術館、嶺南畫院、湖南省油畫學會主辦,其中,該巡展的湖南站由長沙李自健美術館主辦。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擔任此次雙年展的總顧問,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裡擔任總指導,北京當代中國寫意油畫研究院院長戴士和擔任總策劃。
  • 美術研究|傳統中國畫藝術在當前藝術語境下的發展思考!
    一、當前藝術語境下傳統中國畫藝術的發展現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各種文化的融合推動著藝術語境的多元融合。傳統中國畫藝術在西方油畫、壁畫、雕塑等技法影響下,汲取了後現代主義的藝術精神,形成了多種多樣的風格與流派,豐富了中國畫的形式。在當前藝術語境下,傳統中國畫藝術的發展需要在挑戰前完成自我更新,追求更具旺盛生命力的表現途徑。
  • 美術研究|論山水畫與油畫風景的異同!
    中國山水畫與西方油畫風景,不僅在世界觀與藝術觀上有著各自不同的特點、它們在傳統的審美與美學觀念上也有所不同。當然。隨著中西方在藝術文化領域的不斷交流,山水畫與油畫風景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山水畫不但可以表現豐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更集中折射了中國人對自然的審美認意識、甚至還可以從側面間接地反映了時代和社會生活,所以山水畫成為中國傳統繪畫中發展得最為成熟、完備的繪畫門類之一,千百年來一直都為人們所喜愛。油畫風景畫是西方繪畫的一個分科,也是以自然風光為研究對象。在西方傳統中,風景油畫特別注重自然景觀的真實性,運用透視原理和色彩規律再現自然,嚴謹的科學性始終是西方風景油畫最顯著的一個特點。
  • 北京•北京—中國當代青年寫實油畫名家作品邀請展藝術家--林金福
    金福從一個相反的方向,與當代藝術走到了一起。儘管與當代藝術家將藝術降低為生活不同,金福力圖將生活提升為藝術,但結果一樣,都是取消生活與藝術的邊界。生活與藝術的邊界的模糊,會讓夢幻逼真,也會讓真實虛幻。如同莊周夢蝶所喻示的那樣,真實與虛幻可以顛倒。這種顛倒關係,讓金福的作品蘊含的信息變得複雜起來。與唯美主義者不同,金福的人物在美的外觀下,潛伏著某種緊張、不安和莫名的力的湧動。
  • 古典家具對話當代油畫 中國嘉德兩場開年大展揭幕
    原標題:古典家具對話當代油畫 中國嘉德兩場開年大展揭幕  新華網北京3月13日電(記者嶽瑞芳)中國嘉德2014年兩場開年大展13日在今日美術館揭幕,中國嘉德至美生活系列展之「選中之選 器美神完——嘉木堂呈獻明式家具精品 紀念王世襄先生誕辰百年」展攜手「轉向內在——2000年以來的中國新繪畫」展,向觀者呈現古典家具與當代油畫跨越時空的對話
  • 高考美術常識:油畫在中國的發展及展望
    油畫源於歐洲,最早於明朝萬曆年間傳入中國。當時,西方部分傳教士積極投身天主教遠徵東方的擴張活動,他們在傳教過程中,有意無意間把西方的科學和文化傳入中國。作為西方美術主要分支的油畫也是在這一時期隨之被傳入。但由於當時社會的封建和落後,油畫在那個時代發展緩慢。
  • 招生丨浙江當代油畫院名家工作室——耿鑫風景油畫研修班招生啦
    為提高國內油畫專業人員和愛好者風景寫生與創作能力,浙江當代油畫院特推出——名家工作室之"耿鑫油畫風景研修班學員待遇:1、學員研修成績合格者,頒發浙江當代油畫院--耿鑫油畫風景研修班結業證書,並在以後每期的」耿鑫風景油畫研修班」持結業證隨時免費參加學習,其他費用自理。
  • 俄羅斯當代女畫家薇拉·拉古金科娃油畫作品線上展開始了
    仔細看看這幅油畫,你發現了這個女孩子的不同嗎?左右臉和髮飾是一個中俄女孩子的合璧。這幅油畫作品的名字有個好聽的名字叫《和美圖》,是由中國美術家協分會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徐裡與俄羅青年女畫家薇拉·拉古金科娃女士合作的,是中俄美術界友好交流的一個標誌。
  • 【雅昌專稿】四川德軒17秋拍:西南首拍「中國21世紀油畫、當代藝術...
    了解到到此次秋拍將帶來「中國油畫 當代藝術」,「中國古代、近現代書畫」和「瓷器文玩」三大專場。拍品 「主打高精尖」,「配備整齊」,「8成或無底價起拍」為主的三大特色。▲LOT 184周春芽 (b.1955)平垣上站著的黑根布面油畫 1996年200×150cmRMB:2,800,000-3,500,000中國西南首拍:中國21世紀油畫、當代藝術專場「中國油畫 當代藝術」專場,無論是從拍品數量和質量來看,四川德軒作為西南本土拍賣公司是首次大手筆介入。
  • 《中國油畫史》的價值與意義-光明日報-光明網
    劉淳完成了一部50萬字、800餘幅油畫作品的《中國油畫史》,他歷經五載的時間進行研究考證,查閱了上千萬字的文獻材料,第一次系統全面地梳理總結了中國油畫的發展歷史。該書具有較高的史料、學術、欣賞及收藏價值,為渴望學習了解和研究中國油畫史的讀者提供了難得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