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輝
大家都知道,每篇文章都是由中心思想、邏輯結構和素材三個要素組成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靈魂」;邏輯結構是文章的「骨架」,而素材則是文章的「血肉」;文章要有血有肉,啃起來才香,否則,乾巴巴的,食之無味。
所以,我們今天就來學習素材這一課。
一、素材是什麼?
素材,指的是搜集到的、未經整理加工的、分散的原始材料。
它可以是一句金句,可以是一個故事,可以是一段視頻,也可以是一張圖片,還可以是一段美妙的音樂。這些能成為你文章的一部分,或者給你文章點綴、增色的,都是素材。
素材,就像食材,茄子、土豆、小蔥、豆腐都是食材,經過加工,也就是烹飪後,才能成為美味佳餚,比如:炒土豆絲;油燜茄子,小蔥拌豆腐。
沒有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有了素材,即使是拙婦,也容易做出美味佳餚。
好,接下來我們看一篇文章《中國官員國際會議上「拿倒手冊」被網友群嘲,你的無知裡藏著你的淺薄》,這是我寫的一篇上了讀者頭條的文章,閱讀量將近100W,它的特點就是素材很豐富。
右上角標有數字的,就是一個個素材的序號,我們一起來看看:
1、是一張圖片素材,有一個與會人員,會議手冊拿倒了;
2、是一個新聞素材,這是一個國際會議拿倒手冊的一個新聞;
3、是網友的留言素材;
4、是網上大家貼標籤的偏見的例子素材;
5、是金句素材,引用的一句名言:別站在你的角度看我,你看不懂。
6、是我自己故事的素材;
7、是熱播電視劇《延禧攻略》裡演員的素材;
8、是明星徐嬌的素材;
9、是徐嬌微博的截圖素材
10、是網上的一個新聞素材。
11、是一段視頻素材;
12-13、都是金句素材,引用了兩句名人名言。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
14、是專家提出的一個理論素材;
15、是金句素材,引用的《了不起的蓋茨比》一書中的名言;
16、是一個段子素材:人為什麼有兩隻耳朵,兩隻眼睛,卻只有一張嘴呢?就是讓你多看多聽少說話。
看看這篇2300多字的文章裡,用到了各種各樣的素材:有新聞,有自己的故事,有金句,有影視劇,有明星,甚至還有視頻、截圖等素材,信息增量大,讀起來很有新鮮感,引人入勝。
好素材,能給你的文章添色不少,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多收集素材,多去開拓自己的視野。
二、到哪裡找好素材?這6個渠道就夠了
那問題來了,到哪裡去找好素材呢?
先問一個問題,如果我這6個渠道都不知道,怎麼辦?直接百度啊!
你想找彭于晏的素材,直接百度「彭于晏」,或者多幾個關鍵詞「彭于晏 自律」
你想找自律的金句素材,直接「自律 名人名言」,「自律 經典語錄」…
我們這裡介紹的找素材的6個渠道,是除去你百度臨時抱佛腳之外的渠道。
書籍/門戶網站/新媒體文章
影視劇/綜藝節目/TED演講/熱門視頻…
微博/知乎/頭條/百度熱榜/搜狗微信…
聊天
自己的事、身邊的事
讀者評論/留言…
1、書籍/門戶網站/新媒體文章
好,那我們先來看看找素材的第一個渠道:從書籍,門戶網站,甚至是新媒體的文章裡面找素材。
多讀書,是最常規的方法,書中自有黃金屋。一個個精闢的觀點、經典的案例,精美的金句等著你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