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化贍養糾紛 撤訴重溫親情

2020-09-03 濬縣法院

(通訊員 張香玲)「案件我不告了,我要求撤訴……」近日,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來到小河法庭向承辦法官說道。

閆某是一位快七十的老年人,育有二子一女,老人含辛茹苦把三個孩子培養成大學生,三人都已安家立業。閆某現在年齡大了,沒有勞動能力,可大兒子和其媳婦多年不給老人贍養費,整天無事生非,鬧得老人不得安寧,還拿著當年老父親的五萬元賠償款。老人覺得大兒子的行為嚴重違背民風民俗和社會公德,有餑於法理,再加上二兒子和女兒都長期在外地打工不在家,考慮到自己的晚年生活需要,老人將自己的孩子告上了法庭。

承辦法官考慮到本案是贍養糾紛,涉及到身份關係,且由於子女們都不在本地,閆某也年紀較大,不具備一定的法律素養,訴訟請求也不太明確,為了使案情更加明朗,法庭幹警通過電子送達、郵寄送達等兩次傳喚三個子女,與當事人進行溝通。

開庭時,老大媳婦對母親有很多怨言,主要有父親賠償款金額分配和家裡的土地配地的問題。了解到這其中的癥結所在,承辦法官告訴幾人,尊老是我國公民的傳統美德,對於自己年老的父母,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因而無法獨立生活的,作為子女負有贍養義務。再說,老人獨自一人養大三個孩子實屬不易,又當爹又當媽,又先後為他們結婚成家,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至於分地等問題,應該多和母親交流和溝通,不要傷了和氣造成遺憾。聽著承辦法官的耐心講解,幾人的態度都發生了轉變,承辦法官讓他們回去冷靜地考慮考慮,過了幾天,老人主動來到法庭,要求撤訴,一件贍養糾紛案件最終以調解撤訴而結案。

相關焦點

  • 【案件傳真】法官進村巡迴調解 撤訴結案重續親情
    近日,姜堰區人民法院溱潼法庭法官冒著酷暑,頂著烈日,走進溱潼鎮湖西村一當事人家中,成功調結一起贍養糾紛案。本案原告周大爺、陸老太是夫妻,婚後生有三女一子,四名子女均已成家,二人長期隨兒子一起生活。如今,兩位老人均過80歲高齡,因曾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需要人照料,可兒子和兒媳婦卻經常對陸老太惡言相向,惹得兩位老人不得安寧。
  • 小兒不滿父母「偏心」法庭巧解贍養糾紛(圖)
    (原標題:小兒不滿父母「偏心」法庭巧解贍養糾紛(圖))   廖勝春
  • 【基層法院動態】贍養糾紛引爭端,訴前調解復親情
    近日,滕州法院南沙河法庭通過訴前調解成功化解一起贍養糾紛。原告徐某某育有四子一女,老伴已去世多年,現年事已高,無生活來源,子女又拒盡贍養義務,雖經派出所、司法所、村委會多次做思想工作,但被告仍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原告遂訴至法院。
  • 訴源治理在基層第1期:魚骨巧解糾紛 調解喚回親情
    訴源治理在基層第1期:魚骨巧解糾紛 調解喚回親情 2020-11-26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庭視角】巧借「佳節」調解贍養糾紛
    10月8日,豐城市人民法院尚莊法庭在中秋國慶雙節之際成功將一起特殊的贍養糾紛案在庭前圓滿調解。9月18日,原告以其子被告鄢某某不履行贍養義務為由訴至法庭經過梳理發現,此起案件並非平常意義上的贍養糾紛通過釋法明理,鄢某子女意識到贍養老人並不僅限於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同樣不容忽視。被告鄢某某對自己的行為表示慚愧,雙方握手言和,達成和解協議。由此該起特殊的贍養糾紛在法律的威嚴和親情的融化下圓滿劃上句號。來源:豐城法院
  • 焦作馬村區法院:贍養老人起糾紛 法院調解續親情
    這是一起家事糾紛,馬村法院立案庭將此案交由調解工作室調解。  贍養老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贍養人不履行贍養義務,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付給贍養費等權利。馬村法院採取面對面調解,讓子女「倒苦水」的方式,釋放被告方的怨氣,又從法律和道德的角度進行教育,使被告主動贍養老人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 欠款糾紛親人反目,四平城東法院調解巧化幹戈
    被告段某:「你們眼裡還有沒有長輩、有沒有親情了!這1萬塊錢,你們欠我6、7年沒還,我要過嗎?這回你來還錢,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幹啥呀!」法庭上的雙方雖爭吵激烈,卻句句不離骨肉親情。透過他們的爭執,辦案法官卻看到了雙方對於這份親情的不舍和期盼。審判長不忍心濃濃的親情被一紙判決斬斷,遂決定對雙方進行調解,希望能化解矛盾,重圓親情。
  • 新時代文明實踐——臨潁縣城關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成功調解一宗贍養糾紛
    2020年7月15日下午兩點多鐘,烈日炙烤著大地,空氣熱浪襲人,滾燙的柏油路面上瀝青滲出,天熱的讓人喘不過氣,此時一位年屆80多歲的耄耋老人走進城關人民調解委員會,情緒激憤、滿是委屈的對調解員訴說著與繼子關於贍養的矛盾和糾紛,調解員給他遞上一杯水,溫情的接待與安撫,使老人很快平息了激動的情緒。
  • 「調解」欠款糾紛親人反目,法院調解巧化幹戈
    被告段某:「你們眼裡還有沒有長輩、有沒有親情了!這1萬塊錢,你們欠我6、7年沒還,我要過嗎?這回你來還錢,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幹啥呀!」原告梁某:「你是我丈夫的親老姨不假,我們也確實欠你錢了,我們又不是不還錢,沒你這麼辦事的吧!不是你讓你對象到我家要錢的嗎?連威脅帶恐嚇的。我上你家還錢,你還給我打暈了,現在我錢還你了,但你打我這事兒必須讓法官評評理!」
  • 打贏贍養官司卻不要贍養費 這位老人到底想要啥?
    尤其是在農村,許多留守老人一年到頭也見不到孩子一面,「孩子們要工作,要養家,他們給我寄錢了……」父母心裡總是念著孩子的好,孩子是否了解,比起贍養費,老人更需要的是親情陪伴。年前,衢州市開化縣一起贍養案件令人唏噓。重組家庭矛盾重重 爺爺籤下「協議」負氣離去從2020年10月起,79歲豐爺爺的心就像個皺巴巴的紙團,揪著難以舒展。
  • 典型案例 | 子女未盡贍養義務,老人該怎麼辦?
    遂承辦人於2019年3月13日再次組織調解,五被告逐漸認識到自身行為違背了「百善孝為先」的傳統美德,雙方就今後如何贍養老人達成一致意見。最終,原告撤訴,該贍養案件不到三日得以圓滿解決。三、典型意義我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三款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 六旬老父告子履行贍養義務 法院悉心調解維護父子親情
    近日,隴西縣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一起父告子的贍養糾紛案件,既保護了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也修復了原、被告的父子親情。基本案情2020年11月,年近七旬的原告汪某某將自己的兩位兒子汪某全、汪某平告上法庭,要求對其履行贍養義務。原告訴稱,他與前妻共育有二子,1981年離婚後,他獨自將兩個孩子撫養長大。現二子均已各自成家立戶。
  • 汴梁審判|開封祥符法院:贍養糾紛巧化解 當庭履結送案款
    在送達案款的路上,韓某感嘆道,9月14日上午,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人民法院法官安振成成功調解一起贍養費糾紛案,並將當庭履結的贍養費用送到八旬老人的床前。趙老太已是86歲高齡,共育有六個兒女,老伴去世後長期獨自生活,僅有極少收入來源,因子女未盡贍養義務,老人訴至法院,受理案件後,因女兒常年患病經濟困難,且平時生活中有力所能及的為老人提供幫助,法官同意了原告對其撤回起訴的申請,考慮贍養糾紛案件涉及家庭內部糾紛,應注重調解,增強自動履行能力,安振成法官主持原被告庭前調解。
  • 【政法視「縣」】正陽縣法律援助中心:耄耋老人贍養無助,法律援助巧解糾紛
    近日,正陽縣法律援助中心在開展「法援惠民生 扶貧奔小康」品牌活動時,現場接受了一位退役的抗戰老兵法律諮詢及因贍養糾紛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請正陽縣法律援助中心本著應援盡援、應援優援的目標,為老人開通「綠色通道」,優先為他指派援助律師,並積極與法院溝通儘快定好開庭時間,以使老人的贍養問題儘快得到解決。經法援中心全程參與及承辦律師的努力,該贍養糾紛案件已於近日開庭審理,案件當庭調解成功,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 贍養的法律概念以及相關糾紛解決方法
    一、贍養糾紛的概念(一)贍養的概念《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 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這種贍養行為並不能用物質利益去衡量。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而又確實存在的精神支持。(二)贍養糾紛的概念贍養糾紛是指具有贍養義務的利害關係人和被贍養的父母針對贍養權(關於贍養關係)和對被贍養的的經濟給付義務而產生的法律糾紛。
  • 調解撤訴,高安法院化解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調解撤訴,高安法院化解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2020-05-28 02: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父子姐弟兩次對簿公堂 法官調解彌合親情化兩案
    9月28日,永定區人民法院與橋頭鄉黨委政府、橋頭鄉丫角山村村支兩委,巧用「431」矛盾糾紛分級化解機制,靈活執行,成功執結一起故意傷害案件,更彌合了親情裂痕,化解了兩代人由來已久矛盾,使一家人重歸於好。
  • 民間借貸糾紛是虛假民間借貸,可以申請撤訴嗎
    因民間借貸產生的糾紛是非常多的,民間借貸產生糾紛的,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解決因民間借貸提起虛假訴訟後,起訴人可以申請撤訴嗎?下面由宋科伸律師進行解答:一、民間借貸糾紛是虛假民間借貸,可以申請撤訴嗎民間借貸糾紛向法院起訴是屬於虛假訴訟的,原告申請撤訴時,法院應該不予受理,並且按民事訴訟法規定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