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妙不可言的中秋古詩,不但有文採,而且有意境

2020-12-11 真遊泳的貓

中秋節是傳統佳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情感豐富的詩人們自然不會錯過中秋節,為人們留下了諸多文採飛揚的中秋好詩詞。

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記得關注我哦!今天我和大家分享4首妙不可言的中秋古詩,不但有文採,而且有意境,讓人拍案叫絕。

第1首,《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萬裡見明時。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張祜。這首詩基本上都是寫景敘事,最後兩句則轉為抒情,表達了作者對於中秋節的感慨。

首聯用了中秋節常見的「桂花」意象,花香月圓,正是良辰美景清秋時刻。頷聯說中秋節一年一度,乃是月亮最美的時候,就算是離開家鄉萬裡之外的人,也能夠從月光處得到蘊藉,緩解思鄉之苦。

頸聯具體寫人們在中秋節的思鄉想家之情。人在邊城,向來是比較孤獨的,因而對於中秋節的月分外喜愛,站在高樓望著天邊月亮,久久不願離開。

故鄉看到的月亮和邊城看到的月亮是同樣的,正因為如此,月亮才成為承載相思的載體,成為了思鄉文化的意象。

而尾聯兩句,則把頸聯的事跡放大,把思念的情緒拓展:「這一天,月華流轉,無論身處何地,人們在月光下,哪能不起相思之情呢?」餘味悠悠,可以反覆咀嚼。

我們看這首詩所用詞彙,全都是平常所見,沒有什麼華麗晦澀的詞語,也沒有什麼用典的地方。但是我們感覺這首詩,還是很有文採的。可見,詩歌最重要的其實不是詞彙,而是結構和意境。

第2首,《中秋對月》: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直到天頭天盡處,不曾私照一人家。

這首詩的作者是唐代詩人曹松。曹松的名氣不大,但是大家一定聽過他的名句:「一將功成萬骨枯」。曹松善於從尋常事物中找出詩味,另闢蹊徑,體現了詩人獨有的慧眼與慧心。

我們看這首詩,就是一首既有文採又有意境的好詩。前兩句很好理解,就是八月十五月亮圓,耐心等待月亮從海上升起,「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而這首詩精彩的在於後兩句,有一種推陳出新之意,令人一見傾心,佩服詩人的才華與情思。詩人說:「月光是最無私的,不管是天涯還是海角,月光都不會遺漏一戶人家。」

普天之下,能有如此溫柔與公正者,非月光莫屬了吧?而中秋的月亮又特別圓,月光又特別明亮,該是何等安慰人心呀。就算心中有愁緒的詩人,對著月光,也得到了滿足。

第3首:輕煙薄靄九霄寒,素月渾如隔縠看。此夕洞庭應更好,誰能從我跨青鸞?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陸遊。這一年的中秋節,前半夜月亮被雲霧遮住,夜半後沒有雲霧,而月色微淡,陸遊讚嘆:「尤為絕景」,便有了這首詩。

中秋月色被薄薄的雲霧遮住,陸遊認為月亮好像是蒙了面紗的美人,琵琶遮面,最是風姿迷人。

於是陸遊放飛想像:「我在此處看到月色,已經如此動人。如果身在洞庭湖,飽覽月色,該是如何賞心悅目的奇景呢?我多麼希望自己跨坐青鸞,飛往洞庭湖賞月呀。你們有人能陪我一起嗎?」

這首詩文採飛揚,關鍵是想像力突破天際。在月色之下,陸遊幻想自己能夠飛天而行,能夠於宇宙間感受天地之美,感受天人和諧,這是一種詩人的獨特幻想,令人無比羨慕。

第4首,《依韻酬葉道卿中秋對月二首·其二》:孤光千裡與君逢,最愛無雲四望通。處處樓臺競歌宴,的能愛月幾人同。

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範仲淹。當時這個「葉道卿」寫了一些中秋詩,範仲淹要按照葉道卿的韻腳寫和詩。

詩歌前兩句是說中秋的月亮沒有雲霧遮擋,最是美景不過。葉道卿你欣賞月,月也欣賞你葉道卿,你們乃是知己,真是風度超然。這當然是客套話。

後兩句則是範仲淹的出奇制勝之處。範仲淹說,中秋佳節,說是賞月,但是有幾個人真心喜愛月亮呢?人們不過是借著佳節的名義,載歌載舞,喝酒玩樂,又何曾是真心喜愛月光呢?像葉道卿這樣的人,才是真正有情懷的人啊。

其實現代人很理解範仲淹的感慨。每到中秋節,大家都要送禮,送各種包裝華麗、華而不實的月餅。很多人還要大吃大喝,各種消費,說是中秋賞月,何曾有幾個人真心愛月亮呢?說是團圓佳節,又有多少人願意花時間陪老父親老母親呢?

範仲淹才思敏捷,通過短短四句,寫出了不一樣的感慨,寫出了人生之熱鬧與孤獨,真是令人佩服。

在娛樂化的大背景下,我每天寫傳統文化類的文章很不容易,也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多多收藏和分享我的文章哦。

相關焦點

  • 這4首描寫中秋月亮的絕美古詩,同樣流傳千古
    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但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宋代文豪蘇東坡寫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 不出名卻精妙的4副對聯,不但有文採,而且耐人尋味
    關注我,一起來欣賞不出名卻精妙的4副對聯,不但有文採,而且耐人尋味。第1副:刺吻每能遭妾慍;傷心猶自向人吹。這個對聯算是一副無情對,作者是清代人。上下聯的內容並不相關。上聯說的是「鬍子」,親吻的時候鬍子扎人,所以說「每能遭妾慍」。
  • 5個妙趣橫生的人名對聯,不但有文採,而且有歡樂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欣賞5個妙趣橫生的人名對聯,不但有文採,而且有歡樂。第1副對聯:此處不準小便;本店兌換英洋。這個對聯是清朝末年,某位名士贈送給歌女「小英」的對聯。這種贈送給歌女的對聯,往往喜歡將歌女的名字嵌入其中,這個對聯也不例外,恰好用了「小英」的名字。
  • 掌握誦背古詩的技巧,積澱文化功底,提高人文素養,提高寫作水平
    古詩文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已經成為中國的文化特色代表,是一個民族精神世界的體現,是先人智慧的結晶,對於促進孩子人文素養和寫作提高具很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從而顯得誦背古詩的技巧尤為主要。一、背古詩的技巧要了解內涵與意境,才能培養愛國情懷。
  • 4首描寫颶風的古詩,文採飛揚,讓人感受千年前的風狂雨驟
    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描寫颶風的古詩,這些詩詞文採飛揚,讓人感受千年前的風狂雨驟。第1首,《天威行》:蠻嶺高,蠻海闊,去舸回艘投此歇。一夜舟人 得 夢間,草草相呼一時發。颶風忽起雲顛狂,波濤擺掣魚龍僵。海神怕急上岸走,山燕股慄入石藏。金蛇飛狀霍閃過,白日倒掛銀繩長。轟轟砢砢雷車轉,霹靂一聲天地戰。風定雲開始望看,萬裡青山分兩片。
  • 小學中秋節古詩有哪些?
    馬上就要到國慶節了,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是一起過的,因為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和10月1日國慶節是同一天,所以我們今年的中秋國慶節長假一共有8天假期。對於學生們來說放假可以玩耍當然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但是我們在外出遊玩的同時也不要忘記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
  • 詩歌的韻律和意境哪個更重要,為什麼有那麼多不押韻的古詩?
    有朋友提問:寫詩時,韻律和意境哪個更重要?有哪些不押韻的古詩名篇?首先,這不是哪個更重要的問題。如果把韻律(平仄關係)拿來和意境相比較,還有一定的參考性,但是題主接著問有哪些不押韻的古詩名篇,很顯然就是將押韻和意境對立起來提問。
  • 古詩十九首中最有溫度的愛情詩:客從遠方來
    漢末《古詩十九首》之《客從遠方來》詩文漫讀:有客人從遠方來,帶回來你給我的一匹緞布。相隔千萬裡,你的心如故。我打開看了,是那美麗的鴛鴦圖案,我小心地用它裁了一床兩個人蓋的合歡被。古詩19首,在中國古典文學裡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是因為用極其樸素的語言,描寫了最深切動人的感情。而這些感情即具有時代性和永恆性。所謂時代性,就是漢末時候頻繁的戰亂,讓人們顛沛流離,其中以中下層的文人為代表的詩做,語句一方面簡淨,另一方面又非常深邃,具有民歌和文人文化相結合的特殊的特點,為後世的詩詞開啟了文字和意境和情感美的先河。
  •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
    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二雨滴草芽出,一日長一日。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五我起影亦起,我留影逡巡。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七我家有庭樹,秋葉正離離。10首絕美古詩,惆悵的意境美到極致。九思懷耿如昨,季月已雲暮。
  • 5首中國古詩,5種意境不同的夏天,邂逅盛夏!
    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生機初夏,也有「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活力盛夏。5首中國古詩,5種意境不同的夏天,美到心醉!古詩裡的夏天·第一首《池上早夏》唐·白居易水積春塘晚,陰交夏木繁。舟船如野渡,籬落似江村。靜拂琴床蓆,香開酒庫門。慵閒無一事,時弄小嬌孫。
  • 4首描寫中秋的古詩詞,不出名卻寫得很妙,讓人拍案叫絕
    歷史上有大量描寫中秋的詩詞,給我們展示了古人過中秋的情況。我是真遊泳的貓,關注我,一起來欣賞4首描寫中秋的古詩詞,不出名卻寫得很妙,讓人拍案叫絕。第1首,《中秋月下有感戲效樂天》:此夜十分滿,中秋萬古情。素娥應不老,蒼鬢可憐生。 追想歡呼處,翻成嘆息聲。悲歡人自爾,月是一般明。這首詩的作者是金代詩人王寂。
  • 古詩理解有困難?一首《約客》,讓你3步把握詩歌意境
    古詩詞是我國燦爛的文化遺產,具有意境優美,精練典雅,讀起來琅琅上口的特點。但也由於言簡義豐和時間悠遠的原因給很多同學帶來理解上的困難。其實如果掌握了方法,想要理解一首古詩並不難。夏季已至,雨水增多,同學們不妨跟著小花通過閱讀分析一首應景的古詩《約客》,走進詩歌的唯美意境。約客趙師秀【宋】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
  • 這首描寫中秋的詩意境優美,還是匆忙之間的草稿,卻成為千古名篇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首當其衝的是張九齡的《望月懷月》,這首一出,前面描寫中秋的詩作,全部都可以作為廢品扔掉,再也沒有誰能夠寫出張九齡那種氣象,以及氣勢來,一上來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當然除了張九齡的《望月懷月》,其實還有後面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的也是描寫過中秋的詩作,雖然在名氣上不如這首,但是同樣也不失為一首佳作,也是很值得一讀,譬如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那同樣的也是一首佳作,而且描寫的也是極為優美,據說這首詩是詩人當時與朋友中秋節在一起相聚,在酒桌上匆忙寫下的一首詩,完全是草稿,但同樣的成為了千古名篇。
  • 高考滿分作文,不但文採好,而且書寫堪比「印刷體」,字好加分
    ,「得語文者得高考,得作文者得語文」,是的,作文在語文中所佔據的比例是眾人所知的,佔據了五分之二,從分值上講,其實,每一年高考都會產生滿分作文,而這些學霸們能夠寫出滿分作文,的確不易,既讓人羨慕,又讓人佩服,我們知道,在高考的考場上,時間是最為奢侈的東西,寫作文的時間不僅緊,而且任務還很重,從構思到書寫,不僅耗時,而且還費事,為此,很多學生已進入高中,就有意識地進行作文訓練,為的就是在高考考場中能夠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 論及中國古代那些「簡單」的古詩,您更欣賞哪首?
    品鑑中國的古詩,從「詩仙」李白《靜夜思》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到古詩創作以量取勝的乾隆皇帝之《詠雪》的「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五六片。」,這些,都可以稱得上中國古詩中的簡體版加名作!但是若論從古詩本身「用語」「意境」「修辭」「詩風」各方面來考量的話,我則更加羨慕宋代邵雍所作《山村詠懷》。
  • 【課文範讀】——《古詩二首》
    (板書課題)間評:教師為了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走近古詩,在認識詩人王之渙時,設計了一個小難題,並且學生爭先恐後地朗誦自己知道的古詩,不僅創設了學詩的情境,而且還培養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二、講授新知1.初讀感知師:首先請同學們對照拼音自己讀一讀古詩。
  • 皇宮裡如何過中秋?關於月夕古詩乾隆留下百餘首,皇帝也吃自來紅
    璧月圓時瞻月相,壺天深處是天台……」這首描寫中秋的古詩,作者是清代的乾隆皇帝。古詩記錄了公元1740年的中秋節,乾隆陪著皇太后先到西苑萬善殿禮佛,後遊南海瀛臺景色。一生寫詩4萬首的乾隆皇帝,據說關於中秋的古詩就留下100多首。
  • 中秋夜 玩轉朋友圈的十四首古詩詞(圖)
    中秋夜,微博微信裡光曬點照片?太簡單了!配上幾句古詩,那格調馬上就翻一番啊。今天,記者為您精心挑選了幾種不同意境和心情下寫中秋夜的古詩詞,配上唯美的皎月照片發朋友圈,看誰還敢說你沒文化?!
  • 評論:古詩是中華民族的基因
    「退役」——刪除了舊版本中《畫》《草》《登鸛雀樓》等全部8首古詩。因此,上海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全面刪除古詩,顯然是對傳統文化極大的否定,刪除它們,驅逐它們,其實就是驅逐我們的文化蘊涵,驅逐我們的精氣神。雖然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年紀小,無法完全理解古詩中的意境、含義、思想,但我個人覺得,古詩在小學教育中的作用並非僅僅傳達「意境」「含義」「思想」,而是肩承著美感的體驗與語感的培養、文化的薰陶、為人處世道理的領悟等更多更深遠的內涵。  首先是美感的體驗。
  • 妙不可言的嵌名對聯,既有文採又有趣味,讓人眼前一亮
    關注我,一起來妙不可言的7個嵌名對聯,既有文採又有趣味,讓人眼前一亮。 第1副對聯:不通家法,科學玄學;語無倫次,中文西文。 這個對聯是國學大師陳寅恪送給當時的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的。這個對聯的嵌名自然是「家倫」兩字,頗為巧妙。另外對聯欲揚先抑,說「不通家法」,看上去是貶義,結果是讚揚羅家倫的科學知識。